绿林网

《罗生门》读后感锦集

《罗生门》读后感锦集

《罗生门》是一本由【日】芥川龙之介著作,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简装本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1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罗生门》读后感(一):笔记

罗生门 男子在饿死和当强盗之间犹豫,先果敢地对强盗老妪进行阻拦,使精神进行了短暂的升华,后又听从了老妪的辩解“不做,便要饿死,没法子才盗窃”,于是男子将老妪的衣物抢走,选择了当强盗。

地狱变 对“”要成功,先发疯”这句话有了理解。伟大的艺术家多少有点疯魔在身上的。 山药粥 一个遭众人嫌弃的五品,心中夙愿只是喝上一碗山药粥,但当他受邀来到利仁家中,观看到山药粥的制作过程后就再也没有了胃口。

鼻子

《罗生门》读后感(二):随笔

地狱变的狰狞扭曲。

杜子春的人生彻悟。

莽丛中的人性。

报恩记里的感人故事。

山药粥五品委屈出口的“不要这样做呀,各位仁兄”。

都是我的心头好。龙之介的句子并不华丽,像鲁迅一样没有过多的废笔,他把文字只看做讲述故事的工具而已,不像部分文人一样花光着心思在舞文弄墨上了,故事却前后不通,冗长且乏味。每一篇故事非常短小但每一篇故事都能够细品,故事简洁却精炼完整。许多故事我并没有完全领会龙之介隐喻中的含义,这和我阅读量的浅薄有关。争取通过长久的阅读和磨炼,日后能够接住作者抛出的每一颗“棒球”。这样才能算得上一个合格的读者,否则都是在暴殄天物罢了。

最近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电影上了,所以这么一本小书竟然花了22天才读完,真是惭愧。

深思了阅读和观影的孰重。阅读是通过书籍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全面认识,每一个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许多事情个人能力无法达到。但是通过对众多作者的思想和作品学习,一个人就有了无限可能。这是一种进步。

观影是导演和剧组为观众呈现的一场视听享受,它与书籍不同,书籍只为了传播思想和知识,并不会照顾读者的阅读体验,作者不会来“扶”着你,帮助你理解他的思想含义。需要自己去找寻,去追随作者的身影。

电影则以照顾观众的体验为主,它会在意配乐是否让你满意,节奏对你是否合适,故事你能否读懂?情感能否引起你的共鸣?这一切是都在为你服务,走进一部电影就是走进一场舒适圈。所以接下来需要把时间比重重新倾斜一下了。

对于电影你是它的主人。

对于书籍你是它的仆人。

《罗生门》读后感(三):日本作家对人性恶的挖掘,从不令人失望

日本文学我读的不算多,就读过的,基本第一遍都看不懂,需要通过其他书友的见解,树立对这本书自身的理解。

罗生门也是一样,短小精悍的一篇小说。

首先,罗生门自身传递的意思,我所领悟到的是:

1.恶可以战胜恶。家将本来已决定做个强盗,但当他目睹老妇人的恶行之后,又开始选择宁愿饿死。

2.恶也可以带来恶。这一点比较微妙,究竟是恶带来了恶,还是罗生门式诡辩。老妇人说自己恶,是因为这些女人生前的行为也恶,所以自己不算恶。死无对证,所以是真的恶带来了恶,还是这只是老妇人的诡辩。或许是后者吧,典型罗生门。

同时,恶也确实带来了恶。家将最后还是剥下了老妪的衣服,把饿死的念头抛至九霄云外。

3.同一件事,都是站在自身有利的角度讲述。就比如老妇人诡辩自己的恶,且表示女人会宽恕自己。

关于罗生门故事本身所传达的意思大概就是这些。

但是罗生门一词在现代的引用,我认为远超过了它本身所传达的概念。

比如罗生门一词现在成为了,“各执己见,各自决定看法、看法决定真相”的代名词;所以,爱情是个罗生门,似乎是可以解释爱情的。 没有标准答案,什么是真相,取决于你怎么看。

所以我又想到,那么罗生门的深意和“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区别是什么呢? 我想应该是,罗生门直戳到了真相和结果;哈姆莱特更多表明一种事物的浪漫看法。

最后脱离小说本身,我在思考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一篇短小的小说,何以引起人们的剖析和细品? 是作者当时已声名显赫?那个时代背景下引发了多数人的共鸣?

依旧是查了一些资料,应该是后者吧。《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的处女作(歪楼夸一句,很厉害了),作为控诉当时时代黑暗和人性黑暗,算是很应景了。

最后,我要去看一下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对于理解“罗生门”一词,我想会带来新的思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