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狱中二十年读后感摘抄

狱中二十年读后感摘抄

《狱中二十年》是一本由[俄] 薇拉·妃格念尔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狱中二十年》读后感(一):为什么是巴金先生翻译的书。

我猜想和十年有关,俄罗斯民族,我们的近邻,在思想艺术领域多少群星璀璨。当下的浮躁和功利,是我们没有了眼睛去欣赏思想。

还有评论需要50字的要求,我有点想说粗话了,想必这厮被驴亲过。

为了鼓励有益的分享, 少于50字的评论将在前页论坛里发表。

《狱中二十年》读后感(二):有句话击中了我

书里写道这样一句话,瞬间被它击中了。

仅摘录如下:

“我觉得我们距离我们所希望的目标仍旧非常远,因此我们很可能吧我们生活的这个时期看作只是一个(譬如说吧)地质学上的很早的时期,而我们民意社的党员们也可以比作那些微生物,那些极小的有孔虫类,它们一天天地、一年一年地陆续死去,沉到海底,经过千万年之后,它们的尸骨构成了巨大的石灰岩层。一个单独的微生物是肉眼所看不见的,细小易脆的甲壳是渺小不足道的,可是整个的群体,石灰岩层确实强大的,它构成了高山峻岭。”

《狱中二十年》读后感(三):生命的钟停了的时候

不知为何,我们见到的这本书名字是平平淡淡的《狱中二十年》。巴金在后记中说,它还有一个名字叫《生命的钟停了的时候》。多美的名字,不忍用么?不忍让薇拉·妃格念尔的生命之钟停格在她三十一岁那年?可是,这难道不是她的期盼吗? 当她走出那个与世隔绝的要塞,如果一切如昨,那她应该不会为自己失去的时光而难过了吧。

薇拉·妃格念尔,因刺杀俄皇而遭捕,被关押在号称俄国的巴士底狱的席吕塞尔堡要塞整整二十年。这本书是她回忆录的第二卷。起初吸引我的,是第一章中隐忍柔顺的句子:“我并不抗议,也不叫喊;我并不抓,也不咬。”这是一个革命的、激进的女子,可在她的回忆录中,开篇的文字竟如修女一般的平静。即便头几章中写那些他们如何与狱警抗争、争取更多权益的事,也都是波澜不惊的缓缓道来。这是在说,她终于还是老了么?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在那么残酷的环境中,他们居然最终生活得有声有色。从最初犯人间交流都只能靠偷偷地敲墙壁,到后来的菜园子、图书馆、为博物馆制作标本、细木工活,简直令人生羡。不由得感叹,薇拉,多不容易呢。忍受了那么多的残酷,竟能不动声色地将它们轻描淡写。而那些点滴的好,她却如此小心地珍惜着、享受着,不忘记自己还可以快乐。

我不知道她出狱后是否还继续着革命事业。坚定着理想也好,幻灭也好,对个人而言,也许并不重要了吧。还是有些心酸。生命的钟看似停摆了二十年,可一旦到了它重新走动的瞬间,就斗转星移,年华老去。而这整整二十年的时光啊,只能辑成一本两百余页的小册子。就那么少,那么少。

《狱中二十年》读后感(四):《狱中二十年》

《狱中二十年》这本书,怎么说呢,对于我来说是挺沉闷的,但我还是坚持看下去了,因为我想了解一下俄国的文学+监狱生活。本来我以为会很激进,毕竟是革命激进分子写的,可是通篇下来却很平和。

刚开始都是我能理解的范畴,可是接着他们向狱方争取的并且批准的权利,让我觉得不可思议。开始是偷偷地敲墙壁传信息、管理菜园子、向图书馆借阅图书和大型标本、为博物馆制作精细标本、细木工活、学习自然科学······他们居然能在如此残酷的环境中生活得有声有色,而且狱方也同意了他们一些我认为不可能的要求,如果是在中国,感觉根本就不可能为你向当地图书馆借阅这样的大型标本。

监狱生活到底是什么样,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都是不一样的,并且每个人的感悟也是不同的。本书的是:俄国,革命知识分子,1883-1904年。作者薇拉是31岁进的监狱,在席吕塞尔堡要塞待了整整二十年,我之所以理解不了,因为我的阅历太浅,无法体会。我只能是书中告诉我什么,我接受什么,却没法有自己的论证观点。所以我现如今能做的只能是多读多看。

书中关于寂静的描写,我觉得写得很好,所以就想摘抄下来:

“除开席吕塞尔堡和亚历克赛半月堡的囚人所身受的精神和物质的痛苦外,这里还有一种最厉害的刑罚:静寂。不错,静寂,在这里整个地方都让寂静统治着。

狱规上规定着保持这种静寂。静寂是监狱管理方法中最完美的成就。监狱里无论日夜都应该是毫无生气,它得像坟墓里那样死寂。这里唯一的不可避免的响声就是沉重的铁门的开关声和递送食物时滑窗的开闭声。门闩的声音低沉地响着,叫人记起住在这个建筑物里面的不单只有你一个人。此外就没有一点声音了。

在自由的世界中,静寂,是那班神经衰弱的人的难得的辛福,对于受着刺激的神经,它正是一付非常灵验的药。然而这种永远的静寂,这种没有终结的死一样的静寂却是很可怕的。再没有比这个更有效的损害神经的方法了。这种连续不断、永远存在的安静损坏了我们的听觉;我们的听觉会越来越精细越锐敏,到后来稍微一点音响它都忍受不了。许多人已经开始出现了病象,他们一听见声音就不由自主地发出叫喊声;而且还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响声越是细微、越是平常,反应越是强烈。连最细微的杂音都会引起抽泣,要是声音周期地反复重响,那么痛苦更是不能忍受的了。

在夜间这种细微的声音也会使人失眠,并且刺激人的神经很深,使人完全失去自制的力量,只想叫喊,只想打人,为着终止肉体的痛苦。宪兵们故意弄出囚人最讨厌、最难以忍受的声音来折磨囚人。那些特别害怕听某一些声音的人更倒霉!而不能忍耐、容易发脾气的人还要糟。要是谁因为这个缘故开始认真地跟狱方斗争,结果一定会毁灭。囚人越是激烈,越是坚强,他越难中止这种斗争。他会战斗下去;他要申说,要抗议,要辱骂,要叫喊。因为这一切,将对他进行报复,不是加倍而是百倍地报复!挑衅一个接着一个。最后发展到了极点,于是痛苦、愤怒、反抗都集聚在一块儿,使得囚人只有一个念头:当面侮辱敌人,然后死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