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有人跳舞》读后感1000字

《有人跳舞》读后感1000字

《有人跳舞》是一本由辽京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页数:4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人跳舞》读后感(一):“生产”小说的人

读这本小说感觉很奇妙,像是放空和出神。又像在看电影,剧情缓缓推进,却带着悬疑,你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看到结尾总会感到森森寒意。

每一个故事,都像是把生活切开了,然后选择很小的一件事来讲。用克制的情绪、有质感的文字、水流一样的氛围,制造故事的张力,制造沉默的风暴。很好看。

比如,我很喜欢的《倾听》。茫茫大海上有一条游船,游船上有两个人,一个人说,一个人听。船舱狭小,对话里压抑的愤懑、隐秘的情感不断膨胀,急需一个出口。可看到最后才发现,并没有倾听的人,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孤独的人在自说自话。四周都是汹涌海水,没有出路。

读这个故事时,我一直在等一声爆破,在等施暴的人倒下,却只看到一只气球泄了气。如果第一次没有反抗,后面的反抗还有意义吗?”这句反问,一直在耳边回响。

这是辽京的第三本书了,如果说《新婚之夜》《晚婚》停留在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上,那这本《有人跳舞》就写得更开阔,更丰富了。

她写被生活落下的人:失业的人、走不出黑暗过去的人、失独的中年夫妻、离家出走的少女,流言缠身的母亲……这些人在深渊中,辽京试图给出一点力量,让他们跳出去。

所以,她写道“尽处有微光”。故事的尽头是废墟,而我们仍要手持烛火,去照亮一小片地方。

还想说,辽京的后记写得非常之好,很感动。她觉得自己并不是在“创作”小说,而是在“生产”小说,因为生产是热气腾腾的,会直面生活的原材料和现实性。

生产是有限的,却可提供依附;是疲惫的,但可提供休息;就算轰然倒塌,也可重新启动。

读这本书小说,会觉得在尘埃落定时,仍然有回旋的余地。很喜欢辽京的这种温情注视。

《有人跳舞》读后感(二):让我们一起换个角度看世界

这本小说集中的主人公都会有动物穿插其中,除了最后一篇是通过及其然作为主要角色,但是归类想一想,他们都可以被称之为它。其实最喜欢的就是第一篇和最后一篇了,第一篇《名字》中,故事从地震之后的废墟中展现,一只猫咪在地震之后仍旧活着,并且可以穿行坍塌的房屋之中。猫咪听到了很多声音,一对夫妻在交流着银行卡密码,可是妻子却发现那是另外一个人的生日,妻子想要知道那个人的名字,可是丈夫只顾着不断重复着密码。

妻子不停质问着那个名字你,仿佛知道了名字就知道了一切,但是这名字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我们每个人几乎从一出生就拥有了名字,这个名字是父母给我们起的。我们好像因为这个名字才有了存在的意义,后来的我们也会给我们拥有的起名字,起了名字就像记下了专属印记。我们也会给喜欢的人或者动物起名字,拥有了专属名字的那一刻开始,我们的身上就肩负起了责任。

这只小猫咪在不断穿行的过程中,想到了自己来到这里的故事,自己曾经也是没有名字的,它遇见的主人也不太愿意给自己起名字,只是一直叫自己“咪咪”。在自己没有能力对一只猫咪负责之前,并不希望自己应为名字的缘故缠上过多牵绊,但是仍旧给予了对方一个名字。或许这就是矛盾的人类了,虽然小猫并不懂得,但是在懵懂之中可能也懂得了一些。

而最后一篇《前夜》中,借着机器人的眼睛看到了属于人类的恶,它们原本是为了帮助不愿意生育i的人类减轻劳力的负担。不断重复的机械流程,只有它们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可是身为一个银行柜员的它,只是因为外表的美丽,以及记忆可以被定期修筑。行长竟然在不定期的下班后侵犯她,并且为此对于它的程序做了一宿额调整。

在这样的往复之下,它逐渐萌生出了自我的意识,它通过自己的眼睛不断学习着这个世界,却也在承受这个世界带来的伤害。它最终做出了反抗,可是离开了银行的它找不到自己应该去哪里,它在这个途中遇见了另一个它,得知觉醒的人并不止自己。只是目前大家觉得需要融入进这个生活,而机器人的觉醒给予它们的是否只有悲伤。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杨幂之前拍摄的一个微电影片段,是否因为机器人不明白伤痛的真正含义,它们就生来被允许承受伤害。

《有人跳舞》读后感(三):《有人跳舞》后记--找到那所房子

还是应该总结一下为什么要写这些故事,包括从2019到2022年的一些短篇,零散发表过,集合成这本书。写作并不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读书也不是,读小说就更不是了,用过时的话说,这些都是非必要的。因为非必要,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多说几句。

故事本身不需要解释,解释权应该交给读者。无论热闹或者冷清,文学生产就是这样一个循环,打开门,递出去,然后等待回音。我喜欢“生产”这个词胜过“创作”,生产有一种热气腾腾的现场感,充满杂音,有原料和出品,有启动和停止,有疲惫和休息。相比创作,生产是一种人人都能理解的,没有披上玄妙外衣的朴实描述,它能够驱散迷雾,确定秩序,而不会制造混乱与失序。在过去的几年里,我靠着写小说来建立一点秩序感和确定感。当生活本身变得难以理解,不可捉摸,文学反而成为一个稳定的锚点。在这样的状态下,我喜欢清晰多过含糊,喜欢鲜明多过混沌,喜欢简洁多过复杂,我想要从生活中提炼一点永久的东西出来而不是复制生活的图样。我想要找到一些坚固的规律,在一把尺子能够衡量或者一盏灯能够照耀的范围内,建立一个自洽运转的小世界。这些文字无法帮我逃避现实,也没有长了翅膀,带我飞去更远更好的地方,但是它们可以带我回家,或者说,它们就是家,是一个杂乱世界中的宁静归处。

故事不是逃避之地,而是一道长长的楼梯,通往更深处的现实。写作就像一个人擎着烛台,拾级而下,直到火光熄灭,你知道要结束了,不能再往下走了。在那个当下,那个时刻,能说的只有这么多,界限就在那里,除了返身而上没有别的选择。合上书本,人总要回到无处可逃的光明之中。这些故事其实比生活本身更灰暗,里面一些泥塑土捏的人,一些光滑的影子,一些曲折和一些巧合,从现实到虚构的生产过程使它们失去了真实的纹路和皱褶,成为一些标本,印在书本上,摆在展览柜里,没什么不同。如今文学不再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甚至连装饰品也算不上,而是孤寂冷清的展品,偶尔有几双眼睛盯住它,试图透过虚构的故事去看见一些道理,得出一些结论,其实不会。读小说只会越读越迷失,它总是通向更偏僻更幽黑的地方,而我们永远可以用自己的烛火去照亮一点点。

假如有一天,什么都靠不住,什么都不作数了,我们的所学,所听,所信都被推倒了,被否定了,还有那么多读过的故事可以回顾,也是一种温暖。某种意义上,虚构是最坚实的,虚构无人可以推翻,比现实存活得更久,总是留在原地,带着彼时彼刻的一些印记, 时代的,地理的,快乐的,悲伤的,闪闪发光或者黯淡无华的……故事会变老但是不会变旧,面对新的读者,它们永远是新鲜的样貌。

写作与阅读是一次相遇, 感谢你一直读到这里,感谢出版方中信春潮,无论混乱或者安定,始终有人一本接一本地做书。门罗说,小说不是一条道路,更像一所房子,我很喜欢这个比喻。建一所房子,天冷的时候,路过的人可以自由地走进去取暖,休息然后离开。那里炉火总在燃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