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读后感摘抄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读后感摘抄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是一本由铁凝著作,长春 : 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392页图书,本书定价:7.00,页数:1992.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读后感(一):杂感

铁凝的中篇小说,很是喜欢。一个平凡家庭里的琐事,少女在幼稚与长大即将剥离的边缘,渐渐发觉生活的真相百态,命运的风雨阴晴,人性的真假美丑。尽管于真率赤诚的安然而言,这种童年印象与认知的画卷被揭开的事实有些刺痛与失落,但成长的路上总有些风雨狂沙,侵袭磨蚀着不够坚硬的盔甲,愿和安然一样的我们都能守护着澄澈与良善的心灵,逆流跋涉,倔强而野蛮地生长。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读后感(二):摘记与感想

- [x] 人要是真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走自己的路,那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啊。它显得荒诞可笑,却又其乐无穷。铁凝《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 [ ] 人活着,应该不断追求,不断思索,不应该去学着迎合。

- [x] 美是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只有通过灵魂的痛苦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创造出来。(联系到弗洛伊德的艺术是本我的展现)

- [ ] 我一向敬佩她的坦率,也许正是这些毫无顾忌的坦率,使我仍然觉得她像个小男孩儿。

- [ ] 我早晨不愿起床,愿意躺在床上想心事。这时候我的思维分外活跃,我的思绪像一头精力充沛的小鹿,灵妙、敏捷地奔突、跳跃,不受拘束、无遮无拦地四处冲撞。

- [ ] 我的心常常分裂成两半,两半心常常发生激烈的辩论,有时这一半得胜,有时那一半得胜。

- [ ] 喜事很少接着喜事,灾难却总连着灾难。祸不单行,地球上真像是有个幽灵在四处游荡,专捡“祸窝”落脚。

1⃣️安然的身体象征与意义:假小子/地道

2⃣️城市女中学生形象:安然的 自信大胆直率叛逆 安静的有进步有妥协

3⃣️城市空间:某一时代特色:家具/冷饮店

4⃣️家庭性别分工 80s女性分工问题。老师没有细讲 我还挺感兴趣来着的呢…小说中对母亲应该做好家务的惯性思维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读后感(三):红衬衫下流动的是意识

很久没有读过这么真实感性而又冷静的文字了。这是当代文学课的作业,前段时间一直在读“讲话”到“”期间的作品,不得不说读完它有一种明朗酣畅淋漓的感受,之前的那些作品比如《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虽然格局更大,更红更专些,可是读完心中会有凝滞的感受。《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给我的文学体验特别舒适,无论在简单干净的语言上,还是文字背后若隐若现的作者意识。

尤其喜欢文中的视角处理,安静,显然一般而言第一人称视角是局限甚至狭隘的,可是在这部作品中却是比较开放、包容的,就像安静的性格一样。文章一开始的基调我很喜欢,“几年的生活经历培养了我们总是以外来人的眼光居高临下的看待我们所在的城市——平易市”,这句话就包含了一种反思性,还有意味。这样的叙述风格贯穿了整个小说,它就不属于别有“风味”,而要说是一种气质——珍贵的女性独立意识。

要说文章只是单单在围绕“三好学生评奖”写一个少女的成长故事,自然是不贴切的,更多的我想是借这个安然的成长去辐射周围的环境以及一些女性个体。其中包括祝文娟、安静、韦婉、米晓玲、母亲。不同的女性形象,是无法论好坏的,不难看出作者有自己的一种鲜明态度(这当然是需要的),只是它在整个故事框架下从不同侧面提供了我们不同启发。就拿叙述者安静来说,她显然已经是融入社会,思维上已经是成年女性了,但是她也始终介怀几年前父亲说她“复杂”的话,她的身上是有清醒的自我反思的特质的。当然,在母亲这个形象塑造上,我觉得可能略有些淡漠,怎么说呢,安静和安然对母亲居然是一种同情的态度,在我看来太奇怪了。尽管带来母亲的性情变化,但是这个人物太苍白了些。

文中形象也可以看作成对出现,安静安然,安然祝文娟,安静韦婉,安然米晓玲。不同的参差对照,无一不再展现女性的丰富形态。

最后,还有几个很喜欢的句子。

"契柯夫说过:'有大狗,有小狗。但小狗无须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所有的狗都叫,但都按照上帝给予它的声音去叫。'”

“我愿意让别人相信我认识问题的能力,我也应该相信别人认识问题的能力。”

总觉得,这样的文字与娓娓道来的叙述才可谓之好的青春文学。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读后感(四):内心所念的永久自由——《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在铁凝的作品《没有纽扣的红衬衫》的结尾,编辑部的前辈老马送给作为主人公之一的“我“一首诗:谁要是快乐就能笑,谁要是做就能成功,谁要是寻找就能得到。而这么一首简单的诗所表达的内容正是小说人物所代表的现代人持久以来所渴望与向往的东西。

小说借妹妹安然这一形象所处的社会来展开故事。作者通过不同的人际关系当中矛盾与冲突来体现所要表达的内容。在”我“、妹妹安然、爸爸、妈妈这一家庭当中,爸爸专业绘画,而妈妈原本是在一个农业研究所当翻译,然而在”“后,那个”外围“的头衔,给予她的不过是一种莫辨是非的印象,既不曾飞黄腾达,也不会时来运转。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催生家庭当中强烈的冲突与矛盾。父亲专注于自己内心追求,专心画画,被前途不济的母亲视为”不思进取“。在这样一种矛盾与冲突的状态之下,作者第一次点出了主题:人要是真的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走自己的路,那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啊。它显得荒诞可笑,却又其乐无穷。从这个角度上说,此时作者是赞同父亲的做法的。毕竟母亲受到了压制,她做不了自己想做的事,即使她能做了,也不是她由心而生所想做的事情。

而另外在安然评选”三好“学生的这件事上,则是整篇小说的核心。安然对评选”三好“学生这件事有着很大的期望值,然而一直以来她都没有评选上。于是,是安然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同时也是”我“的同学的韦婉、安然班级的班长祝文娟、安然这三个人之间就构成了另外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则是作者所要着重表达的矛盾。为了能让妹妹评上”三好“学生,”我“稍有晦心地在杂志上登了韦婉的诗;祝文娟为了讨好老师即便老师出了错也不揭发,在竞选”三好“学生时也对安然进行了攻击。这一切,似乎让读者看到了不公,然而在后来的大火,却引出了作者的另一番话。在那场大火当中,当在场的所有人都提着水去救火时,而祝文娟”关阀门“这么一句话却给予了人们反省与思考。在对祝文娟的评价,作者是这样写的:是啊,人的胆量有大有小。比如有人怕耗子,有人怕蛤蟆,有人怕热,有人怕冷、怕感冒、怕穿堂风……你能说他不应该怕,或者说是品质问题?当然,胆小和胆小鬼不是一码事儿。有人宁可因循守旧工作一辈子,也不愿意迈错一步,这就有点胆小鬼的味道。但是面对熊熊烈火,能镇定自若地想到我们那一群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还能说是由于胆小吗?那时胆小的倒像是我们,而胆略在这时分明是属于祝文娟的。对祝文娟,这有限的接触,我还没有能力去判断、了解这个孩子。我只是想到,社会不能没有她(们)。有了她(们),社会才会显得完整。难道社会只需要像我爸那样的人:站在画布前海阔天空一阵,而当自己的劳动成果遭受厄运时,竟惊慌失措得像个儿童。那样清一色的社会怎么可以想象。这样,作者又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种合理性,虽说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让我们的很多自由都受到了限制,但有些时候这些限制却也是与我们有益的。

我们渴望自由,却又依赖着现世。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能不做什么。那自由,是我们内心所念的永久。

《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读后感(五):《没有纽扣的红衬衫》之成人和少女

我们总是把童年乃至少年时期比作象牙塔,把成人的社会世界看作一个大染缸,每一个曾经无比纯净的少年、少女,一旦走出象牙塔,进入到成人世界,就会被慢慢地腐蚀,然后堕落。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一个人渐渐长大,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欲望,或者又为生活所迫,总之会为了达到目的违背自己的本心,甚至不择手段、忍气吞声、颠倒黑白,最坏的结果莫过于渐渐习以为然。

安静就是那个忍气吞声、违背本心的成年人。她明明知道韦婉对安然的评价----唱歌讽刺同学、和男同学搞暧昧、不尊重老师,是片面的,是非常主观的,但她没有说出来,甚至当韦婉批评安然穿大红衬衫太招摇的时候,她也没有反驳说那件衣服其实是她买给安然的礼物。她没有为她的妹妹据理力争,也没有出现过任何一个念头----让韦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她还要通过帮韦婉“作诗”、送她内部电影票来讨好她,甚至暗示安然要稍微讨好一下韦婉----“你说过,作文是活的,还不全在老师掌握”。因为安然在某种程度上分明和韦婉是一个世界的人,安然熟悉那个世界的规矩。

那我为什么要说“某种程度上”呢?如果用中毒来做比喻,韦婉已经药石无医,而安静还尚有可医的余地。其实安静她都明白,否则她也不会在安然哼哼唱着《假正经》的时候感觉到不自在,赶紧给自己“找了个不高不矮的台阶”下,“做出旁若无人的样子,开始看书”,因为她感到了不好意思、羞愧。

成人如果还要做那个象牙塔里的少年,就会和安然、安静的爸爸一样。这位父亲跌跌撞撞地一直在走自己的纯艺术路线,却不被主流文化认可,被认为是不成文的流派,甚至被称为废物。安静是个成人了,她看到了这个问题,她提醒了他的父亲。但父亲却认为“一个人整天‘可是、可是’地过日子,日子就没法过”,他依然要用自己的眼睛作画。安然和她父亲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的一类人,他们不会为了社会的流行而改变自己的意志、审美,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法则。所以她会说“小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所有的狗都在叫,但都按照上帝给予它的声音去叫”,她认可她的父亲,所以她的父亲才会“有点宠着安然”。

安然的生活法则就是真实,她不愿意假装,也不愿意说谎,她要走自己的路,不为了现实而妥协。所以当“她(米晓玲)老是告诉我,这个男生看她,那个男生看她。好像她是太阳,男生都是向日葵似的”的时候,安然就唱了一首《假正经》:你不要以为你真美丽,你不要以为我一见你就爱上你。不要太多情,不要假正经,我看你一眼是因为你,太滑稽亚太滑稽。你说安然有不有趣,简直就是个妙人儿,但偏偏这样有趣的人是最要不得好的,因为她太实诚了,太犀利了,让别人脸上挂不住、没面子,所以米晓玲就和她闹矛盾了,但年轻人的心思毕竟还没有那么重,过不了多久,又和好了。可是像韦婉这样小心眼的小女人,她既不大方,也不会认错。她就是个最典型的“成人”,汲汲营营于升职,她刚好和安然相反,她很识相,当安静还为自己“贿赂”而感到羞愧的时候,她已经平静地接受了好处,然后开心地和自己的男朋友去看电影了。安然不过基于真理,纠正了她的读音错误,韦婉就一直记恨在心,不仅在课堂上找安然的茬,还故意在安静面前抹黑安然,她的心眼得多小。这个世界有趣的灵魂总是很少,安然遇不见另一个安然,少女最后都会变成“人”。

“人要是真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走自己的路,那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啊。”这就是成人的世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