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生存恐慌·最后的老手艺》读后感1000字

《生存恐慌·最后的老手艺》读后感1000字

《生存恐慌·最后的老手艺》是一本由梁平著作,南海出版的265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07-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生存恐慌·最后的老手艺》读后感(一):老手艺还剩什么?

挺有意思的一本书,尤其看到两个老爷子用镰刀剃头的照片,笑死了,真高手,用镰刀剃头,不过人家脑袋上零件都齐全呢。

关于做豆腐那篇,有错误的地方,小时候家里做豆腐,对过程很熟悉,卤水和石膏根本是两种东西,豆腐脑需要石膏做凝固剂,卤水是放到水豆腐里面的凝固剂,(而且卤水是有毒性的,不能放多),水豆腐沥水包起来压紧,就做成了豆腐块。。。。

本书介绍的老手艺很多消失了,还是有收藏意义的,以后可以给孩子看。。

《生存恐慌·最后的老手艺》读后感(二):..

前日去镇上书店结账 看见《留住手艺》新版 收下

06年夏 欢庆院子开作客栈 在那里读第一章 未竟 被另一位房客带走

后来寻找此书 网络价格高昂 不得

新版再收入两则记录

承蒙豆友予我链接 再购入《生存恐慌 最后的老手艺》一册 可资参照阅读

今日拿到此书 读剃头、磨刀 图片、文字扎实而有趣味

作者是美术教师 称教书匠 也是工匠 长期用图片和文字记录老手艺人

此书知晓者寥寥 记录老手艺人这门手艺 也老了 作者面对记录的对象 或者望入镜中

《留住手艺》 不是说手艺留不住 《生存恐慌》 却实在传达了作者的神伤

磨刀匠听说作者要记录他 第一反应是诧异 作者最后向他索要电话 他的回应是:颠沛流离 怎么会有电话?

如果我们不是在纸页而是在市井与他相遇 我们的反应是什么呢?

他们是土地 而许多人视尘土为低贱

这些完成我们日常细节的人们 这些承载荣养我们之文明精微的人们 他们无颜面对世人

我们或者过于忙碌 我们或者过于进步 我们或者过于无度 于是日常不可见 日常不可贵 日常不可常 人失其土 浮游彼水 以为乐海 茫茫无涯

《生存恐慌·最后的老手艺》读后感(三):老手艺的衰落

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有一篇短篇小说叫《品质》,写一个“做一手好靴子”、“把靴子的精髓都缝进去”的老鞋匠,他追求最高的品质,却无法与机械化生产的同行竞争。这个手艺人描述他的境遇说——

“他们夺走了一切,”他说,“他们夺走了这一切,靠的不是工作,而是广告。他们从喜欢我们靴子的人那里抢走了生意。现在我们的生意到了这个地步——我没活干了。生意一年比一年清淡——这你会看到的。”

在本质上,《生存恐慌•最后的老手艺》的作者是和高尔斯华绥一样的人:对过时的鞋匠充满敬意,像鞋匠一样勤勉,也像鞋匠一样对过往无限留恋。这位教书匠在十年里用业余时间拍摄民间的老手艺人,这本书就是那些照片和文章的结集。

关于老手艺的书,近年来出过几本。旧人写的有齐如山的《北京三百六十行》,今人写的有《地工开物》,记述的都是各种已经或者即将消亡的传统手艺与以这些手艺为生的手艺人。闲来翻阅,除了感到有趣,确实也不时会叹气。与站在历史遗迹前产生的感觉相似,在逐渐老去的手艺和手艺人面前,“再也看不到”的悲凉也会不由自主地袭来。

但如果把视角从数十或上百年拉远至更久远的时段,悲凉也许会淡得多。在《生存恐慌•最后的老手艺》里,作者写到一个补搪瓷的老师傅的感慨,“过去,我单补搪瓷一项,就忙不过来。十几年前,谁家不用搪瓷货?脸盆、菜盘、饭碗、茶缸等等。再往前,搪瓷在农村家庭算是高档货色了。而今,满市场五花八门的东西,想便宜就买个塑料制品,要高级点就挑个不锈钢的,就是难得见几样搪瓷货。”正是道出了历史的变迁。今天看老师傅抱怨,会让人为之失落,但是他被淘汰的另一面是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不是社会遗弃了他这个人,而是历史遗弃了搪瓷这件东西,只是他的命运与搪瓷的命运连在一起,一衰俱衰罢了,而我们当然没有必要为搪瓷的被遗弃而伤心。

这是往前看。往后看,搪瓷也是把别的什么东西淘汰了,才有当初盛极一时的地位。齐如山的《北京三百六十行》卷二工艺部下有一类曰修理旧物类,有锔锅补锅匠、粘锅锔缸匠、焊烟壶盖的、焊洋铁壶的、焊铜盆的、补旧铜期作诸种手艺,都与补搪瓷性质相同。试想“谁家不用搪瓷货”那时候,从事这些手艺的人不也曾经有与补搪瓷师傅的现在相同的境遇吗?事实上,齐如山在一九四一年写此书,就说过“如明朝书籍图画的刻工,康乾时代书版的刻工,以及百十年前的针工、火茸、牛角灯等等的工人,已经都不容易找到了”。所谓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把心放超脱点豁达点也是认识历史的好方法。

同时,老手艺的衰落也是一个系统性的事件,不是单靠资助或重视某些人可以挽回的。《生存恐慌•最后的老手艺》讲到一个手工造纸的黄德祥师傅,每年用三个月,经采枸叶树枝、撕树皮、石灰腌泡、沉塘、蒸煮、剔除外皮、槌打、拢浆为饼、洗浆、下涎、舀纸、阴干、捶纸等工序,自制纸张。这种手艺算得上有“技术含量”,历史一定也很悠久,运气好是可以申报“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的。但辛苦造出的纸张,每刀一百张,只卖十五块,主要的用途还只是糊斗笠、裱扇子、打制冥钱。连斗笠、扇子、冥钱本身都在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隐退,这时候,你又怎么可能去单单要求以它们为依托的手工造纸继续发展呢?

柳宗悦在《日本手工艺》的前言里说,“遗憾的是,机械往往被用来逐利,其产品常常是粗制滥造的。而且,由于人类被机器所指挥,工人的种种乐趣被剥夺了。这样的恶因使得机械制品的优质品在减少。”尚且不说机械化产品是否粗制滥造,就是手艺人在工作过程中是否能感受到乐趣,恐怕也是值得怀疑的,很多手艺工序的繁杂颇令人生畏。这种看法是源自日本人对手工那种近乎宗教的迷恋。柳宗悦还说,“假如没有这样的人类工作,这个世界将会缺少多少美的东西啊。”不过我想,在后工业化社会,人类还应该接受另一种生硬的、冰冷的机械之美,这是没有办法的——这种机械之美在未来肯定也会变成被抛弃的老手艺,这种想法可能会让现在感伤的人们好受些。葛剑雄在《人在时空之间》里说,“一种文化之所以成了遗产,必须人为加以保护,就是因为已经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和精神基础,或者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这种历史观看看待老手艺,是能心平气和一点的。

不过上面说的都是大道理,从个人际遇来讲,老手艺人当然值得得到人们的同情与关注。《生存恐慌•最后的老手艺》的作者也明白。他说,“手艺只是吸附于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个道理人人都能感受,但放在身处变革时代的手艺人身上,就多出了一份切肤之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方面看得清趋势,另一方面却仍有割不去的情感,即如作者所说,“怀揣老去的手艺,立身变革的社会,无论是抱怨还是感叹,都逃不了左右为难的尴尬”。因此《生存恐慌•最后的老手艺》是一本有心的书,作者是一个有心的人。有心的人往往有比其他人更深切的哀伤。

不过,题目仍是嫌聒噪了些。实则谁又恐慌了呢?我看到里面的手艺人都气定神闲的,他们像真正的手艺人那样宠辱不惊,生意冷落了,就当作少赚些过年钱,每日摆摊,主要为的是和老友们聚在一起。这样的恬淡心境,是手艺人特有的,也许才是常人最难企及之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