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植物的作文好段

关于植物的作文好段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关于植物的作文好段,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植物的作文好段篇一

我最爱养的植物无疑是多肉植物了,因为它既适水又适旱,生命力极强,它也拥有许多令人欣赏的品质。

要说起养的最久的多肉,那就是它了。它是一株十分朴素的多肉,没有什么靓丽显眼的色彩,只是一株绿色的莲花形多肉。当它还是一株肉丸大小的幼苗时,它就被单独移植在一个花盆里,两年之久,风风雨雨,它还是坚强的活了下来。

一天清晨,我正给植物们浇水时,偶然看见了这株多肉,我一下子有些怔住了:它像一朵清新的莲花,淡雅又不失那一份华丽,清晨的露水洒在上面,仿佛给这朵优雅的“莲花”戴上了一颗珍珠,显得愈加美丽。我忍不住想要上前好好欣赏一番,却又发现了更令我惊讶的事:在它那片片绿叶下,长出了几个新的生命,那几株幼苗娇羞地躲在大多肉的“绿伞”下,也为这株大多肉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线。我忽然灵机一动,想用几株小多肉来制作多肉组合。我小心翼翼地挖出一株幼苗,却偶然发现,这多肉的根有些与众不同,它不是普通的根须,而是一根茎,这根茎是连着大多肉的茎。原来,这些幼苗都是这大多肉的子孙,幼苗全靠它来吸取营养,就如同母亲怀胎一样。没想到在植物界也有这样的现象。

过了一段日子,经历了一场秋雨后,我再次来探察,却让我有些莫名的感动。那株大多肉的部分叶片已经发黑了,被太阳晒干了,失去了之前的华丽与优雅。而它身下的那些小多肉,开满了整个花盆,长的郁郁葱葱,微泛着许淡绿,像一个个天真无邪的孩子,它们围着它们的母亲,似乎再感谢她……

天空中飘下一丝雨,轻轻落在了她的叶片上,仿佛给那发黑的叶片留下最后的美丽。

关于植物的作文好段篇二

绿萝

绿萝是一种绿色观赏植物。它也可以叫黄金葛,魔鬼藤。它浓绿色的叶面镶嵌着黄白色不规则的斑点式条斑。

在我家,我妈妈也种了很多绿萝,有种在土里的,也有种在水里的。我的学校也有绿萝。绿萝的绿茎细软,叶面娇秀。在家具的柜顶上高置套盆,任其蔓茎从容下垂,或在蔓茎垂吊过长后圈吊成圆环,宛如翠色浮雕。

绿萝它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生命力顽强,只需一点水就能生长的非常好,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仙 人 球

我家养了一盆仙人球,是我和妈妈从花鸟市场买来的。

一开始仙人球给妈妈养得很不好,长得越来越瘦长,一点也不好看。后来妈妈不管了,我接过任务一周给它浇少量的水,因为仙人球是耐旱的。在我的精心呵护下仙人球变样了,虽然它长得瘦长,但是在它的顶端却又长出了一个圆圆的小球,小球上刚长的刺就算是扎到手了也不会疼的。小球越长越大,它身上的刺也越来越锋利了,不小心碰到它会扎得很疼的了。

我家的仙人球越来越漂亮了,因为在它瘦长的那段身体四周又长出了好多好多小球,几乎长满了。妈妈问我:“你是怎么做到的?”我说:“每周浇一次水就好了,哈哈!^_^连妈妈都来请教我了,我可是家里的小花匠呢!

仙人球越长越好了,你也来我家看看吧!

水仙花

一天,妈妈从超市里买来几个像大蒜头一样的东西,我惊奇地问这是什么,妈妈笑着回答这是水仙花。

过了几天,水仙花的底部长出了密密细细的白色细根,顶上抽出了浅黄的小嫩芽,像一个淘气的娃娃,探出了顽皮的小脑袋。接着,水仙花的叶子一天比一天茂盛。有一天叶子中间还伸出了一条花茎,一朵朵雪白的小花竞相开放,美丽极了!早晨我醒来,闻到一阵清香。

我爱水仙花!

美丽的荷花

今天周六,爷爷带我去公园玩,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池荷花,池塘里荷花千姿百态,有已经怒放的,也有的含苞待放的, 都那么楚楚动人。

红色,粉红色 ,白色美不胜收。我最爱的是盛开着的粉红色,可爱的像婴儿的脸蛋儿一样粉嫩粉嫩的。

听爷爷说荷花也分两种,这些都是观赏的。还有一种荷花专门产莲藕,荷花盛开后的莲蓬里是莲子,吃上去苦苦的,但是非常解暑,是夏季的美味!

我觉得莲花既能观赏,又能食用,作用可真不少。

特殊的植物——猪笼草

猪笼草是一种很特别的植物。这种植物不是通过根吸收地里的养分,而是靠吃一些小虫子生长。

猪笼草会分泌出一种有香甜味道的东西。小虫子闻到了就会向猪笼草的捕蝇袋飞去,这时猪笼草会立刻把捕蝇袋的盖子关上。然后分泌出一种酸液把虫子消化掉。

小虫子一进到补蝇袋里就甭想再飞出来了!

关于植物的作文好段篇三

在大自然中,有许多奇妙的植物。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几种。

在炎热的沙漠里,有一种和奇特的植物—仙人掌。它的形状有圆的,有扁的。而且,身上的小刺就是仙人掌的叶子!你们一定很吃惊吧。仙人掌有时候会救你的命呢!只要走在沙漠上,这时候,你的水没有了,仙人掌就有用了,你拿起一把小刀,网仙人掌的身上轻轻地一割,从仙人掌里就会流出清甜可口的汁水来。

接着,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跳舞草。它的形状很像大熊猫最爱吃的竹子,叶子又细又长,青翠欲滴。只不过,竹子高一点儿,跳舞草矮一点儿。据说,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跳舞草旁边寒气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令人吃惊的是,在没有风的情况下,跳舞草的叶子尽然摆动起来。所以,科学家给它取下了这个形象的名字。

昙花这种植物形态高贵优美,而且,这种植物是人很少见到的。因为它只在夜晚开放,而且,开放的时间十分短暂,多则一、二小时,少则半个小时左右。虽然这种植物的名字很动听,但却生命短暂。

所以,我们人类一定要好好的保护植物,因为它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关于植物的作文好段篇四

天已近黄昏,太阳慢慢地钻进薄薄的云层,变成了一个红红的圆球。西边天际出现了比胖娃娃的脸蛋还要红还要娇嫩的粉红色。太阳的周围最红,红得那样迷人。红色向四下蔓延着,蔓延了半个天空,一层比一层逐渐淡下去,直到变成了灰白色。天空中飘浮着柔和的、透明的、清亮的、潮乎乎的空气。(《写作手册》, 1983)

夕阳似乎在金红色的彩霞中滚动,然后沉人阴暗的地平线后面。通红的火球金边闪闪,迸出两三点炽热的火星,于是远处树林暗淡的轮廓便突然浮现出连绵不断的浅蓝色线条。

太阳已经转到西山顶上去了。惨淡的光芒,照射着雪地上的血迹,也照射着茫茫的山野,山野间是一片雪白,看不见一点路的痕迹。(峻青)

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于是,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村庄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亮烛成银灰色了。(冯德英)

关于植物的作文好段篇五

春来了!

渐暖的空气,破冰的流水,渐绿的柳枝,吐芽的苞蕾,这些春的使者,驱散了料峭的寒风,送来了温暖的气息!被风簇拥着的春天,阳光和煦,万物生机勃 勃,春雨滋润,兰馨蕙香。“红杏枝头春意闹”,自然界的精灵们自然也不甘寂寞,将无声的浓郁春意表现得似有声音般轰轰烈烈。三月,这样一个热闹的年轮,万 物复苏的月份,演绎春天的方式也更扣人心弦。

三月的细雨如丝如雾,隐隐只能朦胧着感觉,绵绵地又似柔情的世界,笼罩在周围,似一种如梦如幻的幻境,漫步微雨中,感受“小雨纤纤风细细”的美丽与浪漫。听着脚下踏起水花的声音,触摸柔顺的雨丝,真有一种难得的惬意与悠闲。

三月的春天是孕育的季节,一切都在萌芽阶段。柳丝轻摇,梢尖微点水面,漾起泛泛涟漪。“绿杨烟外晓寒轻”,杨柳堆烟,漫眼的是无际的嫩绿,感受着沁脾的清爽和温柔的抚摸。相信到了暮春,伴随着飘飞的柳絮,又是另一番动人美景!

春来也,飘柳万绦绿如海。春天,草长莺飞,丝绦拂堤,处处洋溢着和暖的气息,奏响着和谐的旋律,演绎着动人的画面!春来了,三月的物既无声又有声 地昭示着,在鸣啭的黄鹂声中,在含苞的迎春花中,在缠绵的春雨丝中,在飘扬的柳丝条中,到处在召唤着春天的来临!徜徉在三月的暖风中,小园徐步,怡然自 得,春自已经到来

春天的颜色真是五彩缤纷,太阳是红灿灿的,天空是湛蓝的,树梢是嫩绿的,迎春花是娇黄的……难怪诗人爱吟咏春天,画家爱描绘春天,因为春天是世界一切美的融合,一切色彩的总会。我很奇怪,这五彩缤纷的色彩为什么会不约而同地选择春天来到大地?

春天的雨是连绵的、柔和的,它滋润着大地,抚摸着大地,小声地呼唤着大地,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时候,他们竟悄悄地汇成了小河,积成了深潭。啊,原来是春雨给潭水带来绿色的生命。

风和雨总是结伴而来的。早春的,带点儿寒气的风,吹醒了万物,树梢绿了,大地绿了,连高耸的楼房的平台也绿了。宋朝的王安石有诗云:“春风又绿江南岸。”说的多么好啊!但又何止是“绿”?

在风的吹拂下,满山满坡的野花睁开了眼,一朵、两朵,一丛、两丛……连成片,汇成海。人们面对这蓝的、红的、黄的……气势磅礴的色彩的海洋,烦恼没有了,萎靡没有了。感谢春天的色彩给我们带来向上的力量和信心。

再看看春天的天空吧。怎么天空也是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啊,那是孩子们放的风筝。在蓝天白云映照下,千姿百态的风筝潇洒自如地飘舞着,飞升着,多么使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啊!春天属于孩子们,天空属于孩子们,然而他们不是同时也在努力地打扮着春天,增添着春天的色彩吗?

但是,如果你俯下身子去仔细审视,你会发现在悦目的色彩中,还有零星的枯黄,那是残冬留下的痕迹。你也许会叹息:“真是美中不足啊!”是的,望着 那几茎折肢断臂、垂头丧气的小草,谁还会有好心境?可是,你不妨削去枯黄的冬衣,你会有更新奇的发现,嘿!里面却是绿的!原来外表枯黄的小草也在孕育着, 孕育着更美的春天。

我终于明白了春天的色彩为什么这样丰富:是春姑娘手中的彩笔勤奋地挥动着;是稚气的孩子们天真地打扮着;是被人们忽视的小草默默地孕育着。尽情地享受着春的色彩的怡悦的人们啊,你为春天的色彩贡献了什么?

关于植物的作文好段篇六

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腻,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海阔天空之想,一面又使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成沉沉了;暗淡的水光一象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朱自清)

快要落下去的月亮还在黑黝黝的森林边缘绝望地徘徊,河水不时地向上泛着银光,没有一丝风息,然而树梢微微摆动,林荫道旁的树木和恍如幽灵的雕像在其间投下长长的、捉摸不定的影子,喷泉吐水,沙沙声十分奇妙地穿过广阔寂静的夜。(德)艾兴多夫

早晨,深深呼吸满山满谷带霜的新鲜空气,感到精神抖擞,浑身是力量,仿佛一夜的功夫自己变成了一个能够上山擒虎、入水捉蛟的出色猎手。(吴伯箫)

当大地刚从薄明的晨嫩中苏醒过来的时候,在肃穆的清凉的果树园子里,便飘荡着清朗的笑声。鸟雀的欢噪已经退让到另外一些角落去。一些爱在晨风中飞来飞去的小甲虫便更不安地四方乱闯。浓密的树叶在伸展开去的枝条上微微蠕动,却隐藏不住那累累的硕果。看得见在那树丛里还有偶尔闪光的露珠,就像在雾夜中耀眼的星星一样。而那些红色果皮上的一层茸毛,或者是一层薄霜,便更显得柔软而润湿。云霞升起来了,从那重重的绿叶的斡隙中透过点点金色的彩霞,林子中映出~缕一缕的透明的淡紫色的、浅黄色的薄光。(丁玲)

黎明的霞光却渐渐显出了紫蓝青绿诸色。初升的太阳透露出第一道光芒。从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红;也从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鲜。一刹间火球腾空;凝眸处彩霞掩映。光影有了千变万化;空间射下百道光柱。(徐迟)

清澈的空气使大地广漠无垠,把它无限地扩展开去。一切都在往远方同去,而且在召唤人们也到大地的蓝色边沿上去。站在这地方看见太阳升起过十多次,每一次在我的面前总是诞生一个新的世界,充满新奇的美丽。(高尔基)

还不到日出的时候,天刚有点蒙蒙亮;那是一种美妙苍茫的时刻。在深邃微白的天空中,还散布着几颗星星,地上漆黑,天上全白,野草在微微颤动,四处都笼罩在神秘的薄明中。一只云雀,仿佛和星星会合一起了,在绝高的天际唱歌,寥廓的苍穹好象也在屏息静听这小生命为无边宇宙唱出的颂歌。在东方,格拉斯山坳映着吐露青铜色的天边,显示出它的黑影;耀眼的太白星正悬在这山岗的顶上,好像是一颗从这黑暗山场里飞出来的灵魂。(雨果)

太阳刚露脸的时候,我沿着小河往村里走,那么淡淡的清清的雾气,那么润润的湿湿的泥土气味,不住地扑在我的脸上,钻进我的鼻子。(方之)

关于植物的作文好段篇七

站在这里一看,真怪,山简直变了样,它们的形状与在平原或半山望上来大不相同,它们变得十分层叠、杂乱,雄伟而奇特。往上仰望,山就是天,天也是山,前后左右尽是山,好像你的鼻子都可随时触到山。

只见远处有一座迷蒙的巨峰突起,周围还有几十座小石峰。仔细一看,那巨峰像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那些小峰就像抓耳腮的小猴。瞧瞧,孙悟空正领着它的孩子们向南天门杀去呢。微白的天空下,群山苍黑似铁,庄严、肃穆。红日初升,一座座山峰呈墨蓝色。紧接着,雾霭泛起,乳白的纱把重山间隔起来,只剩下青色的峰尖,真像一幅笔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画。过了一阵儿,雾又散了,那裸露的岩壁,峭石,被霞光染得赤红,渐渐地又变成古铜色,与绿的树、绿的田互为映衬,显得分外壮美。

重重叠叠的高山,看不见一个村庄,看不见一块稻田,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个靠着一个,沉睡着不知几千万年了,从来有惊醒它们的梦,从来没有人敢深入它们的心脏,就是那最爱冒险的猎人,也只到它们的脚下,追逐那些从山上跑下来的山羊、野猪和飞鸟,从不攀登它的峰顶。

再没有比春雨洗浴后的青山更迷人了,整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没来得散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阳光把每片叶子上的雨滴,都变成了五彩的珍珠。

尖刀似的小山,挑着几缕乳白色的雾,雾霭里,隐约可见一根细长的线。

这堵石壁似摩天大厦仰面压来,高得像就要坍塌下来咄咄逼人。山巅上,密匝匝的树林好像扣在绝壁上的一顶巨大的黑毯帽,黑绿从中,岩壁里蹦蹿出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

雨改变了公园的情调,西北方向的云雾之中,是水墨画似的远山,这在园林建筑中颇被称道的“借”来。

关于植物的作文好段篇八

我上幼儿园时,最爱去的地方就是潘天寿公园。

那里春天时,鲜花绽放,土地上冒出了几棵绿芽,还不时有几只胆大淘气的麻雀来凑热闹。孩子们在挺拔的树苗旁玩耍,愉快极了。

夏天时,人们穿着背心,手里拿着一根冰棍在广场上散步。孩子们有的拿着棒冰,喊着“好热啊!”。有的在楼梯的扶手上滑滑梯。有的在运动器材上活动,快乐极了。还有的在打羽毛球,踢足球,打篮球。真是热闹非凡呀!树,比平时显得更绿了。路旁的几棵大树舒展着枝叶,“沙沙”的声音响着,好像在说:“来吧,来吧,来我这儿乘凉吧!”

深秋即将来临时,早晨时常常可以见到老人们的身影。他们有的在练太极拳,她们则扭着扭着地跳扇子舞。清晨时,几朵花的花瓣上还带有几滴晶莹的露珠。树和花有的生命力不强,已经落叶了。有的树叶子已经枯黄,慢慢地脱离树枝,落到了地上。

冬天,北风呼啸,狂风无情地吹打着光秃秃的树,几棵树呆立在那儿,广场上只有几个大人,一些小孩。有时大雪纷飞,像是冬姑娘给大地妈妈弹制的棉被。这时正是孩子们玩耍的好时机。他们有的将雪球扔向对方,有的正拿着胡萝卜、橡皮准备堆一个又大又圆的雪人。还有的正在堆雪,可能想堆一座雪山吧!

潘天寿广场一年四季都是那么美丽,可爱,我喜欢!

啊!我爱春天!

郁金香王国——太子湾

在这个阳光明媚,春色撩人的日子里,我和妈妈一齐去被誉有“郁金香王国”美誉的太子湾去游玩。

来到公园大门,只见两旁都是苍翠挺拔,郁郁葱葱的树木,似乎它们能把天空给遮起来。道路两旁,四周,全被鲜花簇拥着。走进太子湾的中心,周围满是郁金香,红的,粉的,黄的,橙的……颜色各异,千姿百态。从远处望去,仿佛这些郁金香是一个庞大的营队,它们站在一块肥沃的土地上,整整齐齐地排着队伍。一株株郁金香在风妈妈的怀抱中摇曳,仿佛在给大自然跳着优美的舞蹈。郁金香上,蝴蝶,蜜蜂,全都聚拢了,似乎在享受着春天带给它们的希望。

走进太子湾里的小径上,在感受春天芬芳的气息的同时,还可以观赏两旁的樱花树。樱花,小而洁白,它们张着一张张粉扑扑的小脸,微笑着。一阵微风吹过,樱花的花瓣就随风飘落下来,飘在你的头发上,飘进你的袖管里……这种感觉还真别有一番诗意呢!

穿过小径,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茵茵的草坪。草坪上,还有三处“生态角”。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名为‘文化之旅’——的生态角了。这是一个由植物、水平台、水景的多样组合的休闲式庭院,给人一种自然,舒适的欧陆风情的体验:在芭蕉树树叶的衬托下,洁白的护栏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在护栏的前面,是一块地面,上面铺着浅棕色的地板。在地面上,放着一张玻璃茶几,上面还放着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鱼缸,在阳光的照射下,玻璃鱼缸显得格外漂亮。茶几两旁放着两张天蓝色的躺椅,前方的花坛中植满了奇花异草。这种庭院,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们的行程即将结束,但在我的记忆中,永不消失的是我对这次愉快的郁金香文化之旅的感受。

公园的四围,是一溜大理石的挡土墙。说是墙,也不过是半尺宽,一尺多高。既然不收门票,也无贼可防。更多的时候,倒成了行人歇息的好去处。

护墙的内侧,是几道波浪形的花圃。紫红,碧绿,鹅黄,层层叠叠,交错生辉,煞是好看。

被花圃拥抱的,是几条弯弯曲曲的青石小道,以无争的清闲伸向远方。小道的两旁,有几尊三峡石,图文并茂,叙说着欧阳修“母教开蒙、学碑初举、洛阳结友、贬官夷陵、名动天下、为国荐贤”的生平往事。

公园最有特色的是那藏青色的大理石广场,方方正正的,光亮照人。广场筑有两排约一米高的弧行石墙,上用行草雕刻着欧阳修的夷陵山水诗《九咏》。常见晨光暮霭中,有鹤发老者,手握两尺来长的毛笔,沾水为墨,挥毫自如,苏醒着心底那段古老的知觉。行人若是路过,宁愿绕道而行,也不肯践字而行,惟恐有辱斯文,亵渎圣观。

回想起来,那公园我也曾多次穿行路过,却不曾静心歇息。只是有一次,和人约定了在公园谈一项投资。许是公园也觉得铜臭味大煞风景,总之,那项投资竟是不知所终。

那座公园于我,因记忆而殇,因怀想而念!

2004年的春节,天气极好。和家人吃过大年饭,路过公园。就在那大石头旁,父亲兴致悠然,神采奕奕。我则靠着父亲的肩膀,甜甜的笑着。

儿子大了,现在一年都难得去一回公园。但对公园里的老人们很有兴趣。老来无事,与一群有同好者每日一聚,练拳的练拳、跳舞的跳舞、聊天的聊天、打牌的打牌,不亦乐乎。更有几伙文艺爱好者,划地为圈,或坐或站。有乐谱架、有麦克风;会吹的吹、会拉的拉;唱得好的引吭独歌、嗓子一般的放声齐唱,即便五音不全,也尽可滥竽充数,无人过问。

进了园门不多远,见有十几个人在打太极拳,便驻足观看。第三排一位已过中年的女士,身材不见得好,拳却打得好。一招一式,中规中矩。我每日早晨在院子里,单打独练,自以为不错,殊不知出得家门,随便一走,即遇强于我者。正是“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不可坐井观天。

沿路前行。一位30多岁的拳师,在给三个弟子纠正动作。四人都着布鞋,中式拳服。其动作刚猛,属长拳类。三弟子中,却有两人年近50,并且毫无基本功,连桩都站不好,竟是初学者。这么大的年纪,怎么来学长拳?奇怪之余,又生出一些敬意。那个瘦者,还带了一个六七岁的男孩,男孩扛一根短棍,立于一边。趁拳师辅导别人时,瘦者到男孩身边,俯身说几句什么。也不知他是男孩的什么人。说是父亲,年纪似乎大了点,说是爷爷嘛,似乎又小了点。

忽听有笛声。循声过去,见一棵大树下立着一男子,50上下的年纪,持一支梆笛,正一声一声地练长音。音虽平稳,气却不甚长,估计也是初学者。我从他身边走过,心想,这些人中年已过,还要学本当年轻时学不宜老来学的东西,精神实在可嘉。正想着,不料笛声一转,奏起了一段欢快的乐曲,笛音清脆而嘹亮,曲调明快而流畅,一串双吐音,珠圆玉润,令人欣悦。原来此人是好手,笛子也是上品。惭愧!刚才小瞧他了。

一位老人在压腿。左腿直立,右腿架在树干上,有齐胸高。白发飘飘,老人该有70多岁,腰腿可真软。旁边有几架单双杠,两位50余岁的人吊在单杠上,一位前后荡动,身体几近水平;另一位双腿蜷起,翻前翻后,反复不已。我心中十分佩服。佩服之余,又自我鞭策:这两年早上打拳,常常敷衍了事,看看人家,可不敢轻易言老。

一圈人在吹拉弹唱。手拿麦克风领唱的,一位是女士,头发银白,衣着较考究,唱得字正腔圆,有美声味,大概是退休的专业演员。一位是老头,瘦瘦的,晒得黝黑。身上穿一件廉价的文化衫,脚下趿一双长出脚后跟一截的塑料拖鞋,像是小巷里的平民百姓。相比之下,歌声略为逊色。两人的形象,反差极大。其他的人,也有的穿得时尚,有的穿得寒碜,但众人皆不以为意,只一味地唱,唱得很投入,一曲接一曲,其乐无穷。这是个平等的世界,走到一起,都是一般成员,无高低贵贱之分。

旁边一群人在做操。有老人,也有30来岁的年轻人。大热的天,汗湿衣衫,他们做操仍一丝不苟,弯腰下蹲,绝不马虎。再旁边是跳交谊舞的,几乎都是老人。女的多,男的少,所以有几对是二女共舞。有一位男士年近七旬,正装革履。他的态度执着认真,和女伴就地转了几个圈后,沿一道长长的弧线迤逦而行。看他腿脚,似乎有些发僵。但我对跳舞一窍不通,或许这个舞就应拖着腿跳。我想,将来我退休了,会不会也来这里跳舞呢?看看那些老太太,老太太都不怎么耐看,我暗暗摇头,不能想像自己搂着一个丑女人大跳其舞。这是不是说明,我的心还不老?但我离退休还有6年,6年后,心理会不会有所改变呢?

边想边走,去看舞蹈的人群。这群人多,占地也大。跳舞的全是女人,但在第二排的边上,却有唯一的一位男性,十分显眼。她们跳的是一支藏族民歌,舞姿优美。前排中间的一人,身材苗条,动作轻柔曼妙。这年轻女子,应当是教练了,不知请她来一个月付多少钱?我站在人群的后面,看不清她的脸,一定很美。于是绕到前面去。一看,十分惊异。她的脸虽仍清秀,而眼角细纹已现,原来不是年轻人。看来这也是一位退休的专业人士,舞蹈是她的至爱。她因爱而来,并非花钱请来的教练。我注视着这位翩翩舞者,见她目无余子,一心一意,只在舞中,一扬手、一移步,皆韵味无穷。我心中叹道:为人如此,老亦何妨!观赏良久,我将目光移向那位孤独的男子。他高高胖胖,上身是质地很好的T恤,下身为时下流行的中裤,皮带在突出的肚子下,垂成弯弯一道。屁股右边的裤兜,插了一把折扇,斜斜地,若有所指。女人群中有这么一个人,实在不协调。仔细看去,发现他其实跳得很不错。虽然所跳之舞多为女性动作,他又胖,动作难以到位,但手不忙、脚不乱,熟练自如。举手投足之间,居然透出几分柔媚。只是他神色落寞,不知胸间有何块垒?这位男子有50来岁,与我年龄相仿。他有一定的舞蹈基础,年轻时,可能在某个宣传队呆过。我想起兵团,想起在连宣传队的时日,不由得一阵怅然。

继续前行。路边四个老人在打牌,二男二女。老人打牌不像年轻人那般吵闹。旁边停着一辆轮椅,一位老人垂首而坐。是他的老伴要打牌,将他随身带着,还是他自己寂寞,要来看人打牌?棋牌的中心是湖边的长亭,下象棋的、打扑克的、搓麻将的,十好几堆。一张石桌上,四个老头在搓麻将,三五个老头围着看。有一个老头转了一圈,没找到好位子,忽然手搭在六边形工艺窗的石栏上,一纵身跃上了窗台,坐得舒舒服服地往下看。真是好身手。收回眼光时,却瞥见一个老头,正站在窗外的树下撒尿。最近的人,距他仅有两米远。不禁莞尔一笑。

走过九曲桥,来到百花洲。百花洲的石碑,原本是露天的,后来盖了一座小亭,为它遮蔽风雨。亭中有一老汉,一只脚踏在石碑底座上,左手持琴,右手操弓,正自拉自唱。唱的是京剧,其声苍凉,其意慷慨。唱到高亢之时,响遏行云。他衣衫不整,有鞋无袜,而旁若无人,气慨不凡。这样的汉子,如今实不多见。我肃立一旁,恭听数曲,不觉血脉贲张,气为之壮。亭外另有一老人,坐在草地边沿的石条上,侧耳倾听。听得兴起时,抬头张目,高声赞叹:“好!”老汉略一回头,答一声:“多谢”,琴声不断,仍复顾自高唱。

风,悄悄的,轻轻的,温和的吹着,美丽的秋姑娘姗姗而来,来到了美丽的公园。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美丽的公园,进了公园的大门,就可以看见许多树的叶子都变黃了,只有松树的叶子,还是绿绿的,连一片树叶也没黄。枫树的叶子很特别,它秋天的时候,它不是黃色的,也不是绿色的,而是红色的。

我闻到了一阵阵香味,我随着香味来到了美丽的花坛,哇!桂花全开了,花很小,也很多,正在我想摘一朵时,突然,从花里面飞出来了两只蜜蜂,我顿时开始害怕了,可是,蜜蜂不但没咬我,还好像很有礼貌一样,慢慢的从我身边飞过,秋菊开了,那一丝丝金黄色的花瓣组成了一朵朵迷人的花朵。了层层细纹,湖面烟雨蒙蒙,好像罩上了一层银白色的细纱。

忽然天空降下了小雨,小雨嘀哒嘀哒的落在湖里,湖水荡起雨渐渐停了,坐在摩天轮上隐隐约约可以看见美丽的彩虹,可是我还没看够,彩虹有隐隐约约的消失了。我又来到了草坪。小草的尖上也开始干枯,卷了起来。我爬上山坡,往下一看,树上的叶子还不肯离开树枝。

关于植物的作文好段篇九

过了八公里的瞿塘峡,乌沉沉的云雾,突然隐去,峡顶上一道蓝天,浮着几小片金色浮云,一注阳光像闪电样落在左边峭壁上。右面峰顶上一片白云像白银片样发亮了,但阳光还没有降临。这时,远远前方,无数层峦叠嶂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你看,绛紫色的山峰,衬托着这一团雾,真美极了。就像那深谷之中向上反射出红色宝石的闪光,令人仿佛进入了神话境界。这时,你朝江流上望去,也是色彩缤纷:两面巨岩,倒影如墨;中间曲曲折折,却像有一条闪光的道路,上面荡着细碎的波光;近处山峦,则碧绿如翡翠。时间一分钟一分钟过去,前面那团红雾更红更亮了。船越驶越近,渐渐看清有一高峰亭亭笔立于红雾之中,渐渐看清那红雾原来是千万道强烈的阳光。八点二十分,我们来到这一片晴朗的金黄色朝阳之中。

刘白羽《长江三日》

隔断了众人与我的是漫天的雾。任是高屋崇楼,如水的车辆,拥挤的行人;一切都不复存在,连自己行走时摇荡出去的手臂也消失在迷茫之中了。

靳以《雾》

屋子外面,原是浓厚得对面不见人影的晨雾,这时已经消退,变淡了。慢慢得势的阳光里,白蒙蒙的雾点子,一阵一阵地翻腾,飘散,好像沙沙有声。篱笆,土堆,墙头,都在雾气里显出模糊的形象。

王西彦《春回地暖》

雾霭

像轻纱,像烟岚,像云彩;挂在树上,绕在屋脊,漫在山路上,藏在草丛中。一会儿像奔涌的海潮,一会儿像白鸥在翻飞。霞烟阵阵,浮去飘来,一切的一切,变得朦朦胧胧的了。顷刻间,这乳白色的轻霭,化成小小的水滴。洒在路面上,洒在树丛中,洒在人头脸上。轻轻的,腻腻的,有点潮湿。人们吸进这带有野菊花药香味儿的气息,觉得有点微醺。

仇智杰《雾纱赋》

晨雾

夜雾慢慢淡了,颜色变白,像是流动着的透明体,东方发白了。浮动着的轻纱一般的迷雾笼罩着曹阳新村,新村的建筑和树木若有若无。说它有吧,看不到那些建筑和树木的整体;说它没有吧,迷雾开豁的地方,又隐隐露出建筑和树木部分的轮廓,随着迷雾的浓淡,变幻多姿,仿佛是海市蜃楼。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不知什么时候起了雾。黎明时分,浓雾像棉团似的从上游滚滚而来;爬上河岸,越上树丛,向两侧泛滥开去……浓雾塞满了小棚,沾在脸上湿漉漉的、滑腻腻的;我们谁也看不清谁的脸。

叶蔚林《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

有一个浓雾的早晨,我来到堤边。四处迷迷茫茫,山和湖都不见了,面前只有看不透的乳白色的混沌。唉乃之声由远而近,和悦耳的鸟声相应和。白色的空洞里隐隐约约有一个点子,而后,一只船的轮廓渐渐显露出来。这是这一天最早的一只游艇。

于敏《西湖即景》

清晨,浓雾弥漫。依照医生的嘱咐,我在湖滨悠闲地散步。耳边只闻鸟鸣,百啭千声,都看不见它们玲珑身影。一团团微带寒意的浓雾不时扑在脸上,掠过身旁。平日那装着耀眼的高压水银灯泡的路灯,今天显得那么暗淡无力,在翻腾缭绕的雾气中闪烁迷离。我仿佛正走进一个童话世界。

张平《镜湖晨雾》

夜雾

有一回从滑雪会走回松雪楼,忽然察觉路上有一层雾,一下子浓了过来,一下子又散了开去,那真是一种奇妙的经验,仿佛走进一个雾帐,雾自发边流过,自耳际流过,自指间流过,都感觉得到;又仿佛行舟在一条雾河,两旁的松涛声鸣不住,轻舟一转,已过了万重山,回首再望,已看不见有雾来过,看不见雾曾在此驻留了。

林清玄《合欢山印象》

春雾

正当四月初旬,樱草开花,一阵煦风吹过新掘的花畦,花园如同妇女,着意修饰,迎接夏季的节日。人从花棚的空当望出,就见河水曲曲折折,漫不经心,流过草原。黄昏的雾气,在枯落的白杨中间浮过,仿佛细纱挂在树枝,却比细纱还要发白,还要透明,蒙蒙一片,把白杨的轮廓勾成了堇色。

(法)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夏雾

夏季的夜晚是短的,黎明早早地来临。太阳还没有升起来以前,森林、一环一环的山峦、以及群山环绕着的一片片小小的平川,全都隐没在浓滞的雾色里。只有森林的顶端浮现在浓雾的上面。随着太阳的升起,越来越淡的雾色游移着、流动着,消失得无影无踪。沉思着的森林,平川上带似的小溪全都显现出来;远远近近,全是令人肃穆的、层次分明的、浓浓淡淡的、深深浅浅的绿色,绿色,还是绿色。

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秋雾

才是昨儿,本是万里无云的晴天,可是那天,那山,那海,处处都像漫着层热雾,粘粘渍渍的,不大干净。四野的蝉也作怪,越是热,越爱噪闹,噪得人又热又烦。秋风一起,瞧啊:天上有云,云是透明的;山上海上明明罩着层雾,那雾也显得干燥而清爽。

杨朔《秋风萧瑟》

冬雾

伦敦的冬雾,真的提前保卫这古城了吗?早晨起来,把毛毯一卷,连同草垫抱到堆房里。上楼时,觉得很冷。用木棍拨开窗上的黑帘,外面是一片凄迷的灰雾。不但没有了后街伊顿路教堂的尖楼,竟连后园的梨树也依稀只剩条黑影。正在发怔时,一声味噢,一个躜动,我们的狸花猫坐在沙发背上了。它怯生生地了了我一眼,就缩着四条腿,把身子蜷得像个鼓肚子花瓶,对着灰雾出起神来。浓雾中传来汽车的喇叭声,时而短促,时而悠扬。……

萧乾《伦敦三日记》

白雾

晨曦姗姗来迟,星星不肯离去。然而,乳白色的蒸气已从河面上冉冉升起来。这环绕着葫芦坝的柳溪河啊,不知那儿来的这么多缥渺透明的白纱!霎时里,就组成了一笼巨大的白帐子,把个方圆十里的葫芦坝给严严实实地罩了起来。这,就是沱江流域的河谷地带有名的大雾了。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蓝雾

淡蓝色的晓雾,从草丛和茶树墩下升起来了。枸椽花的清香、梅和枳的清香,混合在晨雾当中,整个山坞都是又温暖又清凉的香气;就连蓝雾,也像是酿制香精时蒸发出来的雾汽。

艾煊《碧螺春讯》

灰雾

灰白色的雾从乱石纵横的山谷里冉冉的向上升腾起来,而压在山巅上的乌云,却越来越低沉了。一会儿,山峰隐没了,路也看不清了,四周一片昏黑。

峻青《山鹰》

寒雾

一片白茫茫的寒雾,笼罩着兵工厂的高红砖墙和砖墙外面的大马路,笼罩着兵工厂对面航空处的广阔的飞机场;包围了市街尽头处古塔的身影。……这浓重的寒雾,从早晨厂子高烟囱旁放送出催促工人上班的汽笛声,脚踏车流,人流,车流声和杂沓的脚步声,涌进兵工厂大门口时,便开始像一道浓烟似的铺天盖地降落下来,现在已经快到小傍晌了,它还没有一点消散的意思。太阳从混沌的、冷冻的云罅里,刚刚显露一下带着光晕的圆脸,很快便隐没了。天空飘着碎玉般的晴雪,尖利的寒气砭人肌肤,裸露在外面的耳朵、面颊、手指头和穿着破旧棉鞋的脚趾尖,都冻得像猫咬一样的疼痛。“好冷的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数九寒天哪!”……

蔡天心《浑河的风暴》

昏雾

各处山谷里全弥漫着悠悠的昏雾,雾悄然独步上山,好像一个恶灵,寻找安息之处而不可得似的。粘湿而冷酷的寒雾缓缓飘来,显然可见,浪潮起伏,互相追逐,好像险恶的海面上的波涛。雾的密度封闭了车上的灯光,除了几码之内的雾自己底搐动而外,什么也看不见;疲劳的马们所呼出的浊气混进雾里,好像这一切都是由它们造成的。

(英)狄更斯《双城记》

浓雾

变成了浓雾的细雨将五十尺以外的景物都包上了模糊昏晕的外壳。有几处耸立云霄的高楼在雾气中只显现了最高的几层,巨眼似的成排的窗洞内闪闪烁烁射出惨黄的灯光,——远远地看去,就像是浮在半空中的蜃楼,没有一点威武的气概。而这浓雾是无边无际的,汽车冲破了窒息的潮气向前,车窗的玻璃变成了毛玻璃,就是近在咫尺的人物也都成了晕状的怪异的了;一切都失了鲜明的轮廓,一切都在模糊变形中了。

茅盾《子夜》

太阳已经落下去了;浓雾白得跟牛奶一样,在河面上,在教堂的围墙里,在工厂四周的空地上升起来。这时候,黑暗很快的降临了,坡下面已有灯火在闪亮,看上去那片浓雾好像掩盖着一个不见底的深渊似的……

(俄)契诃夫《在峡谷里》

山雾

陡然间,那雾就起身了,一团一团,先是那么翻滚,似乎是在滚着雪球。滚着滚着,满世界都白茫茫一片了。偶尔就露出山顶,林木蒙蒙地细腻了,温柔了,脉脉地有着情味。接着山根也出来了。但山腰,还是白的,白得空空的。正感叹着,一眨眼,云雾却倏忽散去,从此不知消失在哪里了。

贾平凹《读山》

早晨,群山弥漫着蒸腾着白雾,青灰色的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随山势迤逦而下,潜入茫茫雾海里。黑黝黝的果园,在雾海里若隐若现,像起伏在波浪中的海岛。

母国政《山村散歌》

太阳直射到山谷深处,山像排起来似的一样,一个方向,一种姿态。这些深得难以测量的山谷,现在正腾腾的冒出白色的、浓得像云雾一样的热气。就好像在大地之下,有看不见的大火在燃烧,有神秘的水泉在蒸发。

孙犁《风云初记》

湖上的雾

云厚厚的,落在湖上,就是雾,灰蒙蒙的雾气,水气,像是荒原上的大烟泡、冬天的浴池,一片昏暗,吞没了湖边的远山近山。凉飕飕的雨丝,横着飘洒过来,鬼才知道,它是从天上,还是从湖里头,冒出来。看一眼像是有,再看一眼,又像是没有……只有技术好的船工,才能在这种天气照样载客游湖。——张抗抗《水洼中的汪洋》

南望太湖,也辨不出什么形状来,不过只觉得那面的一块空阔的地方,仿佛是由千千万万的银丝织就似的,有月光下照的清辉,有湖波返射的银箭,还有如无却有,似薄还浓,一半透明,一半粘湿的湖雾湖烟,假如你把身子用力的朝南一跳,那这一层透明的白网,必能悠扬地牵举你起来,把你举送到王母娘娘的后宫深处去似的。——郁达夫《感伤的行旅》

林间的雾

他每天早晨沿着一条蛇一样弯弯曲曲的小路走进大森林的雾里,恍若走进迷朦的梦里。满山满谷乳白色的雾气,那样的深,那样的浓,像流动的浆液,能把人都浮起来似的。——古华《爬满青藤的木屋》

雾在林间飘浮着,流动着。各种形状的树叶,浑圆的、椭圆的、细长的、多角的……像千万只绿色的小手。雾气拂着它们,在叶掌上留下一层细小的水珠。小水珠流动着,在掌心汇成一颗大水滴,像托着颗晶亮的水银珠。沉重了,掉下去了,另一颗大水珠又在生成……——尹俊卿《雾山黄》

草原上的雾

每天早晨,浓雾淹没了山野、河川和道路;草原清净而凉爽的空气,变得就像马群踏过的泉水一样,又混浊又肮脏!——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

海上的雾

最后的一片紫光已在海面上消失掉,水里就腾起一重雾;星星在天空中闪烁了一会儿,也都看不见了。雾在眼前逐渐浓厚,遮掩了天,遮掩了远处的海平线,甚至连船都给遮掩了。现在只有烟囱和那庞大的主桅还可以看得出,从稍微远一些的距离看起来,那些水手的形体就好像影子一般。又过了一小时,就什么都隐没在白茫茫的雾里,连挂在桅杆顶上的灯,和烟囱里飞出来的火花都看不见了。——(波)显克微支《为了面包》

雾在上升,可是又降落了下来,更浓密了。有时候简直全不透明。船陷在冰山式的雾气里。这可怕包围,像一把钳子那样打开;使人瞥见一角地平线,又立刻合拢。——(法)雨果《海上劳工》

庐山的雾

你,庐山的雾,仿佛是不可捉摸的。一会儿毫光泛滥,扑朔迷离;转眼间,却了无踪迹,莫知去向。你仿佛是一位不肯显颜露脸的神仙,也宛若是含情脉脉的少女——这便是你,庐山上的雾。你是属于庐山的。你溶化进奇秀匡庐的空蒙山色里。是你滋润着匡庐峻伟的山水,就连那岩上的青草,也特别长得修长、秀美。——仇智杰《雾纱赋》

戈壁滩上的雾

五月的戈壁,蔓草绿了。绿了的蔓草湿漉漉的。上午下过大雨,黄昏乍晴便起了地雾。一缕缕一缕缕地雾,天上的洁白的云朵似的,排着队在滩上轻轻飘动、轻轻飘动。如果稍微站远点,会以为整个滩似乎都在动,远处的山似乎也在动。——唐光玉《戈壁情话》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