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公益的高中作文

关于公益的高中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关于公益的高中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我今天参加了由南国今报组织的公益星期天卖报助学活动。我在《南国今报》报社领了八份《南国今报》、《居柳州》,就兴冲冲地跑出去寻找目标。

刚出报社,我的第一个客户就主动上门:她是一位时尚而漂亮的姐姐。那位姐姐招着手叫我说:“小朋友,快过来!你是在做公益活动吧?我买一份。”我立刻三步并作两步地跳到她跟前递给她一份《南国今报》。在收完钱之后,我向那位姐姐鞠了个躬,脆脆地说了声:“谢谢!”。望着她翩然离去的背影,我想:“咱们柳州的爱心人士可真多啊!”。

可不是吗?当我在广场推销报纸时,就遇到了这样一位姨妈。她戴着一付黑边眼镜,很斯文的样子。我走上前去一边挥动报纸一边对她说:“姨妈,姨妈,您买份报纸吧。一份报纸、一份爱心,帮帮贫困家庭的小朋友吧!”只见她二话不说就掏出了皮夹,抽出一张崭新的拾元钱递了过来。我一下愣住了,低下头去怯生生地说:“对不起,姨妈,我没钱补给您。”正当我要收回报纸时,姨妈亲切的声音在我耳旁响了起来:“不用补了。”说着就“抢”走了我手中的报纸,并将钱塞入我手中。

我太意外了,呆在原地不知所措,怔怔地望着她离去。正在这时,妈妈来到了我的身旁:“乐乐,你怎么了?”我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妈妈马上拿出九元钱要我追上去补给那位姨妈。我一阵小跑追上了姨妈,深深地鞠了一躬对她说:“谢谢您,婕妈,这是找您的九元钱。”姨妈脸上泛起了笑容,镜片后的双眼眯成了一条缝:“我要谢谢你才对,好孩子!我知道你在做公益活动,这些钱真的不必找了。麻烦你替我捐了吧,谢谢你!”我激动得再次弯下腰去,恭恭敬敬地鞠上一躬,诚恳地说:“我代表所有需要帮助的小朋友谢谢您,好姨妈!”

后来,我又陆续到了博物馆、柳侯公园等处,在各位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终于在11:03卖完了所有的报纸,当我赶回“大本营”时,已经有许多小朋友回来了,他们正在争先恐后地把卖报所得投入捐款箱。温暖的阳光照在小朋友们挂满汗珠的脸庞上,闪闪发光……

第二篇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乐善好施、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公益慈善事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许多爱心企业和群众积极踊跃扶贫济困、助人为乐,体现出我们是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主义和谐大家庭。

我的家乡有一个广场,广场上种着一棵茂盛的大榕树,树下每天有许多爱心人士在这里免费提供公益服务。他们有的为老人理发,有的帮忙修理小家电,还有的帮忙缝补衣物……榕树旁有一座亭子,叫红日亭,志愿者常年在这里派发爱心早餐。红日亭历经了三十多年的沧桑岁月,从开始的一小杯伏茶,到现在的爱心早餐,悠悠岁月长,温暖却从未止步。红日亭也正如其名,爱心接力棒在这小小的亭子传递,给需要帮助的人带来光亮。

红日亭构成了家乡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传递着“我为人人”的公益精神。一棵大榕树,一座红日亭,一粥一饭温润全城。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都无法抵挡义工们的热情。他们每天早早起床熬稀饭、做馒头、烧伏茶,让志愿者派发早餐。好心的市民会送来大米、年糕、汤圆等食物,有些企业还会上门捐赠爱心款。正是因为社会各界的慷慨相助,红日亭才能长盛不衰。

有时我也会去红日亭做志愿者,分发馒头与炊饭,洗杯子,做小杂工。有皱纹满面的老人在等待早餐,有一脸憔悴的民工过来领饭,也有许多基层工作者来喝茶灌水。看到他们脸上灿烂的笑容,我顿时没了疲惫,两只手像马达似的拿饭又分汤,忙得不亦乐乎。在红日亭,我碰到了许多和我一样的小学生,他们动作十分熟练,应该是经常来做志愿者工作的,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希望我们生活的地方都有这样的“红日亭”,都有这样一群热情洋溢的志愿者,用自己的爱心和余力去帮助别人。希望我长大了也能和他们一样,为社会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

我的名字叫陈奕敏,“奕”就是神采奕奕,“敏”就是敏捷的意思。因为我是属鸡的,爸爸妈妈希望我才思敏捷、一鸣惊人。

别人都说我长得很帅,圆圆的脸颊,挺挺的鼻子。浓浓的眉毛下面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所以,妈妈的同事都叫我“小帅哥”。我是一个阳光开朗的男孩,今年10岁。我爱做公益,经常去一些地方做志愿者。

暑假里,我就来到中华艺术宫做小小志愿者。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三楼,我被分配到的任务是在拓印处分发白纸与蜡笔。展馆内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一开始,我还有些紧张,不太敢与别人交流。但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也不再像根木头那样傻傻地站在那里,而是开始和游客们交流起来——“你好,请问需要白纸吗?”,“谢谢!”“不客气”。虽然相同的话要重复好多次,自己又不能随便去玩,但看到游客们满意的笑脸,我也不觉得累了,心里反而甜滋滋的。

我,就是这样一个爱做公益的阳光boy,记得下次有活动要叫上我哦!

第四篇

生物老师说:如果说失败是低级生物的话,那么成功就是高级生物,事物总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正如达尔文进化论中所说,物竟天择,适者生存。我们也只有正视失败,不断克服失败,才有了向成功进军的基石和资本。

或许我们只有眼睛里不再是成功,我们才能冷静下来,正视失败,积极的走向成功。

当然,把目光投向失败,并不是让我们紧紧盯住失败不放,而是要求我们努力寻找失败的原因。争取“不要再同一地方摔倒两次”。

把目光投向失败,要求我们更加努力,邓亚萍是我国女子乒乓球的著名健将,每次身登领奖台,都会赢得无数人的羡慕,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她在训练中付出的血汗呢?这才是她的取胜之道啊!

成功固然重要,因为他标志着你有能力去做某事,但是失败也不是耻辱,它只是标志着你目前还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事,并不表示你永远是一个失败者。

第五篇

生活之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值得我们赞扬,并把最闪亮的目光投向他们。就算他们仅仅付出的是职责,所做的也是职责,但我们就应该对他们怀有敬意和无限的感激。

他们是园丁,每天起早摸黑是为了花草的茁壮成长。他们是蜡烛,燃烧自己是为了给教室一点光亮,一线希望。他们是早晨的甘露,滋润着娇小的生物,但使他快快成长……但有时,他们就像猛烈无比的暴风雨,让你变得坚强勇敢。

他们每天伴随着我们早起晚归,他们陪伴着我们,几乎与父母在一起的日子也不及他们,他们就是老师。

自从步入高中,我才渐渐地从迷惑中苏醒过来,慢慢懂得了老师的艰辛。虽然比不上含辛茹苦把我们拉扯大得父母,但教我们做人的道理,给我们关心与人生道路何去何从指引方向。他就是我们的第二个父母。

回想起初中那一件令我刻骨铭心的事情,心中不觉有些后悔,但更多的是感激。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连雷电也来凑热闹,好像要把大地搅个天翻地覆。粗心大意的我竟忘记带雨衣,真不知晚自习后如何是好。

第六篇

“梦想”承载着许多人的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并且通过不同的方式去实现它。

人生也许就可以看作是一般寻求答案的历程,如同一个场景,一般遭遇。当你把目光把风向希望的那一刻起,人生中的酸甜苦辣将伴你一生。

如今,也许有些人还活在盲目的世界里,他们没有梦想,只寻求片刻的欢乐,梦想对他们而言,根本就没有意义,或许在他们为了他们的梦想而努力奋斗时,因为遇到了挫折,而从此放弃并且一撅不振、自我言败,那样的人是经不起人生考验的。

生命中总有挫折,但那并不是尽头,只是提醒你该转弯了。如果人的一生一帆风顺,风平浪静,那样的人生有何韵味,人的一生就应该经历艰辛与挫折,那样的人生才是丰富多彩,与众不同的。所谓“没有火与热的洗礼,没有沙与石的磨砺,就不会懂得珍惜。”

把目光投向梦想,觉得自己能做到或不能做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相信你自己,永远不要让你的猜疑阻碍了你追求梦想的决心。

把目光投向梦想,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的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

第七篇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如水莲花不胜春风的娇羞” 微笑如一句诗深深地镌刻于志摩的心扉;

“朦胧中显露着柔和温情,同时又潜藏着绵绵伤感”微笑似一幅画,打开了蒙娜丽莎神秘的心灵花园;

“小酒窝,长睫毛,是你最美的记号”微笑是一支旋律,把心的距离逐渐拉近。

微笑是传情达意,带来温暖的眼神,是滋润情感,驱散忧愁的风神,是凝聚幸福,体味温情的光环。

微笑是一面延续美丽的镜。古有云“回眸一笑步生花”可见一个微笑足以让瞬间雕刻成永恒;海市蜃楼中嬉戏的妲己,那浅浅的一笑,让纣王神魂颠倒;为爱执著而受剔去仙骨的紫儿,那微微的一笑,让董郎装备上勇气为爱奋不顾身;恪守着素贞昔日的莞尔一笑,许仙不惧于把相思化作漫无尽头的等待……微笑如江南雨巷里的那把油纸伞,藏着太息般的目光,惊过如丁香般散不去的芬芳,让人如痴如醉。

第八篇

“谢谢您,小朋友。”

“不用谢,老奶奶。”

这番熟悉的话又在我的耳边响起。使我不由想起几个星期前在公共汽车上发生的一件新鲜事。

那天,我搭公共汽车去上学。上了车。我看见车上座位都坐慢了人,就站着。这时,我发现我身旁站着一位60多岁的老奶奶,戴着老花镜也站着。一位小女孩坐在老奶奶身边,拿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这时,汽车突然刹车,老奶奶差点摔倒,老奶奶扶正了眼镜,继续站着。

这时,小女孩看到这一幕,毫不犹豫地站起来,说:“老奶奶,您坐吧!”老奶奶连声说:“不,不用,还是你坐吧!继续读你的书,我没关系的。”小女孩一再请她坐下,老奶奶才勉为其难地坐下,对小女孩说:“谢谢你。”小女孩说:“不用谢,老奶奶。”车上的乘客个个夸小女孩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我顿时感慨万分,这公共汽车的一幕使我更加明白了“尊老爱幼”这个词的意思。

第九篇

话说这坐车啊,人人无师自通,真乃一桩便宜省事儿的买卖。正是这一思想观念,使人人都去坐车了,上下班高峰期,我们这些学生阶级,个个身怀绝技,奋力挣扎,企图在公交

上为自己挣得一席立足之地。

我作为学生阶级的一员,在上车之前,总要就地分析一下公交的地理位置,人数多少,来拟定自己的战略方案。通常,如果公交上已经满满当当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富有经验的我就会把书包带勒到最短,以免被门、窗、胳膊、腿等障碍物夹住,妨碍行动。上车时,一定要把自己的年龄装扮到最小。倒不是想让人让座,而是以防横冲直撞的大汉把你挤到一边,能不能上车还是个问题。

上了车,不管你做了什么,脸上先要堆上抱歉的微笑,否则会处处遭到别人的白眼儿。此时,还要注意着地上,要在保证自己不踩在别人脚的情况下,别让别人的脚踩到自己。由于人多地小,大家都显得亲密无间,肩靠肩,背靠背,偶尔两颗脑袋也会碰到一起。为了不让自己窒息,身体各部分都要进行着紧张灵活的运动,学生阶级由于硕大沉重的书包,动起来自然没有别人那么身轻如燕,但聪明的我们懂得随机应变,书包是我们的保护伞,它能使我们和别人产生一定的距离,能让我们得到一丝未被别人呼吸过的空气。

站住脚之后,你还必须把自己的领地尽量扩大,否则比你更能挤的人就会把你的领地占领。此时你必须昂首挺胸,理直气壮,脸上呈现出冷峻而不可侵犯的表情。胳膊、腿要尽量伸直,吸气将自己膨胀到最大。满车的人,要不被挤得两眼儿发绿,要不被气胀得满脸发紫。但意志力坚强的我们都坚持着,在想象中寻求我们最理想的姿势。

最有趣的还不止这些,在公交车上,我们可以以一个纯粹旁观者的身份来欣赏我们周围的环境:前排2号座,一位红发女郎和一位绿发青年较量着,都企图强到那个空着的座位;后排12号坐,说着流利地道山东腔的妇女正和嚷着浑和浓厚西北调的大汉争得面红耳赤,但不知是谁碰了谁的脑袋。低声哼唱流行歌曲的;高声背诵英语课文的……种种声音无奇不有。熙熙攘攘,嬉笑怒骂间,你也许就到站了。

下了车,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抡抡僵硬的胳膊,扭扭酸涨的脑袋。一天的学习生活,就在这个序曲中开始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