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换位思考作文题目300字

关于换位思考作文题目300字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关于换位思考作文题目300字。

第一篇

学会换位思考

在你与他人生气的时候,在你说某句话的时候,在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做到一件事——换位思考了吗?

当你与他人生气的时候,你也许只想到了自己,可你站在他的立场、他的角度思考过吗?或许其中有误解;或许他今天心情本来就不好;或许……有许许多多的可能,但只要你做到换位思考,或许你就不会生气。

在你说某句话时,你有没有想过,你轻易说出口的这一句话,可能会损伤他的心灵;可能,你的这一句话会让他一整天不愉快;可能,你的这一句话会让他从快乐变成忧伤……如果你从他的角度换位思考,你完全可以选择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完全有可能让他人开心、快乐一些。

这有什么不好呢?换位思考可以解决许多的问题,让大家都高兴,而不是因为你说的话或做过的事而让别人难受,快快学会换位思考吧!

第二篇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引起不愉快,影响心情,有的人遇到不顺心的事,不爱听的话,动不动就火冒三丈,恶语伤人甚至大打出手,有的人争强好胜,自己不沾光就是吃亏了,事事都要压着别人,如果用换位思考这种思维方式,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就不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我们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解决很多不和谐的因素,在生活学习中多一些换位思考,同学关系就会和谐,误会就会减少,人际关系就会融洽。

换位思考看似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很难做到。很多人会认为别人总是不理解自己,不体谅自己,自己也很少想到或者真正做到全面去理解别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关注点不一样,做同一件事的方式方法不一样,但目的是一样的,过程中会有分歧,大声的讨论,相互不能理解或者理解失误,其实谁也没错,缺少的就是沟通体谅和理解,如果能站在对方的立场看问题,才能真正的理解对方,这样做有这样做的好处,那样做有那样做的原因,只是出发点不同而已。

北宋苏轼的《题西林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方法。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横着看像山岭,从侧面看像山峰,从远处看和近处看,高处看和低处看,各不相同。观察世上事物也是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告诉我们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不同。

看待事物,不能只从自己的方向,要从事物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高度看问题,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出盲人摸象的结论。

远近高低各不同和换位思考,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换位思考可以有效减少彼此间的误会,增进同学之间的理解,虽然不能直接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可以通过同学的密切配合间接提高学习效率。

在一个集体之中,只有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处处考虑对方的感受,同学间的距离就会更近些,隔膜就会少些,交流也就会更顺畅,这样才能创造良好的关系增强凝聚力,更好的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第三篇

“嗡……”一辆跑车飞驰而过,扬起一阵阵灰尘和几片树叶,扑到了我身上,也扑到了一位老爷爷身上,害得我咳嗽不止。

还好我离车站不远了,我赶紧上车找到了一个座位坐下,乘车时我想为什么现在车都开得这么快,还超速,他们老了以后别人如果车还开得这么快,走在路边的他们又会怎么想呢?

今天真是一个倒霉的一天,早上被灰尘呛到。下午又因为作业写得不合老师要求,被老师留下来做值日,再将作业重抄一遍。

当我好不容易将值日做好后,早已是傍晚6点多了,我走下楼梯,坐在主席台上,看着冷冷清清的校园,看着干干净净的校园,我陷入沉思……

第二天来到学校时,我习惯地来到操场。咦,昨晚操场不是很干净吗?怎么今天早上就散着各种瓶子?想起昨晚老伯打扫的背影,我不禁为乱丢垃圾的人而脸红,也为自己而脸红,因为我也曾乱丢垃圾。

我又想起了环卫工人,各个地方都有环卫工人在辛苦的工作,我们乱丢垃圾似乎已经成了我们的习惯。而环卫工人的辛苦又有谁能去理解呢?

人与人之间要多一点换位思考才能让生活更温暖。

第四篇

说起“换位思考”四字,映入眼帘的,便是她失望的眼神。

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我交朋友些许有些困难,但她与我的性格完全不一样,她开朗,她大方,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她会与我成为朋友。

与她相处的那段时间,她教会我许多。她经常笑,经常笑着叫我的名字,但他有时候很霸道,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吵架了。

那天,阴雨绵绵,也许是因为天气的原因吧!我的心情并不是很好。我们两拥挤在一把小伞下。她撑着伞,笑着与我说着话。突然旁边的人嬉戏起来,故意地踩水洼,你说巧不巧,那水溅到我身上了。一次、两次并没有怎么样,可是他们突然就追逐起来,一不小心,我被他们绊倒了,她一言不发地将我扶起来,前去找他们讨理。

她板着脸要求他们对我说对不起,我站在旁边,低着头,我并不擅长应付这样的场面。他们可能是看见我缩手缩脚的样子,恶意的笑了笑,极为不正经地说了声对不起,那开玩笑的语气,可谓是十分的欠揍,她冷冷地看着他们,重复地对他们说着“道歉。”可他们并没有。我看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之间的气氛越来越不对,我连忙扯她的衣袖,示意她算了,可她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笑着说好,而是头也不回地将我的手扯开了,我急了,声调提高了点:“你能不能别这样,我都说算了。”

她听了愣了愣,转头震惊地看着我。当时阴雨绵绵,我的心情不佳。那股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你每次都这样,永远不会在意我的想法……”她看着我,我能从她眼神里看出失望与震惊。她转头走了,消失在这阴雨的尽头。

我们俩关系冷到了极点,事后其实挺后悔的。换位思考一下,她明明是为了我着想,她怕我受欺负才这样霸道的,当时的我并没有理解她,我想向她求和,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述。

想了很久,这期间我们并没有讲话,即使碰着了也只是擦肩而过,几次我都转身想与她搭话,可是看着她的背影,话到嘴边,怎么也讲不出口。

我偷偷在她桌子上放了纸条和棒棒糖,纸条上写的“我很抱歉,那天没能理解你的心情……所以,我们和好吧,好不好?”她把纸条放下,把棒棒糖的糖纸剥开,叼在嘴里,对我笑了笑。

因为她,我学会了理解,学会了换位思考,她可谓是我生命里的一道光啊!

“换位思考“四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

第五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德国作家图霍尔斯基在《房客与房东》一文中说了这样一样事:房客说:“如果水管坏了,他应该让人来修!有合同嘛……他是房东,有这个义务。”房东说:“这些女士先生们大概每天要洗六次澡,所有的衣服都在浴缸里面洗,因此水管坏了也不足为奇。我压根就不想让人去修。”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既是“房客”的角色,又是“房东”的角色。作为“房东”,我们可能会摆出一副受委屈的样子;作为“房客”,我们可能又会心安理得地要求这要求那。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似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换位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圣人在几千年前认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应强加给别人做。因为当自己站在他人角度上时,也不会想做这件事。用儒家的观点来衡量《房客与房东》一书中写了“房客与房东互相批评指责,都不为对方着想”的故事,照样适用。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应当常常想“做别人”,把别人当自己,换位思考,会让我们摒弃那种忽略他人的感受,只按自己主观想法办事的行为,世界岂不是皆大欢喜吗?

做别人,构建坚实的友谊。宋代两位文豪苏轼和王安石虽然政见不同,但是不影响两人的交往,他们就是很要好的朋友。两人经常月下对饮,清流赋诗,在一起举笔浑洒。但苏轼本性放荡不羁,心直口快。一次,苏轼去宰相王安石家中拜访,赶上王安石不在屋内。苏轼碰巧看王安石新诗中一句“明月当空叫,黄犬落花心”,不免冷笑道:“明月怎能叫呢?黄犬岂能落在花心?”于是将诗改了,并未顾及他人感受。后来,王安石弹劾并贬了苏轼。流放途中,苏轼发现在偏远地区,人们将一种昆虫称为黄犬,将一种鸟儿称作明月,不觉大悟,后悔误解了王安石。试想,若苏轼等王安石回来问个明白,顾及到王安石的感受,既维护了两人友谊,又免受贬谪之灾。所以,学会“做他人”,换位思考,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做别人,维护集体间团结。有一种叫GAMEBOX的游戏。两队小学生利用数学知识,破解问题,逐步闯关,分出胜利。但在比赛中,选手们很容易在闯关方法上出现分歧。而大多时候小选手们是互相指责,并不顾及队友感受,共谋大计,结果导致内部不团结,因而闯关速度下降,甚至失败。如果小选手们顾及到队友的智谋,集思广义,兼收并蓄,“做他人”,取各家之长,将指责变为讨论,那胜利的可能性就增加许多了。如此观之,“做他人”在合作中培养团队精神,是取得胜利必不可少的要素。

做别人,能保持家国安定。西晋睿帝在田原荒芜,粮食大旱,饥民苦不堪言之时,竟向众大臣询问:“他们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呢?”这样事不关己的口气,完全不顾及移民[微博]百姓的存活,终导致西晋王朝的覆灭。一个不顾及百姓死活的王朝,还能维持多久?如果睿帝可以“做百姓”,站在百姓角度思考问题,急百姓饥苦之所急,制定有效的赈灾方案,战胜困难,也许司马家族的历史就会改写。否则,国将不国,桀纣和始皇不亦如此吗?

把别人当成自己,做别人。并不意味着完全顺着别人的感觉走而服从他人,而是在充分发挥自己能力与个性时,综合考虑他人的情况,兼顾彼此的核心利益,就既不能失去自我,又照顾到他人。“做别人”,确保友谊地久天长;“做别人”,确保团队齐心强大;“做别人”,能保国家太平安康。让心与心的桥梁,铸就得如钢筋水泥般结实。

第六篇

我们班有个“毒瘤”——李同学,名字取得很好,但他辜负了家长的心意,无恶不作,吵架打架闹事都是“家常饭”,大家都快吃吐了。

最恶劣的是,有一天下午,他去爬栏杆,结果把人家老师的女儿打了,就为了抢栏杆。第二天一早老师就过来讨公道了,带着一脸的气愤,班里冷得像进了冰柜。直到脸色铁青的班主任走过来安慰人家老师,这位李同学才面露惧色。等班主任过来了,他早已缩成个鹌鹑样,脖子没了,还在以奇奇怪怪的姿势发抖着,愣是把自己伪装成了人兽无害、楚楚可怜的模样。我冷笑一声,班里议论四起。

“啥啥啥啥啥?发生了什么?”

“你不知道,人李同学昨个下午把老师女儿给打了!”一片砸舌声此起彼伏。

“他完蛋了!我今天早上看见了,小姑娘两个眼睛红得跟个桃子似的,脸上还破了个口子!绝对出事!”大家纷纷幸灾乐祸。

“那个女孩几年级啊?三年级?他干嘛打她?这都下的去手?”

“谁知道呢。”“多可怜啊。”

班主任又进来一次,教室里顿时静得连呼吸声都没有。老师把李同学的书包抓了起来,重重摔上了门。门外声音隐隐透过来,却听不真切。之后,李同学收拾回家了,此事看似就此平息,但在我们心中波澜四起,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如果李同学能够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女儿被人打了,跟班主任换位思考一下,问题学生又惹了个大麻烦是作何感想;跟老师女儿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有人跟你抢栏杆还被打,差点从栏杆掉下来……他若是能好好反省一下自己,也不会变成这个样子了。

第七篇

今天,我们班有几个同学上课说话被老师看见了,老师就叫那几个同学多抄了一篇课文。一个同学基础训练错了一小题,老师让他把这一课抄一遍。同学们一个个犹如惊弓之鸟,紧张兮兮的,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回到家,我对妈妈说:“今天太可怕了,同学只犯了一点小错误,却遭到了较重的惩罚。”我把今天事情的来龙去脉都告诉了妈妈。妈妈反问:“如果你是老师,你该怎么办?”我说:“我认为上课说话应该被批评,做错题了应该订正五遍。”妈妈说:“如果是这样,我也敢上课乱说话,做作业马马虎虎了。”经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有些时候老师对学生看似较重的惩罚,是为了让学生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目的在于一是告诫学生只要通过主观努力,就能避免一些小错误的发生;二是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应当提高警惕,避免在同一个问题上再次出现错误。想到这里,我才明白了老师的做法。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别人做的不对的时候,我们应该设身处地的进行换位思考,想一想如果是自己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办?如果每个人遇到事情时都能心平气静,换位思考,那么我们身边一定会减少很多矛盾,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第八篇

当班主任最头疼的莫过于处理学生间鸡毛蒜皮的纠纷了。这些纠纷说大不大,没什么原则性问题;说小却也不小,它影响学生情绪,破坏团结,耗费班主任的时间与精力。 面对此类纠纷,如果班主任直接判定谁是谁非,学生往往认为老师偏袒对方。所以我通常采取的对策是“把球踢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一般采取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先问学生发生了什么事,让学生自己讲述事情的经过。开始学生往往带着自己的感情色彩,且情绪都较激动,但通过倾诉和老师耐心的倾听,他们的激动情绪已得到了相对缓解。 第二步:问学生觉得对方错在什么地方。这时学生往往会把责任推给对方,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必然程序,也是为下一步做必要的铺垫。 第三步:紧接着问学生“如果你是他,你觉得应该怎样处理这件事”。这时老师又把球踢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了。当学生站在对方角度时,往往开始意识到对方行为的合理性和自己的偏颇,对自己的行为已不那么理直气壮了。 第四步:问学生如果他是你,他该怎么办。当把对方换成自己后,经过进一步的换位思考,这时学生已经能较全面地考虑双方的需要,理解或谅解对方的行为。 第五步:问学生如果他是老师,应怎么解决这件事。这时学生往往已经不生气了,大都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纠纷已经不了了之。这时老师可以再趁热打铁,教他们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妥善处理日常纠纷和矛盾。 老师的理解和倾听,不仅化解了学生之间的纠纷,且让他们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培养辨证思维,学会怎样去面对生活中的日常纠纷,让学生在解决纠纷中不断成长。(作者单位系河北省枣强中学 )

第九篇

随着共享单车越来越受欢迎,也出现了很多恶劣行为。当你去将车占为己有,或是破坏车锁的时候,有没有换位思考,去为别人着想?

现在大部分小区都不让停放共享单车,却还是有些人在我行我素,不为小区里其他人着想。我曾亲眼见过一个大概十四五来岁的中学生,为了自己方便,硬骑着单车闯进小区。保安阻拦过、劝阻过,都没用,还差点打起来。我就不明白,只是一两分钟的时间,为什么非要执意从小区里行驶。这样有可能会给汽车行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会给小区里的人行走带来不方便。有时候要去换位思考,也要顾及他人的利益。

有一次我去买药,不知是生病的人特别多的原因,还是他们家有打折的原因,排队的人还挺多的,有十几个。我当时情况也没有特别紧急,只是有点小感冒。但有个人无缘无故地不排队就插到了第一个,跟收银员简单地解释几句,付完钱后就火急火燎地走了。我当时有点不爽,但因为是在公共场合,也就没说什么。我又想起看她焦急的样子,也许是因为有急事,也能理解,因为我希望所有的事情都向好的一面发展。有时候换位思考,从别人的角度去想,也许就能解决一些小矛盾,而我也愿意相信自己的直觉。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都可以不抱负面情绪去换位思考,有些矛盾和坏情绪就会化为乌有,我们的生活也将更美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和谐。

第十篇

每一个不同的思想,都会给你带来不同的想法。从每一个不同的角度出发,都会有一个不同的空间。那就只能看自己用怎样的观念去对待这件事物或人,所带来的结果都会截然不同。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要选择一条自己要走的路。而这条人生之路,就要看你怎么去走。当然,走的越平坦,就不会轻易摔倒;然而,你要是歪歪扭扭地走,难免会踩到绊脚石。也许,这会使你摔得粉碎。所以,当你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要堂堂正正的做。

下面我就给你们讲一则故事:在某市区的一幢大楼里,不知什么原因导致煤气罐燃烧引发一场大火灾。可想而知,这也许又是一场灾难。这场来势汹汹的大火燃烧了整幢大楼,且不知有多少人员被困在家中,火灾场外的救护人员早已到达,却不能及时将被困人员一一救出。护栏外围这一堆围观的人,其中一位老妈妈哭天喊地的叫着:“我的媳妇,我的儿媳妇还在里面啊。”紧接着,就想往这幢大楼冲了上去,救自己的儿媳妇,被人员及时拦在了护栏外。熊熊大火不断的燃烧着,乌黑的熏烟弥漫了整个天空。火警人员拿着水枪朝着这幢大楼喷水,瞧!这火势就像个扑不灭的魔鬼,越扑越大。真想一气呵成,来场大暴雨,可是,天却不近人情。其中几位年轻的火警人员,顺着楼道,防护道跑到楼上解救被困人员。救护人员说:“火势已经蔓延上来了,不能从楼道安全的下去,所以我们只能从这边阳台上跳下去,情况非常紧急,你们谁先来?”楼下的人员早已弄好了气垫,救护人员让站在第一个的中年妇女先跳下去。可是,那位妇女却犹豫了好久,却迟迟不敢往下跳,可能是这位妇女感到害怕了。于是,救护人员叫她先靠边,先让其他人先跳下去。等到所有被困人员都得到解救的时候,只见这位妇女站在阳台的边缘上,往下看了看,似乎她还是没有勇气。就在这时,她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她面朝大楼,背部向后,后脑勺直接向后仰着,就跳了下去,这个举动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

事发之后,有惊无险,母子平安。有记者这样问她:“你当时为什么跳的时候与其他人的举动不一样?”她回答说:“这样可以保护我肚子里还没出生的孩子”。当场记者就热泪盈眶了。

这位母亲为了保护自己肚中的孩子,做出了与其他人相反地举动,看似平凡,却很伟大。换种思考,保住了腹中未出身的孩子。

生活是需要“换位思考”的。因为“换位思考”能帮助我们打开观察世界的多棱镜,让我们更好的读懂别人,读懂生活,读懂社会,此刻的我们便学会用单纯而善感的心去感受世界多角度的斑斓,体味生活中别样的美。

换位思考,也许你的起点会有所不同,但你的答案会更加丰富。学会换位思考,虽然免不了多次碰壁,但最终会有所收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