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十二國記:白銀之墟玄之月》的读后感大全

《十二國記:白銀之墟玄之月》的读后感大全

《十二國記:白銀之墟玄之月》是一本由小野不由美著作,尖端出版的312图书,本书定价:NTD420.00,页数:2020-2-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二國記:白銀之墟玄之月》读后感(一):看着像零星设定勉强糅合的产品

编辑没控好大纲把握好节奏就很离谱。最大的主题线当然是和阳子胎果王异世界复国对账的高里胎果麒麟的对仗关系。这点没问题。但接下来的就很大问题了。李斋和泰麒的双线分割完全失衡了。作者非常擅长写设定,但对宫廷权谋完全苦手,导致李斋线拉得过长。本来可以用李斋这边加几个视点人物水一水风土人情平衡的,但结果完全是李斋视角的推进线,结果各种NPC都是完全没用的线索,读者失望一两次就猜到骁宗明显是被埋了……毕竟又没出现什么可疑失忆者的按时。泰麒这边又怕用阿选和琅燦作为视点暴露太多。

《十二國記:白銀之墟玄之月》读后感(二):普通有感,终于看完了泰麒线

前三卷找人,各方势力的集结汇总,终于在第四卷中有了重大的突破,戴国终于迎来了它的王与麒麟,铺垫真的是足足的,最后才写的骁宗纬我的泪目了,王对国家到底是多么的重要啊泪

最近才看完十二国记,居然错失了这样一部好番,看完依然为泰麒揪心,第二天就开始找原版

但我也很幸运立马就能看到后续嘿嘿

在这种急于了解后续的驱动下,我终于第一次开始看轻小说这种类型,上次为了追后续找原版还是约定的梦幻岛

大概是不太能理解,却能为之感动的努力吧,整个剧情推动的主线是我喜欢的李斋,足足找了一年,东奔西走,躲躲藏藏知道了各种可能的不幸却依然没有放弃,坚韧又强大

百姓面对曾经的恩人,居然能藏匿起这么多军人,也是非常感动我的一点

一直没有放弃“祭祀”的荒民父亲和小女孩他们一家,要是有一点他们的后续就好了,命运让他们互不知情但其实帮助了彼此,真的很赚眼泪,想到姐姐还是会叹气

《十二國記:白銀之墟玄之月》读后感(三):白银之墟 玄之月

花了半年终于啃完了原版,读的时候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学会日文真好!

何为国,何为君,何为臣,何为民

何为善,何为恶,何为忠,何为命

小野主上用她一贯细腻优美的笔触,以很多不同角色的视角在描绘了戴国故事的同时,也将自己对国家,民生,天道,人性,命运的思考融于文字中,令人深思。

很喜欢小说里李将军在穿越修行道时,引路的道士说的一句话:

自分の信仰、自分の修行、自分を起点をする全ての事象が逆転する。

わたしという存在は、始まりではなく結果なのだと理解する。

“我”这个结果并不完美,但还是感谢所有让“我“能成为“当下这个我”的一切,并努力前行。

「過去が現在を作る。

ならば、今が未来を作るのだ。

たとえ繋がりは見えなくても」

《十二國記:白銀之墟玄之月》读后感(四):骁宗不会搞错目的和手段

读小野主上的书是一种享受吗?并不全然,《十二国记》中阳子的故事波澜壮阔,又比较励志,所以在阅读过程中会比较享受情节的峰回路转和戏剧冲突。《图南之翼》非常适合推荐给青少年读,我是因为买了台版,排版是竖版以及繁体汉语很不适读,我就逐字逐句给女儿读完了整本书,阅读体验酣畅淋漓,这是一部真正的爽文。

但是最新出版的《白银之墟 玄之月》却不是一本对读者十分友好的书。主角几乎没有光环,骁宗绝地反击的情节一点都不大快人心。情节铺陈和故事的发展极为缓慢,细节描绘略为琐碎,骁宗直到第四卷才真正现身,而泰麒和李斋其实可以算作整部书的实际主角,他们历尽艰险,也没有让读者看到一丝成功的希望,哪怕在第四卷故事的结局之前,主角们也一直是被打压、被失败的阴影追逐的状态。小野的文笔其实并不优美,估计翻译也有责任。但是本书却是非常贴近现实的小说,抛去它玄幻的外壳,在小野的创作成熟阶段写就的此书,应该是凝结了小野对现实的审视、对政治、对人性的透析。小野是一位勤勉的作家,看她对环境、地理位置的近乎写实和工匠精神的描述,足可见她的专业功底。

恰恰是这样一部稍显沉闷的书,却也有发人深省,令人击节之处——在第三卷中,有一段琅燦和阿选之间的对话,揭示了引发读者好奇的、在整个故事线当中不遗余力的铺垫的核心问题:阿选究竟为何叛变?究其根源,在于人们普遍存在的比较、嫉妒和因为活在他人的评价体系之下而逐渐迷失自我的心理。阿选与骁宗合称双壁,在朝中熠熠生辉,他们起初的良性竞争也促进了各自的成长及仕途的青云直上。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相互较量着谁会获得骄王的认可和奖励,谁会在同僚中赢得美誉,却将两人引向了不同的道路。琅燦直指问题的核心:“骁宗不会搞错目的和手段——你和骁宗哪里不一样?归根结底,就是谁更得到骄王的宠信。你不想落后于骁宗,所以有时候即使是不合理的命令也会听从,也因此得到了骄王的重用,但是骁宗不一样,骁宗和你竞争的是谁是更出色的人,而不是骄王的宠信。久而久之,你忘记了在和他比较什么,凡事都为了博取骄王的欢心,想要更加得到重用,想要获得更高的地位,但是骁宗始终没有忘记和你在比较什么。所以你终究只是一个盗贼,难怪被没有实体的东西耍得团团转。” 如果说骁宗的人生目的是成为优秀的人,那么他的手段即为建功立业,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必然的成果就是得到骄王的赏识和同僚的赞许,这些锦上添花之事从来没有扰乱骁宗的心智。然而当建功立业已经有悖于他的人生目标时,或者触犯了他的道德底线,影响他修养自身成为优秀之人时,他就选择果断放弃这个手段。

读完这一段,我不禁惘然若失,这不正是我的写照吗?我最近已经遗忘了我为人处世的根本和初衷,而是沦为力求得到上司的重用,争名逐利之流,即使遇到不合理的命令,我也会去执行,我恰恰印证了庄子《人间世》里面孔子批评颜回无法应对卫君的观点:“你必将眼花缭乱,而面色将佯作平和,你说话自顾不暇,容颜将被迫俯就,内心也就姑且认同卫君的所作所为了。这样做就像是用火救火,用水救水,可以称之为错上加错。有了依顺他的开始,以后顺从他的旨意便会没完没了,假如你未能取信便深深进言,那么一定会死在这位暴君面前。”

甚至无需与他人比较,我与真正内心强大之间有着云泥之别。这段文字真的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我们跟他人竞争的并不是得到权威(比如老板)的欢心,而是持守内心,比较谁能够成为一个出色的人。不要被外界的评价体系绑架,比如地位、头衔只是让他人肉眼可见的浮于表象的成功,并不是来自于内在的力量。如果囿于外界的评价体系,无异于陷于囚笼之中,其脆弱如空中楼阁,轻易就会坍塌。而囿于外界的评价体系之人,往往只能被人牵制,一切都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一朝无法得到他人的赞赏,便会垂头丧气。然而一个人内在的优秀与否,并不会因为他人的赞赏和评价有所增减。珠光灼灼,难掩其华。洒脱一点,不妨视外界的评价体系如庄子笔下鹓雏之视腐鼠。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被没有实体的东西耍得团团转。

《十二國記:白銀之墟玄之月》读后感(五):日月为明,碎玉为帜

三十年,小野不由美笔力仍旧,理念更加升华。《风黎》那样璀璨光华、气势腾腾,是年轻时的意气。《白玄》在试图探讨和传达更加本质性的东西——已经不是说漂亮话的阳子的年纪,要怎么做呢? 明明写个传统的英雄救国故事就能写得很精彩,红楼梦这个规格还是太大了一点呀。

也是惭愧,去年冬天就买了《白银之墟玄之月》,刚刚才看完。

《十二国记》系列向来以不同于其他后宫穿越剧的爽文核心题材为卖点,而这一次《白银之墟玄之月》的故事,是从戴王骁宗被反派将军阿选设计囚于矿坑中的六年后开始。

整书分为四册,第一第二册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了刘李斋将军和泰麒篙里在荒废的戴国境内四处寻找失踪的戴王骁宗、遇到各种人的过程。第三册一开始看似峰回路转,以为是终于历尽艰难、集结人力、拨乱反正,但是却遭到惨败。甚至到小说末尾,都没有描写《风之万里 黎明之空》那样多方势力汇聚到一处,阳子坐着麒麟在众人面前宣示王道的场景。

作者老了呀。

《风黎》那样璀璨光华、气势腾腾,是年轻时的意气。

《白玄》在试图探讨和传达更加本质性的东西——已经不是说漂亮话的阳子那样的年纪,要怎么做呢?

阿选和骁宗一样姓朴,而“阿选”只是一个别名,一个军队中的其他人为他起的别名。

前代骄王时期,卷霸阿选15岁参军,18岁被选拔进入军校,同时获得推荐,在当兵的同时读大学。没有延毕,26岁大学毕业,管理500名士兵。31岁成为师帅,34岁成为禁军将军。而卷神骁宗的履历也十分近似,二人总是被拿来比较,互相之间互相竞争,惺惺相惜。

骁宗在以为自己升山落选之后说道——

(你们看看这是人说的话吗???不累吗????严以律己这么容易吗???意志力是有限的啊???被卷霸和卷神气死了:)

然而在骄王对骁宗下令的时候,骁宗选择了庇佑百姓。

阿选在那个节点,感到了第一次落败。

而后来骁宗升山成王,阿选犹豫后没有选择离开戴国。

后来阿选选择利用土匪制造事端,让骁宗前往辙围。

后来阿选选择了让乌冲囚禁骁宗,而非让自己的部下执行。

后来阿选选择了围剿反抗的百姓和叛军。

后来阿选选择了把反对自己的官吏全部变成只会执行命令的傀儡。

正如他的别名“阿选”一样,他不断地在选择。

最后作者让周围的人都隐藏了他的名字,称呼他为阿选。

何为优、何为劣。这看似是个主观心证的命题。

阿选可以认为官职更高就更优秀,骁宗也可以认为自己在做更出色人。

但是阿选将官吏抽离本质,留下在官职上按照表面的围剿命令执行的傀儡后——

为叛军制造了无数了机会。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发自内心被感召去做某事,和听从命令做某事,是不一样。

竞争成为更出色的人,还是竞争更高的官职,也是不一样的。

因为《十二国》系列实行英明君主专制制度,为了保持君主英明,一旦君主失道,随时遭到更迭。

初来乍到怎么让别人听从你的话呢?

为了解决这个设定上的逻辑问题,赋予了选择王的麒麟,驱使妖魔的能力。

有了麒麟,就能驱使妖魔。

驱使妖魔,就可以让百官听从号令。

官员听从号令,命令得以一级一级地执行下去。

当“人”聚集起来成为“组织”时,这个概念的力量得以发挥,

团结越是紧密,首脑越是精干,联系越是频繁,就越有力量。

在“组织”面前,“人”是无力的,

如同碾压土地的车轮一般,无人能抵挡。

但是在《白银之墟玄之月》中,由于黄朱琅璨的加入,阿选阵营也能够驱使妖魔。

反而泰麒这边由于被砍去角,使令净化,失去了驱使妖魔的能力。

各军各部因为长年的镇压,失去联系、化整为零地藏于山中。

失去长官的士兵,不一定会听从新的长官。

失去士兵的长官,不一定会信任新的士兵。

百姓之间互相防范猜忌,土匪之间互相争斗,僧侣之间各有派别,信仰者之间没有组织。

从组织化为个体,逐渐松散化。

但也因为没有组织的名义,个体得以保存。

甚至以松散的组织结构、去精英化的个体、不频繁的联系,赢得了战争。

没有妖魔可供驱使的麒麟,没有让人一定听从命令的能力。

但是,驱使发自内心被感召的人,并不需要妖魔。

前面说过,《十二国》系列实行英明君主专制。但是每个君主最后都会失道。戴国的前代骄王横征暴敛,最后导致失道。

阿选和骁宗就在前朝骄王时期被并称为双璧。

《白玄》中也提到骄王曾经为了镶嵌王座,不惜代价花费数十年,培育出2块婴儿大小的透明玉石琅玕(gan)。

无论是以玉喻人,还是以婴儿比喻两位王佐之才,此处的侧写都让人不禁回味两块琅玕的结局——一块埋在地底,一块碎成碎片用来喂了妖兽。

骄王虽然横征暴敛,但是在骁宗抗命辞官时,大为赞赏挽留。

对于骁宗、阿选这样的精英,对于琅玕这样的美玉,

骄王无疑是最好的上司,眼光独具,认可才华,给予回报。

但高回报的代价就是横征暴敛,他也因此失道。

花费巨大代价得到的美玉——的确骁宗成了新王——但是4本《白玄》里却没有多少他的主观能动性篇幅。反而是玉石商人保叶用贫民偷偷开采的劣质碎玉筹集了资金。

手无缚鸡之力的村民、没在生产的信仰巡礼者、失去国家庇佑的道士僧侣、压榨矿工的土匪、没有职权的官吏、没有装备的士兵、卸下职务的将军、失去妖魔的麒麟、没有王位的王。

整篇《白玄》就如同《黄晓》中提到的荒凉背景隐喻那样:戴国的玉矿已经多年没有出产优质玉石。

依靠劣质碎玉一般的民众,寻找、藏匿、供奉、谎报、倒戈、糊弄、黑市。

而非故事中常见的——帝国双璧、关键战役、奇策、特种部队、生死24小时——这样值得歌颂的篇章,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骄王为之不惜代价的美玉良才有那么高的意义吗?

回过头来看整本《白银之墟 玄之月》,白银埋于废墟深处仍然有着他的光辉。

白银在危难之时,也依然选择做个出色的人、发出光辉。

是白银(色头发的男人)总会发光的:)

但是玄月又是什么呢?

是比喻和骁宗并称双璧、失去骁宗太阳一般的光辉竞争照耀,就成了没有光辉的玄月的阿选吗?

是比喻有着黑色的头发,在王不位的时候救济百姓、开始杀戮的黑色明月泰麒吗?

是比喻在骁宗从地底得到黑色驺虞罗喉的情节后(他原来的白色驺虞坐骑叫计都),失去自己的坐骑的女性李斋吗?

(挖到罗喉+飞燕死了=一只驺虞给李斋=发现了吗!!!官宣!=官配!=一家三口整整齐齐!=我在劣质碎玉里找到糖了!!!有糖!=给我磕!!!!!!!!!!)

作者没有明写,

整本作品非常具有文学对称性的美感,

最后一页,骁宗改历为【明帜】,日月为明,日月为帜,点题。

【结语】

距离第一次看《十二国记》已经过去了二十年。

距离小野不由美老师的第一本《魔性之子》已经快三十年了。

笔力仍旧,理念却更加升华了。

明明写个传统的英雄救国故事就能写得很精彩,红楼梦这个规格还是太大了一点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