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读后感精选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读后感精选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是一本由宫玉振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4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读后感(一):书摘

居官四败:“昏惰任下者败,傲狠妄为者败,贪鄙无忌者败,反复多诈者败” 曾国藩的领导力中,并非完全没有权谋的因素,但其大体,却是以卫道为激励之本、以纯朴为用人之本、以推诚为驭将之本、以耐烦为治心之本、以包容为处世之本、以大局为决策之本、以勤实为治事之本、以力行为修身之本。而其核心,则是“忠义血性”的理念。 民国时期浙江大学教授胡哲敷在评价曾国藩时也说:“大概谦、恕二字,可以代表他待人接物的气度。勤、恒二字,则是他终身行事的不二精神。” 重”“耐”“浑”“明”“辣”“慎”“勤”“实”“暇”“裕”“恕”“强” 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 对联 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 对联 有理,未必就能走遍天下;理直,有时反而不能气壮。一定要学会忍耐和妥协才行。

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举止轻浮,聪明太露,多谋多改。恐日久亦难惬人意。

在小布什政府中担任过国家安全顾问的康多莉扎·赖斯,进入政府部门前曾在斯坦福大学担任教务长。当年在斯坦福大学,人们认为她是绝对不应被冒犯的人。她的信条是:“人们可能会反对你,但是当他们意识到你可以伤害他们时,他们就会加入到你这一边。”

杰弗瑞·菲佛和罗伯特·萨顿在《管理的真相》中提醒说:“明智的领导者应该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不管他们过去是多么灵活、聪明、直面事实,但只要步入权位,就能把人变成顽固、愚蠢、无视证据的混账。”

大抵人常怀愧对之意,便是载福之器、入德之门。

俾斯麦曾经说过:“真正伟大的领袖有三个重要的标志,谋略上的大度、行动中的仁爱和胜利后的节制。”

拿破仑有一次向自己的参谋长罗德里尔透露了他成功的秘密:“如果说,看起来我经常对一切都胸有成竹,那是因为我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早就考虑很久了。我对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几乎都是预先做过考虑的。我能够在别人猝不及防的情况下知道自己说什么话和采取什么行动。这完全不是冥冥之中有什么天才对我突然启示。我总是在工作:吃饭的时候在工作,看戏的时候在工作,夜里醒来也在工作。”

精力虽至八分,却要用到十分;权势虽有十分,只可使出五分。 对联

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好人半自苦中来,莫图便益;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 对联

清人金兰生在《格言联璧》中说:“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对联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联席院长杨壮教授认为,领导力的关键不在于权力,而在于影响力,而影响力的关键在于可以改变追随者的价值体系、态度、行为和习惯。通过观念上的影响使其行为发生变化,这是影响力和权力之间的最大区别。

曾国藩去世的时候,左宗棠写了一副挽联: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美国总统柯立芝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取代毅力。才干也不可以——怀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无成的天才也到处可见;教育也不可以——世界上充斥着学而无用、学非所用的人;只有毅力和决心,才能无往而不胜。”

所以曾国藩说:“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一个人应该在自我修养方面讲求倔强,而不应该在压倒别人方面讲求倔强。)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读后感(二):从《曾国藩领导力12讲》看自我管理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追剿捻军、主办洋务....为晚清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不少人心中的曾国藩,往往是“权谋”的形象。曾国藩也因此成为权谋的代名词。事实上,曾国藩的领导力核心,并非权谋,而是理念。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8.4

[美] 史蒂芬·柯维 / 2018 / 中国青年出版社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也有类似的论述,第二个原则以终为始,“任何事物都需要两次创造而成”。第一次创造是智力上的,我们做事都需先在头脑中进行构思;第二次创造是体力上的,即我们把自己构思出来的内容付诸实践的过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良好的思想行动才有可能会引导到好的行为结果上。

曾国藩所坚持的理念给其带来了人生事业上巨大的成功,从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窥见一些自我管理的经验。

曾国藩说过一句话:“做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以。”给家人的信中也写到“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劳忍气四字上做功夫。”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也需要耐得住烦躁、控制好情绪,调整好心态。丹尼尔·⼽尔曼在《情商》一书中也写到,⼀个⼈如果不具备情商,缺乏⾃我意识,不能处理悲伤情绪,没有同理⼼,不知道怎样跟⼈和谐相处,即使再聪明,这个⼈也不会有⼤的发展。情商的核⼼素质是识别并管理⾃⼰和他⼈的情绪。

情商

7.6

[美] 丹尼尔·戈尔曼 / 2010/11/08 / 中信出版社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生活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在不是那么顺利的情况下开展工作,这样就需要一个更能忍耐的心态,坦然接受现实,熟练处理各种棘手的难题,而不是抱怨牢骚。学会在逆境中挑战自己,当我们无法改变环境时,只能学会让自己变得强大。“愿上帝赐予我力量,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赐予我勇气,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

曾国藩是个饱读诗书的人,对历史的成败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慎”就是要小心、节制、谦卑、低调不张扬。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老年经不得逆境。少年如果太顺利,容易心高气傲,形成浮躁的心态,经历一番逆境的洗礼,更容易成长、成熟。经历风雨之后才能见到彩虹,哪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曾国藩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吾辈现办军务,系处功力场中,宜刻刻勤劳,如农之力穑,如贾之趋利,如蒿工之上滩,早作夜思,以求有济。”“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以,勤劳勇敢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倡导的美好品德。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要想从普通走向卓越,必须全身心投入工作,对工作付出持续不断的努力,不断尝试调整。天赋所能决定的不过是一个人事业的下限,个人的努力程度则决定了事业的上限。

成功需要天赋,需要运气,还需要努力,而这种样因素中,只有努力才是我们后天唯一可以改变和掌控的东西。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得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持续不断的用心努力,是成功的最朴素的原则之一。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读后感(三):惟胸次浩大,才是真正受用

富贵功名,乃人世浮荣;胸次浩大,才是真正受用。——《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

你好,感谢关注《无忧在读书》的豆瓣专栏。“开卷有益、读书无忧”——我是荐书人无忧,今天在读的书是《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作者: 宫玉振,北京大学出版社)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书评

《曾国藩领导力十二讲》,是一本足以让人记下厚厚笔记的书。宫玉振先生在讲曾国藩,也在讲领导力,并且从“用人的艺术”角度把二者融会贯通、古为今用。

本书借《曾文正公与中国文化》之言对曾国藩给予了极高评价:“有宗教家之信仰,而无其迷妄;有道德家之笃实,而无其迂腐;有艺术家之风采,而无其浮华;有哲学家之深思,而无其凿空;有科学家之条理,而无其支离;有政治家之手腕,而无其权诈;有军事家之韬略,而无其残忍”。

作者认为,曾国藩的领导力,可以用“仰之弥高”来形容。本书结合曾国藩的人生事例和现代案例,选取了“重”、“耐”、“浑”、“明”、“辣”、“慎”、“勤”、“实”、“暇”、“裕”、“恕”、“强”,提炼出十二字的领导力要诀。这十二个字,“就像一面面镜子一样,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看清自己和提升自己”。

我们常说,管理的本质是自我管理。作者也认为,管理在本质上处理的就是“人”与“我”的关系。领导力的突破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突破自我的过程,就是一个打通“人我”、融汇“人我”的过程,就是走出“小我”、成就“大我”的过程。曾国藩的的领导力,正是以“磨炼心智、提升心性”为基础——这也是他从“余性鲁钝”“自问仅一愚人”的凡人,通往“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的成事成功路径。

好,让我们看看这曾氏管理的十二字诀:

1、“重”:厚重、持重。

厚重、持重,是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涵养。轻浮、冒失从来都是领导者的大忌。

吕坤在《呻吟语》中说,“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古人在这样描述“上贵之人”:“容色澄澈,举止汪洋。俨然远视,若秋日之照霜天;巍然近瞩,似和风之动春花。临事刚毅,如猛兽之步深山;处众迢遥,似丹风而翔云路。其坐也,如界石不动;其卧也,如栖鸦不摇;其行也,洋洋然如平水之流;其立也,昂昂然如孤峰之耸。言不妄发,性不妄躁,喜怒不动其心,荣辱不易其操,万态纷错于前,而心常一”。

2、“耐”:耐劳、耐烦。

耐劳、耐烦,是一个领导者的必修之课。情绪化,是领导者不成熟的表现,曾国藩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做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他给家人写信说:“吾服官多年,亦常在‘耐劳忍气’四字上做工夫。”“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要想带好兵,就要把握住两条:第一贵在忍辱耐烦,次则贵得人和”。“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谈到耐烦,管理的一个通病是情绪化。管理学的研究结论是,“沟通的效果,百分之三十取决于沟通的内容,百分之七十取决于沟通时的情绪。如果沟通时引起了情绪上的对立,沟通的内容往往就会因情绪化的反应而被扭曲,从而导致沟通失败”。好的方法是,“扬善于公庭,而规过于私室”,也就是别人有了优点,有了成绩,要在公开的场合表扬他;别人有了缺点,有了过错,你要在私下的场合提醒他。

3、“浑”:浑厚、灰度。

精明,是小聪明;浑厚,是大智慧。用曾国藩的话说,“精明亦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浑”是一种包容的境界。“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对一个领导者来说,“发现别人的毛病是本事,褒扬别人的优点是境界,包容别人的缺点是胸怀”。

4、“明”:高明、精明。

曾国藩说:“办事以明字为第一要义”。“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也就是“高明”与“精明”。优秀的领导者,是高明与精明的集合体。真正成就大事的人,眼光要长远,格局要宏大,对于关键的细节,也必须把握得精细。于此同时,领导者不要自以为明。曾国藩讲,“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所谓的自以为明,其实只是虚浮之气”。“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这才是“明”的要义。

5、“辣”:霸蛮、决断。

我们常用“霸得蛮、耐得烦”来形容湖南人。“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是曾国藩最喜欢的一句话。在曾国藩看来,“辣”就是一种决断力,关键时刻敢出手、敢拍板,敢承担责任。“辣”,是领导者必备的素质。

6、“慎”:敬慎、自律。

曾国藩讲,“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而来”。“常存敬畏之心,才是惜福之道”。对领导者来说,敬慎,是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自制意识的关键。本书作者也认为,失败的领导者真正稀缺的是清醒、节制、谦虚、不张扬,是敬畏之心,是危机意识。

7、“勤”:勤奋、勤恳。

曾国藩讲,“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勤”要做到“五到”,即身到、心到、眼到、手到、口到。

8、“实”:朴实、扎实。

曾国藩讲,“惟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惟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管理的关键就是要把事情实实在在地做到位,“扎硬寨打死仗”,“尚朴实耐劳苦”是湘军的基本精神。“天道忌巧”,管理最忌讳的就是投机取巧。“不尚机权,惟务质实”,是曾国藩一生得力之处。

领导者玩弄权术会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一旦领导对下属使用权术,下属便不知道你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也就不敢跟你说实话,于是上上下下就会开始猜忌。一个组织一旦陷入猜忌之中就要出问题了。杰克·韦尔奇曾直截了当地说,“缺乏坦诚是商业生活中最卑劣的秘密”,“缺乏坦诚精神会从根本上扼杀敏锐创意、阻挠快速行动、妨碍优秀的人们贡献出才华。它简直是一个杀手。”

9、“暇”:自信、从容。

曾国藩讲,“静字工夫最要紧”。“世事多因忙里错,且更从容”。“暇”,代表的是成熟大气的领导境界,强调的是安详从容的处事风格,着眼的是对做事节奏的把握。“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处有事当如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比尔盖茨也说过:“我总会记住,控制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能太过忙碌,要有时间学习和思考。”

10、“裕”:豁达、坦荡。

曾国藩讲,“吾于凡事皆守‘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二语”。“裕”,是“万事浮云过太虚”的达观,是“尽人事,听天命”的释然,是“活泼泼之胸襟、坦荡荡之意境”的开怀。“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人之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11、“恕”:恕道、宽容。

曾国藩讲,“圣门好言仁。仁即‘恕’也。”子贡问孔子:有一言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是反求诸己、推己及人,是走出小我、成就大我。恕,是中国式领导力的核心。“作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曾国藩“功不独居,过不推诿”,“功不必自己出,名不必自己成”,体现的都是他的“恕”字功夫。

12、“强”:明强、倔强。

曾国藩说:“男儿自立,须有倔强之气”;“男儿以懦弱无刚为耻”。“强”,是“好汉打脱牙,和血吞”的精神,是不轻易认输的意志。对领导者来说,是成就大事的关键品质。他说:“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即修身养家,亦须以明、强为本”;“难禁风浪是不行的,古来豪杰皆以此四字为大忌”;“未有无阳刚之气,而能大有立于世者”;“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以上即是曾国藩领导力的十二字诀。作者有一段精彩的总结之语:

曾国藩领导力的核心,并非权谋,而是理念——以卫道为激励之本、以纯朴为用人之本、以推诚为驭将之本、以耐烦为治心之本、以包容为处世之本、以大局为决策之本、以勤实为治事之本、以力行为修身之本——核心,是“忠义血性”的理念。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曾国藩一生的成败为鉴,可以提升我们的领导力。“而困而知,而勉而行”。我们可能永远做不了曾国藩,但是从曾国藩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伟大的领导者,可以达到什么样的境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