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上師也喝酒?读后感摘抄

上師也喝酒?读后感摘抄

《上師也喝酒?》是一本由宗薩蔣揚欽哲諾布 / Amira Ben-Yehuda著作,台湾橡实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页数:3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師也喝酒?》读后感(一):当心,具足上师做的一切有可能都是考验

这本书应该是被我underline最多的一本之一,每段话每个章节都值得再读很多遍,上师与弟子之间这个关系,真的很微妙,它因由宗教信仰而建立,但关系的维护却是因着看不见摸不着的很多因素,虔诚,见地,信心,等等。相互的考察真的就是一场心灵的较量,而如果你赢了,最终你可以证悟,和上师合一不二。这个过程很困难,却充满了刺激和惊喜。当你步入到下一个阶段时,回望这来时的路时,你会感激这段刺激且惊喜的旅程

《上師也喝酒?》读后感(二):你选择上师,你就是主宰。

「有些上师就比别的上师能让你在心灵上更加振奋。有时候你从一千个其他上师那里,听到的同一句菩提心的开示,从你的上师口中说出来时就别具意义。」

上师与弟子之间的深层缘份完全超越单纯的逻辑与理性。

这是一本追随上师的指南。但这本书会吓退所有胆小的人。

如果一个人对佛法的理解停留在小学生的层面,是不应该放纵自己去读这本书的。

一切关于佛法的问题,我们只应该与上师去沟通。凡夫对于佛法的一切交流,真的一开口,就都是狭隘的偏见和误解。

(这本书太牛逼了 我必须得认真想一想该怎么写下我的感受 不能着急 我要慢慢写

《上師也喝酒?》读后感(三):如何积聚福德

如果获得证悟需要依赖福德,你也许会想:“何者为先?上师?还是福德?上师不是应该教导我们如何积累福德吗?”答案是:我们有很多不需要上师就能积累福德的方法。

我们可以用很简单的方式来积聚福德,例如祥和待人、不欺骗、不杀生、不说谎以及其他普世的善行。我们也可以藉由朝圣、供香、供花、点灯等来积聚福德。我们可以一边积聚福德,一边祈愿:愿能找到引领我们抵达证悟的上师。

因此,与其在寻觅上师的闹剧中浪费时间,不如去点香或供灯。你可以升起祥和的念头,例如“愿一切众生都有净水引用”,或“愿此刻迷路的众生都能找到方向”。也可以将你的祈愿升级,思维“愿一切众生证得真谛,愿一切众生远迷惑”。最终,这些行为会创造出善缘,让你能够遇见对的人。

p69【福德】

《上師也喝酒?》读后感(四):上师也喝酒

上师也喝酒,书名听起来就很逆袭。当然这也是宗萨仁波切的风格。

金刚乘其中有一个不同于大乘佛教的教义是,把上师置于首位,其位超越佛法僧。

所以,若是要修行,首先确认是否适合走金刚乘这条法道,对上师相应法可以升起无比的信心。其次,考量承担风险的能力,选对上师可能解脱;选错上师万劫不复。

然而,不论怎么选,似乎一切都与福德业力有关,无关乎选择。

《上師也喝酒?》读后感(五):抱歉,金刚乘不是我的菜

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把这本300多页的书翻完了。有些部分是跳过去的,因为看了书的第一部分,我就发现自己其实不是金刚乘的信徒。

虽然印象很粗疏,但我觉得这本书说清楚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金刚乘到底是怎么回事。用我自己的话来概括,宗萨仁波切其实说的很明了:金刚乘是果乘,而声闻乘和大乘是因道。全书所有的论述都是围绕这个点来展开的。

俗话说,凡夫畏果,菩萨畏因。这是因为菩萨对因果律的深刻体认,知道如是因必有如是果,所以跟目光短浅的凡夫不同,从源头开始就提起念头,从而不被业力牵着鼻子走。但是这本书不是这个意思。我的理解,宗萨的意思是说,声闻乘和大乘告诉信徒的是成佛之因,只要这些条件成熟了,俗人自然就成佛了。而金刚乘则直接告诉你,成佛就是成为跟上师一样,上师就是佛,如果你跟上师完全相应,那你也就是上师,也就是佛。两者的修行途径是完全不同的。

从佛教的义理上说,金刚乘的理论没有什么大问题,消除二元分别本来就是佛教追求的最高真理。但宗萨也说了,理论和修行是两回事。正是金刚乘的修行方法让我很有疑惑。

第一,或许是凡夫的我执太重,我实在是很难理解完全消泯二元的对立。特别是在世俗世界,不可能没有区别。你不能说我的就是你的,共产主义就是骗人的玩意。在这个意义上看,希望跟上师完全合一的所谓修行,在我看来就是洗脑。洗脑就是要完全抛弃世俗世界的看法,完全活在自我的世界里,有些上师甚至会鼓励弟子这样做。从我的立场来看,无法理解,也不敢兴趣,所以对金刚乘的修行这么多年来我都没有兴趣。我的理念可能还是跟儒家有些接近: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超出我们理解的范围之外,但不能因为无法理解就不活了。在世俗的世界里,同样有很多事情值得我们去做,这个人生有很多价值值得我们珍视。我不批评别人的想法,我只是说佛教的出离、解脱等等一套说法对我不适用。

第二,因为金刚乘强调灵性的解脱,所以他们眼中的世界和生活跟俗人大不相同,所以二者的冲突就在所难免。书中有很多例子,讲到上师采取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办法来教导弟子。说实话,我对这些所谓的教导抱着深深的疑惑。从香港的银行辞职去印度果阿的街上卖明信片就可以帮助人获得解脱?那么解脱就是完全抛下现代生活的方便而回到古老落后的生活方式吗?宗教总是强调一个人觉悟的重要性,可是我要说,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如果不能觉悟,那他还可不可以过好日子?如果可以,我觉得这个宗教就是好的。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是圣僧。

第三,藏传佛教最大的问题,就是很难分辨活佛的真假。所谓朝阳三千散养仁波切,并不完全是玩笑话。宗萨也承认这个问题。由于金刚乘更多的是内在的证悟,很难像其他宗派那样通过一些外在的标准来判断,这就更加增加了难度。一个不守清规戒律的和尚,我们可以直接判断他是个假和尚,但一个沉溺与性爱的上师,我们却无法证明他到底是在欺世盗名还是真正的双修。作为一个保守主义者,我认为,当我无法判断的时候,宁可保守一点,也不要轻易上当。

第四,对我来说,这本书当然还是很有价值的。当我们把一些道德作为社会的基本规则的时候,其实对自己也形成了束缚。不是所有的束缚都是好的。这本书里用了很多篇幅来说明,为什么金刚乘可以把性爱作为一种供养。在世俗中,这是不可饶恕的罪行。但看看金刚乘的做法,其实也启发自己,性本来是人最根深蒂固的本性,只是后来人类社会把它涂上了一层禁忌的色彩,而把性作为供养其实上是揭开了这层面纱,让人直视事物的本质。我不是主张性放纵,但从根本上说,性放纵也是一种自由,性供养也是一种权力,跟其他的事物并没有什么不同。解放思想,最难的就是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思想已经被束缚了。从这点上讲,我觉得金刚乘的实践是有启发性的。

第五,书中讲到的“大任运觉受”,据说米勒日巴也曾经漫步虚空,换句时髦的话说,就是可以实现物质和能量的自由转换。这或许是人的潜能,但那又怎样?佛陀就说过,不要被神通迷惑。坚忍大地,你非要说是虚空,那我也没有办法,但我还是宁可生活在踏实的大地上。所以对我来说,这些所谓的证悟并不是我想要的。

第六,那我想要的是什么呢?其实也就是世俗的幸福,宁静度日就好。书的最后一部分说到人死后中阴身阶段,金刚乘是最有效的修行路径。看到这里我就笑了,不就是怕死吗?死亡真的有那么可怕吗?无论是儒家或者道家,其实对于死亡都没有佛教那种大恐怖心,当一个人没有恐怖坦然面对的时候,反而能够解脱。

第七,我要感谢宗萨仁波切写了这本书。看完一本书,发现这本书的东西不是我想要的,我觉得比一本投我所好的书更有意义。这本书真的很好。我很钦佩仁波切的坦诚和诚恳,在这个末法时代,能够实事求是的上师真心不多,如果金刚乘适合自己,那么宗萨仁波切真是一位好上师。

最后,我要强调一点,上面所说的全是属于个人的观点,完全不针对其他人。如果有什么冒犯的地方,第一我表示很抱歉,第二,你也可以想想,万一这也是一种示现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