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特拉法尔加战役》经典读后感有感

《特拉法尔加战役》经典读后感有感

《特拉法尔加战役》是一本由[英] 朱利安·S.科贝特 (Julian S. Corbett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页数:5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特拉法尔加战役》读后感(一):特拉法尔加海战:最糟糕的辉煌胜利

按:本文并非一篇书评。涉及科贝特《特拉法尔加战役》对此战战术的负面评价及其引起的争议,试援引新近研究加以澄清。

《特拉法尔加战役》读后感(二):原文和译文

看马汉的《纳尔逊传》和科贝特的《特拉法尔加战役》最能体会出两人写作风格的不同。马汉真是充满了浪漫主义风格,他的作品就是要激起读者内心的激情与澎湃。而科贝特则至少在他的文字中谨慎而冷静(当然科贝特第一部海军史著《德瑞克与都铎海军》浪漫主义情绪还是蛮重的,从第二部开始,这种浪漫主义情绪就基本消失了)。你如果想体会纳尔逊巅峰之战的激情,读科贝特恐怕就不合适了。

下面是对译文中的一些问题。

1. 原书一开始写的是“TO MY WIFE ON HER BIRTHDAY OCTOBER 21”,而非“致爱妻”和“1910年10月21日”。

2. 原书目录第一章为“PITT's WAR POLICY”,是“战争政策”而非“大战略”。

3. 原书第229页“in the defensive area of the British plan”,而非译文第241页“英国战略计划”,多了战略两字。

4. 原书第134页“that at sea there was a lee and weather gage” ,好像没有译文第147页的“潮水”二字。

(笔者参考的版本是初版的重印本,不知道和译者的版本有没有区别。如果版次不同,可能上面这些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总体而言,译文还是挺良心的。

《特拉法尔加战役》读后感(三):海洋强国与陆战天才的对决

特拉法加海战被神话,导致海军决战论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大行其道,影响了各国的海军院校的教学,从皇家海军学院到江田岛,再到印地斯安纳,都想像纳尔逊一样毕其功于一役,然而他们无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未来的海战必然是持久战,是国力的比拼,一场海战的胜负不能改变总体战争的走向,一战中的日德兰大海战就证实了这一点,可悲的是日本的海军部和海军的领导还沉迷于对马海战的胜利,相信一场海战就可以全歼敌海军主力,结果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美国海军摧毁的灰飞烟灭,科贝特写这本书的意义用这种方式体现了出来。拿破仑对抗英国,是一个陆战天才对阵一个海军委员会,最终天才输给了专业,在通讯条件不畅的前提下,皇帝陛下的战略朝令夕改,让千里之外的海军无所适从,相比较英国的海军将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定,差别大矣。

鸢尾花号紧随着维尔纳夫的联合舰队从费罗尔出港,随即报告英国舰队联合舰队的动向和最新情报,这一幕与百年后对马海战开始前日本邮船与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同行何其相似,冥冥中似乎有天意,同样是一战全歼敌主力舰队,同样是己方闲子发挥了重要的哨探作用。

苛责维尔纳夫在特拉法加战役前的决策是不妥当的,当时没有无线电通讯,舰队与舰队之间的协同作战和会合要能及时通知到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毕竟茫茫大海不同于大陆可以绕道,还要受到天气和地方舰队的封锁和骚扰,阿莱芒舰队能几次躲开英国主力舰队攻击已经很幸运了,不能指望联合舰队有此好运。二来,法国在大西洋沿岸的补给基地太少,舰队的物资补给和舰船维修都大成问题,维尔纳夫冒险出击也是无奈之举,毕竟拿破仑的命令还明晃晃的在呢,但是这位陆战天才忘记了海军的后勤与陆军大不相同,不是简单的堆人数和出其不意的行动就能获胜,舰船和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海员和军官也是不可或缺的,然而法国大革命消灭了他最需要的这部分人才。

《特拉法尔加战役》读后感(四):大战略视角下的特拉法尔加海战

这本书的译者 陈骆 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海军党,译者撰写的多达24页的导言,数千字的译注和数幅由译者根据相关海军史著作绘制的海战示意图对理解书本身的内容有很大的帮助,而全书流畅的语言完全可以看出译者的用心,但由于本书是一本比较硬派的战史,阅读体验与甲骨文一般的通俗史相比依然欠佳,而且所以我也是在两年间阅读第三次才最终完成阅读。

本书开始的导言译者用言简意赅的语言介绍了作者科贝特的英国海军史界的地位,并且对1793-1804年英法的海上战争做了简述,英国挺过了1797年海上实力对比最不利的时期后,在圣文森特海战,坎伯当海战,以及尼罗河口海战中重创敌军,又一次占据了海上的优势,实现了对法国海军的近距离封锁,这便是1805年特拉法尔加开战前的英国海军对法国海军的态势。

一般讲拿破仑时期的英法海战,往往都是说就是纵横四海的英国老海狗和大革命之后疏于训练的法国水兵之间的战斗,而《特拉法尔加》一书则站在更高的层地上面,全市第一章阐述了以英国首相小皮特的总体战略,控制地中海与欧洲大陆强权结盟,全面围堵法国。

在具体的海军战略层面,英国海军大臣巴勒姆勋爵继续凭借海军优势对法国海军实行近距离封锁战略,在确保西方舰队(海峡舰队)对英吉利海峡入口的绝对控制的前提下,大洋上的各支战列舰队将法国海军和西班牙海军封锁在大西洋和地中海沿岸的布雷斯劳、罗什福尔、加迪塞、卡塔霍纳、土伦等港口内,难以集结起来形成统一力量,同时通过遍布大洋的巡航舰队来将整个大海上的活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同时也在设法吸引法国海军出战,并以一场伟大的胜利来彻底摧毁法国海军的士气,消灭对方大舰队作战的勇气。

反观法国,由于拿破仑不能很好的尊重专业的海军战略专家的意见,总是提出的战略异想天开的难以执行的,或是如二战日本般一厢情愿的战略,或是朝令夕改让将领摸不着头脑,使得法国海军的行动在上受制约颇多,英法海军在战略层面上的交战法国已经失败。

在没有无线电的时代,海上命令的传达有赖于快速穿梭于大海上的巡航舰,而且与有着视觉传输系统和固定的情报传输网络的陆上作战不同,巡航舰有时只能通过过时的消息来寻找目标舰队,因此海上命令传达有着数天甚至数周的延迟;而且想要在茫茫大海上寻找对方或者友方舰队除了运气之外对海上情报的分析和判断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舰队的行动很大程度上需要指挥官们在满足海军整体战略要求的情况下,充分的行使自己的战场决断权。英国海军经验丰富的将领们对情报的分析和对目标的把握使得他们往往,可以做出做正确的判断,这是英国在海上战争打败法国的基础,即书中提到的“德雷克的魔镜”。

《特拉法尔加》一书最大的篇幅就是在讲述最终决战发生之前英法两国海军在战争迷雾笼罩的大海上如何进行着舰队的机动,战争从以往的纳尔逊和维尔纳夫的双头戏扩大到了英国考尔德、康沃利斯、奥德、加德纳、科克伦以及法国的密歇希、阿勒芒。英法双方连碰面的机会都没有,却又在但在各自的战略要求之下又相互制约着对方的行动。纳尔逊就是在地中海大战略的判断之下没能截住逃出土伦的维尔纳夫,奥德和考尔德则在确保西方舰队存在的战略之下作出了相对正确的决断,但无缘大舰队决战,而纳尔逊和科克伦的西印度舰队的存在也使得维尔纳夫成功抵达西印度变成一次得不偿失的巡航。而在欧洲大陆,尽管法国阿勒芒的分舰队因为运气、战意等原因活跃在大洋上,威胁到了英国的至关重要的向海外派兵的航运线,但西方舰队的存在使得大西洋沿岸的法国舰队依然被封锁着,维尔纳夫的返回更使拿破仑希望舰队在海上兜圈子引开英国舰队,自己率领大军团登陆英国的“伟大计划”最终草草结束,而这个结局早已被巴勒姆勋爵以科学的方式计算到,尽管此时特拉法尔加之战还远没有爆发。为了应对英国的地中海战略,维尔纳夫的舰队再次出航,并最终在特拉法尔加海角附近落入了英国为其编织的陷阱中。

《特拉法尔加》一书用了整整一个章节,并配有数张译者根据战术备忘录来描写战斗前英法双方舰队的战阵如何形成的,由纳尔逊最初的战术布置写起,对比英国海军当时流行的各海军战术流派,直到战斗开始后英国海军的两列纵队,并直言特拉法尔加并不是一场完美的海战,因为英国海军的战术布置可以说是失败的,而恰恰是法西联合海军低劣的素质最终使得英国海军战胜了敌人。

英法双方的漫长的弈最终在特拉法尔加角终结,维尔纳夫的舰队被纳尔逊彻底击败。同时巴勒姆的总体战略也实现了,即通过海战大胜彻底打垮法西海军的士气,使得大舰队作战停止,取而代之的是如同1812年战争的美国海军,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德国海军一样围绕着打击英国海运交通线的海战,比如在1808—1810年间英法进行的印度洋之战,英国本土已经高枕无忧。

但反过头来看小皮特的大战略,尽管英国巩固了马耳他的占领,并且趁此机会占领了原属于荷兰的南非殖民地,连同一个世纪之前占领的直布罗陀一起,不列颠控制大海的格局正式形成,但是小皮特的联合俄国包围法国的战略却因奥斯特里兹战役的失败而彻底终结,大陆还是拿破仑的天下。海权可以令英国处于不败之地,但如果要在欧陆取胜则还需要陆权和大陆军。打败拿破仑还要等到1812年拿破仑的大军团在俄国境内被击垮,并在1814年被欧洲国家联合击败,这就是甲骨文的另一本硬派战史, 的《俄国与拿破仑的决战:鏖战欧罗巴,1807-1814》的内容了。

《特拉法尔加战役》可以说是中文界质量最高的海战史作品(没有之一),无论是对风帆海战,对战争历史,还是对海上战略感兴趣的读者定会收益颇丰,再此十分推荐大家阅读。

《特拉法尔加战役》读后感(五):海权战略的胜利-评《特拉法尔加战役》(甲骨文版)

特拉法尔加这个名字对于国人并不陌生,对于军事爱好者更是耳熟能详。作为风帆时代最后的大规模海战,它代表了海军史上一个时代的顶峰和结束,长期被主流史观认为是海权至上理论的经典实例,加之有国家英雄纳尔逊战场捐躯的悲剧式情节和枭雄拿破仑失败于滑铁卢的最终注脚,这场战役被笼罩了太多类似于“国运决战”式的光环,只缺一个“帝国命运在此一战”的口号了。

然而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真的是纳尔逊用生命换来胜利的特拉法尔加战役终止了拿破仑一世入侵英伦的步伐吗?抑或说不打此仗,英国就会亡于拿破仑之手吗?战役中纳尔逊的临阵指挥是因为他勇武有余冷静不足,还是另有它因?纸面兵力占优的联合舰队为什么打不过英国舰队?对于这些问题,科贝特给出了不同于当时主流观点的解释,尽管这些观点已沿袭了百余年。

相较于大名鼎鼎的马汉,科贝特在国内的知名度小了很多,但这并没有影响后者对于海军史的重要性。科贝特的上司,一手打造大英帝国蒸汽时代大舰队的费舍尔勋爵这样评价他:“没有多少人能当得起"他开创了他的时代”这句话。你已经向人们展示他们要追求的方向和那样做的方法。战争的伟大技艺正在大步向前迈进,再也不会折返。”。

朱利安· S 科贝特

本书是科氏于1910年在其学术高峰期的著作,书中通过全景式描述,展现出拿破仑战争时期欧洲各国特别是英法两国战略决策层之间宏大而复杂的博弈经过。

双方的战略意图

故事首先从1804年5月小皮特重掌首相大权开始。在战火重启,英国被孤悬海外独自对阵强大的法兰西之时,为了改变被动消极的不利局面,小皮特决心转守为攻,以实现以下重点战略目标:保障本土的安全、维持全球各地和英国本土间的贸易航运、打造一个新的反法同盟。其时英国所有陆海军的行动均围绕以上重点展开。

对于第一项,确保对英吉利海峡的控制权从来就是英国的传统战略,也是其岛国地缘优势所在,在皇家海军内影响极其深远,从上到下基本能做到同一思路,统一步调,类似后世的德军总参谋部对内线作战的理解;对于第二项,英国的做法是在战争中通过持续的远程封锁,将对手的海军舰队困于港口之内,实现“绞杀对手,保护自己”的目标。百年后杰里科指挥大舰队封杀德国公海舰队于北海的战略即由此而来;对于第三项,也是最困难的一项,小皮特精心设计了派出远征军登陆那不勒斯和西西里的计划,以此和俄军联手,将法国围困于欧洲大陆上,同时占据地中海要地马耳他和西西里,进一步巩固大英帝国在地中海的霸权。这一点和二战中丘吉尔孜孜以求的“打击敌人柔软下腹”的战略可谓同宗同源,充分展现了英国作为海权第一强国的海上机动性优势。正是通过实施这项远征行动,引动拿破仑与其他大陆列强的矛盾不断加深,直至再次兵戎相见,新的反法同盟大功告成,英国被孤立的局面也随之化解。虽然这次同盟在拿破仑一世取得伟大的奥斯特里茨战役胜利后即告瓦解,但并不能抹杀英国本次战略运作的成功。

小皮特首相

反观法国一方,正是一代天骄拿破仑的执政巅峰时期,陆军战力之强亦冠绝欧陆,只是苦于无法跨过天堑英吉利海峡征服对手。迫于无奈的拿破仑只得脑洞大开,发挥陆战分进合击、调敌机动的惯用战法来试图搏一把。而西班牙、荷兰舰队的先后加入也增强了法方的海军实力,至少纸面上看起来战舰数量已和对手持平,给了法国短期内夺取海峡制海权的信心。在拿破仑的高压督促下,法国海军大臣和将领们执行着频繁而复杂的突破和机动计划,核心要义就是组织数只分舰队寻机突破封锁,在广阔的大西洋上迂回机动,通过打“时间差、空间差”的办法,实现某个短期内取得海峡制海权,护送大军团登陆英伦三岛的最终目的。

拿破仑一世

本书正是围绕着以上存在于英法间的对抗,以大棋局的模式讲解开来,从开始的战略构想直至最后的会战高潮,重点是对海上力量运用的精心谋划和复杂经过的介绍。其间穿插介绍当时海军的主要装备优劣、通信指挥等战术特点,和战役经过相互映证,使读者对风帆时代影响海战结果的若干要素如天气、风向、潮汐、洋流、通信、舰船性能、补给等有了更深的了解。

作者在运用全景方式描述欧洲历史上这一段风云会际时期的过程中,通过对当事人大量决策过程的细致描写,刻画出多个特色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意志坚定的小皮特、老谋深算的米德尔顿、斗志昂扬的纳尔逊、叱诧风云的拿破仑、谨小慎微的维尔纳夫、无畏而幸运的阿勒芒…...在仔细阅读包含着他们智慧、激情和信念的各类书信和命令时,仿佛使人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当时政治军事博弈的复杂、紧张和曲折之处,欲罢不能,读史之妙莫过如此。

纳尔逊

维尔纳夫

复盘分析

但凡事后评价前人的行为,往往会产生不小的偏差,毕竟时过境迁,隔着久远的年代难以体会到历史上那些决策者汇集信息进行决策的难度和承受的压力。但事情就是这样奇妙,对历史的复盘也是研究历史时最吸引人之处,只要尽可能保持客观公正,还是能读出几分味道,看出一些问题,故而还是冒昧说上几句。

先说失败的一方,法国的战略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实现,事实上在维尔纳夫幸运地突出土伦港,消失在茫茫大西洋中时,一度对英国海军造成极大压力。特别是合流加迪斯西班牙分舰队后,组成了一支“强大”的联合舰队在大西洋两岸来回游弋,在加勒比时还攻略了几处英国殖民地,一旦再返回欧洲和布勒斯特的分舰队汇合,而英国各舰队又未能及时相应集结的话,就真的能完成拿破仑的指令,控制英吉利海峡。只可惜历史不容假设,战争没有如果,法国海军在三甲板战列舰上的劣势,优秀海军将领的稀缺,水兵的战斗经验不足,风帆时代海军指挥的非即时性,联合作战的难以统一等等,都制约了这只世界第二的海军发挥出最大战力,要实现皇帝的计划更是势比登天,最后只能从加迪斯强行出海后在特拉法尔加灰飞烟灭。

法军攻占钻石礁

对比而言,法国海军的种种不足之处正好是英国人的优势所在:装备上拥有更多的三层甲板战舰,水兵们常年在海上积累着经验,海军将领基本上具备良好的判断力,特别是勇气,逢敌必亮剑。要说困难只有兼顾对敌作战和保障海上交通线的双重任务一直困扰和制约着海上的舰队司令们,再就是战略上要以一岛之力对抗强大的法国霸权。但在作者看来,这些优势都不是帮助英国战胜对手的最关键因素,最关键因素还是以皮特为首,海军大臣米德尔顿制定的总体战略,即坚持以攻为守,通过派出远征军,将矛盾引向欧洲的东部和南部,引发俄、奥、普与法国的摩擦和冲突,从而再次组建起反法同盟,借助同盟之力击败法国的大陆霸权。从这个观点看,就不难理解为何作者不认同特拉法尔加是战胜拿破仑的“因”了。即便维尔纳夫违令不驶出加迪斯,已在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登陆的远征军已点燃了新反法同盟的火炬。

本书的优点和不足

作为学术顶峰时期的作品,作者在这本书里充分体现了其描述宏大海军历史的深厚功力:

首先是通过数十年的海军文档阅读功底,敢于对百年前的已定性评判提出不同意见(要知道质疑纳尔逊和特拉法尔加对于战胜拿破仑的作用,可是要冒全英国之大不韪的)。

其次是能始终围绕国家大战略进行展开讲诉,通过这个骨干脉络,可使读者对整个战役前后的种种斗争和谋划有清楚的把握。骨干既立,所讲述的内容虽多而广,也能如庖丁解牛,娓娓道来。

再次是重点突出战争计划的制定和战役指挥的运筹帷幄,临机应变,而对海战的战术层面尽量简化,更加体现出海上战略决策正确与否的重要性。

此外,对当时海军技术发展的种种优劣如三层甲板战舰、旗号通信、巡航舰组建监控网等进行了适度的介绍,使得现代习惯于互联网和信息时代的人们得以一窥两百年前海军通信指挥的不易。

从个人角度看,本书的不足有三处:

一是过多注重介绍英法两国海军战时策略的相关内容,而对西班牙、普鲁士、俄罗斯、奥地利等欧洲其他列强当时的政治军事情况没有太多说明。当然,作为一部海军战史专著,注重介绍战争双方本无可非议。只是彼时欧洲处于一超多强的争霸局面,很多时候当权者的决策往往取决于多方试探和博弈的结果。如法国之所以放弃入侵英国,主要原因是拿破仑在意大利的进取行动为奥地利和俄罗斯所不容,导致东方的战云逐渐聚集,不得已而改变战略方向。其间多方的利益争夺非常复杂,而书中的介绍比较简单,如果不是熟悉欧洲当时历史背景的读者,往往不能理解法国、奥地利和俄国的动机。

另一处不足是作者由于国别的原因,对法国的态度是比较敌视的,故而在文笔间带入了不少感情色彩,对法国方的海战谋划和采取的海上战役行动鄙视有余而正视不足,在这一点上多少减弱了作为大师级著作的客观性。

第三点不足是对英法两国当时的综合国力没有介绍,易使读者在衡量双方实力时缺少全面性的了解。

再经典的著作都会存在不足,但瑕不掩瑜,得益于充分的细节描写和清晰的逻辑分析,能更多地从此书中了解到这场海上大战的台前幕后,感受到科贝特讲诉海战历史,剖析局势的独特方式和魅力,非常适合爱好海军战略研究和海军史的读者。

掩卷回顾,对彼时海上各战役的组织更增加一份敬畏之心,对奋斗在波涛汹涌洋面上的那些胜利者和失败者产生更多的敬意。感谢上帝创造了科贝特,感谢科贝特创作了此书。

两百年时光荏苒,创造历史的伟人和记述历史的大师均已作古,只余屹立于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上的那座纳尔逊雕像依旧远眺着远方,倾听着来自大西洋的涛声,引发后人无限遐想和感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