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唯有香如故》读后感精选

《唯有香如故》是一本由颂元著作,鹭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唯有香如故》读后感(一):暗香袭人

一直以来都比较喜欢追寻一些比较有个性的香调.可不懂香的我.看来看去也都是一些大众的奢侈品牌.那些品牌大多都是花香果香.一股商业味儿.闻起来也没什么特色.意外的一次机缘.朋友介绍了一个公众号.一直关注慢慢的算是有了一点点的了解.出于想多了解一些香水的文化买了这本《唯有香如故》.这是本有味道的书.可以自己购买香.边闻边读.非常的有创意并且可以真正的去了解这些香.这也是一本关于爱的诗篇.行走的记忆.每一种香水背后都有作者的一些小故事.小感悟.书中还附送了一张巴黎小众香水的地图.以后旅游的时候可以用到.也必定值得一去.总之喜欢香水的朋友们有空可以去看看.真的会学到很多.

《唯有香如故》读后感(二):这位小众之地创始人使我大开眼界

颂元,又一个北大才女,孝死。

整本书十八章,把对香的评论写成了史上最装逼游记。整个地点选用都是重游小布尔乔亚圣地:台北,新加坡,欧罗巴。每章前面还要牵强附会地扯上几个著名非著名诗人的诗歌作引子,后面还好死不死地把自己的大作也发上。

文笔之矫情程度比周婉京有过之而无不及,北大殖'人'模子出来的,可惜没有去HK镀过金,所以还是有点露怯,时刻露出那种不切实际又小市民的对上流社会和奢侈品牌的过度艳羡与幻想。字里行间还不忘夸赞自己有品味。其独立女性而且非常挑剔的人设,主要靠"鄙视花果香爱好者"来维持。

整体就是希望用殖民者的傲慢来教育什么都不懂的中国普罗大众什么是香水,毫无诚意,充满了居高临下的恶臭。假如看了这本书,你没有感到不适,还力捧,那多少说明骨头有点缺钙。

感谢提供装逼指南,谢谢您嘞。

《唯有香如故》读后感(三):Jo Malone

拿到这本时,看到书名,就想起一句诗: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好美好美!此时,我手上拥有的香水仅有一瓶,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瓶香水。圆圆润润的透明的玻璃瓶,稍稍有点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月亮即视感。这是死党培送我的香奈儿邂逅柔情淡香水(100ml)。我欢喜不已。粉粉的,煞是可爱,好似不管你有没有少女心,一下子全都被它燃烧起来了。拿到手,我没往身上喷,倒是先给我新洗干净的被单床单和枕头上喷了些许,躺在床上,每次都是甜甜的入睡,很是开心。

我想,大自然,本生就是一个神奇的调香师。它能把各种香味捧至你鼻前,包围你,柔软你。从一出生时接触到的妈妈香、痱子粉香,长大后渐渐接触各种饭菜香,瓜果蔬菜香,书本墨香,以及各种各样的花香。这些香,也许因为没有尘封在瓶瓶罐罐中,有季节性和偶然性,也有无穷无尽的无私奉献精神,所以便是免费的。一旦装入各色精美瓶瓶罐罐且随时随地可使用你念想的那种香味,便开始要收费了。

作者这本书的设计还是挺特别的,总共18章,每章开篇是一首诗歌(我想作者是爱诗之人),接着在结合故事让我们这些初踏入香水世界里的人面对从未见过的词语显得不会那么无助和徘徊,让我们循序渐进,顺其自然的放心的将另外一只脚也抬起,勇敢的踏入作者营造的18味香气的世界,跟随着作者一步一步往香香深处走。

作者,不只是用香味来放松,更是把我们带到她香气中的所有她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走过的路、爱过的人。于是,懵懂的我,看完竟然跟中了魔怔似的喜欢上Jo Malone中蓝风铃草女香以及鼠尾草和海盐中性香。不知道为何,单单只是读着作者所写,盯着文字的一笔一划,我竟然不可思议般的好似闻到了那种清新、与世无争的空净以及微微咸版的大自然。坐在房间里也好似贴近大自然,无比愉悦。

此时合上书本,闭上眼睛,静静地脑海里出现了我已下单在路途中的那两瓶香水朝我奔跑过来的欢快身影。彼时,我将拥有3瓶香水。香哉美矣!希望,未来,跟香香一起天真烂漫慢步走!

《唯有香如故》读后感(四):雾霾,香水,二维码

早上醒来窗外白茫茫一片,仿佛外面的世界消失了,楼下高中的操场都看不清了,原来是下了很严重的霾。

我把脑袋从窗户探出去,依旧看不清什么东西,楼下几乎没什么行人,马路被雾气弄得湿漉漉的,就像刚下过雨,空气有一点刺鼻。虽然是个充满有毒空气的恶劣天气,但却完全不像暴风雨天,外面安静的几乎令人惬意。

朋友圈里都在吐槽恶劣的天气,老公却要在这样的天气乘飞机出差,他跟我抱怨飞机场像火车站一样挤,我暗想应该会有人在飞机场泡方便面吃。得知外面的人那么焦虑,反而让我更觉出待在家里的安逸。儿子盖着我的大厚棉被在他的床上睡大觉,他自己连同婴儿床都被大厚被子淹没了,只剩下一个红扑扑的小脑袋露在外面,睡的比冬眠的熊都香。被窝里面温暖如春,卧室里却是只有十六度的南方湿冷的空气,实在太适合睡觉了,我就躺在他旁边读完了这本书。

这么好的天气就适合这么一本带点小矫情,小趣味,让人有点小小的联想,又带有精致插图的书,如果看《存在与时间》这样严重打击人智商的书,就太辜负这样昏昏欲睡的日子了。

我收集了好几本关于香水的书,香料啊,水晶瓶子啊,诗一样的名字啊,总是令人浮想联翩,不过我自己从来不用香水,我喜欢洗的干干净净的人肉的味道。这本书是关于沙龙香水的,不过与其说他是一本香水品鉴指南,不如说是一本和香水有关的随笔,作者的个人感受远远多于客观的描述,不过也正因此这本书才适合这样的天气。我大学的时候最喜欢看女性作家的书打发时间,躺在宿舍的床上一边看着虹影之类的作者,一边又任自己魂游天外,虽然在看书,但更多的思绪却飘荡在由书引起的联想空间里,简直惬意极了。大学毕业后就很少看这类书了,但是看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让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再屯几本女性作者的书,用来消磨这样的好天气。有点不知所云的矫情,又有些精致的美丽,让你一边吐槽作者,又不时被一些句子小小惊艳一把。

看到书的结尾有作者的二维码,扫描就可以购买书里提到的十八支香水,我真的扫了,但看到一盒要998立马就不想了。现在看书真的很神奇,看完书扫一下二维码就有可能跟作者认识,要是古代也有这东西就好了。李白可以在自己的公众号里推送一首将近酒,然后文末写上只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购买同款美酒,并附赠作者游览夜店优惠券,凭券可免费观看胡姬舞蹈表演。

买的人一定比买998香水的人多吧。

《唯有香如故》读后感(五):他人的幻影

人活于世,把世界划分成自我和他人,自我的光芒自核心强而往边界弱去,对岸的他人亦如此,仿佛漂浮在黑暗海面上的孤岛。两股微弱光芒交汇、溶于黑暗的地方,到底是他人的边界、还是自己落下的影子?答案往往并不明晰。如果用买衣服来打比方,就是衣柜里那件永远不会穿的长裙,不适合自己、不会在自己身上发光,但却热爱,因为某时某地看见了它在他人身上流光溢彩、按捺不住心底蠢蠢欲动的关于自己的可能性的萌发。

香水,对我而言,就是自我的对立面,是他人的光芒的一点残留。

我了解自己在香水上的立场:谈不上不喜欢、只是没有这个习惯;嗅觉比一般人灵敏;周围的人很多有鼻炎、闻到香水会不停打喷嚏;跟两只狗三只鸟分享着空气、人类的香水是他们的毒药;讨厌有机溶剂的臭味,无论在香水里藏得多么隐秘。如作者在前言里指出的,我真的是只有在周围有异味的时候才会往四周喷香水的人,并且只要有可能,比起香水我宁可选择植物精油,薰衣草、洋甘菊、尤加利、迷迭香。你曾在雷雨后的夏天穿过香樟树林吗?那是我无比依恋的味道,是活着的、蓬勃的生命的气息,是灌在瓶子里的尸油和工业原料不能望其项背的生命力。鲸鱼应该在海里歌唱,应该划破天际乘风破浪,而不是被对半剖开获得用于制造昂贵香水的龙涎香。

我在香水上的立场,不曾因为这本书而改变。如果说这本书带给了我任何启发,那就是向我明确了自我和他人的界限之所在,再一次让我确认,我不是、不曾是、永远不会是、也不想成为作者这一类的人。就好像一个苹果面无表情地看着一个橘子,互无瓜葛,没有对错:我是枝头一颗苹果、能让飞过的鸟解渴这辈子就值了,你是人工温室反季节栽培的橘子、起了个高逼格的名字叫“柳橙”,在进口水果超市的荧光灯、人工冷气和包装精美的纸盒子里沾沾自喜。

谢天谢地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诚如珍妮特温特森所说。

机缘巧合拾获的他人落下的幻影的碎片,往往倒映出未知的自己。我其实很想知道惯于用香水的人还记不记得自己原装的气味、是否喜爱自己的味道。

据说人的天然体味中藏有DNA的密码,曾有实验让人闻异性汗湿的T恤,发现越觉得难闻DNA的相似性越高、因而更不容易来电;而越觉得不难闻DNA的相似性越低、也就是说、越有可能成为潜在的配偶(因为后代的免疫系统会更好、生存概率更高)。如果这个实验结果是可信的,掩盖了本来气味的香水,是不是会驱散注定的伴侣、引来不对的人?另有心理学理论说,闻自己的气味,能让人迅速安心。那么香奈儿五号、或是别的什么和无数人撞衫的气味,带来的又是什么样的安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