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希腊神话》读后感精选

《希腊神话》读后感精选

《希腊神话》是一本由[法]伊万·波墨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0,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希腊神话》读后感(一):童年

木心有说过,希腊神话是人类的童年。是的,他任性妄为,浪漫,忧愁,一下天堂一下地狱。轰轰烈烈。尽管我是个没什么激情的人,但是还是挺喜欢这些故事的。

可以作为典藏书了。尽管有很多书,我觉得看过就可以送人了。但是这套还是舍不得的。起码得再陪伴些时间。

《希腊神话》读后感(二):人间神话(熊亮/文)

对希腊神话的题材太熟悉了,但这本书还是给了我完全不同的感觉,画面文字都很委婉,却不动声色地撼动了我。

掩卷回味,就是“人性”两字,原有的故事不变,但非常自然地加了合理铺垫和心理思考。一下子,从神的世界变成人间,将史诗叙述成小说,把大起大落的戏剧性揉成含蓄内隐的生活和命运,连每一幅画面的调子也恰到好处校至低徊,所有的一切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空间,将人拢入其中,俄耳甫斯的悲哀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经验着的,俄狄浦斯的重负和救赎,在每个人心里挣扎,甚至故事结束时陪伴他的女儿安提戈涅,仅仅一句,我们也能窥见她未来的命运与心境……

近年希腊神话改编成漫画和绘本的有不少,但不知如何与这套书类比,它完全不同,是文学性非常高的绘本,同时画面的美感和语言,及其图文结构变化都是经典的。

《希腊神话》读后感(三):希腊

【希腊神话】 希腊古代神话和中国古代神话真的差别很大。 今天貌似一口气读了八章。从创世纪到之后的一些零碎神祇的故事。刚开始读几页真的觉得和圣经的故事差不多。且我甚至更喜欢圣经多一点吧。初接触。便也被那些繁锁的名字所困扰了。神话色彩也特别的浓厚。本我也不吃这一套。但无可奈何的被书中一些浪漫,象征化。艺术化的人物所吸引,若要结合当时那个时代的背景去看就更有风趣了。人民为创神满足一定的欲望。其中分有很多恶与善的神。也正应了那个那个时候人们的欲望。比如代表恶。黑暗的神。塔尔塔罗斯。冥王哈德斯,但我觉得那个时代的神几乎都那种带着人的傲慢与骄傲的。例如太阳神阿波罗。或者说是圣经里面的耶和华。还有之前我就耳熟能详的克洛诺斯ー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吃下自己孩子的那个神。 总有一种背叛神明便要受到惩罚的感觉。 但我觉得看这种作品。这类神话。真的要结合艺术家的画作和一些作品结合着去感受。因为迄今为止的一些艺术作品中常有那种借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去抒发自己情感的作品 (仅个人观点。可以和我一起讨论。)

《希腊神话》读后感(四):作者创作理念自述 二段

1.

在我小的时候(“二战”刚过),家里面没有什么书。我妈妈有个工作上的朋友叫莉莉,她没有孩子,把我当成自己的侄子看。有一年圣诞节,莉莉姨妈送了我一本世界神话大全,我尤其喜欢里面忒修斯和俄耳甫斯的故事。

我发现改编给青少年看的希腊神话故事无一不是删节过的,从而有了自己创作一版给儿童看的希腊神话故事的愿望。在希腊神话中,一切都是相互影响的,什么都不应被删节。没有必要避而不谈米诺斯国王妻子帕西淮跟白色公牛的风流韵事,也没有必要回避她要求代达罗斯给她打造一匹树脂母牛,以伪装着去与白色公牛相会的故事。因为之后代达罗斯建造的那座大迷宫,里面关的正是这场不伦之恋所产生的结晶。这些我们都可以讲给孩子听,但并不是说无论什么方式都可以。

——伊万•波墨

(选自法国开心学校出版社《关于我最喜欢的作家的一切——伊万•波墨》,作者与法国童书评论家Lucie Cauwe对谈)

2.

过了很长时间之后,我终于可以说,为什么我要绘制这套书了。过去我总说,我因为觉得给青少年看的希腊神话改编得太温和甜腻了,提供一个不那么删节过度的版本很有必要,因为希腊神话中的各种元素是相互联系的。这些理由都对,但是现在,过去了这么长时间,我终于明白最根本的原因了:就是因为童书中总是会出现的关于反叛、关于破除禁忌的故事因素。

市面上,讲发脾气、搞破坏的童书总是能取得很大的成功,可是光靠这个,我们能让孩子真的明白什么是禁忌与反叛吗?

孩子总是破坏性的、爱走极端的,比大人过十倍而不及。我们应该教会他们如何在社会上与人相处,而不是教他们如何更加有破坏性。如果我们跟他们在搞破坏上一决高下,肯定会输给他们,因为他们比我们的胆子大得多,这样下去准会引发灾难。

而说到禁忌和反叛,关于这个话题讲述最多的是在希腊神话。希腊神话中的禁忌与反叛,极端的,还会涉及恋童癖、乱伦等等。可是希腊神话写得太好了,让一切都不动声色地发生,它的故事如此感人,使得那些禁忌和反叛元素看上去也仿佛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进入到了故事当中。这要比只刻意讲一个想要搞破坏的人的故事所达成的效果要震撼得多。

——伊万•波墨

(选自法国开心学校出版社《关于我最喜欢的作家的一切——伊万•波墨》,作者与编辑Arthur Hubschmid对谈)

《希腊神话》读后感(五):童年的希腊

包子三岁半,对所有离经叛道的事物感兴趣,正狂爱“可爱的”幽灵、吸血鬼、树精、狼人和海盗。好吧,小屁股坐坐好,妈妈今天给你讲一个牛头怪的故事。

我自己接触希腊罗马神话的经历非常曲折,在一个知识相对匮乏的时代,可以用“可歌可泣”来形容。读书总是有机缘的成分在,记得初中时用零用钱买了一本书,国内编译的《希腊罗马神话辞典》,吸引我的是书的封面,棕黄二色,线描的一位希腊少女吹着竖笛。既然是辞典,完全是按照条目编撰,而我,硬是从中发现联系,再把它们复原成故事与体系!非常入迷。以此为起点,找到郑振铎、发现罗念生、大学时代终于迈入那个古老神奇的世界。这种感情异常深厚,是以2005年注册豆瓣时,用了希腊瓶画当头像,至今不变。

祖师爷讲西方文化源流,强调希腊与希伯来。西方学术“言必称希腊”固然不对,不懂的话,怕是也说不过去。“古典学”在中国歧义迭出,不从学术而从知识普及的角度看,谙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毕竟少数;读过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阿里斯托芬的,阳春白雪;芸芸众生知道些古希腊罗马的神话与传说,算是迂回地接近“古典”,也算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吧。

我其实不知道多大给包子“看”希腊罗马神话为好。它们显然不同于现时流行的道德教诲和情商培养,人类童年期的故事,野蛮,悲壮,神祗有人的弱点,英雄受命运左右,迥异于幼儿园那简单分明的世界。请教了一个教育专家,说少年版可以看施瓦布,童年版呢,不妨看看绘本。这才买了法国绘本大师伊万·波墨的这一套。

颜色并不那么鲜艳,调子偏冷。也有裸体的男男女女,表现希腊么,应该的。米诺斯迷宫显然参照了考古发现比较准确。故事本身,也并没有加以教化处理,原汁原味。书里有考古,有人名地名索引,有关于传说与历史的评点,很是贴心。如果是小学看,应该效果更好。至于包子吗,我给他讲个简版的,他指点着牛头怪、迷宫、大帆船,这些他已经有所了解的图像,居然也听懂了大概!就是现在,他用手在头上比划着牛角,正在我的书房里横冲直撞呢!

我觉得,娃娃不一定读书,要看个人爱好。但是包子既然表现出对于“读书”的浓厚兴趣,那还是加一点经典为好。这一套五本,连荷马史诗都有,也算是登峰造极了吧。

PS,近年大有成为少儿读物专家的趋势,老友邻莫怪。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