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汉400年》读后感精选

《大汉400年》读后感精选

《大汉400年》是一本由新世界出版社著作,60.00出版的30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汉400年》读后感(一):两汉人物速览

汉代完成和巩固了由秦开创的大一统帝国,基本奠定了此后帝制的框架。两汉合计400年的历史,无数帝王将相活跃其中,其中既有帝王心术、后宫争宠,也有辉煌文治和金戈铁马。这本不算厚的书以古朴的汉画为书封,以《大汉400年》为名,讲述了自西汉到东汉的400年历史。 书分四部分,按时间顺序分别讲述了两汉的帝王、后宫以及文臣武将,这个分类大体对应传统史书中的“纪”“传”,涵盖了两汉皇权、后宫、朝堂和沙场的诸多人物,串联起400年间的重大事件,如七国之乱、北击匈奴、霍光辅政、光武中兴等,也展现了汉代皇权挥之不去的阴影——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 其中,帝王的叙述侧重西汉,单独讲述了开国的高祖刘邦到文景之治、开疆拓土的汉武帝以及昭宣中兴,东汉则只单独讲了汉光武帝,其它汉代诸帝则被“打包”讲述,而短暂创立新朝的篡位者王莽也位列诸帝其中,拥有了姓名。大汉后宫故事则讲述了自吕后以下的汉代皇后、妃嫔等。至于文臣武将,由于历朝人物众多,大多是采取群像写法,如“东汉早期文臣群像”“文景时代的老将与新星”“云台二十八将”等。总体而言,单列一章的传主叙述较为详细,能有所分析,而作为群像之一的人物往往就面目模糊,甚至只是一笔带过。 由于篇幅所限,本书叙述非常简略,因此对很多人物的描写并未覆盖其一生,只是选取其若干事迹来叙述。如张释之作为汉代著名司法官员,书中简要介绍了他以严格执法、不徇私情著称,但只介绍了一件执法事迹。并且,由于采取分四类主体叙事,一些人物的事迹也就散见于不同部分。如在文臣列传部分,对周勃只写了其被汉文帝问政时“汗流浃背”一事,而其在吕后死后平定诸吕的事迹则见于吕后故事的结尾。而武将部分,汉初功臣韩信只交代了其登坛拜将之后至平定赵地,其人生结局同样见于吕后故事部分。为此,书中往往以小栏目的形式介绍人物生平。如李广就只写到他获得“飞将军”美誉的高光时刻,而在小栏目中提到其迷路干犯军法而自杀的结局。因此,这样的写法不足以取得全貌认识,而更类似于人物速览,如果要进一步了解相关人物,还需进一步阅读其它书籍。 本书内容浅显,可以作为普及读物,供对汉代感兴趣的读者大致了解历史脉络。

《大汉400年》读后感(二):以碎片抵达全面

在中国古代王朝中,若进行一次投票,选出最为强盛的朝代,票数最多的恐怕是汉朝和唐朝。的确,巅峰时期的汉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开放,在对外关系上也是北征匈奴,西击大宛,“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历史作家张嵚的《大汉400年:大汉王朝的四个侧面》,选取了在汉朝历史上留下重要印记的帝王将相和历史事件,从碎片化的叙述中组构出大汉王朝的整体图景。正如副标题所示,所谓四个侧面,作者从帝王、后宫、文臣、武将四种视角展开,将波澜壮阔的大汉历史娓娓道来,“以时间为经,以人物为纬,展现大汉的皇位传承、后宫、朝堂、沙场四个侧面”。

瓦尔特·本雅明在其论著《历史哲学论纲》中说道,“把过去的事件不分主次地记录下来的编年史家依据的是这样一条真理:任何发生过的事情都不应视为历史的弃物,只有被救赎的人才能保有一个完整的,可以援引的过去。” 当然,不仅是发生过的事情自有其历史意义,曾在历史上留下或浓重或轻微影响的“局内人”,也构成一部自洽自足的编年史。书中的帝王将相、皇后公主,其自身都拥有一部跌宕起伏的人生传奇,作者将这些传奇一一呈现,让我们看到汉朝的不同面向,认识了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生动鲜活的大汉王朝。

我国有句充满智慧的古言曰,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是的,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所谓他者始终是自我的他者,历史研究均无可避免地渗透着学者自身的主观认知。但读史依然重要,阅读历史的过程既是对过去的镜鉴与检视,也是对当下与自我的感知和体认。

就我的阅读而言,平时历史类的书籍,多是专业的学术著作,极少读通俗类历史作品。当然两者各有利弊。专业类的学术书籍遵守严格的学术范式,讲求独到精深的学术创见,不过有时读着比较吃力,或者说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而通俗类的书籍重点在于普及历史知识,阅读体验通常更好,读着也更为迅速,只是对经常难以触及到纷繁复杂的历史细节,也无法揭示事件背后的历史逻辑。于我而言,读多了专业著作,读读通俗类的书籍,倒也十分不错,就像是大餐后的甜点,权当一次轻松愉悦的调剂。

《大汉400年》十分通俗,但这种通俗中又有专业的考据,并非对历史随意的解构。对汉朝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读此书。

《大汉400年》读后感(三):《大汉400年》七国之乱的本质是什么?

通过本书浅谈一下“七国之乱”。西汉时期的七国之乱比较耐人寻味,他表面是关东刘家诸侯与关西的汉朝正统的争天下之战,但其透露出现的又是一种复仇的气息。叛乱的七国诸侯们真的希望通过一次集体的暴动来推翻汉景帝的皇位吗?可能,他们并没有想到这么远。

七国的带头大哥是经济实力较强的吴王,但那时候的吴王已经是高龄了,62岁,在汉朝那个普遍短命的时代,这应该属于罕见的超长待机了,而这种年纪的人很难有足够的精力支撑叛乱这么消耗人精力的活动。而且吴国算是强国了,征发了整个封国的民力,也才征发到20万左右的兵力,所以吴王的很多布局与战争策略都是相当保守,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孤注一掷呢?

读本书就能看出一些端倪,其实就是“复仇”,因为齐国、楚国、吴国多年被汉文帝这一支欺负,各种杀父之仇、杀子之狠都是在挑战关东诸刘的神经,他们也知道长安不容他们久矣。到了后来,汉庭对关东诸刘进行了双方面的蚕食:一是以绝嗣为名,没收诸侯王的封地;二是以犯法为名,削夺诸侯王封地。这就让诸刘变的很难受,总感觉头上悬挂着一把大刀,汉文帝时期,对诸刘还在注意一点策略的,虽然消弱诸王的势力,但基本还是让诸王的后代继承诸王的地盘。但到了汉景帝上台,吃相就突然变得难看粗暴了,直接封了自己的儿子为长沙王,将手伸进了隔壁老王家的被窝里,后来又陆续发生兼并事件,其实无异于欺负关东诸刘力量小,不敢还手。

但诸刘也不是甘于被欺负,终于集体发难,虽然最后身死国灭,但也换回了一些尊严。经过七国的鲜血的洗刷,刘邦所建立的汉朝的枝枝节节被一扫而空。七国之乱本质到底是什么呢?可能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复杂,可能就仅仅就是新旧集体对利益的一次重新分配。而比较可悲的是,这次重新分配,参与者都是一家一姓,只有刘姓者才有自己的分配机会,其他姓氏的人只配在旁边看着,或者参与到这次分配过程中最血腥的过程,最后的收获与其他姓氏无关。

全书有趣的观点较多,值得耐心阅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