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汉荣耀读后感100字

大汉荣耀读后感100字

《大汉荣耀》是一本由上医治国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汉荣耀》读后感(一):天涯论坛煮酒论史排行第一的作品

大家好,我是本书的作者上医治国。这本书原名叫《巍巍大汉:英雄的时代》,出版改名《大汉荣耀》,其实我觉得原名更好,更切题。这本书写了我六七年时间,实在是已经殚精竭力了,希望大家能喜欢并多多支持,也让我有动力完成后面东汉的两本。如果大家对本书以及对之后东汉的内容有什么建议或者意见,请告知,万分感谢。

《大汉荣耀》读后感(二):兴盛与衰亡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历史,虽然我是一个理科生,但也非常的热爱。觉得在历史中,可以学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封面是大红色。与副标题,王朝鼎盛与命运转折很贴切,很符合这个主题。感觉很不错。

历史,或者简称为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泛指所有事物的演变过程,一般专指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演变情形,某种事物的发展过程或个人的经历。简而言之,即为对过去事实的记载。唐太宗曾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

历史的存在,是有很大的意义的。

这本书是这个系列的第二本书。我是看完了第一本,觉得很不错,特别来看的第二本。作者的文笔依然在线,通俗易懂的将历史像我们娓娓道来。像我这样的理科生都听懂了。

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历史的另一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

如果你想了解关于大汉的历史。我想这本书一定不会让你后悔。你一定会爱上它。

《大汉荣耀》读后感(三):西汉那些事儿2

作为《大汉荣耀》系列书的第二部,《大汉荣耀 王朝鼎盛与命运转折》延续前一部的写作风格,讲述了西汉后半段的历史故事。从西汉鼎盛时期的汉武帝刘彻到王莽新政,西汉灭亡,至此我们看到一个庞大的帝国从建立之初到黯然结束的历程。

在中国历史长河所经历的众多朝代里,西汉是一个时间跨度长、国家强盛的朝代,出现了几个颇有作为、对后世影响深远、雄才大略的皇帝,比如刘邦、刘彻等;也出现过一段经济繁荣、和平稳定的时期,比如文景之治。有明君圣主,自然会有忠君爱国的文臣和骁勇善战武将,而西汉,最不缺的就是武将。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尤其是皇权至上的君主对于权力的渴求和控制欲,一个朝代的建立必然是以推翻前一个朝代作为基础的,这种好胜好武的基因从刘邦一直延续到刘彻身上,逐渐强大起来的帝国并不满足于对强悍的匈奴采取和亲、妥协的政策,希望战胜甚至超越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对待强者的欺凌,只有比他更强!一方面是为了边境地区的长治久安,另一方面也为了我泱泱大汉不用向匈奴俯首称臣,汉武帝刘彻开始在历史的舞台上一展雄风。

首先,派出张骞作为使者出使西域,虽然两次的出使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效果,但是对后世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丝绸之路由此打开,中国和欧亚各国的往来日益频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其次,汉武帝发起的对匈奴的战争中,发掘了众多杰出的军事将领,飞将军李广、战功赫赫的卫青、“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等,西汉不愧为英雄辈出的时代。平定匈奴之后,穷兵黩武的汉武帝又接连征战南越、西南。

卫子夫与卫青两姐弟,一个在后宫,一个在战场,一个母仪天下,一个手握重兵,两人互为倚重,卫氏一族一度权倾朝野,无上荣耀。虽然身居高位,但他们都能认清自己的身份地位,知道自己出身低微,能获得皇帝的宠信并不是必然,卫子夫有德行、性柔顺,卫青爱兵如子、为人谦和,也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受宠多年。然而,朝堂永远是漩涡的中心,波云诡谲是非难辨,想要全身而退太难了。卫青病逝之后,灾祸终于降临到卫子夫和太子刘据身上。晚年的汉武帝变得多疑猜忌,迷恋长生不老之术,被善于阿谀奉承挑拨离间的人所利用,借巫蛊之祸,逼死了卫皇后,害死了太子。

多年的征战使大汉的疆域得到拓展,但是也损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动摇了国家的根基,也由此埋下了动乱的隐患。不得不说,汉武帝时期,是西汉王朝命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除了武力强盛外,西汉还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他的《史记》对后世营销深远,虽然他命运多舛,但丰富的人生经历也让他的作品更加冷静、客观。

历史朝代的兴替,个人命运的沉浮,从来都能给后人带来很多思考。希望今天的我们能不忘历史,砥砺前行。

《大汉荣耀》读后感(四):读历史,有未来

汉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即荣耀又悲情的朝代。其实把每个朝代独立出来看,我们都能看到历史的波状图。每个朝代都有它鼎盛的时候,也有跌到低谷的时候。好像荣耀又悲情,不仅仅是汉朝独有。是的,对于每个历史时期来说都有相对的繁荣与落寞。但汉朝与之不同之处在与,他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朝代, 留下辉煌的成就和灿烂的文明,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刻、久远的影响,与几乎同期的欧洲罗马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强大帝国。

为什么在汉朝之前秦统六国却不能长久呢?读了这本书之后,感觉对此又有了深刻的认知。春秋战国,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很多学术思想,道法相互碰撞。但秦统一六国之后,遵从法家思想,为了巩固政权,进行“焚书坑儒”。秦嬴政对思想政治的独裁让其他思想渐渐沉默,紧张压抑的法家思想弥漫整个秦朝。秦后期,经济落殁导致政治环境更加紧张,墨家“兼爱'"非攻”的不到支持,反而给道家和儒家思想有了发挥的空间。道家主张清净无为,儒家注重礼义廉耻。两者都是谦卑,柔和的政策。让在高压政治环境下的人民找到了思想上的出口。当时《道德经》受到政治家的欢迎,这本书语言简洁,申明大义。这样道家,修生养息,无为而治的思想得到广泛流传。以至汉初年,人口增长,粮食成仓。这些都为汉朝能长治久安打下良好基础。

谈完思想的初步发展,作者又继续阐述,刘邦是如何从道家思想转向儒家思想的拥护者的。儒家提倡新王要改制,要改正朔,易服色,建明堂。其实就是重新来建立一套规矩,分尊卑,分长幼,分地位。这样等级一出,人各自归位,那么君王也更好管理了。董仲舒还建议“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此外巡守,封禅,改制,郊祀等大典统统搞了个遍。其实也就是想把儒家的地位树立起来。成为正统的国家学术。

政治思想统一了,国家实力又充实了,该是向外界展示大国风采的时候了。刘彻要搞“外交'.,第一个出使的外交大使就是,张骞。也就是我们在历史书里看到的张骞出使西域。古时候这些出使不是单纯的语言沟通,互通有无的交好。大多是出兵远征,要交战一番。委派张骞也是这样,他其实是去说服月氏人对付匈奴。但是呢他一路比较坎坷,先被匈奴抓住,羁押了十几年,还成亲生子。等到对他看管放松,张骞又逃出匈奴找到月氏,无奈月氏不想陷入战争,张骞又被匈奴抓了回去。直到匈奴内乱,张骞趁乱逃回。此后张骞又代表汉朝与西域各国交好,汉朝的边境从此数年安泰平顺,张骞也在出使西域的路途中病逝。

汉朝从刘邦到吕后再到文景二帝,一路高歌猛进彰显汉武雄风。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每一个章节都能勾起我的回忆。那些曾经从历史课本里读到的知识,现在又再一次浮现在眼前。不论是在历史书里,还是影视作品里。汉朝都是我们百转千回,追寻,探索的朝代。它的存在,像在告诉我们,中华文化,历史,政治的伟大和辽阔。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敢是我们汲取的宝藏。看盛世,明智志。看转折,知边界。读历史,有未来。

《大汉荣耀》读后感(五):由盛及衰,命运的转折

《大汉荣耀》第一部解决了内忧,接下来第二部就是外患了。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一首《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可见,匈奴作为大汉民族的首要外患,如何处理与匈奴之间的关系,成为汉朝历代皇帝首先考虑的问题,汉代初期刚刚统一,老百姓经历了多年的战乱,已经是苦不堪言了,当时的执政者考虑百姓,与匈奴和亲是上策。俗话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击杀匈奴,重点写了卫青和霍去病两个人横扫西域,击杀匈奴的壮举。特别是霍去病,使用了闪电战的战法,比二战德国人横扫欧洲各国早了2000多年,然而最后英年早逝,令人叹息。而卫青把匈奴打跑了以后,面对无匈奴可打的局面,一个人郁郁寡欢而死。还有写了名气最大的李广将军,在漠北之战时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古往今来,没有几个皇帝是属于知错就改的类型。对于一般的统治者,面子永远比人命更重要。伴君如伴虎,不在于你不能跟他唱反调,而且哪怕你是在迎合他,也要先揣摩他的想法,不然事情恐怕会超出你的想象。

对于一个人物的定性,人民的评判往往才是准确的。有得必有失。当你一心去争取一些东西,不管是功名利禄还是其他的什么,你都必定会失去一些东西。汉武帝刘彻的一生,可以说雄才伟略,也可以说穷兵黩武,功过得失一切都在人心里。 贪官污吏是历代王朝以来一直都有的。李广利带了六七万人去打大宛国,刘彻是举全国之力给这支军队提供后勤保障,正常情况下粮饷应该是充足的,至少不至于饿死人。结果从统帅到校尉,往下层层剥削,到了最底层的士兵那里,只有忍饥挨饿,或者逃亡。几万名士兵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好不容易捡条命军营,结果发现连顿饭都吃不上,他们没有死在敌人手里,却饿死在自己人手里。 权贵一般都是皇亲国戚,先是吕氏家族,后来是霍氏家族,尽管吕雉、霍光在位的时候,利用权力给自己家族的人都封官晋侯,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然而一旦核心人物去世,用树倒猢狲散来比喻还是比较贴切的。冰山易倒,再嚣张跋扈也要看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他们迎接的是来自新任皇帝的巨大打击,灭三族,这是当时最重的惩罚了。可见,就算你能在台上风光无限,下台后能不能全身而退,能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后代能不能受得住?这也给了一些启示,对于后代我们应该留下榜样的力量,比如家风、家训之类的,可以流传好久,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的幸福应该自己创造。相比之下,导致西汉灭亡的王氏家族,其代表王莽更厉害,当了摄政王还不够,他自己想当皇帝,隐忍了多年,不惜牺牲了自己两个儿子,直接废掉西汉最后一个皇帝,成立了新朝。 外戚与宦官是导致西汉灭亡的主要原因。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小人的力量不得小觑。作为阉党干政的先行者之一石显,虽说他有善于理政、揣摩上级心思两个优秀技能,但是他性格扭曲,一心想要荣华富贵,可见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内心的善恶,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 西汉已亡,王莽成立的新朝拉开了序幕。期待作者后续的东汉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