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汉帝国在巴蜀》读后感摘抄

《大汉帝国在巴蜀》读后感摘抄

《大汉帝国在巴蜀》是一本由饶胜文著作,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80元,页数:4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汉帝国在巴蜀》读后感(一):还好没有错过这本好书!

偶然的机会发现这本书,看简介以及一些读后感评价非常好,没有合适的kindle版,于是买了纸质版。还好没有错过这本书,作者年纪不大,名不见经传,但读这本书明显感受到了作者深厚的史学功底和独特(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分析思维能力,光是书中引用的那些史料,都通读一遍就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年,更别说融会贯通、去伪存真得出独到的见解了。看后记,作者写这本书就花了六七年时间,真是不容易,作者不是在“说历史”,而是在扎实的史料基础上分析历史、研究历史,每一条结论的得出都有一个分析判断的过程。虽然说了这么多,想全面分析这本书,还需要用更多的文笔才可以,所以先打住吧。

《大汉帝国在巴蜀》读后感(二):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这是一段我们很多人都熟悉的历史,书中主要着眼于赤壁之战后的格局,将刘备入蜀,夷陵之战,诸葛北伐,这一幕幕镜头再一次展现在我们眼前。简单说书中就围绕着一个问题在讨论,即:蜀汉政权的合法性问题,这是一个试图以川蜀一州之地代表整个天下的政权,看似穷兵黩武的北伐或许是蜀汉帝国存在的意义。书中可能会让读者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刘备,不一样的诸葛亮,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他们为蜀汉政权存续不懈奋斗的信念。正如本书的副标题——蜀汉天命的振扬与沉坠。 刘备建立的汉政权并不像三国演义中那般君臣同心,自刘备夺西川开始,其自身就已陷入合法性漩涡,乃至在后来的整个蜀中政治集团中始终有相当一批人并不相信所谓的天命在汉,这种论调的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蜀汉朝廷和民间,蜀汉的最终灭亡与此也难脱干系。 此外,对本书印象最深的一个节点大概是姜维最后一次北伐的失败。他心存汉室,汉室却已恍如故国;他身在大汉,却恍如羁旅托国。在这个国度,复兴汉室的理想已然消隐,复兴汉室的旗帜已然褪色。当复兴汉室的旗帜不再扬起,汉室就只能隐进历史。“羁旅托国”的姜维在当时该是一种何等悲怆的心境。

《大汉帝国在巴蜀》读后感(三):千载幽幽,谈之空言

本书分析论证较为严谨,对于经典文献裴松之引《三国志》,《读通鉴论》,《秦汉魏晋史探微》,《华阳国志》,《资治通鉴》以及《史记》等文献的引证推论堪称教科书级。作者对于贯穿蜀汉历史的主旋律——道义以及天命的专注以及分析也堪称是别树一帜。总体而言,这是一部论证清晰,逻辑明确,考证严谨的大众科普类的学术书籍。

对于诸葛亮《隆中对》的批评以及结合历史经验对其政治目标不确定性的批判体现出了作者对于政治的重视,而对于军事的分析也堪称相得益彰,作者在书中将军事视为“政治的延续”,因而在分析军事战争之时必定先要对政治分析一番。这一点对于政治道义的强调,结合后文余论之中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本人强烈的儒家情怀 因而书中对于诸葛亮的着重分析,也就不足为怪了。

但是存在几点细节性的分析不足,可能因为作者已经将蜀汉对于天命的宣称看成是本书的重中之重,因而对于诸葛亮过世后,蜀汉高层在战略决策上的思考方向分析的过于笼统,对于蒋琬费祎姜维等人的所思所想也难免有些理想化以及模型化,没有去进一步的结合其他人传记中的蛛丝马迹去寻找更深的发展线索。例如,费祎的遇刺于汉寿宴席之上是否真的只是因为费祎“性少疑”的缘故?姜维对于凉州的战略进攻为何屡屡战胜但是依然无法对曹魏造成像延熙年间北伐那样的震撼?王平马忠邓芝等人是否真的只是拱卫蜀汉边缘?魏延在诸葛亮死后的“谋反”到底是杨仪等人的一面之词还是历史真相?姜维是否真的想要重立刘禅,抑或是他只是想与钟会合力做另一个刘备?这些问题作者并没有做出具体的分析,而是以黄皓等人的专权以及蜀汉的全面衰落来概括了事,对于蜀汉后期的公正的评价分析是本书所没有具备的,但如此要求可能对于本书的主旨而言有些南辕北辙。

但总体来讲,全书行文流畅,确实做到了作者所希望的既具有科普性,又具有学术性,叙事的过程也称得上拍案叫绝,读来丝毫感不到厌倦,是一部上称佳作。

斐问工

《大汉帝国在巴蜀》读后感(四):历史读物的一股清流

历史读物的一股清流

——读《大汉帝国在巴蜀》

在道德体系日趋解体的中国,当代的写手对历史没有敬畏,众多解构历史的书籍里,没有救民水火的正义战争,也没有兼济天下的英雄人物,历史事件是利益博弈的产物,备受称赞的名臣无非阴谋论的大师,有力者王,仁义者无。见惯了这么多蝇营狗苟的历史作品,读饶胜文的《大汉帝国在巴蜀》一书,真如夏日饮冰,冬日煮酒,不胜畅快。

饶胜文论述蜀汉事业的兴衰,着重于政治经济的层面,而核心的观念则是政权合法性的建构。韦伯认为合法性的基础有三种:魅力型(Charisma)、传统型和法理型。中国传统政权的合法性主要是传统型(注:合法性来自于传统的神圣性和传统受命实施权威的统治者),皇帝的权威来自于天命,“受命于天”,故称天子。天命如何确定,则取决于民心,《尚书》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所谓的天命其实是民众对于社会整体的趋势的期盼。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战乱不休,此时,民心思汉。民众真的是怀念汉室?不然,汉室统治四百年,政权较为稳定,吏治大部分时间较为清明,对汉朝的期待,实质是对安定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汉室统治的惯性的延续。

《大汉帝国在巴蜀》前半部分讲刘备一生事业,早期,“名微人鲜”,但能屡仆屡起,不仅有仁义之名,更能收拢英才,终成一番事业。但入蜀后,虽然占据益州,成就帝业,但声名俱丧,援救汉中,张鲁却说:“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东征孙吴,又兵败丧师,最终病死白帝。

作者饶胜文检讨刘备的得失,最大的错误在于抛弃讨伐曹操,复兴汉室的王道,而投入抢地盘、谋霸业的诡道。刘备应刘璋邀请入蜀抗击张鲁,刘璋盛情款待。同为汉室宗亲的刘备却反戈一击,收取刘璋基业。阴谋虽然成功,二十年积累的仁义名声(政治资本)却毁于一旦,刘备赖以立足的根基既毁,事业自然走下坡路了。

程子曰:“名实相须。一事苟,则其余皆苟矣。”

到诸葛亮执政蜀汉,即举起“讨贼兴复”的大旗。诸葛亮明白蜀汉政权是秉承两汉政权的,如果选择曹魏政权和平相处,那么就是对篡夺汉室政权的曹魏的默认,对自己汉室继承人的否认。通过北伐,讨伐曹魏,明确“汉贼不两立”,蜀汉政权才能明确自己汉室继承人的身份,统治上的合法性也得以确立。

在书中,饶胜文对武侯再三致意,“他勉力北伐的身影,最终投映成了对政治道统和文化命脉坚贞守护的形象。”但又不虚美,对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又给予了客观的批评。我这个武侯粉心服口服。

总评全书,立意高远,论述精妙,见解独特,笔端有情,诚然历史佳作!

《大汉帝国在巴蜀》读后感(五):得“天命”者得天下——政治的角力远在军事、外交之上

本书论述了政治合法性这一理论命题。大汉帝国的兴衰成败与是否取得“天命”——政治合法性息息相关。政治合法性是立国之本、执政之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曹操的政治合法性来源于“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的政治合法性是“为汉家除残去秽”,刘备作为汉室宗亲则是高举复兴大汉义旗,只可惜这张好牌被他自己打坏了。伴随政权高层政治主题、政策立场的改变,外交、内政、国防等都会因之发生相应调整与变化。

本书立论不同凡俗,多能发人之未发,比如《隆中对》对军事战略剖析有余,政治战略则较为模糊,诸葛亮对刘备今后走帝业、或是走霸业的建议付之阙如(远不及周瑜、鲁肃、吕蒙对东吴孙氏基业战略发展的清晰政治定位),导致刘备在之后的三国争雄中无所适从。——事实上,这也是春秋战国以来诸子百家争论的施行王道、还是霸道的问题。

书中对刘备夺取益州的不光彩手段进行了批评,认为刘备在受刘璋邀约入蜀、抵御张鲁之时,完全可以走以军事手段攻占汉中辖地,再以政治手腕取得益州治权的办法,然而庞统却给刘备支了歪招。刘备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让蜀汉立国之初就失分不少,此举与当年吕布强占徐州赶走刘备不相伯仲,己所不欲又怎可施之于人?正因为未能充分认识合法性问题,蜀汉、孙吴之间联盟也一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危机,徒增内耗,让曹魏坐收渔人之利,司马家族黄雀在后,悄然崛起。

同样,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军事行动,今之读史者多以穷兵黩武、虚耗国力视之,却不知回到历史现场,在那道统衰落、法统不彰,强敌环伺、内忧外患的“危急存亡之秋”(《前出师表》语),只有高举复兴汉室的大旗,才能凝聚人心、弥合裂缝,整合蜀汉政权中新/旧、外来/本土派的力量,充实浇筑蜀汉政权的执政根基。屡战屡挫,越挫越勇实属无奈之举,诸葛亮本人对之亦知之甚深,《三国演义》中他曾经说过“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之类的话,军事之举的背后是为政治服务的,军事虽有利顿,政治上还是能够加分的,从这个层面就能理解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蜀汉后期,随着司马氏对曹魏政权的“李代桃僵”,天下人对汉室的记忆已经日趋模糊,汉室复兴的天命观不再是不证自明的命题,加之蜀国内部谶纬学说“代汉者途高也”的泛滥,让后期国政越来越偏离复兴汉室的政治主题,偏安一隅的政治处境再也无力担负匡定九州、一统四海的政治“天命”,蜀国也日趋衰败,最终走向覆灭。

作者的论述,绵密之处,层层深入,如针走线;宏大之处,高屋建瓴,势如破竹,对军事地理、典章制度、战略战术的精深研究,令人信服地论述了政治合法性之于刘备蜀汉政权盛衰成败的内在机理,撇开以意识形态压倒军事实力、经济基础、社会民生的一元化论调,其中的许多观点,闪烁着“名不正则言不顺”、“出师有名”、“天下为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儒家政治伦理思想光芒。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