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个市民的自白 III》读后感摘抄

《一个市民的自白 III》是一本由[匈]马洛伊·山多尔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2.00元,页数:22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市民的自白 III》读后感(一):匈牙利的呐喊

马洛伊·山多尔(Márai Sándor,1900-1989),目前的中译本有《蚀烬》《伪装成独白的爱情》《一个市民的自白》等。他出生于奥匈帝国时期(1867-1918)的匈牙利王国北部考绍市(今属斯洛伐克),是当地的名门望族,1948年离开匈牙利(1949年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成立),1957年加入美国国籍。——但是有意思的是,中译本上作者姓名前的国籍是匈牙利。——1989年山多尔离世。同年1989年10月23日匈牙利人民共和国改名为匈牙利共和国,1990年开始,他的全部作品在匈牙利陆续出版,匈牙利还以马洛伊山多尔设立了文学奖。 原谅我罗列了一大串时间与地名,原谅我好像罗列了很多,原谅我好像罗列得还太少了。但是如果想读懂《一个市民的自白:我本想沉默1938-1945》,我们不能不了解一下奥匈帝国和匈牙利王国的历史,或者至少要从1938年德奥合并日开始。因为这本书不是虚构作品,是马洛伊·山多尔作为一个匈牙利作家的记录。而如果想理解马洛伊·山多尔一生,那么还要了解更多。比如为何生前不回匈牙利? 所以,阅读这本书,我建议从余泽民老师的后记开始读。后记较详细地讲述了马洛伊·山多尔的一生,包括解释了为什么是“一个市民的自白”:“在马洛伊·生活的时代,考绍市是一个迅速资本主义化的古老城市,孕育了生机勃勃的市民文化,作家的青年时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的……马洛伊说的市民和我们通常理解的城市居民不是一回事,它是指在20世纪初匈牙利资本主义黄金时代形成的一个特殊社会阶层,包括贵族、名流、资本家、银行家、中产者和破落贵族等。”(p197) 《我本想沉默》主要写的就是1938-1945年德国侵略奥地利和匈牙利时作者作为一个匈牙利市民阶层作家的见闻与思考:“我本想沉默。但是后来,我抵抗不住时间的呼唤,我知道,我不可以沉默。后来我还意识到,沉默——至少跟说话和写作一样——也是一种回答。甚至有的时候,沉默并不是最无危险的回答。想来,没有什么会比拒绝性的沉默更能激发暴力的了。”开篇的这段话是振聋发聩的。这本书应该是一种二战文学,一种记录与见证。 但是说实话,对我来说这个民族、这段历史有些遥远了。不过马洛伊·山多尔关于写作、关于文学的文字,还是让我心有戚戚焉:“在我的祖国,作家从来不能靠纯粹的诗歌或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养活自己,而且我跟几乎所有的匈牙利作家一样,不得不从事新闻写作,以维持我的纯文学创作,并且能够养家糊口。”(p5)“每天必须完成的这一页手稿,像是我生活和工作的唯一理由与意义所在。”(p19)“我之所以要讲这个,是因为想从深层剖析这个被称为我的人物,为了能让大家看到当代人对自身的命运是何等无知,无知到了可悲和荒谬的地步。”(p20) 总之,马洛伊·山多尔虽然是观察,是记录,但首先是反思自己的写作,“并不是在给一个国家写作,而是为几个拥有跟我相同的特殊品位和文化素养的人写作。”(p22)“我为之写书的读者群体是所有的匈牙利作家,其中包括那些来自农民或工人阶层的作家。”(p25)“匈牙利语是最后的避难所……我坐在布达山上我美丽的书房里,用匈牙利语写作,写给谁呢?……”(p28)我想,这种扪心自问就像鲁迅铁屋子里的“呐喊”一样影响了之后的民族作家,奠定了马洛伊·山多尔在匈牙利文学的地位。所以,匈牙利诺奖作家凯尔泰斯称他是“民族精神的哺育者”。

《一个市民的自白 III》读后感(二):哈姆雷特或是堂吉诃德的抗争

这本书展示了作家走向写作的一种道路。山多尔选择了把写作当作日常生活方式。他试图通过写作来进行深度自我剖析、自我拯救,写作是作者捍卫其精神主张的有力方式。写作的目的不在于达成某种目的,而是写作这一程就是作者去抗争的工具和目的。

这本书读起来是有门槛的,若想真正懂得最好是足够了解匈牙利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懂得市民阶级的精神。

山多尔提出了两种人生哲学方式,哈姆雷特或是堂吉诃德。山多尔父亲选择了堂吉诃德的人生哲学。堂吉诃德幻想出对手并与之较量,市民阶层所面临的对手是非常真实的对手。狭隘民族主义思想猛烈地向“西方的市民精神”发起攻击。山多尔和其父亲都更偏向于堂吉诃德,他们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本主义的市民精神成为大众先锋。哈姆雷特在to be or not to be的问题中走向了自我灭亡,但堂吉诃德有一种螳臂当车的孤勇,即使大浪滚滚、方向已定,但偏偏有一种骑士试图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时代的倾颓。

“我本想沉默”,在时代的滚轴之下,沉默是一种生存技巧。但山多尔作为一块硬骨头,他选择不再沉默。山多尔1989年死后,其作品才在匈牙利陆续出版,其一生都在追寻保护着匈牙利文化,但匈牙利国内在其死后才可以传播他的作品。

在《一个市民的自白:我本想沉默》中,他首先塑造了一个不太讨喜、缺乏魅力的形象,想要表达没有作者身份的个体在经历文化冲击时的历程和变化。历史在砸向人类的时候都是突然猛烈的,很少人能在完好准备中应对剧烈变化。很多时候看似简单的一个选择,却导致了多年的流离失所。

山多尔的经历流露在笔端:

“一个市民的自白”是山多尔的思想史,书中写了作者经历各种变革时思想的成长和发展,阅罢此书,幸好他没有沉默。

《一个市民的自白 III》读后感(三):《一个市民的自白Ⅲ:我本想沉默》,不在沉默中灭亡

《一个市民的自白Ⅲ:我本想沉默》这本书并不厚,所以阅读起来很快,再加上这本书有电子版,所以这段时间这本书成了我反复阅读并聆听的一本书——上下班路上听,中午吃饭的时候听,睡前拿着书坐在床上看。 聆听一本书,我觉得并没有阅读来得那么深刻,因为在聆听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绪容易开小差,我想这也就是我反复聆听这本《一个市民的自白Ⅲ:我本想沉默》的主要原因吧。我希望我能够把不同时间段开小差而没有记住的内容,通过反复的聆听来记住。 所以这本《一个市民的自白Ⅲ:我本想沉默》首先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马洛伊·山多尔对于写作的习惯。他在本书的开头就说了,自己是一个每天只写几行字的写作者,并正是因为这个看上去不可思议的习惯,书写出来了好几本书。 作为一个业余爱好写作的人,我个人认为马洛伊·山多尔的这个写作方法还是值得让我一试的,毕竟对于一个总是觉得自己没有灵感并且写不下来任何东西的人来说,这等于是每天的一种写作思路。 因为一天只写那么几行,所以对于整个写作的流程来说,脑海里是拥有连续性的可持续性的内容存在的。而当我们开始写作的时候,输出的同时我们的大脑就会跟随着输出的内容而持续思考,接下来我们需要继续写作的内容是什么发展。 当然了,这个每天的几行是拥有固定内容的“作业”。马洛伊·山多尔的写作并不仅限于此,对于临时灵感和其他的思路,也是需要随时记录下来的。参考马洛伊·山多尔的这些方法,我开始改变自己的写作思路,虽然不能成为写作大师,但是我相信对于我的业余写作生涯来说,也会是非常有帮助的存在! 当然了,《一个市民的自白Ⅲ:我本想沉默》这本书,并不是完全讲述马洛伊·山多尔的写作故事的,在我看来,这本书更多的是马洛伊·山多尔的自嘲。作为一个写作者,他自认为自己可以一心一意写作的时代里,迎来了自己国家的动乱和变革。 十年,一个人的人生里又有多少个十年可以度过呢?用马洛伊·山多尔自己的话来说,自己是拥有一个敏感身心的人,因此可以通过此来忠实地感受这个十年的根本变化;并且作家、艺术家拥有自恋式的顽固和偏执,这些又最能够直接、敏锐地捕捉到人与世界变化的关系。 不得不说,马洛伊·山多尔书写的话语,普通却拥有着强大的力量,阅读这本《一个市民的自白Ⅲ:我本想沉默》,阅读着里面平静却又拥有强大力量的文字,我仿佛忽然明白了为什么在开始的时候,马洛伊·山多尔会用这样的话语开头——我本想沉默。但是后来,我抵抗不住时间的呼唤,我知道,我不可以沉默。 一个人能够留给这个世界的遗产有什么?也许什么都不会遗留下来,并且这个世界只会记得那些拥有大动作的人物和历史事件。但这个世界更多的,却是无数个小人物遗留下来的历史,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多或少改变的历史。 《一个市民的自白Ⅲ:我本想沉默》遗留下来的,是一位伟大的写作者通过自己细腻的观察,记录并剖析的匈牙利命运的一系列事件。他写的是普通人的日常,又不完全是普通人的自白,而是在曾经的那个时代里一个国家的变动、以及人民水深火热的人生。 所以这本“自白”,并不仅仅是自白这么简单,他更多的是一位拥有敏感心灵的人,对这个时代的询问。而这本书里所有的内容,也正证明了封底的那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他本想沉默,但最终无法沉默。他要留下证明,让历史成为未来的明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