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合作取向實務读后感锦集

合作取向實務读后感锦集

《合作取向實務》是一本由賀琳‧安德森 / 黛安‧葛哈特著作,张老师文化出版的488图书,本书定价:480,页数:201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合作取向實務》读后感(一):读《合作取向实务》02

【原文摘录】第一章《后现代之伞》

*『理解,永远是一种诠释,世上没有独一无二的优势见解。』寻找意义与理解是一种衍生的过程,『寻找』这个动作本身就创造了意义。因此,我们永远无法对一个人或事件达到真正理解或最终的诠释,每次叙述都只是真相的一个版本。同样地,不同的诠释者也为每次的叙述加入新的影响。每位诠释者,亦即每位社会交换中的成员都会加入他/她的故事、信念、假设、意图,以及他/她目前在社会交换与阅读时所使用的语法。(P33)

* 叙事是历程的隐喻,它不是我们用以理解、诠释或预测人类行为的模板或地图,而是在与他人或自己的谈话或行动中,被创造、体验和分享的部分。语言(最广义的定义)是叙事历程的媒介物,我们使用语言来建构故事,并赋予故事意义。(P36)

* 在治疗时,我们遇见的人的问题,可以视为发源自社会叙事与自我定义,或源自不能产生选择或因蒙蔽而看不到选择的自我故事。而治疗的目的,则变成帮助人们陈述与再陈述他们的第一手故事。(P38)

* 在此过程中,对于我们有时视为问题的生活情境,自我身份(意义)转变为容许自我动能(行动或认为有可能行动)的身份、不同的存在方式和多重的可能性,意义与行动密不可分。(P38)

【联想】

讲述,就是用语言作为媒介,诠释故事的过程。

一次活动中,A讲述自己与朋友的关系,B讲述自己和家人的关系。讲述的过程中,那段关系的意义再次浮现并清晰,也因为与以前不同的讲述方式,有了新的理解。

在另一次活动中,C用隐喻故事的方式讲述了自己目前面临的职业选择困境,像是艰难地爬坡,前途模糊、回头无路。但是在讲述过程中,却比之前多了一份坚定,要跟随心底里的一道光。

同伴们对她们故事的回应,形成了第二次诠释,加入了他人的视角、经历、观点,有些原本在主角叙述过程中并非重点的地方,却可能对别人有重要意义。故事的主角在聆听这些回应的时候,内心里也同时在对原来的故事进行第三次诠释。

A领悟到友谊的重要和关系的远近对自己的影响,决定好好整理自己的朋友和朋友圈。

B看到家人之间的相互照顾也非理所当然,她决定把收获到的温暖在更大的人际范围内流动起来,重新做一个发光体。

C从自我否定和怀疑中重新找回能量,在其他伙伴的分享中学到了能量低的时候依然可以付出,原来还有这样的可能性。

在这样的循环诠释中,【原文摘录】『(一)诠释者对诠释的过程与所产生的意义有许多贡献;(二)诠释是一个关系型的历程,焦点从个人身上延伸到人与人之间;(三)在试着了解的过程中,有些其他的东西也(可能)被形成;(四)语言在了解过程中所扮演的(媒介)角色。』(P34)

《合作取向實務》读后感(二):读《合作取向实务》01

【原文摘录】第一章《后现代之伞》

【联想】

看到第30页『转变』那一节,我忽然想起金树人老师《如是深戏》书中【流转】里的一段话:

『意义原本就隐身在行动中,隐秘在字里行间,隐藏在叙说的故事;入乎其内,才得以出乎其外。意义的发显,使我们在漂浮不定中,安住原点。三千尘劳与烦恼,追索其原其来,意义就接近于内在的中心。

中心所栖息之处,无限安宁,无限静谧。哪里没有批判,没有评价,是整个灵魂的活水。

暗夜总是会有尽头,黑暗到了尽头,流转,迎向曙光乍现;小斋幽敞明朱曦,自有一种破晓时刻的清新与安详。』

『转变』也好,『流转』也好,都不是被外力所强迫,必须是原发与内在,内心的流动,才能带来真正的转变。

Transformation这个英文词,也让我联想到变形金刚(Transformers),它们的变形,也没有把自己变成另一件完全不同的东西,变成另一种形状,也不会让人认为那不是它了。而且变形也是为了功能性的适应。

本周带领一个【自信提升】小组活动,先是有一段自由书写。书写本身也是一种表达和诠释,书写之后重新观察与体会,大家都认出了『隐秘在字里行间』的新意义,一位伙伴这样写道:

『在书写的故事中,我读到了原来我很在意成就感这件事,成就感意味着外界的肯定,也意味着我对自己的肯定,可是,人生没有了光鲜亮丽的成就感,我任然是我自己,人不是工具,我可以爱我自己,纵然我什么都不会,爱,如其所是,才最有力量。』

随后的访谈和集体见证过程,又对自己的故事生发出更多的理解和诠释,也让原本『隐身在行动中,隐藏在叙说的故事』中的意义在对话和分享中显现出来,『流转』为新版本的故事,人也『转变』为更加自信的人。

她说:『在跟赵老师的对话中,我也看到了曾经勇敢的自己,虽然现在的我因为孩子,变得畏首畏尾,可是勇敢的品质并没有消逝,它只是变得更加谨慎了。我们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看见它,不去质疑,顺势而为,这也是勇气。 在几位伙伴的分享中,看见了爱的传承,看见了享受其中的智慧,看见了坚韧的力量,被感动着的同时,也让我思考,人生中重要的是什么?』

这样的过程,这样的人,只在关系中建构,只在关系中存有。人是独立的,但不是孤立的。

《合作取向實務》读后感(三):在感受层次倾听与理解,而非在理性层次分析与改变

作为后现代心理学疗法之一,合作对话对传统的心理疗法进行了解构,治疗师并非专家,而是学习者,从来访者身上学习;每位来访者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治疗师与来访者是合作的关系,保持着好奇心积极的倾听、尊重、理解、共情、陪伴、回应来访者,不仅倾听外在对话,还要倾听内在对话或者弦外之音;以not-knowing的心态,以不确定性为原则,与来访者共同探索,以对话等方式与来访者共同建构,而非挖掘或改变;并且,使整个咨询过程充满弹性,包括对传统咨询间隔和时间的弹性更改。谈话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其秘诀在于它的运作是在感受的层次,而非遵循既有的改变的规则。正如贺林说,“在这一刻,我的愿望是我们不要再谈治疗了,而把它当做人类的艺术来谈论,一种与他人连接的艺术“。这一”艺术“实则打破了传统精神分析、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的二元法,而与来访者站在一起,以”假装是“(as if)的方法,与来访者实现同体大悲和合二为一。来访者常问的”为什么“和”怎么办“实际上是伪命题,他们想要的主要是倾听、理解和共情。爱是促成改变的唯一动力,问题不是用来解决的,而是用来超越的。 1. 不确定性:不确定性遍布于我们的工作中,影响每个面相:环境、资源的调度、学生的学习过程、治疗过程、案主和我们自己的生活。/人永远不会静止不动,不论是我们的意义或身体等等,永远在动(在更改、发展、演变),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死亡为止,而且其间一直有种连续的感觉,比如说,我们不会改变成另一个人,但是,当不同的新身份出现时,我们既保有过去那个原本的我,同时也转变成一个新的我;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不管我们用的字眼是“转变”或“改变”)一直在发生,所以通常进行得很缓慢且不易察觉。 2. 共情:了解的过程就是“将自己没入对方的地平线的过程”;透过这个没入的动作——亦即了解对方意思,以及对熟悉与不熟悉事物的意义之探索——双方的地平线融合为一。 3. 建构而非挖掘:透过在语言之中,试着去了解,“事实上,透过对话、新的话题、新的叙事,新的历史就被创造出来了”。/“故事是人们运用来维系关系的共同资源”。故事形成、告知,并重塑我们的知识来源和现实观点。故事挺不是继承的事实,而是正在演变、行程中的故事。叙事与故事变成我们臆测选项、创造可能性,并实现选择的方式,而转变亦由此而生。透过语言和说故事,自我在变化着……自我的性质和我们的主管变成多数人能了解的现象……叙事的变化网络是社会交换与实行、对话和交谈的社会结果。我们经由叙事所建构的身份,永远都是共同创作者……我们永远都宛若有许多潜在的自我潜藏在谈话之中。将“个人“重新定义为“关系中的人”,是由对话和关系(语言性和社会性)所创造。此个人一直在谈话中变化,不断地建构与再建构,并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持续转换身份。我们持续地在形成与表现“我”,也因此,我们持续有许多潜在的自我和身份是由谈话所创造,并隐藏在谈话中。/先有表达,然后意义才能被创造。哈利·古利辛曾说:“在我们还没说出来以前,我们不知道我们想的是什么。” 4. 合作关系:转换为“在关系中的个人”之后,如葛根所言,重点就从个别的演出者转移到协调合作的关系。这对于我们如何看待在治疗中预见的人(探索的主题)及我们自己(探索者),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5. 治疗师的角色:治疗师不是叙事的专家或评论员,治疗师的角色是邀请并培养一个对话的空间与里程,并对可能非预期出险的新意保持开放的态度。在此过程中,对于我们有时视为问题的生活情境,自我身份(意义)转变为容许自我动能(行动或认为有可能行动)的身份、不同的存在方式和多重的可能性,意义与行动密不可分。/我们愈来愈不按照治疗师的理解地图来理解案主的故事,而是全神贯注地试着以案主的地图去理解他们的故事意义。/当我们对案主的故事愈加专注及尊重时,对于他们所知及他们是自己生活的专家的兴趣,也在增长。/我们的专业知识似乎越来越派不上用场,而慢慢隐退幕后。/我们不再需要介入。/我们接受不确定性。我们了解到自己不需要知道什么,我们后来称之为“不抱着知道的心情”(not-knowing),把自己从内容专家或结果专家的身份中解放出来。/案主,才是他们自己人生的主角。 6. 回应式的积极倾听和听到(responsive-active listening-hearing):倾听为首要疗愈之源。/倾听是试着用对方的观点去听到且听懂他所说内容的历程之一,它是一种参与性的活动,需要回应,以便试着去了解——也就是真诚地好奇,提出问题以了解对方说了什么,而非你认为他应该说什么。/“回应式的积极倾听和听到”是治疗师的一种自然态度和举止,传达出真诚的兴趣、尊重和好奇,并给与案主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说故事,而且……是的,有时候不要打断他;也就是说,如果案主说了很久,我也认为没关系,并且不会做某种推论。/以尊重的态度倾听、听到和说出。/用学习者的心态来倾听、听到和说出。 7. 谈话伙伴关系:(一)以传达出欢迎和尊重的态度跟案主见面、致意;(二)表现出你很想跟他们一起工作,并愿意以他们选择呈现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他们;(三)以学习者的身份进入关系,愿意倾听和回应,并试着以案主的观点和语言来了解他们。 8. “案主是专家”、“共同探索”、“不抱着知道的心情”三者相连接 9. 巴赫汀所称的“多重声音”,即是如果我们希望有一种共同理解出现,而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这些不同的世界必须能够在谈话之中表达自己。 10. 内在对话inner talk:孩童约在学龄左右,就会停止自我中心对话的游戏。维高茨基说孩童这时发展出第三种对话,即内在对话。在内在对话中,有许多内在的声音,维高茨基说:“我们就是进驻我们内心的内在声音”。根据维高茨基的假设,人的内在生活是由许多移动的内在声音构成。佩姬·潘对内在声音做过许多研究,她发现每一个人都有很多内在声音,当这些内在声音说话时,可能会彼此互相对抗,当其中一个声音取得主控而排斥其他声音时,就很容易产生困境。 11. 社会建构: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身为人类的我们建构自己所知道的事物,这个建构过程发生在一种共同性语言的社会交流当中。由此观之,人们实在一种互为主体且“共同的”意义系统中运作。/社会建构主义是一种散漫不着边际的选择,它主张意义不属于私人所有,因此并非所在个人的内部,而是由处在关系中的一群人的共同活动所创造。 12. 弹性也意味着在咨询过程带有不确定性。贺林·安德森说:当咨询师在治疗的路上陪伴案主,可从局部对话里发展各种新事物(例如:解答、决心与结果),它们在过程中共同被创造出来,是所有参与者的独特创造物。 13. 陪伴:英文字cure(疗愈)的语法根源于德语的sorge,意思是“照顾、陪伴”。陪伴案主重新获得内心的宁静。 14. 回应:巴赫汀说,对于语言(最终即是对于人类)而言,最可怕的事莫过于“没有回应”。每句话与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回应。在治疗会议中,治疗师的责任就如同每位团队成员般,亦即确保每个人都感觉自己被倾听、得到回应,且终于被人理解。/察觉到自己的偏见与固定的反应,让我们得以反思并能真正倾听心声。这点了然于心之后,我们才能展现作为一个人与治疗师的成熟性——能有真正同理心、站在他人立场与观点看事情。 15. 假装是as if指导原则:1. 从故事中选择一个成员,从该成员的立场来倾听其描述的内容。2. 安静地倾听,先别提出问题、评价与建议、让主持人告诉我们他或她认为我们需要知道的事。3. 从你的“假装是”任务的立场提供反思(可以包括问题、评论与建议)。 16. 3C:关联connection,合作collaboration及建构construction. 17. Not-knowing是指,保持着治疗师并未掌握任何管道能够获取特殊讯息这样的态度与信念,治疗师无法全然了解另一个人;他永远需要从已说或未说出的话语中学习更多东西……not-knowing意味着治疗师对于自己所指的事物心怀谦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