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日益亲近:心理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心灵对话的读后感大全

日益亲近:心理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心灵对话的读后感大全

《日益亲近:心理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心灵对话》是一本由欧文·亚隆著作,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41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益亲近:心理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心灵对话》读后感(一):个人记录

不了解具体场景,显得话语琐碎,可读性就降低了。 但是一种病人和医生的自诉角度,确实意义非凡。 “陪金妮留在未来中,她的过去也会随之改写。” 喜欢这句话。 “如果他离开你,绝对不会是因为她表达她的愤怒,而是因为她从不表达她的愤怒。” 这让我真切感受到,态度难以改变,生活会因为态度而改变,而只有生活真正改变了,态度才会转变,心理才能得到疗愈。 以及另一件事,有一个合情合理沟通的途径解决误会是多么重要。 治疗最好不要只听一个人的讲述,因为患者很可能会隐瞒,扭曲,说谎。 卡尔那段有意思多了 心理医生是一个喘息的港口,会产生依赖性,有时候说不定还会沉溺在不幸的感受之中,真正要战胜困难还是要靠自己。 虽然但是,我真的很讨厌这种似是而非,玄乎的口吻,就不能讲得更简洁,少点比喻,对读者友好一点吗

《日益亲近:心理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心灵对话》读后感(二):许昕的摘要-个人记录20210531

p212 10月26日 亚隆

“我试图让她看清她在玩的游戏-通过将收获归功于我而否认他们。”

p214 11月1日 亚隆

“坚不可摧” impregnable-对怀孕的联想

”我告诉她说这个梦让我想起了我们常讨论的一些事——她唯有发疯才能得到我的关注。”

“所有这一切看上去都是挺健康的征兆,这表明她能够在我面前维护自己了。”

p219 金妮

“当没有人需要我小心翼翼相待,没有人需要我讨好和依靠时,我将找到真正的责罚和真正的救赎。这种想法妨碍了我改变日常的行为,也妨碍了我改变当下的行为。唯有我能用我每日的生活来实验,去改变我旧的行为方式的时候,我才能感受到成功和成长。我并不真想自我放逐,自我折磨。我喜欢卡尔和我周遭的一切,我需要那一切”

《日益亲近:心理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心灵对话》读后感(三):to be continued

10/21

Y:

Y遇到了两难,他觉察到R对自己的崇拜,他享受这个过程,但为了和R更真诚、现实地交流,即她的成长,他需要袒露自己的内心,也展现自己的不完美。

Y的另一个发现是,R有意变现出自己的弱小以博得他人的同情、关注。

R:

R在咨询中感受到了活力,尤其是她不按照预设进行交流的时候,只是这样的活力令她不安。

R觉察到“自我意识”过于强大,想在Y面前表现自己,自我炫耀。

咨询当晚,整晚感受到心脏的跳动。

11/4

Y:(给R开药)

Y试图进入R过去的生活故事,但R之前有过这样的咨询经验,效果不大,“回到过去”还断开了彼此当下的链接。

Y告诉R,她的幻想里也有积极、希望的一面。

R:

咨询过程中出现性的幻想。

11/12

Y:

在咨询前一夜Y睡了2个小时,那晚大部分时间处于舒适的清醒状态。

Y否认了R的妹妹比R更有责任心、坚定,这样的表现可能是回避与自欺欺人。

生命是一趟单程车票,不问过去,活在当下。

Y发现R难以表达愤怒,对于令自己生气的对象,反而示好。同时,告诉Y友善慷慨是一种好的品质,并不是对内在罪恶的防御(弗洛伊德的简化论)。

11/19

Y:

《日益亲近:心理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心灵对话》读后感(四):伦理的边界清晰是成长的关键

与《送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相比,《日益亲近》少了很多技术性的解释。在知晓这本书被归类为小说时以为会阅读的很轻松,然而,这大概是我读过的最艰难的小说了。也许是出于对来访者的保护,也许是因为书里的内容只是咨询后所思所想手稿的集合,因此总觉得逻辑中有很多连接不上的地方,就像亚龙每次说金妮进步或者又回到过去的状态时,却感觉不够明显,一如金妮最后突然的好转。 其中印象很深的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卡尔的出现。在和亚龙感到同样无聊乏味的时候看见了卡尔,由吃惊到饶有兴致。金妮的绝大多数困惑都来源于卡尔,因此他的出现也成为了治疗转折的关键。原以为卡尔是一个刻板到完美主义的人,却在咨询中认识了不一样的卡尔,打破了咨询师的认识,同时也让金妮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就像刚开始看书时对于金妮的描述与述说印象里总觉得金妮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大龄剩女,在情感中患得患失,满腹牢骚又了无生气。直到书的后半部分,发现金妮仅仅是一个26岁的姑娘,突然也能够理解亚龙的无力感。 第二点是关于亚龙为咨询时间设置了最后的期限。在真正进去心理咨询的行业后会发现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比如咨询师的迟到,比如因为来访者是外地的来一次不容易而肆意延长咨询时间,又或者是为了挣取更多的费用让一个访客依赖上咨询师连续做了多年的咨询却未有长进与改变。而亚龙不一样,他对金妮恪守着基本的边界线,即使金妮为了看一小时的咨询需要做三小时的车也不曾改变。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咨询设置与规范,让金妮最终不得不学会摆脱对于亚龙的依赖与症状获益,真正彻底的好起来。 也许是因为咨询经验与阅历的匮乏,很多地方依然读的不明不白学习不够,也许再过三五年甚至再过十年重读,又会有不一样的,更深层次的收获。

《日益亲近:心理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心灵对话》读后感(五):个人总结

这本书让我从一个很深的角度来了解心理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关系,它让我对心理治疗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病人在一段治疗之中或许就像是做梦,给深藏的自己一个喘息的空间。心理医生就是这个空间的塑造者。因为这种,用原文拗口的学术词“原发性获益”,病人会对医生产生依赖性,从而想要待在治疗中,不愿意治愈。

心理医生确实,是那个除了倾听和帮助病人认识反思自己,改变态度之外,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大的能量,要改变生活中的一切,还是需要靠自己,靠改变生活。

对于沉溺痛苦,产生依赖,不愿改变,心理医生也很难让病人克服,就像文中拉了那么长的战线,亚隆说那么多,金妮还是不愿意去改变,而是沉溺在这个舒适的空间。

痛苦变成了一种名正言顺,偷懒的借口。人的承受力是可以改变的,具体怎么改变,希望以后我能够找到答案。曾经军训的时候,有一个有点参考的场景。小时候,我能够坚持站很久都不累,在周围人都倒下的时候,我都不感到累,身体一样的流汗成了珠子,肌肉在崩溃边缘,但是那时的我就是站到了最后。具体因为什么我却不能具体道清,但比起一感觉到疼痛就倒在一边的人,其中一定有什么因素在维持着我,让我能够走下去。(有可能是催眠,情绪的作用。)

这本书不好的地方就在于混乱的语言,人思绪混杂的时候写得东西或许可读性真的不高,再次,不知道因为翻译,还是作者本人就这样,老爱加一些莫名其妙的比喻,看着更难受了。

不过囫囵翻翻也可以,或许我以后对心理倦怠和抑郁更有体会了,会再读这本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