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外婆出租中的读后感大全

外婆出租中的读后感大全

《外婆出租中》是一本由(英) 丽芙·阿巴思诺特著作,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外婆出租中》读后感(一):遇见美好

今天看完了《外婆出租中》,是一部英国小说,被多方鼎力推荐。小说和原本的期待有些不一样,但这并不影响爱的传递,说它是献给孤独灵魂的奇妙礼物,一点也不为过。 本书有两条主线,一条是艾达,是一位老人;一条是伊莉莎,是一位年轻女子。艾达的丈夫突然离世,让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同时迎来了孤寡老人的新身份。我想到了自己的外婆,在我很小的时候,外公就过世了,她一人生活了很久,虽然看似和我们生活在一起,但是白天大家都是各自忙碌着,晚上交流的时间也非常有限。 外婆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几年,属于最多的时时光,而那个时候也是最不懂事的时候,后来她和舅舅们一起生活,而我外出上学、工作,一年到头的相处日子,可能都不到一天。 然后现在,却是再也不能有相处的时光了,印象最深的是外婆总是一个精致的人,即使在被病痛折磨的时候,一头银发总是梳得没有一丝杂乱,格外的怀念。 艾达还是一位不太一样的诗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般都认为在悲伤的时候,情绪波动大的时候,更容易写出文字来。艾达不同,沉浸在丈夫去世的那些日子里,她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她也并不喜欢这样的文字,她更喜欢幸福的东西,她的身上也散发着乐观向上的力量。 所以她在尝试了新工作以后,决定创业,在一个巧合的际遇下,遇到了一位刚失去祖母的小女孩在闹情绪,于是她有了一个好主意,把自己租出去,总会有人需要她这样的一位外婆。 在外婆出租中的过程中,也需要了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不一样的工作,有友好的,也有邪恶的,但是艾达从来没有怨恨过,她都是很有礼貌的来处理,感觉特别柔和的一个人。 伊莉莎的性格,是不太讨喜的,也有提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但是随着和艾达的交流和生活,也开始在向我们觉得好的方向发展了吧。两个感觉都有些神秘,有些孤独,有些迷惘,也有一些吸引对方的特质吧,最终两人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友谊。 渐渐的,生活也随之变得越来越有希望,虽然过程中有过误解,有过恐怖的入室打劫,但是她们的友谊也变得更加的坚固,彼此更靠近,温暖着对方,给双方力量前行。 最后,伊莉莎找到了读书的意义,艾达也成为了更加成功的诗人。也希望我们能遇见美好,享受美好!

《外婆出租中》读后感(二):治愈系亲情

充满温情的英国小说,传递着爱的温情,亲情的治愈果然是如此独一无二的。作者所描绘的主人公,把自己作为外婆的角色出租给了陌生人。同时作者又非常有趣的描绘了另外一条主线,也就是另外一位主人公的存在,两位主人公互相交错的妙趣横生的故事,从其中一位把自己作为外婆这个角色出租开始。

整部小说主题充斥着温暖的情愫,看似亲情般的故事体现着作者的人生价值观以及对于亲情不一般的描绘。小说中有小波折,有令人感动的温情,有跌宕起伏的意外,这些元素组成了这样一本令人翻开便想一口气阅读下去的小说。

两位主任公的年龄差距,正好便是外婆与孙女之间的年龄差,也描绘了两人犹如外婆与孙女般的坚固友情,主人公一号失去丈夫独自生活,面对孤独,她想要把自己当成外婆,出租出去。外婆对孙女精神的安慰,也是这部小说的主轴。

人是群居动物,自然需要互相陪伴互相依赖,而无法永远独自一人,离群居所。人是合作型动物,我们需要与外界的密切合作,由此感受到陪伴感受到交流,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存在。女主人公需要通过把自己出租的方式,让自己再次一次感受到情感,而出租的方式便是把自己当成外婆的角色。

然而另一位年轻主人公的出现,让女主的居所变得再次充满温情,让女主也开始再一次有了蓬勃的生机。正好年轻女主人公也是因为刚失去恋情,两个孤独的人相遇相知相互依偎,不是爱情,而是以友情的方式,真的非常有趣。

患有抑郁的人特别适合阅读这部小说,如果生活正面临着烦恼和迷惘,也请直接阅读这本小说吧。因为从这部小说中,你可以汲取到温情的力量,再一次的重新鼓足勇气。

人生中有很多美好的情感,除了爱情之外更美好的是当你失恋的时候,原来陪伴在你身边听你诉苦,给予你安慰的友情和亲情,才是我们最应该去倍加呵护和关注的。整部小说中不仅拥有着亲情的无私温暖与友情的陪伴关爱,更多跌宕起伏的情节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带着一颗感动的心。情感永远是人生恒古不变的话题,在历史长河中也抒写了很多唯美的故事。珍惜值得珍惜的,把握应该把握的,珍惜当下,呵护彼此。

《外婆出租中》读后感(三):灵魂伴侣

这是一本讲述两个完全没有关联的女性最终一起生活的故事,初看书名《外婆出租中》,会有一种讲述年迈妇女生活的感觉,但是从全文看来并不然。细细阅读后,书里讲述了是两位女士,不同的生活境遇,因为是英译的小说,有些字里行间没有特别的流畅,但是也不影响阅读。

女主之一的艾达,是位年迈的妇女,在突然的丧偶事件后,一度沉沦于现状不能自己,没有子女的她,一直处于人生最低落最孤寂的日子中,虽然偶尔参加诗会,也有着大把虚度的时光,直到遇上了一对母女,萌发了“出租外婆”这样一个新鲜事物。从字面感觉,出租自己给人做外婆?其实不是,外婆只是一个年龄段的代名词,从艾达的故事中,我觉得让孤寡老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也是一种很不错的社会方式,不能一味的要求她们宅家或者带娃,老年人也应该是要有自己的兴趣,特别是现在社会中,老年学校的开办,也是一种很好的社会现象,孤寡老人,特别需要社交,很多老年疾病往往是因为过多的宅在家里导致的,比如阿尔茨海默病,除去遗传的原因,更多的时候或许就是孤寂造成的。艾达的人生,也因为了“出租外婆”而改变了,因为她遇上了她——伊丽莎。

伊丽莎是一个在牛津读意大利语的学生,她有着一个不错的父亲,却有着一个不怎么好的母亲,在学校的生活中遇上着形形色色的人与事,也是这个年龄段,叛逆夹杂着无奈,家庭的贫困,被母亲的抛弃,她只有好好读书,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又迷失在了大学的生活中,那些家庭富裕、天赋异禀的同学们,融入或者被排斥,都是伊丽莎的艰难抉择。这也是现实社会中大学生活的缩影,更是未来在这样一个攀比心很强烈的社会中,每个人应该怎样融入的反思。而伊丽莎的生活,最后也因为遇上了那个住在她非法房源对面的老人而改变。

故事的转折,就在伊丽莎敲开艾达的房门后,俩人的人生都改变了,老人有了孩子的陪伴,孩子有了家庭的关爱,虽然各有各的思想生活,但是多了一个灵魂伴侣,有了一个牵绊。俩个人的同居生活有欢乐也有悲伤,其实全书的故事并没有结尾,两个年龄层不同的女人,互吐着心声,相互守护、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给予谅解,无所谓未来的路会是什么样子的,开心当下就好。

每个人也是这样,遇上开心与不开心,人生都要这样过下去,微笑对待自己的人生,活出自己的精彩。

《外婆出租中》读后感(四):孤独背后的温暖线

《外婆出租中》让我看到了两段烙印分明的关于孤独感的故事。谈到孤独二字,身在繁华都市人生海海里的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感触。所以阅读故事的代入感是很强的,如果你不是艾达,那有可能就是伊莉莎,总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然后通过这个故事,发现自己或许存在的另一种可能性。

两个主人公,艾达和伊莉莎,构成了书里的两条故事线。两个主人公,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个体:50岁的祖辈婆婆和20多岁的学校大学生;不理解同性结婚的无神论者和女同性恋者;支持英国脱欧的相信变革者和支持英国留欧的坚守者。这些看起来壁垒分明的不同阵营让人觉得她俩不会有任何交集的可能,也不会走向共同的生活状态:孤独。

孤独的人生来不同,但孤独的感觉似乎都一触即通。书里,艾达的孤独是在失去至亲丈夫之后的怅然若失,犹如生命失去一切鲜活的色彩,连她喜爱的诗篇、创作的欲望也随之消失。她试图参加丈夫生前朋友们的社交来弥补自己内心的失离感,可源源而来的同情输入并不能匹配真正的情感缺失,两年时间的沉淀,让艾达决定用“出租外婆”业务来开启崭新的人生价值实现。反观年轻人伊莉莎,从小父母不正常的相处状态让她对亲情产生了疏离,一次又一次的亲近也得不到想要的爱。同时,同性恋人的背叛亦让她伤心欲绝。伊莉莎渴望爱,却像蜗牛一样蜷缩在自己的保护壳里,偶尔伸出的触角小心试探,脆弱的害怕受伤害。这样不同的两个人,是怎样成就一份让人暖心的友谊的呢?

全书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作者把英国脱欧还是留欧的走向,编织在两位主人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寄托之中。两人的第一次见面是因国家政治大背景的结缘,互相都渴望陪伴的心境让两人很快成为很合适的陪伴对象。一切都是那么的合适,伊莉莎可以了解艾达的感受,而艾达也可以包容伊莉莎的特别。当所有人以为她俩会一直这样平静的阅读文学、和谐的品味咖啡之时,作者又给她俩的友谊之路增加了一些小波折。妙的是,当分歧和误会出现的时候,作者用全英国民众参与的脱欧公投的结果揭晓,来渲染主人公的心绪波动,甚至连小小的一句公投当日天气的描写,都隐隐契合着主人公们情感的纠葛。当然,最后作者安排了一场意外伤害事件,又重新让两个人摒弃了患得患失毅然坚持想要守护的这段难能可贵又来之不易的友谊。这是每一个读者包括我在内都期待的结局,心灵也在此时被治愈。

也许你可以很享受孤独,但,孤独久了,拥抱温暖,也一样很美好!

《外婆出租中》读后感(五):想要感谢生命中每一段际遇……

想要感谢生命中每一段际遇……

近几年关于女性独立却又相互支持的内核的书籍层出不穷,但是我们始终不会觉得“够了”,相反的,一个论题,只有经历过被反复提及这个阶段才会有新的发展才会被重视也许才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正视起来。

这本书中毫无疑问,两位主角都拥有有趣的灵魂,艾达虽然年事已高丈夫过世前与过世后的生活却是地覆天翻的差别,在时不时悼念自己丈夫的同时,不由自主地她开始了回顾自己的过往与此同时接下来的日子要怎么过也摆在了她的面前,也许在自己的爱人没有离世之前,她一直忘记了这些吧,不能说那个时候不幸福,那是塑造艾达成为现在的艾达的必要元素,但是毫无疑问,死人无法复生,未来的日子里,如何“折腾”,如何“充实”这是艾达希望自己通过“出租外婆”这个“创业”所能够探索出来的……但是这个“创业”却并没有给出艾达满意的答案,客户们毫无疑问都是希望雇佣她解决问题,她只是解决了别人的问题,但是自己的问题却从来没有答案……

伊丽莎费尽千幸万苦终于来到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就梦想的地方,这个注定了她小时候与自己的家庭和生活环境格格不入的研究元素在这里俯拾即是,但是她不出意外的会陷入“存在论”“有用论”等思想中,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但是奈何她有着比较贫困的家庭出身,还有着与这个地方格格不入的出生地(正如文中讲述的,她没有达到那种一说出来就会被人重视和同情的艰苦境地,但是她又毫无疑问一直在困顿和窘迫中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有的时候是更加致命的困顿境地,还有她的父母她的家庭,她的前面的恋情,如此种种,让她在这里的求学生涯并不轻松,而且父母的新的动向,自己对待感情的过分期待,甚至是自己岌岌可危的居住环境,千头万绪让她已经不能承受更多……

就这样,两个有着各自问题各自困扰的女性,两个有着各自坚强的灵魂,住在一条街道的两边,无论是鼓起勇气敲开大门的少女,还是开朗豁达的老妇人,两个人的生活注定从此与众不同。

总的来说,正如之前所说,相互独立相互支持其实是人类中不同个体之间很常见但是人们却又羞于承认的现象,尤其是面对女性群体的时候,很多人甚至武断的觉得女性之间“勾心斗角”的多,“守望相助”的少,近几年世界各地的文学创作不少作者把视角聚焦在女性互助这个内核之上,这本书将“年龄差”这个可能导致人们交流沟通失败的元素扩大,两位女性拥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阅历甚至是喜好都有太多的不同,但是毫无疑问,人与人的交往相处从来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一言以蔽之,褪去所有外在标签和自我限定,故事中就是两个困惑的、迷茫的、孤寂的、孤独的灵魂,拥有了一段彼此支持相互依靠彼此温暖相互慰藉的旅程的故事,而且书中对于牛津大学附近的描写,倒是让自己对于这个地方有了别样的想法,个人评分9.1分,推荐指数五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