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无隐私时代》读后感精选

《无隐私时代》读后感精选

《无隐私时代》是一本由[美] 阿奇科·布希著作,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隐私时代》读后感(一):对抗隐私最好的方式不是“消失”,是“无处不在”…

前面看的很有共鸣,互联网时代让我们每个人都毫无隐私可言,偶尔的“消失”或者“隐形”能让我们收获更多,这其实也就是我们说的“宁静致远”。

回到书里探讨的,其实也不是哲学、心理学、传播学、生物等,但是又每个都涉及一点,不过可惜又没有深入。有一种刚刚有点感觉,突然又戛然而止。 1.讨论消失得先定义什么是永生。随着媒介的发展,永生变为可能,互联网上充满了亡灵,文字、语言、视频、墓碑、天空、海洋等等,无一不诉说着“我已经来过”。 人之所以为人,到底是意识还是肉身?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我们更相信是意识让人成为人。既然如此让我们消失或者隐形,更多也是一种“意识”。 2.自我的构成。既然消失是“自我意识”,那就需要思考,什么构成了自我?来自三方面,自己的感知、他人对我们的评价、我们跟他人的对比。我们是消失在“自我意识”之中,还是消失在“别人视野”之外呢?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野。

弗洛伊德把人分成“自我、本我、超我”。我们也有很多面,这是一种身份认知。我们可能是贴心的老公、爱意满满的父亲、也可能是孤独的愤青、颓废的中年等。消失的或者隐藏的只是一种“身份”、一个“ID”

3.过滤泡。互联网让我们都生活在一个“过滤泡”的世界,算法控制了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和让我们在自我世界里越过越封闭。对抗隐私最好的方式往往是“无处不在”。

总体而言,个人最好不要给“自己贴标签”,可以多几个身份,无处不在但是又不久留,身处闹市而能“泰然处之”,哪怕匿名也要自律,这样又何必消失或者对抗呢?

《无隐私时代》读后感(二):可怕的是我们早已对隐私窥探习以为常

处身无隐私的时代,我们对手机应用窥探我们的数据从愤怒到无奈,最后习以为常、熟视无睹,我们不停刷着这些窥探我们输入法等数据而有的精准营销推送,却也还能自在地在朋友圈等各社交媒体上继续畅所欲言、精心营造自己的形象,其实有时会觉得有些可笑。隐私狂欢时代,我们看似每个人都极其自我却又格外扭曲。 中国艺术家刘勃麟曾说精神的沉迷比肉体的消失还可怕,我深受触动。我们每个人都是被这个时代所裹挟的一员,我们或许不能选择逃离这个时代,与我们所处的环境对抗,但主动选择“不被看见”、保守自我,探寻“被忽略”的生活方式,在喧嚣的时代寻找自己的安身之处或许是我们真正能做的,而这些作者都会在书中告诉你答案。 作者涉猎艺术、自然、科学等多个视野领域,甚至是包括作者自己潜水、拜访实验室各种的生活体验等,语言生动、过渡自然,从丰富的生活世界中汲取诸多灵感,为我们展示隐身、伪装的魅力。 我印象很深的是第一章“看不见的朋友”,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在幼儿时期都可能有一个“想象中的朋友”,可能我们从未意识到,但他们却天然存在,是我们调和孤独与寂寞的生发物,我觉得太有趣了。他们的存在其实也说明我们每个人本能地需要一块自己的隐私之地。作者也给出我们一个推论:自我存在感有时会通过感知他人的存在而获得,今天我们在网络上所参加的社群也是同理,这都加深了我们与外界建立联系的体验。 此外,作者在书中提到的一些心理学观点也很吸引我“我们总喜欢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的同时窥视别人,这会让我们得到一种值得怀疑的满足感……”“未解的谋杀案之所以引人入胜,正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一点犯罪情结……”还有“变色龙诗人”等等非常丰富、新奇的概念,有一种无穷无尽的感觉…作者对这些总是信手拈来,并从中探寻出隐形、隐私的相关意义,而我们读者,在这一有趣的过程中与她进行交流,不自觉中被她的例子吸引并得到一些启发。 不过这种叙述方式涉及范围广杂,作者并不能一一详述,不可避免地有些泛泛而谈,或者偏于片面。比如在书中第三章穿越自然界中作者提到刘勃麟城市迷彩的行为艺术作品,人与背景完全融合,给人惊艳之感,作者也借此展开伪装、“适应性静止”的描述,不过据我了解,刘勃麟其实在城市迷彩中想表达的是隐藏其实是无处可藏,与书中所述存在一些出入。

《无隐私时代》读后感(三):没有隐私的时代,每个人都在裸奔

无隐私时代

这本书分类为人际关系研究的书由一篇充满自然诗意的引言开头,全书意外穿插着天空海洋森林动植物的气息,但却并不违和。总的来说,是一本很特别的社会学书籍,很好读。

第一章看不见的朋友就足够引人深思,让我想起了头脑特工队里那只奇形怪状的粉色大象BingBong,随着小女孩长大慢慢淡出了她的生活,她也进入了青春期。

现在随着各种监视技术的发展,人们由于对隐身的恐惧和对人性的不信任渐渐习惯了用个人信息换优惠,有时更是为了融入群体逐步放弃隐私,以免自己成为“不合群”的那个。现实中的你和社交平台上的你,哪个才更真实?信息化、数字化的背景下,被客户画像围剿的我们,能否脱离网络而存在?很多如黑镜之类的暗黑系科幻作品对这种现象的担忧,人们也渐渐失去了在人工智能时代能够彰显最独特自我的——想象力。作为三体的粉丝,我不禁担忧如果面壁计划真的实施,人类是否有一个如罗辑那样足够丰满的大脑能够装下那么宏大的计划。

作家在自然界、艺术界、科学界和文学界广泛探寻隐身的含义和隐私的意义。甚至,从蓝精灵村到霍格沃茨魔法学校,这世上无数的神话传说,那些场所,作为很多人的精神寄托,都能安放一部分不安的灵魂。“生而为人的感伤之处就在于,你的身体就是无形化作有形的载体。”

对于纷繁的思绪隐身的需求,让人有一醉解千愁的冲动;对现实的困难隐身的需求,让人闷在家里躲进游戏中横刀立马建功立业;对家庭事务婆媳关系隐身的需求,让中年男人在停好车之后点上了一根烟享受片刻的安宁。

可是,想要隐身与期待被看见就像是围城的内外,人们似乎很难切中一条舒适的界限。在人际关系之中,给自己和对方一个怎样的空间才能亲密而又自在舒适,是需要不断磨合和拿捏的。

脑洞一下,将来匿名和隐身的需求会促成下一个风口,颠覆现有的社交网络模式。即时分享、阅后即焚、不溯既往,也许所有人披上隐身斗篷,大家能够换个方式,好好说话。

最后小小挑个刺儿,全书十一章的涉猎很全面,但是整体脉络不是很清晰,读完之后,有点抓不住羊蝎子,哦不,抓不住逻辑主线。

《无隐私时代》读后感(四):我想做一个不被打扰的人 享受被忽略的乐趣

我们为什么要看无隐私时代?我想告诉你的是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忙着吸引眼球,吸引关注,但是却没有人发现不被看见的乐趣。你可能要问了,不被看见多孤单呀。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当今社会的成功必须通过公示来获得认可。一个人活的好坏,不在于他做了什么,而在于被别人看见他做了什么。

我们忙于吸引关注,成为大V获得很多粉丝,在吸取流量的同时也在迷失自己的边界。很多时候我们做的只是讨好那些可能会关注我们的人,把人推向非常物质的竞争化的世界迷惘。其实我们真正想要的,也许是那些不被他人看好和认可的。

不被看见的好处之一:减轻社交恐惧困扰。正所谓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想想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刻:修图修了很久发朋友圈,隔几分钟就看一次点赞,因为点赞数太少又删掉重新修图再发。这就是典型的“朋友圈焦虑症”。我有一段时间这种焦虑症很严重,严重影响到我吃饭。每次跟朋友吃美食都要修图修很久一直看朋友圈点赞,后来我就关闭了朋友圈,开始潜下心来看书修炼自己,找自己的方向。

不被看见的好处之二:保护隐私。滴滴事件之后人们又加强了隐私的保护意识,互联网之下每个人的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如果我们可以不靠发朋友圈动态的方式获得点赞数的认可,就可以专心的去做自己的事情,也可以完美的“隐藏自己”。

怎么做到不被看见呢?书里提到不发微博和写一点诗歌,在这样快节奏的时代里,写诗真的可以让周围静下来。在这里也推荐大家阅读一本德国诗歌《在光与万物背后 81首诗》,感受宁静的自然之美。这本诗歌的作者坚持不用手机,虽偶有迷路,但总能到达。

如何在不抛弃时代又不被时代抛弃的同时保持自我?如何缓解社交焦虑?如何享受被忽略?打开这本书,你会找到想要的答案。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其实每个人都没有自己想象的重要,我们疯狂修图的背后,其实是我们对别人看法的过度在意导致的容貌焦虑,我们最在意的还是自己。所以不需要寻求那么多的虚荣意义的公众认可,享受独处的一刻吧!你唯一需要的,就是自己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百分之一百的相信。我想做个不被打扰的人,不需要依靠他人的评价来证明我的人,可以从始至终去做喜欢的事情的人。

“我只能赞许那些一面哭泣,一面追求着的人。” ——帕斯卡

《无隐私时代》读后感(五):无隐私时代,更要好好保护自己的隐私

中国有句俗语,说的是“人怕出名猪怕壮”,这话有一定道理,有些人想做职场中的小透明,不希望被别人过多的关注,安分守己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毕竟“平平淡淡才是真”;不过在如今这个时代,还有不少人希望自己能出名,有越多人关注自己越好,最好自己能成为流量王,甚至不惜花钱买热搜,以此获得更大的利益。但往往物极必反,攀得越高摔得就越重。

怎样去平衡自我宣传和曝光过度呢?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本《无隐私时代》就是一本为此问题寻医问药的书,作者是阿奇科·布希,本书的写作方式比较特别,不同于提出问题——给出对策这样的指南书,作者是从心理学、社会学、文学及艺术等多个领域中去探寻,带领我们去审视不被人注视、不起眼的人生有哪些价值。也就是说,在这个充满了社交压力的时代,作者更倾向于让读者保护好个人隐私。

在探讨隐私这个问题上,作者提到了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能隐身,他会怎样做呢?在哈利波特故事里,当哈利波特穿了一件隐身斗篷以后,谁都看不到他,他拿到了自己想拿的书。在《无隐私时代》里,作者提到如果一个人能够隐身,那么他大概率会做一些坏事。想想的确如此,当一个人能够完全隐身,他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当然,什么都没有绝对的,对于匿名的求助者而言,这就是有益的。当匿名发言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把最真实的情况表达出来,这其实也是对表达者本人的保护。所以说无论隐身也好,匿名也罢,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有益的。

作者在书中还举了好多动物的例子,动物皮毛的颜色与它所处环境颜色保持一致,其实这就是一种自我保护。动物如此,人也一样,变得不怎么起眼,其实是一件好事,太过显眼,虽然说能引得他人的注目,但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危险。能有一个不被别人打扰的生活环境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随着年纪的增长越来越意识到做事低调的人是有大智慧的。

书封底的这句话我特别喜欢——“一个人活得好与坏,并不在于别人看见他做了什么,而在于他自己真正做了什么。”是啊,真正能沉下心去做事情,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这才是幸福的。但有些人为了出名,做一点事情就开始摆拍,巴不得所有人都知道他做了这点事,但是实际上呢?他究竟为他人做了多少事儿呢?明眼人自然一看便知。

从隐私延伸出去,作者在各个领域不断探寻,让读者思考个人与整个社会的关系,从而不断调整自我,让自己“置身事外”去看问题。学习如何暂时消失是一种智慧,当我们越渺小,与他人之间的联结感才会越强。当我们放下自我,也许会生活的更轻松、更惬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