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读后感1000字

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读后感1000字

《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是一本由[澳]莫莉·卡莱尔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3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读后感(一):直面死亡 理性看人生

最近有一个段子,人生除了死亡,其他都是擦伤。提及“死亡”一词,或许我们都比较避讳、或者说不太喜欢正面回应。不过,这是人类的自然规律,谁也逃脱不了。自然法则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之前也读过一些死亡的书,读过类似人生方面的书,可是没讲得那么透彻,一直在找一本比较好的书,深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科学书,最近终于发现了《当我们谈论死亡时 我们在谈论什么》。翻书可知,作者莫莉·卡莱尔博士近30年从业经验零距离还原死亡的全貌,阐明了围绕死亡的两个实际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情感问题。她是屡获殊荣的姑息治疗专家、作家和国际演讲者。在生命健康、临终关怀、死亡教育和医疗保健管理方面拥有广泛的学术见解,并拥有着20多年的实践经验。她被称为“The Death Talker”,旨在帮助人们了解死亡和悲伤,从而充实生活。一本好书终于被我发现了。

科学看待死亡,理性看待料理后事。通过阅读,在书第231页,有一个话题“人死后尸体的料理”,书中指出,一个人死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家人和朋友要有权参与他们死后的准备和料理工作。这事说起来简单,可真正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并且十分困难。其实,对每个人来说,都应该提前学习一下、大体了解一些。因为以前我们或许对这个话题了解得比较少、或者说是知之甚少。西方这方面说明得比较细致,如,死者死后,立即用胶带将眼睛粘住,将下巴、手和脚用绷带包扎起来,这样以保持死者身体挺直。这些内容是笔者第一次看到,以前也没听说过,的确让人耳目一新、非常吃惊,因为我们以前了解得过少,所以才导致今天如此陌生、紧张。

用科学的目光去感受新问题。把死者留在家里几天合适?在习俗角度来看,一般都是三日殡。可这本书给出的科学数字是五天,在大多数西方国家一般如此。不过,这五天里需要提供一种设施(比如冰床或者冰垫),目的是为了保持死者身体冰冷,从而减缓他们身体的组织细胞的分解。这也是殡仪馆一般把尸体冰起来的原因。一开始,觉得是为了防止尸体腐烂,后来读这本书终于找到了科学的依据,减缓组织细胞分解。更为重要的是,书中还告诉我们很多科学道理,请大家有机会仔细细读一下。

《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读后感(二):了解死亡,更好地活着——读《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文/岸晓风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骨子里对死亡都是恐惧的,也是比较忌讳的。比如,根据《论语》的记载,一次,季路问孔子:“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回答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看来,孔子对于“死”也是不“感冒”的,但是从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角度来说,这又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

当然,也有对“死”看得比较透彻的,比如革命烈士,夏明翰烈士喊出了“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样的绝唱,匈牙利大诗人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也是振聋发聩的,而且激发了广大革命者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追求自由。

有了这样的铺垫,我们就要说到一本书,澳大利亚姑息治疗专家、作家和国际演讲者莫莉·卡莱尔的《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一部专门帮助人们了解死亡和悲伤的书。

书中对于现代人们对于死亡的认识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书中认为,在现代西方文化中,死亡已经变得几乎无影无踪——完全被隐藏了起来。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讨论死亡,但同时,死亡似乎也困扰着我们的潜意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作者认为,主要在于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现代社会、西方世界、科技领域及由消费驱动的社会里,人的死亡已经成为人类恐惧和忧虑的根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主要归因于现代公共卫生体系的改善和现代医学在根除许多疾病方面的成功。因为医学的高度发达,死亡的几率变得小了很多,从之前的见怪不怪变成了“很不寻常”,对于,对于死亡的恐怖和“不可触碰”再次占据了上风。在这样的情况下,该书“逆势而上”,介绍了绝症与无效治理、垂死、守夜、葬礼、化解悲伤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提供了方法。

阅读这本书,可以看出作者的真诚。书中在分享这些技能、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中,力图帮助读者真正建立起富有同情心的社会。通过建立这样一个社会,我们就可以让弱势群体的需求得到其家庭、社交圈和更广泛网络的认可,并得到满足。

书中期待,此书对于那些年轻人来说,就是希望他们不要把死亡视为“敌人”或医学上的失败,而是人类生存的正常顶点。希望他们在悲痛中互相支持和关爱,找到缅怀已故亲人的个人方式。这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作者深深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一句话,了解死亡,就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读后感(三):生命的另一种含义

很早很早以前,我们就是听着《女娲造人》的故事,才知道了人这一生所经历的一个过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民的意识开始在不断的觉醒。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发育期、成熟期、渐衰期和衰老期四个阶段。

古代统治者特别害怕死亡,都希望有长生不老丹。最近读到了一本有关对待死亡态度的书---《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讨论什么》,它对我的启发很大。可能我们忽略了有一种需要别人照顾的人,忘记了他们心里的想法。约翰博士的朋友莫莉是一家医院的护工,常年照顾身患重疾者,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死亡这种事情本身就让人难以理解,更别说让我们一起讨论了。有的时候,病人还没有准备好接受他们的疾病无法治愈这一现实,不管在余生的生活质量方面会付出多少代价,他们都会坚持继续治疗。

很小的时候我们会问父母,我们是从哪里来的?父母会说是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后来学习了科学我知道了生命有胎生和卵生这两种。林清玄先生在《与时间赛跑》中写道:外祖母再也不会回来了。那种失落的心情跃然纸上,很少有人告诉我们如何面对死亡。也不知道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如果有亲人死了,孩子们看到我们并不悲伤,他们就会认为自己的悲伤有些不正常。如果我们静静地和孩子们坐在一起,告诉他们我们很悲伤,或者告诉他们我们很想念这个逝者,那么,通过这个机会,可以与孩子们分享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悲伤。不要对孩子隐瞒你的悲伤,如果他们看不到死亡对你有影响,他们可能会认为你不在乎逝者,或者你不像他们那样爱着逝者。

如果你的亲人是死在家里,那么你就要通知亲戚朋友去当地派出所办理销户籍的手续。你的亲人死后可以留在家里多久,也取决于你所居住的地方的相关规定。如果死者是器官捐献者,是死在医院,那么工作人员会代表你做出这些安排。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我们所有人都有责任坚持为自己和我们所爱的人提供最好的护理和照顾。每一个垂死之人及其家人都有权得到他人的关心,尊重,让我们活得有模有样。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死亡都是一次需要直接面对的痛苦经历。

人生的路很漫长,我们需要做好打算,要有一种居危思安的意识。很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祥和的年代,让我们知道生活来之不易。死亡这个话题从古自今就有很多名家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 他却死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作为现代年轻人,应该把自己的命运跟国家联系在一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

《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读后感(四):死亡,是你与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场社交

死亡,是你与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场社交。

与死亡相关的问题,其实更重要的都是情感问题。

哪怕再21世纪的今日,对死亡的回避文化依然是社会上大部分人的选择。因此想要好好的谈一谈死亡,深度的了解死亡,这在社会生活中是很难有这样的的机会的。

莫莉·卡莱尔的《当我们谈论死亡时 我们在谈论什么》一书英文名为The Death Talker。在这部作品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关于死亡真实的故事,却又不仅仅只是一个故事,他更是对当下“死亡文化”的一种反思,也是出于现实处事的一种意识培养。将那些我们未曾仔细思考,不曾重视,亦或是时常回避的东西一点点的剖析开来讲给我们听。

在这些故事里,我们也能了解很多的“死亡文化”。

比如在丧葬的一些列仪式和活动中。宾客和家属共同追忆同故去者的往昔,那些因俗事而得的相聚,又依着尘世最后的俗礼而告别,而家属也得以在悲痛中得到家族的扶助、支持和照顾。

除了了解仪式和活动之外,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除了探讨关于死亡这个话题一些案例背后的的一些社会问题之外,更宝贵的是他会给出一些建议。有该做的建议、也有不该做的建议,有关于如何自省的建议也有如何去同孩子或者他人交流的建议。也能获得很多关于后事准备的建议。让那些真正身处混沌的人也不至于无计可施、一筹莫展。

我们都很清楚,这一生我们都终将死去,这是更古不变的事实,我们一生会经历无数亲朋好友的死亡,而我们自己最终也得面对它。之所以谈论起他,我们总不免有些犹豫和顾虑,又似乎携带者沉重和忧伤。大概在投向他人的悲悯中,带着几分幸存者的庆幸,同时也可能隐含着些许恐惧——我死亡时也会是这般吗?每一次设身处地的共情都附赠了面向自身的投射,所以在力所能及之处付诸尽可能多的善意也是一种自我疗愈。于是悲悯他人,也成了悲悯自己。

因此,明白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完成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度过不让自己后悔的一生,尤为重要;生命的时数和生活的质量到底哪个是你更想要的,在你“健康”的岁月里就应该想好一个答案,才不至于垂死的降临只剩下盲目的自救,而忽略了内心真正的渴求。

就让我们在莫莉·卡莱尔冷静、独到的笔调里,在为时已晚之前,就和死亡对话,直面死亡,自在坦然,努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过这一生。如果今天是回顾你人生故事的日子,那希望这个故事朝着你预期的方向发展,还有你希望的人也陪伴着你。这不仅是最美还好的祝福,也是最好的一种人生状态。

《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读后感(五):面对死亡我们应该做什么事情?

这两年的肺炎疫情,颜色变化的数字,让我们感到离危险和死亡如此之近。

周娱菁在“疫情之下,如何与孩子谈论死亡”一文中提到“生死考验,考验的是人性,也是考验一个群体“如何看待生命的价值”、“如何看待死亡”这一不可回避的人生话题。

还有中国人“死亡教育”这一必修课的缺位。”也是深以为然。在这本“当我们在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我觉有几点是非常值得学习。 1面对死亡,一些建议该做的事情:开诚布公地回答孩子们的问题。

如果你不知道答案,你可以告诉他们,你会找到答案, 然后再告诉他们。也许你们可以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根据他们的年龄,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停下手中的活儿,集中精力进行交流并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解释死亡是什么之后,重申一遍你们家的精神信仰。 抓住每一个机会谈论死亡(例如,当你看到一只死鸟或其他死去的动物时,或者有与你家人不亲近的人去世时)。向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悲伤。如果有亲人死了,孩子们看到我们并不悲伤,他们就会认为自己 的悲伤有些不正常。如果我们静静地和孩子们坐在一起,告诉他们我们很悲伤,或者告诉他 们我们很想念这个逝者,那么,通过这个机会,可以与孩子们分享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悲伤。 2,面对死亡一些不该做的事情:当孩子们问起有关死亡的问题时,请不要试图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或转移话题。比如,他 们问到“妈妈,有一天你会死吗”这类问题时,你要如实地回答。如果你没有如实回答,以 后你意外死亡了,则可能会让孩子们变得不再相信未来。“妈妈说过,她要等到年纪大了才会死。可是,她现在死了。妈妈告诉过我,她不会死的。”不要使用委婉语。如果你说“奶奶睡着了,不会醒来了”这样的话,可能会让孩子们担心同样的事情会发生在他们身上。同样,如果我们对孩子们说“我们失去奶奶了”之类的话,也容易让他们感到困惑不解。如果你说得这么委婉,孩子们心里肯定会想:既然只是“失去”,那我们仔细找找,肯定还是能找回来呀。 书读了之后,有以下几个点: 1.真实性。本书每一章讲述的故事都是基于真实的人。他们都是作者护理过的人、听说过的人,多年来分享他们的想法、恐惧、希望和梦想的人。 2.故事与干货并存。本书中,作者讲述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利用这些故事,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生活和死亡的丰富内涵和意义。在每一章的末尾,她还对切实可行的建议进行了概括。 3.选材得当。这些精彩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人在生活中的不同丧亲经历,教我们如何在阅读这些故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法,如何从丧亲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并继续生活下去。

了解很多关于死亡的话题,可以多学习本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