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为什么画作不需要名字》读后感100字

《为什么画作不需要名字》读后感100字

《为什么画作不需要名字》是一本由[捷克] 翁德雷·霍拉克 文 / [捷克] 伊日·弗兰塔 图著作,后浪丨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10.00 元,页数:1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为什么画作不需要名字》读后感(一):欣赏艺术的多种方式

艺术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东西,尤其是抽象派艺术,毕加索,虽然我们都知道他是著名的画家,但是能欣赏到其中玄妙的只是少部分人,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去参观画展或艺术展的时候要如何欣赏呢?

这本书很好的为我们展示了解释画作的几个方式,通过对于各个时期画作特点的了解,结合画作本身去解读;或者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读我们看到的画作。正如本书的名字一样,当一位画家创作出一幅画的时候,通常是没有名字的,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有必要将自己桎梏在一个主题之中。

本书以爷爷奶奶带着孙子孙女去看画展入手,分别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同一场画展,在我们给孩子讲述这本书,或者孩子自己阅读时,可以有不同的启发作用。

本书除了讲述艺术作品的发展,每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外,还讲述了一起在画展中盗画的故事,以此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增加孩子对于本书的兴趣,使得本书更具趣味性。

本书的最后,作者将绘画作品的时间轴列出来,同时将各个派别艺术作品的代表作罗列出来,让大家更好理解。艺术的派别从最初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印象主义发展到后面的波普主义,概念主义与极简主义,环境与人体艺术,直到后现代,这一过程足足经历了近200年,这本书会将这一过程梳理出来,方便大家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本书还可以自行开发出一些有趣的玩法,比如术的后面会附带一些著名的艺术作品,而这些作品是分散出现在整本书中的,小一点的孩子可以让他们在书中寻找相同的物品,这样可以增加本书的可读性,孩子会更有兴趣去翻阅它。大家也可以自己开发出更多的阅读方法。

总的来说,这本书与其说是给孩子进行艺术启蒙的童书,不如说是一本可以全家共读的科普书,无论是什么年龄阶层的人都可以从中获益,不会觉得过于幼稚,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为什么画作不需要名字》读后感(二):如何看懂现代艺术

相比于传统艺术作品,现代艺术作品因为抽象性和反潮流性而具有的隐秘性,为众人所不能理解,那么现代艺术是不是凭空产生的哪?当然不是,它是随着现代这一概念而诞生的,就像是刘擎老师在《西方现代思想讲义》中引用马克思韦伯思想时指出,现代是一个观念的集合,它将世界以科学为根基的理性观念和古老的神话观念相区别开来,世界没有了神秘性,那么对于现代人来说,人生也就没有了一种超然的目的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自由而惶恐的,在此现代艺术不再是传统艺术那样,对于现实发人文主义模拟,而是实实在在的表达人类自己的困境,孤独、惊恐乃至无聊,一切现代社会符合化的体系都可以在现代艺术中得到表达和回应。

那么如何向大众以及和孩子们认识现代艺术哪?绘本无疑是最好的方式,这本《为什么画作不需要名字》是捷克作家翁德雷.霍拉克以及插画家伊日.弗兰塔合作完成的作品,整本书围绕着一个关于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盗窃故事展开,通过故事给孩子们讲述什么是现代艺术这个看似枯燥的问题,而且本书中将现代艺术中的各个流派按照时间线排列起来,加上有趣的插图,非常适合孩子阅读理解。

故事中尼古拉斯和艾玛的爷爷是一位艺术家,而他们的奶奶则是退休前在杂志社工作过,也有丰富的艺术素养,和爷爷一样对现代艺术如数家珍,而另一边一名被称为“教授”的艺术品商人指使着比特黑德和他的女朋友露露去偷盗一件著名的现代艺术作品。

开始走进的艺术家是保罗高更,他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花间,他被称为艺术大师是因为他拥有着超越同时代画家的想象力。在艺术品鉴赏中,原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他是独一无二的。我们都知道传统绘画中,比较重视线条的作用,但是到了现代阶段色彩越来越受到重视,原因大概在于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让人们对于色彩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色彩也能够表达现代人丰富的内心。

有了色彩加持的现代艺术产生了莫奈这样的印象派大师,同时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梵高也开始走进印象派的大本营进行他卓越的创作,他们的创作逐渐脱离具体的物象,注重表达的不是自然的完美,反而表达的是自己的不完美。

在爷爷和奶奶给尼古拉斯和艾玛普及现代艺术知识的时候,那边教授指挥着比特黑德盗窃现代艺术馆里最具有价值的艺术品,马赛尔.杜尚的《泉》可是令人捧腹的是那只不过是一个签着杜尚姓名的小便器而已。这也是艺术作品,让人匪夷所思。

正如本书最后所说的那句话,艺术的故事却永远不会结束,因为艺术是人类表达自我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不会间断的。

《为什么画作不需要名字》读后感(三):为什么画作不需要名字

“我认为画作是需要名字的,事实上所有的作品都需要。正是因为有了名字,我们才知道作者对他们的作品是怎么想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从这一作品中看出的东西以及我们能否理解他们,却总是取决于我们自己,从这一点来看,名字又无足轻重了。”

爷爷说的这段话,就是这本书的精髓了。

本书以漫画的方式呈现,趣味性强,可读可看。

整部作品是用漫画组成的小故事。故事情节较为简单,故事以开头,热爱足球的弟弟尼古拉斯刚结束足球赛,接着一家人去看画展。中心内容就是自由画作创作师爷爷和加入艺术俱乐部的姐姐对他们所看到画作的解读,也有热爱艺术的奶奶对画作的深入解读,这些都是启发孩子去理解画作的角度。期间还插播了一则笨贼盗取艺术品的啼笑皆非的小序曲。趣味性比较强。

儿童视角问答,有助于孩子对画作有更好的理解。

以弟弟姐姐的视角,与爷爷奶奶的问答,形成主线条,有利于从儿童视角对画作进行解读。比如,奶奶是一个热爱艺术的人,她对身边的事情都会明确的看法,而且见解独到,在给尼古拉斯解读画作莫奈的《干草堆》,奶奶说画作会给人一种陶醉的感受,仿佛在看电影时忘记了你是唯一的观众。

她在欣赏干草堆时,陶醉其间,虽然画作上只有干草堆,但她看到了阳光洒在干草堆的那一个瞬间,感受到了干草堆的温度,听到了鸟儿和昆虫的嗡鸣声,看到不远处一群农夫和农妇在劳作,仿佛还能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以及在一旁默默观察的大叔。

每一个画面都能在画作中找到依据,正如文章开头引用爷爷的那句话一样—我们从这一作品中看出的东西以及我们能否理解他们,却总是取决于我们自己。这个角度其实很适合启发孩子们去阅读理解画作内容。

插曲也是内涵满满。

刚从监狱出来的比特黑德发现出来和在监狱里想的完全不一样,因为不适应,出来后很容易重操旧业,于是在教授的唆使下去偷艺术品,教授说那是一件很普通的日用品,于是他们以为是泉—那个便池,结果被抓。教授也在作案,用调包的方式偷画,不幸被姐弟俩发现并举报。

这一插曲也并非无目的,为后面彩蛋做足了铺垫,列举了史上著名的艺术品失窃案。

这部画作也补充了很多绘画内容,像画廊中的艺术品和对应的作家,相应的流派,知识性补充很丰富。

《为什么画作不需要名字》读后感(四):什么才是那个不必要的存在?

⸢印象派画家开始聚集在自然环境中,尝试捕捉一天中转瞬即逝的光线变化,或是他们思维和感受 的变化。他们继承了巴比松画派艺术家作品的特征。⸥

对于现代人来说,莫奈、梵高、毕加索等,这些艺术家的名字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而他们的杰出也早已烂熟于心,有多少追随者只是在随声附和?杜尚的“小便池”可能至今还困惑着很多人,但他的那句话放在这里可能恰到好处:艺术家说什么是艺术,什么就是艺术。陈丹青老师说过,人们还是太容易相信书本和教条,不太肯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切看似规范的东西,它可能一开始只是一种偏离,所以,不要盲目的崇拜,要有耐心去追求美丽背后的东西。

杜尚的《泉》(图自百度)

局部 第二季

为什么画作不需要名字?名字,如同画框,“和你房间里的窗框是一样的。它会限定你向窗外望去时看到的东西”,季节的更替、流星的滑落、仲夏夜的晚风、海边的波涛、北国的风吹雪、嬉笑怒骂的人群……一切,都取决于你的想象力,只要我们掌握了解读的方法就可以达到置身其中的效果。我们为什么要置身其中?不同的人,从窗户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你的发现又取决于你的视角,难道你甘愿站在艺术品面前只是一味地讨论它到底值多少钱吗?我们不仅要试着将自己置身于画作的场景中,还要想办法回到历史中去,而这并不晦涩,可能还很有趣,哪怕是产生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疑问,为什么一件流水线上的东西被写上艺术家的名字后就成了艺术品?究竟什么是艺术,什么又不是艺术?艺术有边界吗?

图自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纵览西方美术史,我们会发现,历史上并不总是一种运动结束后才被另一种取代。有时看到这样的情况确实蛮有意思,不过更值得关注的应该是作品本身以及他背后的人和故事。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野兽派、后现代……在原本乏味可陈的时间长河里,这些主义倒是给时间平添了一些色彩。不过,它们也引起了我对存在主义的思考。不得不提到杜尚的另一句话:不管怎么说,死去的总是别人。我不确定此人是不是一名存在主义者,但他的这句话颇有一股子那味道。尼采说,“他们宁愿至死把自身依托于一个可靠的虚无,而不愿依托于一个不确定的某种东西。”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意识到生活是完全荒谬的虚无,但又同时反对这种虚无,他们选择赋予自己的存在以意义。我突然对艺术家们的疯狂有一点理解了,有多少画家,在世无闻、死后成名,后来发生的一切,想必他们也没有预料到,他们只是坚持着自己的选择,并以此走完一生。有人选择住进某个地方,可能是巴比松,也可能是塔希提,有人画现实,有人画自然,这些都是真实的存在。

图自电影《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大人们总会轻易陷入一种怪圈,让小孩子通过参观一些什么,然后有所改变,哪怕一点。小孩子常常不以为然,也不理解大人的用意。这部绘本深入浅出的传递了另一个简单的道理,人们喜好的东西可能会各不相同,我们都会有自己的想法,重要的是尊重差异。又总是有很多人,不论长幼,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独一无二。雷诺阿的的那句话可能更有感染力:的确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艺术大师,但人人都可以去尝试。首先不管结果怎样,我们要记住当下的感受,有些东西并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容易被忘却,它可能本身就具有某种力量,潜藏在人们的心底,伴随我们一生,某些画作就是这样。同样来自长辈的教诲,我总能想起Call me by your name的最后父亲对儿子说的那番话:“在你触不及防的时候,上天就狡诈地找到了我们最脆弱的地方,请你感受你所感受的。曾几何时,为了快速愈合,我们从自己身上剥夺了太多东西,以致在三十岁时,自己的感情就已破产。每开始一段新的感情,我们能给予的便更少,于是为了让自己不要有感觉而不去感觉,多么浪费。如何过你的一生是你自己的事情,但要记住,上天赐予我们的心灵和身体只有一次,而在你领悟之前,你的心已经疲惫不堪了,至于你的身体,总有一天没人愿意再看它一眼,更没有人愿意接近。现在,你充满了悲伤、痛苦,别让这些消失,也别丧失你感受到的快乐。”

再多的文字,在一幅画作面前都可能变得苍白无力,都可能被画作的视觉冲击所掩盖,况且我的文字也只是这种感知背后的一种延伸,而这种延伸是千丝万缕的。所以你决定去翻开、看一看了吗?以上就是《为什么画作不需要名字》带给我的全部思考与感受。

《为什么画作不需要名字》读后感(五):每个人的理解各不相同,而画作的名字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很多人都会认同在画家的眼中世界是不同的这个观点,每一幅画代表了一种观点、一种展望、一种情绪、一种发泄,每一幅画都有一个名字,但对于欣赏画作的人来说,他们看到的是画家想要展示给世人的内心世界,每个人的理解各不相同,而画作的名字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就像莎士比亚的著作《哈姆雷特》中那句名言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

由捷克童书作家翁德雷·霍拉克著作、捷克艺术家伊日·弗兰塔绘制的《为什么画作不需要名字》是一本基于向青少年展示画作艺术历史、分类、画家以及关于艺术魅力解读的精美绘本。浪花朵朵的选题仍然非常独到,绘本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完全考虑了青少年时期孩子们的思维和接受能力,采用侦探故事的叙述方式进行画作艺术的解答,从而能够吸引孩子们的关注度,启蒙艺术细胞萌芽,体会到艺术的究极魅力,从而爱上艺术。

绘本通过一个家庭的画廊参观开始,爷爷和奶奶分别带着埃玛和尼古拉斯来到了一座宏伟壮观的画廊中,在这里,他们看到了很多经典的画作以及著名的画家,从米勒的《拾穗者》到莫奈的《日出印象》,再到杜尚的《泉》,艺术是一个没有边际的领域,代表着这个世界中的人们情感的一种精神寄托。在这里,埃玛和尼古拉斯认知到了什么是原作,因为原作是独一无二的;画作产生于兴趣,兴趣表现出来,用不同的眼光观察世界的方式;画作的诞生就是在画布或纸上来作画,但是作画的过程融入了画家全部的创作思路和精神寄托等等,在画廊的每一幅画作面前,作者都用问答的形式,将历史上那些画作的产生以及背后的秘辛阐述出来,并且深挖画家的个人创作思路,让孩子们可以感受到艺术历史上最主要的那些流派。

绘本中详细介绍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概念主义等各种艺术流派的艺术家及艺术思潮,体现的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意识形态,每个人的思维都是不一样的,眼中看到的和内心想到的,大脑中思考的都不相同,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就在于这种奇异的特性。

《为什么画作不需要名字》中需要强调的一个明显优点就是绘本中穿插了一个盗窃艺术品画作的故事,教授带领着比特黑德和露露想要从画廊中盗走某幅画作,他用比特黑德和露露当做诱饵,声东击西,就在阴谋得逞之时,是艾玛和尼古拉斯发现线索并通知了保安和警察,顺利将教授等人缉拿归案,夺回画作,避免了重大的损失。这个侦探故事和画廊参观互相融合,给孩子们带来一种新奇的视觉享受,吸引孩子们关注艺术的产生、独一无二以及存在的风险,同时也通过绘本后面的“史上著名的艺术品失窃案”讲述了一些名画作的神奇经历,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创作的油画《蒙娜丽莎》曾经被盗两次,整个过程充满了奇幻色彩。

绘本中提出了很多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认真阅读得到答案,继而加深孩子们对于艺术的深刻印象,从而形成个人独特的艺术眼光和品位。

不得不说的是伊日·弗兰塔的画风非常独特、优秀,充满张力的画面让小读者们看上去非常舒服,并且在盗窃团伙三人组的整体展现形式上独树一帜,与参观画廊的画风截然不同,两种表现形式的结合给人留下新奇和深刻的感观刺激,非常独特。

绘本的最后还介绍了历史上著名的画家代表人物,画家在艺术领域中算得上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跟这个世界交流的途径就是一幅幅的画作,并且用这些画作来向世人诉说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