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零公里处读后感锦集

《零公里处》是一本由唐棣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23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零公里处》读后感(一):零公里处:当先锋电影导演在文字中开始呓人呓语时

先锋电影向来就是一个相当难以驾驭的类型片,不论是导演、演员还是影评人,甚至于对于观众来说,都很难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先锋电影的好坏,而当先锋电影导演以一人之力去编撰自己的书时,他便开始在自己的世界中随意地勾勒心中的那个故事,但至于这个故事能否被读者接纳,哈哈哈······

电影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不需要过多的镜头去勾勒一个人,想要描绘这个角色,让他穿上最符合的服装,化上最合适的妆,稍稍一些日常的对话与动作,这个人物就在大荧幕上给观众留下了一个明确的形象,而且能保证在后续的镜头中只要不对这个人物做出特别大的改变,观众都能认出他。

但小说不一样。

可能是导演做习惯了,唐棣习惯于将人物作为一个像素点,不加注解的介绍,在小说中,这些像素点式的人物也就成了一个个的“他”、“她”、“男人”、“女人”,运气好点的角色还会带上ta的职业,例如“出租车司机”,我能够理解他去姓名化一如电影中去符号化的想法,但这种操作只会让读者阅读的困难加倍,阅读的快感也倍减。

可能他这部小说创作的目的就跟他的电影一样,为了追求自我的表达,我看到目录上每一篇都对应了一个公里数,在第十站山海之间便抵达至零公里处,可此后仍在行走,并未在此停止。作者似乎想通过这些符号化的标志表达出某种意向,但恕我眼拙,着实看不出来。作者在书首的缘起一篇的文末写道,“零公里”在本书中可作如下释义:1、一种里程计算法,即道路起点、城市中心点,从平原到大海,从暗巷到大道;2、一种标志和象征,即人生的原点、影响的核心,从一个人到无数人,从本地人到异乡客······

这就是整本书最大的痛点,行文之间掺杂了太多作者自我化形态的意象,致使读者想看懂这本书并非一遍即可。显然作者也意识到了这点,所以还会在书首对“零公里”进行一番解释,我暂且不论这个省略号背后是否还有其他隐藏的释义,单单是这两种释义就使得这本书的架构没有那么简单,一是里程计算,每一站都是路程上的一个点,但这趟旅程并不是从“0公里处”开始,也不是在“0公里处”结束,所谓的“0公里处”也无非是这趟旅程中的一站,如果“0公里处”没有啥特别的涵义,那么“零公里”是不是也寓意着每一站,毕竟对于每篇故事中人来说,那里对于他们而言既是故事的起点,也是这段故事的终结。

二是一种标识和象征,这就要建立在第一层的注解上,即每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当然作者将其中一些故事的人物简化至“他”、“她”等,但他们无疑都是所在故事中的中心,他们就是这篇故事中的“零公里”。

当然每个读者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我也仅仅是浅谈我自己的理解,不过我确实从初读时的惊艳,转变至后半段的难以啃读中对这本书失去了一些好感,可能我还是比较适合那些人物个性鲜明,至少能有个“姓名”作为代号。

《零公里处》读后感(二):旅行

扉页

我一直对旅行抱有一种十分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是对逃离平庸生活去获取全新体验的向往,另一方面,是对舟车劳顿和所见过于匆忙而浅薄的恐惧。这或许是每一个人都会面对的常态,于我却显得张力过大而难以磨合。 确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张力让我们觉得痛苦,期望和现实、远方和此地,似乎是永远无法磨合的矛盾。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意识到,恰恰也是这些张力给了我们行动和思考的意愿,驱动着我们始终奔走在寻找和丢失意义的路上。 这是一个可悲的命题,就像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役。选择沉沦在食物和相册里似乎成了最好的选择,通过降低追求以更好的达到自己的追求,打卡式生活、签到式旅游,让浅薄的光辉普照一切,在他人短暂的羡慕中满足自我,是这个交通和旅游业如此发达的时代人们最大的渴望和享受。 高德地图细化到步数的路线规划,各种各样旅游攻略的指点迷津,在剥夺着旅游应有的新鲜和沉重。旅游原本是为了迷路、为了寻求未知和恐惧(加缪?),却只达成了某种相遇的目的。被问到如何进入一个城市,人们的回答会是什么交通方式或者什么旅游代理网站,而不是从另一种更宽广的传统的角度来获得认知。少有人会因为鲁迅、张爱玲的作品乃至《繁花》而来到上海,更少有人会因为对弄堂、外滩所代表的历史的积淀和南京东路高楼背后伫立着的现代文明的影子而来到上海。来上海,就是为了来上海,为了朋友圈的九格图片排列和定位显示,为了朋友聊天时添加一点谈资。 正因为此,旅行的代价才显得如此的巨大。昂贵的机票、酒店和食物,期待已久的假期闲暇,换取几张照片和一席谈资,无论怎么计算,都是亏本的买卖。那么,怎么能够让旅行从得不偿失的消耗变成一个更加具有创造性的、更加值得的过程呢? 我手上这本《零公里处》与其说是小说,不如就当成旅行游记来读。对于作者来说,也许这本书的成本远远高出我们的想象,这也是读书的好处,读书去一件低成本高获得的事。我们抛开那些形容词,这是一场作者,读者,书本三位一体的邂逅。你准备好了吗?

麻耶熊猫的《零公里处》

文/小星

《零公里处》读后感(三):从零出发,来一趟“精神远行”

“零”这个字对于人类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它是万物的起点,可以用做度量计算法,也可以用做标志和象征,不论是将它用在何处,都代表着从零出发,代表着新的起点、新的征程。

同样故事也可以从零开始出发,由80后跨界作家、先锋电影导演唐棣带来的最新长篇小说力作《零公里处》将带我们走进13段自我放逐的故事旅程+2幕不是戏剧的戏剧,感受一部当代人情感与欲望的“地图集”。

唐棣,1984年生于河北唐山。首位在香港《字花》开设专栏的内地创作人。出版有文学作品集多部,除小说外,还包括艺术评论及电影理论集,主要作品有《遗闻集》《西瓜长在天边上》《电影漫游症札记》等。

他所创作的作品犹如一面镜子折射着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荒诞,如2018年度十大好书评语所述:在他的笔下,故事即生活,荒诞即日常,不到故事结尾,你永远无法体会到荒诞离我们如此之近。也正是因为这种写作风格,让唐棣的作品并不为大众所能接受,但是这并不能否认唐棣是一位非常独特的作家。

《零公里处》的创作可以看作是唐棣对于人生路上每个阶段的认知与感受,用一种旅行记录的方式记录下从一个人到无数人,从本地人到异乡客,各种经历,各种故事的一个集合。人生如戏,这段旅程中不同的悲喜剧在不断地上演,从零出发,从城市出发,循环往复,直到重新抵达人生的原点。

故事的旅程从零公里处开始蔓延,带有刻度的旅程中有着不同的各种故事,它不同于其他的小说形式,每一个刻度代表着一个空间、一个地点、一个故事,有风塔、酒吧、绿草地,立交桥下、面馆、暗巷、海滩、灵蛇岛等,每一个公里处都有一个来自被城市湮没的故事,一个代表着当代人情感与欲望的故事。

整部小说围绕着记忆与遗忘、现实与魔幻、肉体与灵魂之间的种种交织,融入戏剧性的人生,向我们娓娓道来。人性、欲望、压力、冷漠、卑微,在这些故事中如电影一般折射在我们眼前,让我们看到被还原的日常生活的荒诞性。

在这趟充满未知的旅程,你永远也不知道下一站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又会遇到谁,而旅途中最大的乐趣正是源于这种不确定性,它与按部就班的生活完全不同,它可以让你意识到生活中内在的不合理性与荒诞性。

《零公里处》读后感(四):出乎意料好看的一本书

一、一把打开这本书的钥匙 看这本书之前还是有点发怵的。 作者的头衔让人发怵。 实验派的电影导演。 说实在话我没有看过他的电影,说句更实在的话,我连他的电影都没有听说过,所以对这个人完全没有了解,我一般看书都看对作者至少稍微有一点了解的书,对作者完全不了解的书,完全凭空而看,多少有点心虚的感觉。 打开书就看到了一张图,缘起之后,看到第1站在162公里,第2站在154公里处,然后就113.4公里,102.56公里,100.8公里,96.4公里,89公里,80.6公里,73公里。0公里。接着又出现了39.7公里,50公里和一个全长877公里,还有一个剩余的世界里。 把这些数字看了很久,试图找到这些数字里的规律。 没有找到。 它们既不是真实的地点,也不是有规律的数字。 隐隐感觉头有点疼的感觉。 我能看得懂这本书吗?有点怀疑自己了。 打开之后先读了《缘起》。 还不错,相当于作者给我们开了一个导航,我好像知道作者要干什么了。作者在这一段《缘起》里面,根据法国人阿蒂尔克斯特勒的自传,改写了一段旅行记录作为本书的引子。 然后作者很体贴地给出了0公里的几个意义。 我想第一个地理上的意义是我们熟知的那个意义,却是作者并不想直接去写作的意义,第二个才是作者真正要说的意义,也是打开这本书的一把钥匙,我觉得我拿到了。 零公里是“一种标志和象征,即人生的原点、影响的核心,从一个人到无数人,从本地人到异乡客……” 拿着这把钥匙,我连着打开了三道门,去看了门内的风景,我感觉这钥匙应该是对的。 二、打开的门 我打开的三扇门,第一站叫做《看吧,风塔》, 第二站叫做《在酒吧的几个日夜》。 第三站叫做《绿草地》。 三个故事中颇有一些相通的东西。 1.宿命。第一个故事主人公从一个堆着成千上万空玻璃瓶堆砌的塔发出声音的地方逃开,然后又在一个成千上万空玻璃瓶堆砌的塔发出的声音的地方几乎发疯。轮回。 第二个故事里面,男人多年前离开的女友多年后告诉他自己生下了他的孩子。 他想找到逃避之外的方法。 第三个故事中,男主的妻子习惯性用时间掌控丈夫,最终却被差点出轨的丈夫和 正好目睹了这一切而幸灾乐祸的前男友用空间掌控。 这种宿命应该就是作者在“缘起”中说到的关键点。 读之,有一种一直在路上,然后不知道路的尽头在何方的感觉。 2.性。 三个故事中,作者都有意无意的写到了性。 第一个故事中,“性”是男主逃离和最终差点被逼疯的媒介。 故事的开端和故事的最后,女友舅舅之死和女友之死,甚至有一种残忍的性的呼应。 第二个故事中,“性”也许只是他青春期的点缀,也许会变成他最终停止摇摆的一个契机:他的“性”结出了果实,他做了父亲。 第三个故事中,男主和那个潜在把他当做情敌的男人,都企图用性做一种征服,然后从自己感觉的人生囧态中逃离。 3.数字 第一个故事中的成千上万的瓶子。 第二个故事中流水般从他身边经历的姑娘。 第三个故事中,女主人公总是用查数的方法控制自己的丈夫,差点逼疯了自己的丈夫。 感觉是一本很不错的小说集。 也许是因为作者是电影导演的缘故,感觉到故事的画面感非常的强。 经常看着里面的画面,我会有一种这里是一个定格,这里要推大特写的这种感觉,这也许就是一个电影人写作时候的一种与众不同的点吧。 小说集出乎意料的好看,也感觉比较的烧脑。 看着每一句话也总想这句话,后面是不是还藏着什么?

那些数字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我到现在还没有弄懂。 有机会了再慢慢看,先写个心得体会,存念。

《零公里处》读后感(五):相遇在这空间里

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零公里处就是没有距离。没想到作者从一开始就告诉我们零公里处就是道路起点与人生原点。翻开这本书,看到的目录像一张地图,标明了地点与距离,早已迫不及待和作者一起来一场心灵之旅,从让人动荡不安的波港开始。

图片来源于《零公里处》插图

有趣的故事。挥之不去的风塔的恐惧,永远搬不出这个噩梦,就像墨菲定理中的怕什么来什么。以男人与警察之间的对话展开整个故事,引人入胜,很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想这个男人或许对那个女人早已产生了杀意,可不料想那把刀会被神经衰弱的房东发现,而他或许是出于自保而杀了女人。不过,谁也不知道男人去上班以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分钱没花就修好的床是谁修的。房东因为什么整天睡不好觉。为什么女人的死状像她舅舅死去的样子,仿佛是宿命一般。

大量的留白,不同的读者应该能读出不同的东西,就像西方谚语所说的那样“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如著名书评人天蝎小猪的那句口头禅:“一切,只能等作者来揭晓答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悬崖边上的酒吧,一个从天而降的孩子的故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除序言之外的第一句话便是:

生活它是不受控的,马宥意外成了父亲,他并不觉得幸福,而是感到迷茫与恐惧。只有在酒吧里,他才是自由的。

“有孩子以后,这辈子是不是不能再想别的了。”“我可不想改变,咱们现在这样挺好的。”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过要负责任,也就并不是很在意事情的真假了,甚至把“能被看到的都未必是真的”来当作理由与借口。

天下女人在马宥的生活里都没有留住,就像春山它留不住人和记忆也留不住一样。可惜最后他也没有找到除逃避以外其他的办法。可我想,不管他怎么逃,他终究逃不过生活,人是不可能拉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表面的。

这一篇中小场景的描写让我眼前出现了画面,比如峡谷与小溪、酒瓶与烟雾,是文字,也是电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故事我还挺喜欢的。我想,绿草地这个意象和月亮有异曲同工之妙,理想与现实的差别。文中说草地是遗忘,对回忆的纠缠是一种自私。多次写到余钧的梦境里草地的变化,其实含沙射影了现实的状况,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余钧和孟茹是很不一样的人,孟茹较真、做事情急匆匆、不愿等待,有点急性子,可能还会追求一点完美,功利一些,对规律格外在意。就连无法量化的感情,她都可以找到标准去衡量。余钧则随意、悠闲,向往自由。孟茹让余钧不必在意他人的看法,她是一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

一开始的余钧想要逃出这个被孟茹数数字掌控的世界,从他每次都在楼下多待一会那里就埋下了伏笔。可是,当他真的出逃,却即时醒悟,回来了。其实,从之前写景那里早已埋下伏笔,看到的风景不同,只不过是角度问题罢了。好风景依然在,只是一时被一成不变的自己遮挡了罢了。他清醒地认识到,谁才是真正爱自己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孟茹也发生了好大的变化。她从一开始对家具的小凹陷都要吹毛求疵变成了竟然可以容忍丈夫人品的失误,希望她的妥协是值得的。

选取了其中三篇阐述了自己简要的看法,仿佛一个个记忆碎片,它们看似支离破碎,却来源于同一块玻璃,能够相互拼接整合。世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一切看似偶然又好像命中注定,谁也说不明白,可能就是所谓的命运吧。作者仿佛就在告诉我们,想逃的逃不掉,该来的总会来,你以前的万般行为都如同蝴蝶效应一般对现在以及以后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