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南朝的遗产》读后感1000字

《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南朝的遗产》读后感1000字

《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南朝的遗产》是一本由叶言都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232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021-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南朝的遗产》读后感(一):江南烟雨花落尽的南朝

自学习历史以来,一直都知道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中比较混乱的时代,而翻开《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南朝的遗产》,则使我更加充分的认识到了那个年代。

其实曾经看过挺多关于那个朝代的影视作品,《琅琊榜》、《兰陵王》、《楚乔传》、《凤囚凰》等等,这些影视作品,虽是杜撰的成分居多,却也能令观众初步窥探那个时代的历史。对于其中,记忆深刻的大概便是悲凉的战争、浮沉的权谋、混乱的朝堂了。还记得当初,在看到影视作品中,刘子业面对母亲死去,第一反应竟然是害怕有鬼,让宫人草草处理,还有出于对亲戚的怀疑,残害手足,甚至将装疯卖傻的叔叔当猪圈养,当时没有在意这些其实是真实的历史,只是觉得编剧真的很能编写,竟然可以将皇帝编写的如此昏庸。结果通过这次的阅读,我惊讶的发现,当初的那些,只是影视创作者将那个时代下刘子业的荒诞鲜活的拍摄下来,化为影视作品。跨越千年的时光,如今的我依旧是无法理解那个时代的匪夷所思。

作者从南北战争开始,详细的向读者描述出了那个时代的开端,南北关系一路打打谈谈、谈谈打打,而当时的人民也遭受了100多年的混乱。从混乱的统治者开始,写到渐渐腐朽的世族;从南方的生活,写到文化的发展。虽然《南朝的遗产》篇幅并不是很长,却是方方面面的展开了对于南朝的介绍,令读者在阅读中,对于南朝更加熟悉。

正如书中所说,南朝中各个统治者的衰落,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各种因素堆叠下,最终导致的结果。纵观南朝时期的开国之君,不难发现,他们大多是武将出身,从前朝的混乱中脱颖而出走向开国。他们确实是征战多年、谋略过人的,但是乱世之下,个人是无法延续盛世的,他们后代的性格早已定型,无法长久的守护上一辈的基业。最终,在各种权利斗争下,混乱延续,残害手足的情况比比皆是。

越是混乱的年代,世族之间的关系就越是团结,他们的存在甚至可能超越统治者统治的时代,也因此盘根错节,代代传承,手上掌握了更多的权利、资源。但是混乱的内战,依旧会影响到世族的发展,他们封闭血统,近亲之间的传承,导致血脉渐渐的失去生机,近亲的弊端也在200年内,尽数显现,最终随南朝一同的灭亡,恍如一梦,只剩下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情景。

尽管在政治方面,南朝是混乱的,但是在文化科技方面,却是有一定发展的。除了儒学,玄学等亦有发展。科技上,天文、历法、数学、机械工程、医学等方方面面,均是小有成就的。各种人才,在繁荣的经济下,得到成长,有光必有暗,有起必有落,这种更替之下,文化依旧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后世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读完《南朝的遗产》我期待接下来的《北朝的遗产》,期待阅读更多走向大唐的历史。

《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南朝的遗产》读后感(二):南朝+大运河:维持大唐不倒的遮羞布

提到魏晋南北朝中的南朝,很多人都恨铁不成钢,“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占据富庶的江南,齐心北伐“驱逐鞑虏”不香吗,凭啥沉浸在温柔乡中不可自拔呢?

纵观中国大一统的历史,要么从西往东,要么从北到南,几乎没有从南到北。在《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南朝的遗产》中,作者叶言都用通俗娴熟的语言,介绍了与北朝并立的南朝数百年的历史,也让人明白了南朝稍显颓废甚至不思进取的原因,那就是过得太舒服了。

舒服一:长江天险。今天看来很轻松逾越的大江,在古代堪称天险,北方人大多不会水,并且造船人才奇缺、造船周期长,如果不超长期备战,入江几乎等于找死。而对于南朝而言,只要保持水上优势,并守住了几个关联渡口,几乎就万事大吉了。

舒服二:开发后的江南是鱼米之乡,不愁温饱。西晋有八王之乱又有刘渊闹事,北方士家大族及其部曲百姓不断移民江南。人多了,更多地被开垦,相关技术来了,相对于北方看天吃饭,江南的自然条件好点。

纵观南朝的风风雨雨,要么北伐收复“失地”要么就偏安,你灭不了我、我也灭不了你,打打停停不断安抚内部,然后安稳坐自己的江山。同时,南朝内部政局也有不稳定之处,那就是世家大族把持政权,万一北伐打了败仗我帝位不稳咋办?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抛开政治因素不谈,思想文化上南朝还是非常有建树。以儒家经学为例,经学大家同样衣冠南渡,为保存经学火种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保留了华夏思想之根本。隋统一以后,南朝的经学大家回到长安洛阳,战胜北朝经学学派,再次让经学焕发了新的光彩。换句话说,政治上北方统一南方,但思想文化上,南方统一了北方。

三国时,孙吴只占据了平原地带的重要城市,土著山越人隐藏在山里,两者摩擦不断,东晋衣冠南渡,带去了大量的人口、技术以及读书的种子,土著要么被同化,要么被消灭,要么就迁徙到更南。这种情况下,江南怎能不开发?怎能不进步?更不用提什么佛教思想了!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脉络上来看,北方在早期占据主导地位,从长安到洛阳,关中和中原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主心骨。但是从南北朝对峙开始,意味着南朝对江南的开发,已经开始让南北方的倾斜,直到隋建立之后,利用江南的世家大族来制衡关陇士族,以及修建大运河来淡化北方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影响,成为一种不能明说的“国策”。

安史之乱时,江南受到的波及较小,南方的经济终于超越北方,成为大唐的经济命脉,也为虚弱的长安政府吊了一口气,又让李唐延喘了一百五十年。这是谁的功劳?大运河!谁开凿的?隋朝!为啥开凿?江南在南朝的开发下,越来越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南北朝对峙,有着其相互杀戮的黑暗的一面,也有思想文化上灿烂的绚歌。总得来说,南朝瑕不掩瑜,除了王与司马共天下、权力交替等残酷之外,越来越多的正面形象需要世人的了解,并得到客观的评价。

《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南朝的遗产》做到了。感谢叶言都先生!

《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南朝的遗产》读后感(三):当然,南朝不只有“四百八十寺”

南北朝对峙百余年,多数时候其实是“三足鼎立”,单纯南北对立,也就是一开始的北魏对刘宋,以及末期的北周对陈。无论如何,相比较对后世的影响而言,南朝不及北朝是一定的。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失败者终归要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会留些或多或少的痕迹。

说起南朝的宋、齐、梁、陈,留下来的印象其实并不多。首先想到的,大概会是唐朝诗人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诗。其实南北朝时候,正好是佛教在中国大发展、本地化的关键时期。虽然南朝由于帝王提倡佛教而造寺塔者颇多,所以寺院林立,所以杜牧有此感慨;但其实,北朝的佛教发展也不遑多让,只不过寺庙不及前者多,倒是石窟——现如今的中国四大石窟: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以及麦积山石窟——还真是不少,对佛教的狂热程度由此可略见一斑。

说起南北对立,如南北朝时代这样的,还有后来的金对南宋。作者叶言都在《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南朝的遗产》也提到了这一点。虽然就综合实力而言,南不及北。但无论宋齐梁陈,还是南宋,都曾有过北伐之举,只不过宋齐梁陈坚持得比较好,而南宋采取守势的时候要更多一些。但是说到南朝的北代,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样也有一番记载:“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虽然“草草”收场,同样也是失败,但至少曾经做过,而且契而不舍。这一点南宋不及南朝。辛词中显然是这样来认为的。

军事上实力不足,统治阶级内部又混乱不堪,那么,相对于后面的隋唐来说,来自南朝的贡献真的就不值一提了吗?当然不是。至少,东晋建立时,南迁的士族大家对南朝文化事业的发展还是做出了不少贡献的。南朝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正在于它文化上的成就与特色。《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南朝的遗产》中,就介绍了南朝在经学、文学、史学、哲学、宗教以及艺术、科学方面的成就,范缜写出了《神灭论》,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陶弘景在医学和药学上的成就以及《昭明文选》《世说新语》也都值得一说。在这方面,北朝虽然文化成就看似不及南朝,但也有《水经注》《齐民要术》《颜氏家训》这样的“精彩时刻”。南北朝也由此奠定了自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地位。

所以说起南北朝,其实还是要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来看待和评价。不能因为最终的胜利者是北朝,就觉得南朝总归是事事不行,所以多否定几句也不影响大局;也不能因为对后世的影响来说,北朝有均田制、府兵制,就常常扬北抑南。总体而言,南北朝各有特点,后世的隋唐,固然吸收了递进的优点,同时来自南朝的贡献也是相当多的。两者的叠加,才奠定了盛唐景象的很多基础。这一观点是必须要坚持的。

《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南朝的遗产》读后感(四):荒淫无度十大暴君之一宋前废帝刘子业

大明八年(464年)闰五月十六日,宋孝武帝去世,皇太子刘子业 16岁就即位,史称宋前废帝。

1 、 北朝的《魏书》还是南朝的《宋书》都记载了刘楚玉和其亲弟刘子业乱伦的事迹 。刘楚玉淫乐无度,还对刘子业说,虽然男女有别,但咱们是亲姐弟,你一个人独享后宫佳丽三千,而我只有一个驸马陪伴,很不公平啊,于是刘子业赏赐給刘楚玉30个“面首”,就是男宠。然而就算这样也无法满足,居然要求将军褚湛的儿子褚渊,去她家陪她,他可是刘楚玉的姑父,《宋书•前废帝本纪》记载 褚渊在刘楚玉家住了10天,期间顶住了各种威逼利诱拒绝与她乱伦,她还说,“看你的胡须这么威武,怎么一点大丈夫气概都没有呢?”褚渊说:“我虽然没什么才能,但是也不敢干出什么荒淫的事”,刘楚玉没办法,只能放他走了。

2、大臣密谋罢免刘子业,想立刘义恭为荒地,刘子业知道了,把刘义恭和他4个儿子一起诛杀,看下来刘义恭四肢,刨开肚子,挖出内脏切碎了,在把眼睛挖出,放在蜂蜜里浸泡,称为“鬼目粽”。

3、刘子业出游华林园竹林堂时,命令宫女赤 裸 身体互相追赶、戏笑,还命人牵来一群狗、马、羊、猴,号令宫女们和这些动物当众交媾,如有拒不服从的就杀死 夜里,刘子业做梦,梦见自己在竹林堂,有一个女子骂他说:“你悖逆不道,活不到明年小麦成熟的时候。”于是,刘子业在宫里找到一个和自己梦里长得很像的人杀了。

4、 刘子业经常在叔叔建安王刘休仁面前,命令一群是从官员轮奸刘休仁的生母杨太妃,也就是刘子业自己的叔祖母,有位侍从拒绝,被当场杀掉,左右侍臣都是不得已而听从他的命令,以至于让右卫将军刘道隆每当奉旨做此事的时候,却是高高兴兴地,尽显丑态。他又逼迫叔父南平王刘铄的王妃江氏就范,江氏拒绝,刘子业就鞭打她一百下,并且杀了她三个儿子。

5、除此之外,刘子业竟然还将魔爪,伸向了自己的亲姑姑——新蔡公主刘英媚。刘英媚同样的也早已许配给他人,但刘子业仍执意的要将其接进宫中进行宠乐。而当刘英媚进言之后,他便 强行将其扣留,并且对外宣称刘英媚暴毙去世。为此,他还特意找了个宫女做替死鬼,送到了姑父那边去。而为了掩人耳目,便称他的姑姑为谢贵嫔,而在杀死姑父何迈后,又改封为夫人。

景和元年冬(466年1月),刘子业遭到湘东王刘彧等人弑杀,时年十七岁,安葬于丹阳郡秣陵县南郊坛西。 如此荒淫无度残暴,难怪只当了不到2年的君主,就被推翻杀死。

《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南朝的遗产》读后感(五):《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南朝的遗产》——那个战乱频仍、文化繁荣的乱世留下了多少有待演绎的故事

最近陪孩子参加了一项有意思的画画活动,画面给定50%,由孩子根据自己的认知和想象力完成另外一半的画面。这种形式引起了孩子极大的兴趣,连续画了好几天,以至于小家伙说出了“我们怎么养成了每天晚上画画的坏习惯”这样充满童趣的话语。

给定一半基础,其余的在这个基础上完善升华,这种画画的形式避免了主题活动的随机性,也在同一基础上看出了孩子们各自的特点,这种画画活动在限定范围内给足了孩子们的想象空间,这和中国历史上的乱世一样,充满了遗憾,也打破了一些藩篱,给后世的人们留下了很多施展空间,于是在南北朝乱世之后才会有大量借古喻今的唐诗宋词,也有了不少现代影视剧在这个历史时空中任意发挥想象的空间。

对于中国五千年发展史,我喜欢政治昌明、开疆拓土、歌舞升平、人民安居乐业的和平盛世,也喜欢思维蓬勃碰撞、有文才武略就有施展空间、各种人才智慧比拼的几个乱世,比如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乱世各政权为在竞争中占得更多优势,支持鼓励科技文化发展,而且促进了人才跨越阶层流动,人们的思想少了盛世治世的固化僵化,思想更加自由开放,时代发展似乎被开启了快进键,文艺、科技、思想蓬勃发展,人类智慧喷薄而出,不过民不聊生、流离失所、天灾人祸、白骨累累的人间惨状让人唏嘘——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看到这本书的书名,你也许会疑惑,南朝这个战乱黑暗、生灵涂炭的时代给后来的大唐盛世遗留下来了什么样的遗产?从作者撰写这本书的体例来看,我们也可以大致从军事组织、士族衰落、科技文化发展、人民思想解放这几个方面获得相关的启发。

《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南朝的遗产》这本书的作者叶言都通过时空穿越的旅游方式,讲述了南朝时期的战局乱局、皇族乱象、士族门阀、科技文化、隐居逸士、市井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了皇族、士族、隐士、平民、科研、僧众等各个阶层,是南朝整个时代的俯瞰统揽,一本书就能读懂南朝一百七十年的全貌,知道那个时代为什么会有那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道理。

一本二百多页的书籍讲述整个南朝的历史,涵盖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不能不说作者构思精巧,抓住了这个历史时期的最主要的特征,而且通过历史穿越游历的细节把南朝的历史讲得通透明白,在讲述中引用了大量的诗词、民歌、文章,资料十分丰富。

看完这本《中国从此走向大唐:南朝的遗产》,你就会明白,南朝何以出现如此多的昏君、乱君和暴君,为什么会有历次的南北朝争夺黄淮流域的战争,为什么士族门阀可以超然于政治政权之外,为什么知识分子阶层不分贫富都一致选择遗世独立的隐居生活,为什么一向不谈鬼神的儒家也与佛教开启了神灭与不灭的大论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