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死亡课读后感1000字

死亡课读后感1000字

《死亡课》是一本由[澳大利亚]玛格丽特·赖斯著作,团结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3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亡课》读后感(一):死亡这件事

记忆中最早感知到死亡是大伯家的小哥哥因病早逝。好像已经上了初中。自此以后,大娘的身体就每况愈下,最终还是随她小儿子而去。

接下来是我的奶奶。一个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传统女性。走之前的一个暑假回老家看望她,已经许久没怎么吃饭的奶奶那天精神特别好,给我做了很多我爱吃的菜,自己还吃了一大碗饭。临别之际,站在大门外伫立良久,直到佝偻的身子缩小成一个圆点。

再后来就是我的公公。门外抽支烟的功夫就离开了人世间。我想那个时候的他大概也没预感到死神的降临。对于我们来说当属很大的不幸,对于他来讲未尝不算是件幸事。没有历经任何痛苦,并且当时在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

最近的就是我先生的姥姥了。清明时节,纪念亡灵的日子,看到一位行将就木的老人对于生的渴望。

中国人最忌讳与死亡相关的事,也避讳谈论死亡,即使是在名正言顺的清明。似乎不去理会它,死亡就离我们很远。对每个人来说,死亡都不是一件小事,没有人能做到平静面对并冷静处理。说到底,“好死不如赖活着”。

所以,当赖斯把死亡前后的各种可能罗列在面前的时候,我们会下意识抵触。年轻读者更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不必理会。其实正是因为生活中缺乏这样的常识,我们对死亡才会恐惧。

如果有一天你的至亲离世,你该怎样面对悲伤?你是否幻想过自己如何死亡?寿终正寝还是意外身亡?在公公去世头两年,婆婆不时向别人提起公公离开时的场景,我无法想象婆婆当时的心境,是不是不断诉说就会不忘记。青春年少时不了解生之意义,喜欢把死挂在嘴边,越长大反而越胆怯,中年后此感更甚。上有老,下有小,死亡,哪是我一个人的事儿。

诚然,《死亡课》给了我们一个对生命的规划,也让死亡变得不那么可怕。犹如年度计划一样,它只是其中一件事,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只要我们做好基本功,面对死亡,也可以变得从容与洒脱。

《奇葩说》中刘擎谈到一个观点,认为睡眠是对死亡的短暂模仿。按照这种说法,其实我们每天都在预习死亡, 在演练死亡这件事。赖斯这本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这门必修课,更教会我们怎样优雅地老去。

《死亡课》读后感(二):死亡研究

死亡研究 死亡是生物自身的一个自然过程。有生必有死,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也没有不死的人。因为人有了诞生,有了开始,那么死亡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但是正如人的生之欢喜,死的时候,难免就有悲伤。人不能正视这一点,把自然的过程看得比较艰难,看的不一般,那么问题就存在了。就是人看待死亡的态度问题,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重点。 研究问题,有个角度。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生物生老病死,皆是自然,没有奇特,没有不同。若是从宗教的角度来看,就有很大的差异。因为,死亡的存在,在各个不同的宗教里,有不同的阐述。也就是说,人死的时候,去的地方那是不同的。但有个大致的趋同性,就是作恶的人,要向着地狱里去受罪,好事做得多,就要上天堂了。这个过程可能不一致,但方向大致如此。至于是受到上帝的宽恕,还是佛菩萨的救度,那不算什么大的差别。 人类可能自有思想开始,就思考死亡的问题了。因为除了生存之外,死亡就是最大的问题了。这个疑问该如何解答,不是单纯的哲学问题,也是关乎人的精神思想取舍,仔细认真一想,是很重要的。所以,从朴素的认知,也就是唯物主义观点来看,这是自然的过程。可是,人出生了,人们要庆祝,死了也要做个祭奠的仪式,以表示庄重,这就是文明和文化的衍生了。大多数人面对死亡,都会悲伤,哭天抢地;很少的人会欢乐,比如庄子鼓盆而歌。这个看的就是对死亡的认知态度。在普通人来说,那是失去了;在庄子看来,死的人得到了大自由,是一种回归,当然没什么可以悲伤的。 回到大部分人来说,人面对死亡之时,会有两个阶段;死亡之前和死亡之后。所有的艰难,其实都在死亡之前。千古艰难唯一死,死是机体衰老,最后终结。大部分人是因为疾病、灾祸等原因,导致死亡。如何处理、照顾人活着的最后,是一个学问,也是一门科学。要妥善的安慰,善意地照顾,让人从精神上和肉体上最大力度减少痛苦,给自己的的死亡一个尊严,一个好的结果。至于死亡之后,那是简单的了,那就是一件事情的彻底结束,人们从肉体上把一个人消灭,无论是土葬、水葬还是火葬。 面对别人的死亡,人恐惧度会低级,临到自己,则有千难万难。如果不是突然发生的死亡,一个人在思虑神经正常之下,都会安排好自己的身后事,这样就不会遗留下一些麻烦。这就是把自己的社会关系提前终结掉,然后把自己的肉体交付出去,一个人彻底消失。至于精神方向,则是另一个范畴了。 《死亡课:关于死亡的讨论》也不出以上所说的内容,但是在如何庚科学地照顾病人以及涉及法律层面上更多一点细致性和全面性。人的生死存亡是个千古的大问题,需要每个人去认真对待。从哪个方向看,哪个层面看,解决何种深度的问题,都有研究的必要。那么,从别人的研究中取得新的经验和研究心得,也是非常必要的。 2021年4月2日

《死亡课》读后感(三):面对死亡,你准备好了吗?

死亡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却也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结局,我们常常谈癌色变,其实怕的只是接近死亡的感觉,当你被贴上那个标签时,死亡的恐惧会如藤蔓缠绕在心,一步步摧毁你求生的意志,直至结束。

我们无法面对至亲的离去,同样也无法接受自己一步步走向死亡,与其在死亡的恐惧中艰难前行,不如直面死亡,勇敢地揭开死亡神秘的面纱。

澳大利亚作者玛格丽特·赖斯所著的《死亡课:关于死亡的讨论》一书中说道:死亡既是结束,也是开始。如何接受至亲的死亡,如何面对自己的死亡,是我们最艰难最深奥的一堂终生必修课。

当有人处于临终之际,我们通常都会感到非常恐惧、悲伤,而当这种情绪充斥人心时,往往会给我们带来对生命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的出版恰恰印证了这一观点,玛格丽特·赖斯将这本《死亡课:关于死亡的讨论》献给已故母亲——珍妮特·玛丽·赖斯,因为对她的离世的思考,才有这本书的诞生。

在看本书时你也许会感到疑惑,为什么作者会将自己的经历和思考总结提炼成11个实施步骤,让读者可以以此为基础,采取这些步骤以获得更优质的死亡体验。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课题,我们为什么要在非死亡的情况下去体验最优质的死亡?

当疫情爆发、癌症激增、意外比明天早一刻来到你的身边时,死亡的感觉是否能让你从容面对?当至亲临终之际如同玛格丽特·赖斯的母亲一样问道“为什么”,你该如何回答?在死亡来临你是否因为对死亡知之甚少而感到迷茫?

我们惧怕死亡,却不得不面对死亡,如果可以如同佛家一样参悟生死,或许在死亡面前我们便不会承受恐惧,继续迷茫。参悟生死是人类最高级的智慧,如果我们达不到人类最高的智慧时我们仍然可以利用书中的知识给予临终亲人以关怀,帮助他们在去世时把握住真正重要的东西,用专业的知识来决定最好的处理方式。

作者将这11个关于死亡而延伸出的讨论,以一种同理心的笔触将我们带入到一个临近死亡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感受死亡,认知死亡,继而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心理。这是对身体、精神以及心灵之上的一种淬炼,让我们在对死亡认知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帮助临终者及其家人可以从容、有尊严地度过人生最后一个阶段。

在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如何陪伴临终者,我们都惧怕至亲的离去,当死亡来临时往往会由心底而发出的无力感,我们不知该如何陪伴至亲在世上的最后时刻,也无法用同理心来感受死亡带给他们的痛苦与绝望,而这种绝望显然是双向的。

“如果病人死于无痛,家人环绕着他(她),看着他们爱的人以一种自己想要的方式死去,那么你便不再需要奢求更多的东西了。”

对于临终者与家人来说,至亲人生中最后一程的陪伴是临终者最后的愿望,也是家人与临终者感情的一个终结,当临终者最后的要求是子孙环绕于身旁时,也就不难理解这种行为的由来了。

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死亡,经历离别,我们无法阻止死亡的到来,同样也无法预知各种意外,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认知死亡、避免意外、勇敢面对,帮助他人减少对死亡的恐惧,适度借鉴《死亡课:关于死亡的讨论》中作者所分析的各种面对死亡的方法,正确面对、理性安排,才能做到当死亡来临时淡定面对,理智从容。

《死亡课》读后感(四):“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更改的行程和死亡”

最近刚读完格非的《月落荒寺》,一本厚度适中、尺寸适中的小说。文本结尾,楚云留给林宜生的最后一句话,便是“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更改的行程和死亡”,有一种苍凉又不可违抗的宿命感。读来心警,当然也觉得合适,便拿来做这段文字的标题。

一直以来,在人群中,“死亡”都是一个相对禁忌的话题。尽管世界各国的文化迥异,但对“死亡”都有些许的回避态度是心照不宣的。虽然随着时代进步,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直面“死亡”的问题,并由此产生思考。但是,可以看见的是,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死亡”仍然不是一个好的话题。尤其在国内,即便面对医治无望而痛苦万分的病人,其他人也在极力避免提及他/她“终将走向死亡”的真相。

其实,“死亡”与“生存”一样,本是一个客观事实。它不受欢迎,并非是本身有多么不堪,而是它带给人们的主观情感体验是负面的。对于即将死亡的人,那些可以预见的治疗痛苦,或是清醒着为自己生命倒数的窒息感,无一不令人恐惧;而对于目睹生命中重要的人死亡的人,那些突如其来的悲痛,或为失去了情感的对象,或为离开了熟悉的生活……都让他们不可承受。人本能地会回避这些负面的情感体验,也就时不时地拒绝谈论死亡。

然而,就如楚云的那句话所说,对于每个人来说,死亡都是不可更改的。人的一生中总有很多行程,是必须去做、去体验的。当一个人做完很多想做或不想做的事后,最终要完成的行程,都是死亡。所以,要正视这段行程不可更改的终点,也是人不可更改的行程中的一环。

以死亡为主题的书或影视作品,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印象深刻的两部是青木新门的《纳棺夫日记》和由片山恭一同名小说改编的日本电视剧《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前者是以“纳棺夫”(殡仪馆内为死者清洁身体、整理仪容的工作人员)的身份,记录了自己工作中所见的悲欢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包括对生命与死亡的联系,以及社会对于从事殡葬行业的人的态度等等。后者虽然主体是一个青春纯爱的故事,但其中罹患白血病的少女在病中对死亡的思考,是更令人震撼的。但与玛格丽特·赖斯的《死亡课:关于死亡的讨论》相比,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的。就我而言,赖斯的书,更系统且更全面地介绍了对“死亡”的思考。她以上下两编,分别介绍了“如何面对他人,尤其是至亲的死亡”和“如何面对自己的死亡”。对于旁观他人的死亡,她详细地介绍了从得知真相起,到最后告别这一段时间内,人们该如何做。将医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等一系列学科知识结合起来,给予人们较为客观且科学的建议指导。当然,她比起一般的“死亡”题材论著,还关注到了意外死亡对于人们的影响。她还在书中积极引进了“安乐死”“临终关怀”等越来越被社会关注和讨论的概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能够对这些概念有更全面、科学的了解,有助于人们转变固有的生死观念。

而对于如何面对自己的死亡,赖斯并不避讳地从“做好死亡计划”和“人们可能会如何死去”这两个方面来谈。她先让人们明白自己面对死亡,可以在仍然活着的时候,做很多事情,而不是一味地恐惧到底。之后,再与人们讨论可能会如何走向死亡的方式。这其实是需要很大勇气的,但也正因为明白了这些,才能够安然从容地逾越“死亡”这道槛。但其实从逻辑上来说,这两章的顺序倘若能调整一下会更好。毕竟从认知序列来看,人们应该先了解自己可能会面对什么样的死亡方式,才能更好地在活着的时候做好计划,譬如立下遗嘱、签署DNR(DO NOT RESUSCITATE,即拒绝心肺复苏,是指在无法做出医疗指令之前签下的预嘱,告知医生在心脏停跳或呼吸停止时不进行急救,也被叫做“尊严死”)等。

从宏观上看,赖斯的《死亡课:关于死亡的讨论》更接近从科学来思考“死亡”。她并不是完全以个人的情感体验来抒发自己对于死亡的思考,而是争取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有关死亡的科学知识结合起来,让“死亡”成为一个可以被讨论的课题。不仅要能被公正讨论,还要在讨论中激发人们能够正视死亡的勇气。让死亡不再是人们心中的恐惧或是悲痛欲绝,她让人们学习去接受这人生中不可更改的终点。也许这很艰难,可一旦做到了,就会实现一个层次的超脱。

记得正冈子规在晚年的文集《病床六尺》中写道:“有人认为所谓开悟就是准备好了在任何时候都能从容地死去,这其实是错误的。真正的开悟,是在任何情形下都从容地活着。”这是他饱受病痛折磨时,在床榻上写下的感悟。

那么,赖斯的《死亡课:关于死亡的讨论》确实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参考性的指导。一个人在将死之际,并不是以何时解脱为勇,而是以一种科学的心态,坚持从容地活着。也许他们会经历短暂的情绪爆发,乃至失控。但这是人内心合理的情绪宣泄,没必要压抑。如此,便是在任何时候对世界的一切,都能够从容处之。

最后,我想用《天空之诗》为这段文字结尾。这是《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中,女主角广濑亚纪临终前留下的手绘绘本里的文案,是她为自己再也不能实现的“成为图画书编辑”的理想留下的痕迹,是她留给所有在她去世后,还活下去的人的诗:

《天空之诗》

“献给活下去的你”

如果你问我 枯叶有什么作用

我大概会如此回答你

枯叶是为了滋养生病的大地

你问我 为什么需要冬天呢

我大概会如此回答你吧

冬天是为孕育出新叶

你问我 树叶为什么会如此翠绿呢

我会如此回答你

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它们充满生命活力

你又问我 为什么夏天必须结束

我会如此回答你

为了让绿叶全部都能死去

最后你问我 隔壁那个女孩去了哪里

我大概会如此回答你吧

你已经看不见她

因为她就在你的心中

你的脚 就是那个女孩的脚

冬夏交替,生死循环,人们终将在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尽管终点不可更改,我们还是可以在仍然活着的每一天,为总有一天要到达的终点,不断学习与准备。直到旅途的尽头,我们能像赖斯所说的那样,不再避讳,而是平静地说出那个词:死亡。

《死亡课》读后感(五):关于死亡,我们应该知道些什么?

导语

前段时间大热的《你好李焕英》其实讲的就是一个关于死亡,以及我们该如何去面对死亡的故事。

贾晓玲在妈妈遭遇意外之后,也随之穿越空间,回到了妈妈年轻的时候,然后为了能让之后的妈妈变得更加快乐一些,极力撮合妈妈和厂长的儿子,由此闹出了一出出的笑话。

在戳泪情景的背后,我们更应该看到,贾晓玲对于死亡的理解,以及她对于亲人死亡这件事情的态度。虽然说这是一个既搞笑又催泪的电影,但导演还是想和我们说一说,关于死亡那件事。

死亡,不管是对于成年人,还是对于孩子,都是一个被大家忌讳,甚至是唯恐避之不及的话题。

为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在绝大多数人心中,死亡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一方面现在很多文学以及影视作品都在“不遗余力”的描绘着死亡后的情景,什么十八层地狱啊,什么和现实社会看得见摸不着啊等等,无一不在加强大家对于死亡的恐惧;另外一方面呢,死亡代表着生命的终结,也代表着与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所有事物告别,这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很难接受的。

究其本质而言,与其说我们害怕死亡,还不如说我们对死亡知之甚少,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对于死亡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变化和可能性束手无策,心烦意乱,正是这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被很多人解读成为了害怕。

是的,面对死亡我们害怕有之,但更多的是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你不正确面对它,并不代表它不会存在。

面对死亡我们越是束手无策越是心烦意乱,那些变化以及可能性就越是会不断的干扰着我们,从心理到生理,再加上身边不断会发生一些意外事件,一个看上去很强壮很健康的人,可能在一次检查中就被查出得了不治之症,而且还是晚期;一个生机勃勃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可能转眼间就发生意外......

这些事情我们都无法控制,也无法避免,这种对事情发生的无力感,以及对事情发生后的无助感,才是我们束手无策以及心烦意乱的根源所在。

心理学认为,我们的安全感大都来自于“糟糕的事情不会发生”或者“糟糕的事情不会发生在我自己身上”,但不得不说,这种安全感,实在是太脆弱了,脆弱到了一碰就碎的地步。

更加现实一些的安全感,应该是就算糟糕的事情会发生,就算我自己会遇上糟糕的事情,但我也能正确而且得当的应对。

不断的自我暗示,并不会改变糟糕事情出现的概率,但我们要是没有做好准备,则是会很大概率的影响接下来的生活。

糟糕的事情是这样,死亡也是这样。

其实不管我们如何忌讳,如何避之不及,死亡终究会是一个不能躲过的话题,死亡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死亡,面对死亡来临前的焦虑以及恐惧,我们该如何缓解......,这些更多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去回答。

既然死亡我们无法回避,那么如何正确面对它才是我们更需要做的事情。

在《死亡课:关于死亡的讨论》一书中,作者就给了我们一个正确的、科学的面对别人以及自己死亡的态度,从各个角度分析了伴随死亡来临的一些事情,从而教给我们如何更好的珍惜自己,以及如何更加客观的看待死亡,读后感觉收获很多。

作者对死亡的讨论分为了两个部分,分别是别人死亡的时候以及我们自己面对死亡的时候,涵盖了死亡的方方面面,同样也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情景。

当别人死亡时

事实上,当我们面对别人的死亡时,虽然会有恐惧,但程度会很低。

别人死亡前,我们可以观察对方的身体以及精神变化,可以帮助对方放松心情,可以帮助对方减轻身体上的痛苦,总的来说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善意,给别人最后的照顾,让他们能够尽量的放下担心,减少痛苦,从而能够毫无负担的离开这个世界。

别人死亡后,作为旁观者,我们要做好和对方的告别仪式,以及如何从丧失亲人的感情中走出来。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创伤后成长”说的就是我们要从失去亲人的创伤中走出来,迎来自己的成长。虽然很残酷,但却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当自己面对死亡时

如果是自己面对死亡的话,就是切身之痛了。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高赞问题“我35岁癌症晚期,该给孩子留点什么呢?”,这位妈妈就是面对死亡的时候,内心想的还是要给孩子做点什么规划,想的还是孩子之后的生活成长会不会受到影响。

这其实也是《死亡课:关于死亡的讨论》想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面对死亡,从容远比慌乱要好得多,可以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好计划列好清单,把所有能想到的事情都有一个交代,这样就算是自己去了,也是满怀释然的。

说实话,死亡对于开心爸爸这个年届30多的中年男人来说,已经是一个可以触摸的感觉了,所以在写这篇书评的时候,内心总是像憋着点什么,总是在胡思乱想,如果有一天自己要面对死亡的时候,能够像上面说的那样从容吗?

答案是不能。

开心爸爸有太多舍不得的人,舍不得的事了,但就像是自己说过的一样,并不是我们不愿意,事情就不会发生。所以与其在那里自怨自艾,在那里怨天尤人,还不如真的捧起这本书,多给自己未来的死亡做一个规划呢。

这是我们很多人都必须面对的,但又是我们很多人所缺失的一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