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离线·共生》读后感摘抄

《离线·共生》读后感摘抄

《离线·共生》是一本由李婷 主编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1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离线·共生》读后感(一):为了敏捷,有时要放慢步伐

在《离线·共生》之前,过去的四本《离线》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把一种技术文化引入简体中文文化圈。四本 mook 选取的题目既迎合了当时众多读者的阅读兴趣,又有独树一帜的酷劲儿,和快速变化的技术报道领域难得的经典性与前瞻性,体现了编辑团队不俗的品味和实力。当时的中国正经历着手机硬件、应用的双重快速普及,国人的每日手机使用时长正在迅速增长。但整个国家并不扁平,北上广深的人们正在排队等着购买刚发布的 iPhone 6,而二三线城市的人们刚刚用廉价安卓手机换掉功能机。技术正以不均匀的速度,一波波地从中心向边缘地区渗透。汽车的普及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曾形成一个有汽车而无汽车文化的时期;类似的情形也在技术领域上演。当时的四本《离线》为手中有最新的技术成果,但对技术文化还很陌生的读者们带来了一系列技术的传统与趋势的介绍,除了承担普及的任务,它们自身也成了新兴于国内的技术文化的一部分。

这一轮技术文化的形成和普及速度前所未有,这是因为技术革新也包括人们传播文化成果的新方式。从机电和通讯技术基础上萌发的网络和数据技术很快就郁郁成林,然后成为更广泛而深刻的科技进步的基础,这一切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和以往历次技术革命一样,当网络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时,它是一切内容的焦点;但它的真正普及开始在社会和科技中催生根本的变革时,人们就把它视为理所当然,它反而在大众话语中越来越退居幕后。

到了这一阶段,科技媒体势必要改变看待科技的方式和重新审视自己的目的。《离线》上一次出纸质书的时候,在如此剧烈的变化面前已经可以称为上一个时代。在那个时代把几乎所有的注意力投向技术和产品本身、投向一种偏于狭义的技术文化定义是没有问题的,仰视和歌颂充满远见和开拓精神的少数精英也是没有问题的。人们需要用这样的望远镜看到前方的景象。但当科技从尖端变成基础,内容产业需要的是广角镜,以求对我们身处的环境,对已经渗透到各处的科技力量有更全面的认识,最终与个体和社群的生活建立有意义的关联。

这并不是科技媒体这个产业第一次发生这样的变化。我们去翻阅十九世纪的《科学美国人》杂志时,会看到它也用一整本杂志的内容报道机械和技术本身,到二战之后,这本杂志上才开始出现工科应用科学的内容,而今天《科学美国人》的选题只有很少一部分和具体的技术应用有关,更多的是“在不确定的时代搜寻现实”这样的大哉问。技术的发展成熟让这些研究得以实现,而它们与生活和学科众多的连接点也迫使我们把视角放宽。

《离线》的编辑们反思了纸刊和电子刊的长短,并决心回归纸质出版,以更缓慢的步调来制作每一本出版物,看似只能用情怀来解释,但这种态度好像反而让他们更敏捷地抓住了科技读物转型的这轮变化。《离线》的调性从来都是与众不同的,但当年在题材上和它相似的电子媒体,所在多有。今天来看,这些发布步调更快的媒体多数只是变得更狭窄和平淡,而没有变得更新颖或有趣。也许它们仍然有足够的流量,没有改变的必要。但同样可能的是它们在节奏上的快让它们陷入窄小的隧道视觉,难以意识到外界已然不同。

翻开《离线·共生》,你会看到和过去的四本 mook 类似的栏目设置,但具体到选题层面,《共生》呈现出一个更宽广也更深邃的内容架构。即使视野仅限于生物领域,共生也远不止过去我们在课本上看到的那几个例子那么简单:计算机提供的数据处理能力,让我们能够从基因层面验证细胞如何通过共生过程形成,以及病毒如何给生物引入新的 DNA。当观察的层级改变,共生关系的各方从看不见的微生物和细胞,变成人类的不同个体和他们的工具乃至意识,我们又会看到技术如何在我们周围构筑新的界面,产生原来没有的共生方式。而随着共生关系日趋复杂,人们便不仅仅顺应这些关系,还主动以设计为手段,在有意构建的共生结构中映射自己的想法,创造新的真实。

过去的四本书可以很容易地用一个目的概括,而《共生》以一本书的内容,就从一个主题词生发出了多种多样的角度。它讨论了不同尺度的共生现象,横跨自然与社会,甚至讨论到了形而上的虚构世界。这些文章也不再是极客身份的自我标榜,而是认真细致地讨论人如何以科学为媒介,以技术为工具去认识和改造周围的世界。由此,我们的认知超越了科技本身,得以认识科技对生活的意义,进而理解我们在科技有意无意的影响下变化不居的生活。如果说过去的《离线》像一本给技术雅痞的时尚文化杂志,那么这次的《共生》无疑向启发了它的几种科技人文主题综合型杂志靠近了一大步。

重要的是,这种进步并不以成为一种模仿外刊的产物为代价。相对缓慢的步调意味着《离线》不需要过多地依赖翻译稿件,而是更多地采用国内原创作者的作品。在多轮收稿、改稿、反馈的过程中打磨稿件,也让作者的能力得到提高。这次《共生》的主题部分几乎全部是国内作者提供的原创稿件,一方面说明《离线》复刊后的策划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能够形成自己的叙事框架并且找到匹配的作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网络普及和媒介的发达带来的作者身份的多样化、关注视角的增加和创作能力的提升。

而对作者来说,《离线》的慢也让他们可以摆脱标题党、注水文和以日甚至以小时计的流量考核的压力,有充足的时间去查阅资料、核定事实、布局谋篇、推敲斟酌,交出五千字以上,无论内容的丰富精彩还是文笔的细致雕琢都经得起沉浸式阅读的文章。《离线》也必须提供这样的文章,因为更宽广的视角也能揭示出以前人们注意不到的复杂性,需要精心组织呈现和解释的每个环节。

因为这些特点,《离线》将来在策划方向、作者队伍和文章内容方面都会有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能够适应读者兴趣点和环境的快速变化。再一次,《离线》对“慢”的追求,可能会让他们变得更加敏捷。

复刊后这期《离线·共生》,虽然还是带着人们熟悉的“离线式”格调,但它相较过去四期在策划和组稿方式、选题与内容上的变化,都说明新的《离线》已经脱胎换骨,变成一本更适应后流量时代阅读需求的 mook。在大家都追逐尖端和新潮的技术文化普及时期,《离线》曾是新想法的搬运工;而在这个重大变化越来越让人应接不暇,也越来越需要细致专业的分析才能揭示其影响的时代,《离线》已经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又一次敏捷地站在前沿。它的“慢”与敏捷,本身就是短短五年间科技和文化生活共生的结果和注脚。它的编辑和作者们,身处直接目击这一共生过程的界面,正在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开放的心态,审视这个被技术悄然改变的世界。这一次,他们很可能变身为系统性知识的创造者、讨论的发起者,甚至有机会成为一些科技议程的设置者。愿《离线》这套“慢”书能伴随我们越来越奇妙的阅读生活,带我们看清生活之潮如何在深层科技力量的推动下翻涌向前。

《离线·共生》读后感(二):从城市共生开始讲起

“深圳的城中村从空中俯瞰,就像是80平方米盒子的疯狂复制。”

能够从空中俯瞰,的确是一个新的视角;尽管每天从这片地区路过,但肉眼可见的往往只是令人窒息的距离,提醒人们它们更为熟悉的名字 —— 握手楼。

可是看到这行文字的我,却想起了另外一件事 —— 这不就是我在玩《饥荒》和其他模拟经营游戏会做的事情吗?将优势的模块,成片地复制,形成区块,方便管理和资源的高效利用。为什么当我走在其中的时候,会这么难受?

原因是距离感。

现实比游戏更加现实。城中村的特点是便宜,在这里有便宜的房子,便宜的生活用品,和便宜的恩格尔系数分子 —— 10块钱的盒饭和8块钱的炒粉,便宜的啤酒和地边摊。在能够实现阶级跨越之前,在这里过着性价比最高的生活;牺牲的,就是与自我空间的距离感。

这就是共生,“它为低收入群体提供了居住在城市中心地带的机会。”

哦不,这一点描述还有一点点问题:“白石洲居住人口中42.4%是白领职员,24.7%是蓝领工人,他们生活在城中村,工作在城市。”,“……如同机体中流动的血液,将城与村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的,他们并不能简单地被定义为“低收入群体”,他们是这座城市里并不可少的血液。

文中后面提到的“南头古城改造计划”,意指城中村会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不复存在的记忆。

南头古城一角

这是一张拍摄于2021年4月18号的照片,位于南头古城的一处。画面完整地阐述了这里的共生 —— 远处清晰可见的握手楼、眼前建筑一楼非常现代化的展览空间、二楼与握手楼和展览空间格格不入的绿植覆盖的休闲阳台。是的,现在的这里,既有着改造得非常好的文化艺术展览空间,彷如一个走在文艺前沿的艺术街区,又有非常慵懒、非常市井的生活气息,而整个街区的大篇幅背景,依然是从城中村沿袭而来的一栋又一栋的握手楼,这些都在这里奇妙地共生着,既有拼了命包装自己想骗你钱的消费主义,又有精致格调追求品质的小众文化,既有依然穿着拖鞋短裤便衣的阿叔阿婆(城中村原住民),又有拿着相机不断拍照打卡的游客。这种混杂的感觉非常奇妙,这是一个蜕变的过程;破茧而飞的,印象中有佛山的禅城区和潮州的古城区,褪去生活的市井气,而彻底变成了旅游景点。

但这是不是,城中村的唯一归处?

感谢科技,在白石洲改造重建的过程中,绿景集团委托我们投资的一个团队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 在数字世界中重建拆迁改造之前的白石洲。

>>>> 这里有两段视频。(提取码:nguu,请勿外传)

AR沙盘

数字白石洲

通过三维扫描、倾斜摄影、声场录制、容积视频等技术手段,这个团队成功地将这个即将消失的城中村在数字世界中永久地保存了下来,全面地记录了深圳白石洲城中村在改造前的三维数据,构建一个永不消逝的数字记忆。

街角记忆

你可以通过AR的技术,在一个实体沙盘上看到这里之前是什么样的,这一处的街角是什么样的景色,转角数过去的第三家店面是不是那家10块钱盒饭的小档,尽管在眼前的现实世界,它们都不复存在。

数字永生。

离线,本身是一件反潮流的事情 —— 我们每天都在用越来越多的时间和方式在线,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慧大屏,甚至智能眼镜;但离线并不是不可能,正如这期的题目,离线是在追求一种“共生”,让病毒与有机体共生,让小众与主流共生,让不属于城市的群体和大步跃进新时代的群体共生,让远离互联网的阅读体验和嘈杂庸扰的在线生活共生。

我并不能接受大部分关于病毒和共生的文章,对我来说有着不相关的枯燥,我宁愿它可以变成白噪音一般的播客在一旁喃喃自语,但是我却能够从这个「离线·共生」的一部分中找到共鸣,这个事情让我觉得蛮有趣的。

就像对我理解的大部分人来说,离线一直推崇的「长文阅读」,和最近热销的「离线周边」,究竟哪个更受欢迎一点。

这样的共生,实在是有趣。

《离线·共生》读后感(三):从此刻开始了解《离线》这本科技文化 mook 绝不晚

《离线》记录、挖掘、创造——科学技术影响下的社会文化和个体生活。

《离线·共生》是这个系列的第005期。前四期《开始游戏》《黑客》《科幻》《机器觉醒》出版于四年前。去年11月我们宣布复刊,关于杂志的创刊、经历的变化、重新开始的一些思考,我都写在了复刊公告里。这些心路历程对想要了解杂志内容的读者来说过于抽象了。所以,借新书发售的机会,详细拆解一下《离线》是如何从一个“idea”结构成一本“mook”的。

*

在杂志的概念逐渐没落之后,杂志书/mook成了一个时髦的新词。常见的定义是,关注特定话题,介于书与杂志之间,或者结合两者特点的阅读实体。这引来了一些无效的讨论,比如,这本杂志书更像书还是更像杂志?书的特征体现在哪儿?需要像杂志那样定期出版吗?

大可不必。

从制作者的角度来说,“杂志书”是一种更开放的阅读介质。编辑可以在她策划的主题之下,自行定义它的样态。目标是用更有效的方式把知识传递给读者。从读者角度,倒是可以把“杂志书”看作是未来阅读形态和内容真正的发展和变化。这比讨论纸质书和电子书孰优孰劣可有用多了。

受到内容的约束,不同话题呈现出来的杂志书形态千差万别。《读库》《知日》《班门》《单读》,B,Spectator,NewPhilosopher,Monkey,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点,但不同才是它们的标识。

作为一本杂志书,《离线》相当容易界定。从2014年创刊始,我们关注的就是科技影响下的社会文化议题。从整体的形态和结构上来说,它更接近传统杂志。在组织细节上,有更丰沛的内容体量,和更自由的形式。

已出版的5本《离线》纸书

我们用“专题+专栏”组成一本古典杂志应有的结构。专题就是那个“大故事”,围绕一个核心点,由多篇文章阐述而成。创刊《开始游戏》从设计师、玩家、企业、研究者多个角度呈现了游戏亚文化的魅力。新刊《共生》讨论的是人与万物的冲突。与细菌、器官、心智;与他人、动植物、城市。共生包罗万象。专题意义明确,是整个杂志主题的基石。

《离线·开始游戏》专题目录

《离线·共生》专题目录

对《离线》而言,专栏是碎片,也是黏合剂。它们附着在一起将专题更好地包裹在“科技文化”这个命题下。“遗产”“前沿”打通了科学技术的历史和未来,与当下的专题连通;“工具”是技术的应用,是人的实践与行动;“缓读”是关于书和阅读的一切;还有汇聚在“写作”中自由的个体表达。

一部分专栏话题

专栏对于很多杂志书来说已经不是必需。但它的存在为阅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它能包容无法被归类的有趣想法,能以非常灵活的形式展示,能在既定的框架中持续内容创新,甚至还能掩藏编辑和作者的各种私货。这是创造的一部分,是内容创作者的热忱所在。

《离线·机器觉醒》的专栏目录

如何阅读《离线》?和杂志类似,你可以从任何地方开始。每一篇文章都可以独立理解。我们一直强调“longform”的形式,就是为了让这些文章都有足够的重量能单独存在。

只想读专题?没问题。只读一部分?也没问题。但不要浪费书籍提供给我们的立体思维空间,编辑的逻辑指引不是唯一的路,但会给你点火花也说不定?

《离线·共生》专题的开篇对页,展示文章的结构关系。

只喜欢看专栏。大欢迎。如果你喜欢某一个专栏,强烈建议你多看几期,才能更好地发现这些专栏前前后后克制而连贯的巧思。

《离线·共生》的专栏文章

看来看去只对话题本身感兴趣。看来……你已经在追寻问题的路上了!杂志能呈现的也只是冰山一角,但循着这一角,你就有机会触达更广阔的山体。

词典、年表、图谱,都是《离线》的呈现方式。

*

最后回答一个《离线》复刊后被不断问到的问题:

为什么又回来按照之前套路继续做杂志书呢?

“书就像街道上的植物,有各种各样的特征和姿态,而杂志有点像街道。人们会很容易注意到街道上不一样的植物,拿它说事。人们天然会忽视连接的道路,但是道路的使命就是联系起那些各有特色的东西,让人发现然后到达。道路因为这些特性,所以也处于更基础的被需要等级。如果这是一条 ‘好路’,就有更多的人来走。”

“不要让错误的经验,剥夺了对于游戏最原始的认知,不要让作为从业者的经验,模糊了自己作为玩家的审美。”

这两段话分别来自《离线》会员Zan在四年前停刊时写给我的邮件,和游戏制作人Soulframe不久前在知乎回答的一个问题。为什么还要继续做杂志,还要像以前那样继续做下去,我想这些就能恰如其分地解释了。

感谢他们。

最后是购买链接。祝每个人阅读愉快。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