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猎民生活日记》读后感精选

《猎民生活日记》读后感精选

《猎民生活日记》是一本由顾德清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猎民生活日记》读后感(一):兴安岭森林中,最后的狩猎民族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意味着我们要和这个世界产生联系。而人类与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与这个长久存在的大自然之间,一直拥有着特别的联系。而在兴安岭的森林中,树木上一圈又一圈的年轮记载的,不仅仅是树木生长的时间,也记录了人类与森林之间共存的那些历史。

随着时间的变化,还有社会的变化,不仅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生活在兴安岭森林之中的猎民,他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如今的猎民村已经没有多少老人了,与之前的几十年相比,猎民村里仅存的属于鄂伦春族的文化也在逐渐减少,随着老人的离开,过去的文化和传统也在减少。文化不仅仅存在于树木的年轮之中,也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存在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中。

于是,本游记的作者顾德清从1980年开始制定计划,对于鄂伦春族的民俗文化进行摄影记录。他先是在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境内,而后又逐渐扩大到黑龙江省,并且最终扩大到了新甘霖的森林之中。因为猎民的生活永远不能停留在城镇之上,那些文化起源于森林,也在森林中生长。

不过,我也能够想象到,一个人深入猎区市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一个普通的汉族人,他需要克服那些可能出现在森林之中的各种困难。顾德清曾经在冬天穿过林海,那时候的林海就像是一他便学院,四处白茫茫的一片。在穿越的过程中,即便是骑着马,有些时候也需要骑上数个小时。而有过骑马相关知识的人都会明白,骑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长时间地骑马,不仅仅会让一个人疲惫,也会让双腿内侧被硬质马鞍磨地血肉模糊。春季气候的变化无常,也曾经让顾德清感受到了雪原的寒冷,而夏季的暴雨也曾让顾德清感受到了蚊虫的“肆虐”。但是顾德清并没有放弃,他还是坚持着完成了全部的摄影记录,并将这期间发生的故事通过游记的形式进行了记录。

也许我并没有机会,同顾德清一般,和猎民一同生活在一起很长一段时间。但是通过他的游记,我仿佛看到了独属于兴安岭森林的美丽,同时也感受到,我同大自然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人与自然地和谐相处,不仅仅对于我们的内心会有影响,也会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不一样的神性。

《猎民生活日记》读后感(二):《猎民生活日记》鄂伦春族人生活方式的呈现

人口稠密的地方更适宜生产和生活,而有些偏远地区总是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在内蒙古与黑龙江就生活着一个叫鄂伦春的少数民族,他们是我国东北部地区的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

鄂伦春族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渔猎生活,是中国大地上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早期的生活方式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鄂伦春族也不例外。1996年,鄂伦春自治旗实行全面禁猎。

政府给鄂伦春自治旗划给猎民4.2万亩草场,扶持猎民发展畜牧业,他们开始从以狩猎业为主转为以农牧业为主。

时间的流逝很多东西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面,如今想知道千百年前的事,只能从考古中寻找一些蛛丝马迹。

在鄂伦春族生活方式发生转变前,一个叫顾德清的艺术工作者意识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于是他开始走进少数民族的生活。

《猎民生活日记》就是顾德清用自己的笔和相机记录下鄂伦春族生活的散记。

这部作品给不曾了解这个民族和不了解这片土地的人提供一个很好的科普,同时也是对即将失去这种生活方式的一种纪念。

他镜头里,有皑皑白雪的丛林,有满载而归的猎人,有他们生活中很多精彩的瞬间。猎民虽然不善交谈,但非常质朴和热情,尽量配合他的每一个要求,也因此作者才有这么多珍贵的收获。

猎民为了生活他们和天斗,和地斗,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刻上了他们的痕迹。

鄂伦春族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能歌善舞,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不了解他们的人,不能理解他们的快乐。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度过每一个白天与黑夜。生活在外人眼里看着很恶劣,但是他们自身非常乐观,无论是饥寒交迫,还是满载而归他们都能怡然自乐。

顾德清作为一个外地人,为了能拍到猎民更多精彩的瞬间,他也和猎民一同进入深山,同他们吃睡在一起,真实体验他们日常的生活。

那几乎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离开时,他足足在路边等了九天才遇到一辆路过的车,生活在城市的人,完全是靠对这个工作的热情与执着坚持下来。

《猎民生活日记》里的民族服饰、民族生活、生活风俗和地貌。那些原汁原味的美好,是一个有追求的从业者的使命感,这本书就是送给人们最好的礼物。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作者:豆浆 喜欢读书、写评,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欢迎关注˜∽

《猎民生活日记》读后感(三):重现人、动物、自然之间互为依存的生命真相

兴安岭美丽而富饶,然而狩猎所获并不总是丰厚的,有时甚至是徒劳。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狩猎必然要被淘汰。

所幸的是,进入1990年以后,狩猎族已调整了生产方针,他们放下了猎枪,开始保护森林生态资源,保护绿色家园,开展多种经营。——《猎民生活日记》

记得小时候,一次父亲出差回来带了两只野鸡和两张袍子皮,那个时代这也算是稀罕物。野鸡的羽毛非常好看,被做成了毽子,至于野鸡肉我是没什么印象了,那时还小,真的不关心肉的味道。袍子皮非常柔软,每年冬天母亲都会铺在我的褥子下面,特别暖和,用了十多年,可惜最终还是因为保管不善,开始掉毛,后来不知道被父母放到哪里了,再也没见到。

长大后,我才知道,野鸡和袍子在当时算作山珍,是我二姑夫送给父亲的,据说年轻时的二姑夫常同猎人们一起结伴出行,那些野味就是猎人朋友给二姑夫的。现在还清晰记得二姑夫给我讲过傻狍子的故事,那时觉得狩猎一定是非常刺激而且新奇的事儿。上世纪70年代初,北方还没有完全禁止捕猎,那时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也没有现在这么严格,猎人们狩猎也是很正常的事。

我选这部书来读绝对是因为好奇,就想看看顾德清著的《猎民生活日记》中都讲述了哪些我不知道的故事。

顾德清,祖籍辽宁海城。1939年生于齐齐哈尔,是我的老乡。小的时候,他顽皮好动,同我二姑夫一样仰慕那些狩猎的猎人,也曾幻想有一天自己能一个人有支猎枪在森林木屋里生活。然而,他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他先是考入内蒙古艺术学校学习舞台美术,后来开始遍拍鄂伦春族服饰、桦皮盒图案、狩猎生活风俗、地貌,又扩大对敖鲁古雅饲养鹿的鄂温克人的生活考察及摄影。经过多年的积累,1991年,他倡议创立鄂伦春民族博物馆,在建馆中担任总体设计,任首任馆长。

然而儿时的梦想他并未忘记,他开始收集兴安岭一带猎民们的起居生活,用了四年时间,寻访兴安岭森林中的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猎民,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猎民的生活。为了写好这部书,他还多次与猎民一起进山,无论冬夏,长途跋涉于原始森林中,动辄百里,住的是只有一层布墙的“撮罗子”,还常常露宿在雪地里、暴雨中;吃野兽肉、饮烈酒,打不到猎物时就只有吃列巴和大酱,这段生活虽苦,但他却拍到了最真实的猎民生活,这段经历恐怕也是他最引以为傲的一段人生阅历吧。他用笔记录了猎民们朴实、独特的性格和生存方式,用相机拍摄到了野性的犴、鹿、狐、乌鸦、飞龙鸟等,在气象万千的森林、雪坡、涧水和云、雾、雷、电、星、月、太阳中,记录了人、动物、自然之间互为依存、和谐、古朴、原始的关系,《猎民生活日记》就是他将每次与猎民一起狩猎所感、所想、所看,用心记录,再整理出来,这些日记详细地记录着猎民们的日常生活,见证了猎民们即将消失的狩猎文化与驯鹿文化。《猎民生活日记》记录了中国最后一个狩猎民族的生存故事。

顾德清著的《猎民生活日记》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那些照片虽然有的是摆拍,有的是抓拍,但是真实的画面,是很多人不曾见过的,也是鄂温克人生活逐渐变化的记录,或许不久的将来,随着老一代猎人们的离世,这些曾经的过往都将成为历史,对于新一代的鄂温克人来说,也仅仅是难忘的记忆。顾德清先生历经千辛万苦所记录的那段历史,绝对有历史意义,值得珍藏。

2006年,顾德清老人离世,他的儿子顾桃子承父业,拿着摄像机再次走进敖鲁古雅。顾桃与我同龄,1970年生于内蒙古呼伦贝尔。顾桃说:“小的时候,父亲经常消失好几个月,回来时就如野人一样,不是头发很长,就是没头发,脑袋上全是伤,后来才知道,就是父亲在深山老林里与使鹿的鄂温克人在一起,与他们一同生活、狩猎、迁徙,并用影像与文字记录下这一切。那时我就很敬仰父亲,期待有一天能像他一样。”后来,顾桃真的像他父亲一样,用摄像机记录了猎民们游牧新生活。一个是文图记录,一个是影像记录,留给后人的都是最珍贵的记忆。

《猎民生活日记》用一幅一幅画面记录了25年后,玛利亚·索已经蹒跚,当年熟皮子时的笑容已很少见,代之的是沉默地远望。记录了现在上山的游客越来越多,驯鹿也越来越少。记录了柳霞依然乐此不疲地找酒喝,甚至不惜锯断一棵树,因为酒被藏在了树杈上,她不会爬树。记录了维佳依然经常喝醉,偶尔语出惊人,他的画简单充满生命力,如同他们祖先的生活。他们,已不是纯粹的猎人,只是他们离不开这片土地,离不开越来越少的驯鹿。而这些也正是鄂温克人后人们不该忘记的,毕竟那是他们祖辈生活的方式,淳朴而亲切。

《猎民生活日记》图文并茂,想了解这段历史的,看看这部书一定能让你想起很多,这或许就是狩猎人的历史印记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