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红楼十五钗》读后感1000字

《红楼十五钗》读后感1000字

《红楼十五钗》是一本由欧丽娟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00元,页数:58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红楼十五钗》读后感(一):文学形象不用教做人

整体评价应该在6分左右。作为非专业的拓展性读物尚可,但不耐读,再读就索然无味。几个优点:1.较为细致地爬梳文本,在文本细读中对中国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的解析也颇有风味2.旁征博引,引入大量西方文论,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与西方经典作品作比等,也为新时代大众家理解红楼梦多一重视角。3.重新去发现一些容易忽略的人物的重要性,比如她把探春作为有独立意识的女性和齐家将相来论述,颇具眼光和见解。4.因为是讲稿,所以较为浅显易懂,阅读门槛低,但是体系上也能做到自圆其说。几个缺点:有广度无深度,格调太低。经历过系统人文学科训练的人恕难认同。从儒家道德的角度捧钗贬黛,你不能说她说的不对,但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审视她的看法,你会觉得她所言实在荒谬,艺术形象本身就不是完美人格,它就是要敢于做出那个时代的人做不出来说不出来的事和话,它的道德缺点很可能就是它艺术品质中最闪光的点。她的分析将一部伟大的作品庸常化、降格化了。2.让文学形象教做人?我怕上的是思想品德课吧?文学艺术的魅力不拘泥于我们要如何照搬到现实生活中,它反而是形而上地对我们的人生方向和价值形成影响,让作品中的人物个性教做人,实在太荒谬了,那岂不是所有的作者都要为每一个读者负责,万一读者看了学去了不好的?

《红楼十五钗》读后感(二):红楼

听说欧丽娟解读红楼梦比《蒋勋说红楼》更有深度。可通篇抑黛扬钗的观点,抬高贵族和皇商,标新立异,博取眼球,有点网红作家带资入文坛的味道。

文学应该是美的,文字应该是有力量的。蒋勋把美学和道家思想融入到红楼梦里,通过文学讲人生,娓娓道来,好的文学是真实的人生,不是一定有道理可讲。任何人的一生,像镜子一样地呈现,都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回看一生的荒唐、荒谬,错综复杂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的纠缠,其实是讲不清楚的。《红楼梦》让我们知道,结局本来就是假的,是我们自己虚拟的一个结局。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坏,什么叫做命好,什么叫做命坏,大概也都很难确定。

蒋勋笔下的贾宝玉: 他在繁华的人间,看到芸芸众生,似乎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像自然中的一朵花,他没有比较,只有欣赏,只有欢喜与赞叹。 作者将女娲石扔到繁华官宦人家,又早早给所有人物通过判词设定好结局,繁华根本是一场梦,他或许根本不在意结局。他只是告诉我们,在所有的生命中,权力、财富、爱情,全部是一场空。他要告诉我们,知道是空,我们还是执著。知道归知道,执著归执著。《红楼梦》的迷人就在这里,明知道所有都是空的,可是每一刻又都在执著。

《红楼梦》多读几次,回到现实人生,看到身边的亲人朋友,原来也都在《红楼梦》中,每个人背负着自己的宿命,走向自己的命运,或许我们会有一种真正的同情,也不再会随便说:喜欢什么人,或不喜欢什么人。用蒋勋的话说,生命是一种"因果",看到"因"和"果"的循环轮替,也就有了真正的"慈悲"。 "慈悲"并不是天生的,"慈悲"是看过生命不同受苦的形式之后真正生长出来的同情与原谅。

《红楼十五钗》读后感(三):读书当如挑食,择善而食

《红楼十五钗》是我在新华书店为图书馆挑书的时候选出来的,红学一直是我感兴趣的领域,随意翻了几篇,初步觉得有些观点还可以吸收,便收入了购物车。

回家后,本书也是同批图书中第一本开始阅读的,仔细看下来,发现可取和不可取的部分差不多五五开。

一般谈到《红楼梦》,我们就会想到“金陵十二钗”,但本书的题目是《红楼十五钗》,除了太虚幻境“薄命司”正册判词上提到的十二钗以外,还讲了贾宝玉这个男主角以及副册中的袭人和晴雯,并在贾巧姐部分顺带讲了刘姥姥这个关键人物。

作者欧丽娟在剖析传统贵族文化的大基调下来深入探讨人物的成长轨迹,能够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到人物的立体性和复杂性,她会带领我们发现书中的每一个人并不是从头到尾一成不变的,也不是脸谱化的,特别是像宝玉、黛玉、探春等都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历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比如说,作者认为宝玉是一个在长大的彼得•潘,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和第三十六回“识分定情悟梨香院”都是宝玉成长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对于黛玉,作者的定义是“成长的文艺女青年”,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和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都是她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事件。

另外,对于迎、探、惜姊妹仨以及宝钗、湘云等的原生家庭和传统伦理概念的分析,也让她们的性格和形象更为饱满。

但个人认为书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在黛玉一章说,黛玉自苏州赴京进贾府是唯一的一次长途跋涉,自此没有离开过京城一步。这是不对的,第十二回末谈到林如海病重,贾母派贾琏护送黛玉南返,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至十六回方回,时经数月。

另对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中“宝钗嫁祸”一说的分析也有不当,宝钗被发现时时间紧张,她并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冷静分析选谁来脱身才算合理,只是心理上的潜意识作祟,因为她此行的主要任务是去找黛玉,只因扑蝶时无意听到了小丫头的八卦,怕她们以为自己听到了害怕才设法逃脱以免尴尬的,这个时候自然就脱口而出自己正在找的黛玉。至于丫头们想到黛玉听到的后果,毕竟自己“做贼心虚”,这个的确跟宝钗无关,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丫头们对于黛玉的日常印象。

对于黛玉的多处诟病,也招来了网友们的诟病。特别是对黛玉的诟病基本上是贯穿始终的,除了黛玉章看到了人物前后的变化成长以外,在其他人物分析的章节都有对比评判,特别是在湘云一章,多次拿湘云的“豁达”作比较。但既然可以认为湘云的性格是上天送她的一份厚礼,黛玉的多愁何不能也认为上天和前身所赐呢?

而且,因为对黛玉的负向基调,连带着对黛玉的“重像”如妙玉、晴雯等俱皆持否定态度,似乎有些打脸一开始所说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而变得有些可悲可叹,有些咎由自取的主观论调了。

最后,在语言上,可能因为是讲稿,多处未免有些重复,现场表达重互动的交际型需求也使得感叹、反问等表达较多,后期整理时没有做妥当处理和精简。

但读完本书,我的看法是:读书当如挑食,择善而食即可,不必非得找出自己不认可不苟同之处反复咀嚼,也不必一叶障目,吸收其精华为己所用,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