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江湖消亡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江湖消亡史》经典读后感有感

《江湖消亡史》是一本由赵晨光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2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江湖消亡史》读后感(一):江湖消亡史:北平暗夜

《江湖消亡史》,赵晨光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21年8月第1版。不知有意还是无意,风格模仿民国武侠作品,如《江湖奇侠传》。好处是颇有古意,坏处是那时风格仍较粗砺,远不如后来精致。结构很好,八段故事,环环呼应;想象力不足,过多依赖巧合;语言清隽,但有卖弄之嫌,混了作者与人物;人物区分度也不算强。题材和风格很像《侠隐》,功力则颇不如。唉,不由感到,金庸真是厉害;单看金书不觉得,自己写过、又看同侪写的,才知道天差地别。

(公号:行云楼)

《江湖消亡史》读后感(二):江湖自有信义,江湖自有相随!

提起北京城,人们通常喜欢追溯于3000多年前的燕国时期,大概是燕赵之地自古以来就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原因吧!

想当初,燕昭王筑黄金台于燕地,招贤纳士,直教千百年后的陈子昂“独怆然而涕下";还有慷慨悲歌的侠者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一怀浊酒直教血染秦王宫。还有那“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和“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莫不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赵晨光我是知道的!我知道她以前一直以创作武侠小说为主。而这部《江湖消亡史》却是她第一次将武侠和推理元素相紧紧地糅合到了一起。说真的,武侠小说的时代早就随着金庸的封笔和逝世而消散了。武侠故事离我们也越来越远了,仗剑天涯的故事也已被仙剑和穿越故事蹂躏得一文不值。

与此同时,推理类文学反而随着《法医秦明》热播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说真的,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对于赵晨光这种新的元素能不能抓住我的心,我还有些怀疑。

不过,仅仅只读了几页,《江湖消亡史》的故事情节就把我深深吸引住了,以至于让我一口气就将它读完了。

故事的背景是民国年间。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来自苏州的儒雅书生卢秋心。

卢秋心是一位报社记者,不仅才华横溢,还是一位枪法和功夫双绝的江湖高手,凭一身功夫在每次调查凶险案件中安全脱身。

韩凤亭出身军阀家庭,凭借父亲的权势,肆意张扬却又向往江湖的风雨与传奇。 原本,两者应该没有交结的机会。不过,他们还在机缘巧合之下,从相识到欣赏。卢秋心还把韩凤亭收为了徒弟,教他功夫及处世之道。

就是这个韩凤亭因为自己的冲动和“爱管闲事”,被迫卷入了一件件一桩桩诡异奇特的疑案中,让他们不得脱身。

这些疑案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师徒二人又会何去何从?

《江湖消亡史》读后感(三):不一样的江湖史,民国乱世见侠义

提到江湖,我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青衫长袍,长发飘飘的古人,或是手拿大刀,肆意挥洒热血的青莽大汉。

但看了《江湖消亡史》之后,我对江湖有了不一样的印象,或者说,是改变了我对江湖这个词的刻板印象。我不再将它局限于一个时代,一个特定形象的角色,而是更多地关注了江湖英雄之间的情感,他们这些人与人之间的侠情豪气。

书中的主人公卢秋心是一位报馆的记者,生活于乱世中的文人总是带着几分辛酸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虽怀有一颗仁慈之心,却是只能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帮助流民。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卢秋心有一日在街上遇到一位受到重伤但衣衫褴褛的人,那是位健壮的大汉,他倒在路上昏迷不醒,怀有仁义之心的卢秋心便将他送到了医院,并暗中替他付清了高昂的医药费。两人在这边结下了恩情。

另一边,卢秋心的好友陈燕客交友甚广,通过陈燕客,卢秋心在机缘巧合之下偶遇了富豪子弟韩凤亭和当地权贵闫将军。那两人恰巧是死对头,当天因为一位清倌人的失踪差点大打出手。

卢秋心最近听闻附近常有年轻女子失踪,干脆将计就计,利用了这场误会调查这悬案的真相。巧合的是,他当日所救的那个大汉刚好在此相遇,卢秋心对闫将军谎称这位大汉是位世外高人,得知那位失踪的清倌人的下场。

又利用附近盛传的鬼魅谣言引得闫将军到最近的一座寺庙查看,到了寺庙,他告诉闫将军那位清倌人在一处闭塞的泉眼处,闫将军前去查看,却遭到当地和尚的阻拦,原来那些和尚专从事拐卖妇女之事来获得利益,眼见事情即将败露,便急迫起来,动用武力想要阻止他们。

却不曾想,那位大汉倒真是一位世外高人,武功了得,几招制服了他们。

你以为这就是这本书的全部了,不,这只是这本书的开头,后面接连又有许多的悬案出现,而我在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

有侠义的地方就是江湖,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心中的仁义不曾消亡,会对不平之事出手相助,就是英雄。

《江湖消亡史》读后感(四):《江湖消亡史》:江湖未远,后会有期!

最近看了《江湖消亡史》,一听这个名字,很多人以为是一本关于历史的书,其实它是一本小说,全名叫《江湖消亡史:北平暗夜》。 江湖消亡?在我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都惊呆了,江湖为什么会消亡? 因为我之间看过很多电视剧和电影,只听过这么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我觉得这个书名是需要仔细琢磨的,不过也看作者自己对作品的展现程度,不过这个名字搭配这个封面也十分的应景。 当然,在我读小说的时候,最关心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这本《江湖消亡史》是否有第二部,于是乎,我就把书直接翻到最后一页,发现没有第二部的提示,所以最后一章就是大结局喽,开看~ 在看完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以后,先分析一下两个主角的剧情,这部剧的设定是双男主,但非要分出个一番、二番的话,那么就是作为韩凤亭师傅的卢秋心,而男二就是韩凤亭,他们的人设看似是互补类型的,一个是报馆的记者,性格内敛、气质儒雅、随和,另一个是军fa 之子韩凤亭,两个本来没有交集的人,竟然因为韩凤亭看中,因此改变双方的命运。 但读者们也不会忽略一点,卢秋心会功夫,也是因为这一点,韩凤亭成了卢秋心的徒弟,故事从一次又一次的悬案中开始,其他的配角也随之登场。 另外登场的还有桌子上一碟又一碟的美食,比如鸡翅包饭、豆腐脑等食物,这些食物不仅不是负累,而且添补了文中的真实感,让这个小说更加的接地气。 我觉得还有一个让我比较惊喜的是,这本书里的配角都不是摆设,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存在,有自己的性格和人生,和主角们一起推动着剧情的发展。 这本《江湖消亡史》的收尾也很绝,虽然韩凤亭和卢秋心都没有现身,但是剧情中依然关联了他们的剧情,这个写法就很巧妙,也在最后收尾的时候借着剧情和读者告别,收尾十分自然。 最后来个小总结,整本《江湖消亡史》虽然在写作手法上显得一板一眼,没有使用太多花俏的样式,但是我感觉到作者他在藏巧纳拙,通过民国风的叙述来体现书中人物的江湖气,以及成功的营造出整个江湖氛围的热乎感,喜欢民国悬疑小说的小伙伴,建议自己找书来看一下。

《江湖消亡史》读后感(五):读《江湖消亡史:北平暗夜》点滴感受

已经改名《江湖消亡史:北平暗夜》的《隐侠》,为读者构建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江湖。乍一看书名,估计大多数人都以为是部武侠小说。然而,故事并没有发生在门派林立的江湖之中,而是发生在老北京、老汉口、老广州、老上海,发生在普通而又真实的现实之中。真正印证了那句古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故事一开篇,善良正直的新闻记者卢秋心进入风月场所,各色人物等便粉墨登场了。卢秋心来这里本是为了手头紧,要卖东西,可是这一场买卖的味道在欢声笑语中被冲得极为寡淡,卖的人不觉得卑微,买的人也不拿捏,看完这一段,你不得不佩服作者极强的控场能力和细腻的人物描写能力。什么是江湖味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书中,卢秋心在日常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帮助着许多生活困苦的老百姓,因为偶然被军阀之子韩凤亭看中并认作师父。无心之举的卢秋心并没有料到韩凤亭将来的成就,但相处一段时期之后的他感觉必须要带韩凤亭走上一条正当的人生路。而韩凤亭在经历过几次生死之间的事件以后,也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狭隘,他敬佩卢秋心,因为卢秋心在乱世纷争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为国家,为人民,狭义犹在,江湖不远。

书中前前后后塑造了大大小小100多个人物,各有特色。勤学苦练的武术家,流落嫣红之地的良家女子,游走于各大势力之间的独行侠,以及享受荣华富贵的军阀世家,在暗黑的社会境地之下,各方势力相继登场,为财富、为恩怨,有些甚至只是为了简单的生活。这些小人物或主动或被动地加入了江湖这个大染缸之中,不能自己,能够独善其身者更是寥寥无几。同是江湖中人,金老五走惯江湖,他的行事作风老练纯熟,还带有一点落魄江湖的羞涩;韩凤亭这位初出江湖的少督,心里怀揣着侠客的梦想,却是毫无社会经验。作者塑造的卢秋心、韩风亭、岳剑尘、庞冬秀等正义之士深入人心——“无论世道变迁,唯有初心不变”,他们坚定的侠义之心值得世人称颂。而作者笔下的“反派”人物如周幻、金成业、白横宇等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作恶多端,其本质也不坏,周幻的那句“好歹,我也是个中国人”令人印象深刻。

“斜风细雨入京门,衣上风尘杂酒痕。半生疏狂半生笑,前身本是说书人”。作者赵晨光自谦是一个说书人,我却认为是个腹有诗书的作家,原因有二:一是通篇读完,文笔简洁干练、文风清淡老道;二是作者对于民国时期的社会背景以及各个故事发生的小环境信手拈来,展现了一定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读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