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吃的江湖》读后感精选

《吃的江湖》读后感精选

《吃的江湖》是一本由林卫辉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吃的江湖》读后感(一):美食作家林卫辉先生《吃的江湖》

人家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有人的地方就有吃的,各色各样的美食,各种各样的人与事。

美食作家林卫辉先生在书中介绍了百余种作者亲自尝过的美食,囊括中国八大菜系、日本料理、南洋滋味、欧美菜式、甜品点心等,提及国内外多家知名餐厅,记录着自己对美食、厨师、食肆等多角度的切身观察,沉浸书中,仿佛带领读者置身四海美食盛宴。

《吃的江湖》读后感(二):每次看完就觉得对生活又热爱了一点

曾经我也觉得自己算是一个合格的吃货了,和友人谈起吃来也是滔滔不绝,但直到看过这本书才发现,吃的江湖里,我只是一个小白,就知道吃,但是不懂得吃。吃和会吃,真的是两个维度的问题,不能突破这二者之间的次元壁,充其量只是一个馋猫,连美食爱好者都算不上。

林卫辉的名字很陌生,毕竟这是他第一本文集,然而在美食圈里却是专家一般的存在。陈晓卿《风味人间》《沸腾吧火锅》的美食顾问,凤凰网的专栏作家。他的文本很有特色,博闻强识又像是科普读物,能将中华美食文化与西方分子料理的科学烩于一炉,这样的文本真的不多见。

这本书里还有大量的美食摄影图,拍得那叫一个活色生香啊,晚上根本不敢看,容易饿哈哈。这本书现在是我的手边书,没事了就拿起来读一章,马上就对生活又热爱了一点——毕竟,那么多美食还没吃过啊!

《吃的江湖》读后感(三):老饕谈吃

我是一个不合格的吃货。小时候曾经曾经立志要吃遍天下美食,长大后才发现这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原因无他,一没钱二没时间。汗颜汗颜。但是对于美食的向往却从来不曾停息,既然现实中吃不到,或者也可以退而求其次,比如从纪录片里,从影视剧里,从老饕们的美食记录中,云吃美食,一饱口腹之欲。这不,最近便刚刚淘到一本有关美食的小书《吃的江湖》,云游其间,大快朵颐! 仅从这本小书的名字《吃的江湖》,我们大概也可以猜测出本书的作者是一个老饕无疑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林卫辉曾经是美食探索纪录片《风味人间》的顾问,即便不知道他的人,也知道当时这档纪录片是有多么的火爆。而林卫辉本人更是将对美食的热爱刻进了骨子里,据知情人士透露,每次饭局之后,酒酣耳热之后,林卫辉都会洋洋洒洒的用一篇美食文章作为一天的结束,其对于美食的热爱可见一斑。因此,当我们在翻阅这本小书的时候,从林卫辉的字里行间依然也会感受到他对于美食对美食文化的特殊理解,可以说,他是在记录美食,但又不全是,美食以外,还有文化,还有情感。。。。。。 在《吃的江湖》中,林卫辉对于美食的记录自有他自己的独特之处。比如人人都爱的火锅。林老师笔下的火锅是位于广州的新渝城。开篇之时,林老师先是介绍了新渝城火锅是如何的美味,鸡胸肉的嫩滑,海参的软糯,开了边的龙虾仔等等,仅仅是读着林老师的文字,我们便仿佛已经来到了火锅城,闻到了火锅里浓浓的香味。但是林老师可不是仅仅满足于让自己的读者感受到火锅的美味就结束了,他还要告诉我们关于火锅那些有趣的故事。随后的文字里,林老师对火锅的历史与那些有趣的故事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原来在今天人人都爱的火锅,在古代也有着如此许多的故事。在大美食家袁枚眼中,火锅也算不得什么精致典雅的吃食,在老先生的“吃喝十四戒”里火锅赫然在列,老先生以极为愤慨的语气列出了火锅的四项大罪,今人听之闻之,一笑而之过后,或者也免不了一阵后怕,幸好当时还没有许多老先生的忠实拥泵,否则,今天我们是否还能得尝如此美味真的尚未可知呢?有厌恶的自然又有极喜欢的,比如南宋林洪《山家清供》中提到的隐士止止师野兔的火锅吃法,生碳小火炉,小汤锅,兔肉切薄片,酒酱椒桂做调味汁,汤开下肉,蘸着调味料吃,于隆冬之中,好不快活。一喜一恶,好生有趣。所以在林老师关于美食的记载中,我们得到的不仅是知其味,更多地则是知其所以味。 每每在开饭之前,随意打开一页《吃的江湖》,读上一篇,然后就餐之时,便仿佛饭桌前放置的不再是清茶淡饭,而是那些色香味俱全的地道美食了,就像是老邢说这不是小咸菜,这是溜肥肠,然后一大口下去,十分满足。虽然有些精神胜利法的味道,但是也别有一番风味了1

《吃的江湖》读后感(四):吃的江湖,吃的美学

懂吃,掰开来讲有两层意思:一是知道好味道出自哪里,这需要有天分;另一个是清楚它为什么好吃,这需要知识。辉哥兼备!

好吃不如懂吃,懂吃必须会吃,在吃货们的眼中,天下处处皆是美食,而在林卫辉的眼中,美食不仅仅是单纯的感官体验,更是由文字讲述的美学思辨,是辗转于舌尖的美妙滋味,也是流于笔尖的文字美学。

《吃的江湖》一本谈吃的美食文学,一顿人赏心悦目、食欲大振的美食盛宴。作者林卫辉,广东潮州人,1968年出生,毕业于中山大学法学院,美食专栏作家,公众号“辉尝好吃”主理人,《风味人间》美食顾问。

其实美食无所谓好与不好,在我看来只有喜欢与不喜欢,就像有的人爱吃口味比较重的川系美食,也有人爱吃口味比较清淡的日系料理,不能说不喜欢吃的便不是美食,也不能说喜欢吃的便是美食,美食的意义在于赋予喜欢吃的人一种愉悦的心情,而不是拘泥于它自身的形态,相信林卫辉这些年来执着于研究美食、烹制美食也是为了寻找可以与之灵魂契合的各种美食而已,它或许不会受人亲睐,但它会深得他心。

林卫辉在书中为我们介绍了百余种作者亲自品尝过的美食,种类繁多,遍布大江南北甚至是大洋彼岸的欧美菜式也尽收其中。看他的美食讲解就像是欣赏一场完美的视觉盛宴,让你即使吃不到,也能观其形,品其意。我们看到的是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菜品,品的却是他们在优雅盛宴背后的人生真味。

《吃的江湖》不仅仅只是为了展现各地经典美食,它所想要表达的主旨仍旧是林卫辉多年来一直对美食研究所想要传达的美食背后的科学道理。好吃和会吃,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喜欢吃却不懂得为什么会好吃,比如:为什么烤乳猪好不好吃,会有那么多的讲究?为什么会有最贵的一段胡萝卜之称?你试过用高压锅煮饺子吗?很多看似奇奇怪怪的问题,我们都可以从书中找到答案。

怀着对美食热爱的那种心情,林卫辉在本书中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美食盛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你可以体验不同的人生,仿佛会走进不同的美食世界,收获不一样的人生滋味。

诚如序言中闫涛所说:一个爱惜自己文字的人,这一生必然不苟且。有幸读到这样的文字,生命中便多了位良师益友。

《吃的江湖》读后感(五):吃没那么简单

我的小孩们很喜欢看美食类节目,尤其是像《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这类美食探索类节目。他们在看节目的时候就会幻想说,自己也想当一名美食记者,可以免费旅行,还可以吃到很多好东西。然后他们会疑问,美食家为什么称为美食家,我也很会吃啊!我想我可以推荐给他们这本林卫辉创作的《吃的江湖》,让他们知道真正的美食家是什么样子的。 林卫辉是《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等美食节目的顾问。他是一位资深广东老饕,但是他在进入美食圈之前的职业与美食毫无关系,他是法学出身。在这本书里林卫辉着眼于广州美食,以具体一道菜为切入口,推荐把这道菜做得最好的广州菜馆,然后就这道菜的材料、烹饪手法、来历等方面展开讲述,并且配以色彩高清、让人垂涎欲滴的插图,写成一篇篇美食散文。 而且林卫辉不仅爱吃,还会吃。所谓“会”是指他能够从化学等方面将食物之所以好吃的理由非常理性化地表达出来。比如烤肉为什么好吃,那是因为产生了“梅拉德反应”,食物发生褐变,同时产生香味;比如芒果、菠萝用盐清洗后为什么更甜,那是因为盐分遮蔽了果实中的果酸……如此解释使我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在大饱眼福之外更增加了有关美食的知识。 本书中的这些菜里有高级的菜式,比如烤乳猪、鹅肝、鸡枞菌、松露等;也有平易近人的家常菜,比如豆腐、猪大肠、火锅、莲藕等;还有一些平常人不太敢吃的菜,比如桂花蝉。以烤乳猪这道菜为例,林卫辉首先介绍了制作方法,共分为选料、整理、腌制、定型、上脆皮糖浆、烤制等六个步骤。然后林卫辉引经据典,从《礼记》、《齐民要术》、《随园食单》中找到有关这道菜的记载,详细介绍了这道菜的历史渊源。再说到烤乳猪分为“光皮”和“麻皮”两个流派,所谓“麻皮”就是猪皮表面起泡,这种皮与肉分离,更加香脆。写到这里口水都要滴下来了!不知道你喜欢哪种口味? 除此之外本书中有一篇《给味精平反》的文章令人特别感兴趣。林卫辉说,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其实对人体并无伤害。真正有问题的是鸡精,其中添加了助鲜剂、香精、色素等多种添加剂。而且还提到味精必须与盐同时使用,否则会产生怪味。我们家也是多年没有吃味精的习惯了,这样说来是得科学地反思一下。 林卫辉的这本书让人意识到吃是一种真正的文化和学问。吃并没有那么简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