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NASA深空探索: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20年全记录》经典读后感有感

《NASA深空探索: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20年全记录》经典读后感有感

《NASA深空探索: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20年全记录》是一本由(美)金伯利·阿坎德著作,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58.00,页数:2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NASA深空探索: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20年全记录》读后感(一):与哈勃望远镜齐名,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

超新星、脉冲星、黑洞、引力波等重要的天文现象,是认识和理解宇宙的关键,但它们往往是高能天体,难以被其他类型望远镜所探测到,只有作为四大天文望远镜之一的钱德拉X射线太空望远镜兼具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才能探测得到,从而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宇宙。

本书是纪念NASA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成立20周年的官方作品,由NASA科学家撰写,全程解读钱德拉是如何理解宇宙、揭秘重要天体活动的。书中从微观到宏观,分别展示了恒星的诞生和死亡、星系、星系团,以及意料之外的探索结果。它以及直观简洁的文字解释,使读者即使对暗物质、引力波等深奥问题也能轻松读懂。书中包含的钱德拉天文台独家照片,既有X射线波段图,也有与其他波段的合成图。这些全彩照片给我们带来沉浸式阅读体验。

《NASA深空探索: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20年全记录》读后感(二):NASA四大时光机之一,钱德拉高能X射线透视宇宙本源

看到介绍这本书是NASA官方的几位科学家联手创作的,很大幅的12开,里面的宇宙天体图片看起来尤为震撼,像星系团碰撞这样的壮观场面在其他书里完全没有见到过,类似黑洞爆发、超新星爆发这种高能事件还真的只有“钱德拉”的X射线才能观察得清楚,这也是这本书的最大特点。书里还有很多名字有趣、外观壮丽的星系星云星系团,比如“大胖子”星系团、眨眼星云、战争与和平星云等等。但这本书的好看不止于图片,里面还简明通俗地介绍了许多关键的天文知识,例如恒星演化、引力波产生、暗物质作用,对于业余的爱好者认识和理解宇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读宇宙类的书,除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和追寻科学探索的精神。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是纪念“白矮星”理论的提出者钱德拉塞卡而命名的,其建设也历尽艰辛,书中对科学家们为建造这架“时光机器”而呕心沥血的过程也有生动的描述。对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而其中的每一个进步都值得记录和品味。

《NASA深空探索: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20年全记录》读后感(三):跃上太空,人所未见

这本彩图书,是美国宇航局四大太空天文台之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20年工作的精彩记录,这架望远镜1999年升空,规划工作5年,预计工作时间可以超过30年。

“跃上太空,见人所未见”这个标题是我给4月12日某宝&当直播活动起的名字。这个标题有三重含义。

一是X射线是不可见,而且无法穿透大气层,地面上无法观测,只有在太空里才能看到。

二是科学本质规律是不可见的,我们只有通过理性逻辑去把握它,总结成公式和原理。

三是关于创新,我最近看到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创新,就是“见人所共见,思人所未思”。

从see到insight,这才是飞跃。

就像NASA许多精美的天文科普书一样,本书也是以彩图为主,文字解释惜墨如金。尽管如此,本书还是给了两篇序言,两篇导言,值得认真读一下。这其中涉及三个重量级人物,斯皮策、钱德拉塞卡和贾科尼。

莱曼·斯皮策,是一位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1946年就提出“太空望远镜”的概念,那时候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还没有上天(1957.10.4)。

贾科尼是X射线天文学的创始人,也是太空望远镜计划最大的功臣。他在1962年的时候就用一枚火箭发射到太空,探测了最强烈的X射线源-天蝎座X-1. 他也是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主要负责人。本来他那时候就应该获得诺贝尔奖,可惜哈勃太空望远镜在1990年升空后发现出了一个纰漏,使他声誉大受影响,一直到2002年才获奖。他也是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负责人。

钱德拉塞卡,印度裔美籍科学家,他在天文学上的重大贡献是提出了白矮星理论,指出了太阳质量恒星的最终演化路径。但他的理论遭到了他的英国导师爱丁顿的无礼指责,使他离开了天文学家,转向了理论物理研究。1983年他才获得诺贝尔奖。他还用微积分改写了牛顿的《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一书(此书目前还没有中文版)。

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

《NASA深空探索: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20年全记录》读后感(四):“深空探索”四个字,深深地激发着读者的求知欲!

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主书名。“深空探索”这四个字,其实深深吸引着每个人,也是人类不断探索宇宙的动力;正如“探索人类起源”“探寻生命意义”,这四个人瞬间激发了我的求知欲。

但是该如何“深空探索”呢,这本书会不会只是噱头?这个想法让我打消了立刻购买这本书的冲动。当我看到副标题——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20年全纪录,疑虑消除了。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大型轨道天文台计划的4台大型空间望远镜之一,它20年来的研究成果确实能够提升人类对于宇宙的认知。

来到序言一,其对钱德拉的能力、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

打开正文,就像是打开了宇宙,仿佛自己置身其中,或者自己从上帝视角环视自己的作品。

这本书无论是从内容、图片,还是从选题本身,都充满了“神秘感”——足够调动起每个人的求知欲,让读者情不自禁地打开,去翻阅、去丰富自己的想象。

《NASA深空探索: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20年全记录》读后感(五):NASA的4大太空之眼,你知道几个?

女士们,先生们,老少爷们儿们!在下张大少。

首先感谢江苏科技出版社的编辑赠书。

自幼,我们仰望星空,夜空中无数闪烁的星星让我们对于宇宙充满幻想。古人凭借他们的智慧,认识到日月经天和斗转星移这类天文现象,由此催生了最古老的天文学。英国巨石阵、墨西哥奇琴伊察、美索不达米亚的金字塔,这些都是古人的观星场所。现代望远镜被用于天文观测也已经有几个世纪。长久以来,人们用这种精致的设备来窥探天空的奥秘。但是,把一架望远镜放入太空的构想,却是在最近才产生的。在地球表面进行的天文学观测研究会由于地球大气层电磁辐射的干扰和阻隔而受到限制,只有光和无线电频率的电磁信号才不会被大气层所隔断,而在光和无线电波频率范围外的天文学研究非常重要。例如,在地球表面获取X射线是不可能的,同样的红外线和紫外线也被大气层阻断了。

本书的主角钱德拉 X 射线天文台就是美国NASA的 4 台大型空间望远镜之一,这4台望远镜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观测的光波段不同。

在此,张大少顺便聊一聊NASA的 4 大太空之眼。

1、哈勃空间望远镜

首先是大名鼎鼎的哈勃空间望远镜,1990年4月24日发射升空,4大太空望远镜之首,而其名字的由来是为纪念在20世纪初期发现宇宙膨胀的天文学家艾德温·哈勃。哈勃望远镜最初的设计只能观察光谱中的可见光和紫外线部分,后来在1997年增加了红外线观测能力。可以说,哈勃是最接近人眼的一个空间望远镜。

简单列举几个哈勃的成果:

1宇宙诞生:它所能观测到的最远是距离地球130亿光年的原始星系,这些星系的发出光芒来自大爆炸后刚刚形成的宇宙早期。

2黑洞:哈勃空间望远镜最早的核心计划之一就是要建立起由黑洞驱动的类星体和星系之间的关系,之后的观测中也证明了大质量黑洞在宇宙中普遍存在——大多出现在星系的中央位置。

3宇宙寿命:天文学家还在它的帮助下,观测到宇宙膨胀的精确数据,从而推算出宇宙年龄为138亿年(误差不超过3%)。

4暗物质:2012年3月,美国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在距离地球24亿光年的"阿贝尔520"星系团中再次发现了一个巨大的暗物质块。这一异常发现令天文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并怀疑暗物质块中可能藏有一个神秘的"暗物质核心"。

无论哪一项拿出来都直接颠覆我们对宇宙的认知,也明白茫茫宇宙中我们究竟是何等的渺小。

所有美好的事物最终都会有它的终点,随着哈勃年事已高,NASA准备将它的继任者——韦伯太空望远镜发射升空。韦伯比哈勃大得多,6.5米的巨型主镜的集光能力是哈勃的5倍,在观测遥远星体时比哈勃更加出色。

2、康普顿太空望远镜

康普顿太空望远镜是一台专门用来观测伽马射线的太空望远镜,1991年升空,其名字来源是未来纪念著名物理学家康普顿。

而康普顿太空望远镜不比哈勃望远镜那么出名是因为它主要检测是一种人眼看不到的伽马射线,这种能量很强的光在地球上很难检测到,在9年的宇宙旅行中,康普顿也同样谱写出了一本厚厚的功劳簿,它曾探测到太阳耀斑余辉、高能量宇宙伽马射线爆丛、银河系中央高达2940光年的反物质"喷泉"、可能由小型黑洞组成的一群奇特而强大的伽马射线源……它被投入使用后,人类改变了对宇宙的整体认识。天文学家先前曾认为伽马射线爆发只能在银河系中才能探测到,而康普顿升空数月后,科学家证明伽马射线源可能位于宇宙的四面八方。

3、钱德拉太空望远镜

钱德拉望远镜于1999年7月23日发射升空,至今仍在服役中。

其主要目的是观测天体的X射线辐射,以印裔美籍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锡卡的名字来为其命名,值得一提的是钱德拉望远镜的造价高达15.5亿美元之巨,加上航天飞机发射和在轨运行费用,项目总成本高达28亿美元。它是迄今为止人类建造的最为先进、也最为复杂的太空望远镜。

其主要成就有:在星系M82中发现了中等质量黑洞的证据、发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天空面密度的超大质量黑洞。

在此放几张书中美图。

4、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是四大太空望远镜最后一个发射的,于2003年8月发射升空,是人类送入太空的最大的红外望远镜,与光学天文观测设备相比,斯皮策的红外之"眼"能够穿透尘埃、气体,看到其背后隐藏的无限奥秘。

主要成就有:测量出宇宙膨胀速度约为74.3±2.1(km/s)/Mpc、绘制了整个银河系的星图以及新的7星星系。

最后,希望江苏科技社能把这4大太空之眼凑成一套书,让我等天文爱好者一饱眼福。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在下告退。

转发随意,转载请联系张大少本尊,联系方式请见公众号底部菜单栏。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宇宙文明带路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