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邂逅:户川纯随笔集》的读后感大全

《邂逅:户川纯随笔集》是一本由[日]户川纯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页数: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邂逅:户川纯随笔集》读后感(一):写完书评的一些碎碎念,我了解户川纯的始末

因为要写稿的缘故,一开始从播放软件的热门曲目一首首地放下来,必须承认第一次听punk版蛹化之女确实把我吓得丢下了耳机。我不太明白户川纯歌里那些“我只是一块肉”“幻化成虫的女孩”,还有她有时完全嘶吼着唱歌的方法,截图跟朋友说“好像电锯惊魂的唱词”,只以为是一位古怪而又猎奇的歌手;读了前些年她来中国时的采访也没有太多触动,但惊讶于照片里现场的观众疯魔了一般的神情。

真正撬动我的东西,是户川纯在自己的歌词解说集中提到的几段童年往事。很难简单描述那种一时之间让人忘记呼吸的冲击。她近乎平静地写自己怎样受到父亲的家暴,然后被注射镇静的药物,母亲把她当作娃娃那样反复装扮,她怎样在学校里强迫性地反复拉出十五次椅子、把写满答案的试卷擦光,从无处容身的学校回到无处容身的家,从家前往学校,然后如此生活十八年。我有时会产生“阅读文学作品或者听音乐,需要了解背后的创作者吗?”这样的困惑,在户川纯身上我忽然强烈地感受到了这种困惑的无力,非常明白为什么有人说“听了纯的歌才活下来”。* 然后我听了一整晚的《諦念プシガンガ》,因为《蛹化之女》而感到非常悲伤,最后在第二天清晨五点的时候写完了这篇稿子。参考的全都是中文资料,差不多是中文户川纯资讯大杂烩,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户川纯小组里读到的几篇粉丝自译文章(讲了上述的经历),澎湃的采访,nowness海带岛的采访,还有大内密谈的一期谈话录音。刚好这几个一起读/听下来,可以大概了解户川纯的童年和她的现在。

最后,就像一位豆友的评论说的那样,没办法说更多了,所有东西都在她自己的歌和文字、还有她活着本身的方式之中。

* 不过就是谛念、蛹化之女,还有红色战车、NOT DEAD LUNA这几首我感觉是和户川纯自己这些经历的情感最贴切的,但必须说的是她真的是魔女,唱其他完全不同的风格也都非常惊人地出色,而且个人魅力十足(有很多不同寻常的处理)她真的很喜欢唱歌并且非常认真地演绎每一首歌。

《邂逅:户川纯随笔集》读后感(二):热烈的人,总是用生命在燃烧

户川纯的《邂逅》是无意选中的一本新书,8月份出版的。买之前,丝毫不知道她是谁,看到豆瓣上9.1的高评分才买,心想,总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果然,读完书籍,找来她的音乐听,明白了书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高分。购买书籍的人一定都是她的真爱粉,我更像是偶然闯入的一个路人,纯属机缘巧合走进了她,认识了她,也喜欢上了她和她的音乐。

阅读书籍时,通过文字认识的户川纯是个内敛温柔的人;却在听她的音乐时,惊喜地发现,原来音乐里的她是个自信、热烈、近乎有些疯狂的,像美少女一样酷酷的可爱女孩!同时,不论是文字还是音乐,都会让你有一种错觉,以为这是个二十左右的少女,哪怕她今年已经61岁了。然而,你在她纯真的嗓音里,在她真挚的文字里,丝毫找不出时代感。如果说,一开始只是在她的文字里找到了某种真诚,却在听到她的第一首音乐时,终于认识了她,想迫不及待表达出对她的喜欢。那种为之动容的情绪,很难说得清楚,自然也写不出来。

作为东亚人最典型的代表,日本人的情感是克制的、内敛的,甚至是压抑的,然而他们的作品,不论是书籍、电影还是音乐却总能充满某种特别的力量,让人为之感动。在户川纯的音乐和文字里,我同样找到了让我热泪盈眶的部分。是热烈而生猛,纯真而疯狂,可爱而混乱,真挚而内敛,感性而温柔,纯粹而坦率,平静而充满力量。

回头再去翻看一遍书籍,读到她在<邂逅>篇写洛丽塔顺子时的一句——“我受够了,不要再让我喜欢的人走掉了”竟有一种泪奔之感。我意识到,如果对户川纯多一点点了解,一定会多很多对她的爱,也会多很多对她过往的心疼吧。热烈的人总是用生命在燃烧。

喜欢的,什么时候遇见都不迟。

《邂逅:户川纯随笔集》读后感(三):邂逅:户川纯随笔集丨现在,我也加入了敏感的一方。

“请大家不要拍照,尊重户川纯女士的意愿。”

这是几年前“混凝草”和“明天”现场主办方对观众的友情提示,也是疫情前在国内听到的关于户川纯最后的音讯。

“不要拍照”四个字,确实透露出了逐渐衰老的户川纯在身体发生变故后的敏感之心,在这本随笔集里也随处所见这种敏感,在因腰伤而发胖后,她便开始产生了这种“惯性隔离”。这与所谓的“偶像包袱”不同,这是典型的“自我审视型敏感”,而大多数人都不理解这种敏感。

作为户川纯的乐迷,只要她的声音一出现,就有种“明明是怯生生的小女孩,却喜欢大声怒吼。”的欢跃感,这就是她一直以来的标识性特色。虽然她在新专中重新演绎旧曲的习惯经常遭人诟病,但不得不说这种重复性,可以让《諦念》《蛹化の女》这种曲子可以持续性的流传下去,过耳犹新。

这次中译版的随笔集一面市,就第一时间买了回来,与预想中的不太一样,总觉得她会是那种习惯用抽象的语言去解读一些灰色情绪的创作者,就像她的歌词一样。可随之读到的却是一些近乎于流水间的平素记录,更像是一个小女孩的私房日记,敏感而又真实的浅浅记录着。

在回忆日本朋克先驱远藤道郎和町田康的两篇里,基本道尽了同时代日本朋克运动中的各自的心酸和矛盾:

“在喜好打架的人士中,远藤道郎闪烁着先驱的光辉。之前只是听说,他会在表现朋克版《敬仰吾师》时,像惯常那样把猪内脏仍向观众,然后被发怒的观众拉下舞台群殴。”

“町田康的收入来自试吃新药,说起来也和搞朋克的他很搭调。虽然我担心他的身体,可那些搞朋克的男性朋友为了糊口,基本都在做一些危险的工作。”

朋克乐队一定要在生活状态上表达出“形”上的穷苦吗?还是保持精神上的苦砺就可以?户川纯在这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因为偏爱三上宽的原因,其实整本随笔最期待的还是她对三上宽的记录,但迎来的又是一种平素的过度。记录中更多的是叙述她逐渐生长的女权意识,按她的话来说就是:“现在,我也加入了敏感的一方。”

通过她的“敏感记录”,才知道原来那个年代的日本女性打车,是需要男性做幌子才能打到车的。而且出租车司机会因为是女性就“仅仅因为去的地方近,就露骨地嫌弃或拒载。”

三上宽的出现,更多像是户川纯在传达自己女权意识觉醒过程中的一个影子。因为在一次女权探讨会上,三上宽说了句:“我还是觉得男性最牛逼!”被户川纯婉转反驳,瞬间让他不好意思的挠起了头皮,还是挺可爱的。

其实我觉得三上宽还是挺真实的,典型的东亚大直男想法。可能是在内里对他的音乐有所偏爱,所以有着预设的好感,就没办法用另一种视角看待他。

好在户川纯在结尾补了一句:“在某一段影像中,他说自己正被音乐追杀,要逃脱,只能不断地唱。”这种压底的理解,算是贴心。

洛丽塔顺子的记录,是最恸情的一篇,充满了那种女性,不,不只是女性,应该是人性中普遍矛盾的一面。当一个人靠近你,只是为了让你帮她买单,跟你借钱,你会觉得这是真心还是利用?户川纯几乎毫不留情的把顺子对她做的那些“糟心事”堆砌了一遍。过程中充满了愤怒和不解,甚至在顺子死之前,她都觉得自己无法原谅顺子的那些行为。

可死亡是真实的,当得知顺子死亡消息的那一瞬,所有的怨结都烟消云散了,留下的只有那些两个人曾经一起酿成的回忆。

作为一个文字的旁观者,虽然我不是当事人,但我知道现实中有这样一种人,她越是在乎你,就越喜欢用一些试探你底线的行为,来反证你对她的在乎。我虽然没有权力评价顺子是不是这样的人,但我宁愿相信她是。

毕竟翻到这篇结尾的时候,再回头看到那句“和我亲亲吧”,心还是会颤动。

在演艺记忆中,户川纯明显用了一种对比,来测试久世光彦和蜷川幸雄两个人的灵魂重量。像“在久世光彦的镜头面前担心自己胸大,在蜷川幸雄的剧场面前担心自己声音小”这种细微的对比,就足以感受到她内心在与现实的冲撞中,对两个男性导演完全不同的内心反馈,前者是恐惧,后者是尊重。

户川纯对久世光彦的回忆中那些让她羞耻的细节,和她在行文中那些有些生硬的感谢,充满了矛盾。读的时候就在想,这些执拗的感谢分明是在暗暗的骂娘吧,反正潜意识接收到的情绪,似乎都不是什么好话。

而对蜷川幸雄的悼念恰恰相反,文字中袒露的都是真诚和尊重。蜷川幸雄对她说:“我们的灵魂相似,那个灵魂被蹂躏的感觉,反过来安慰了我。”的时候,户川纯内心应该是感激的吧。

余下的文字,几乎没有什么记录的必要了,就连她自己都说,后面的两篇是临时加进去的,没有特别符合“邂逅”的主题。

但我发现户川纯确实有做“胡说八道”乐评人的潜质,像她评价Aunt Sally的时候,就用了“Aunt Sally这支乐队不和谐的声音中带着一体性。这种矛盾的感觉,在结构上给人一种天然,没有技巧的错觉。”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评论。

我尝试去听了Aunt Sally的那张专辑,除了封面以外,音乐性上确实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但却真的集合了“没干劲、无力感、半死不活”的气质,这一点户川纯倒是没怎么说谎。

另外就是她尾篇写的那句“当我们与无法归类为已知标准的事物相遇时,心里就会变得不安。(不过这种不安令人愉快。)”深得我心。这句话似乎暗合了我们这群人的某些特性吧,每天都在贪婪寻找新鲜感,明知道所有新鲜感都隐含着不安,但正是这种不安,给了我们存在。

最后说下明室,虽然这本随笔集户川纯写的很随性,译者翻的也有些“绊嘴”,但对于这样的作品,有总比没有好。就像在明室编辑部在他们的播客“有关紧要”所说的“不要把书看的过重。”我是非常认同的。

这样的小众读物,必然反向会筛选它的受众,与其说它是一本文学读物,不如说它是一个音乐人的周边延展。能够通过音乐人主观的视角记录,去试着多维度的了解和还原一个“想象中”的人,已经足够了。

明室的特点就是书的装帧做漂亮,把这本书读完,舒舒服服的放在户川纯唱片的旁边,自然会有一种协调的满足感。

看到扉页写到这个系列的下一本是细野晴臣的《氛围驾驶员》,准备打钱。

赵小跑

2022年10月12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