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互联网没有记忆读后感1000字

互联网没有记忆读后感1000字

《互联网没有记忆》是一本由[美] 艾比·史密斯·拉姆齐著作,后浪丨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互联网没有记忆》读后感(一):写给下个世纪人类看的文明记忆科普小册子

这本书有点意思,读过之后有种“书名译得矫情,然而内容我并不甚关心”的错觉。

像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中袁泉的那句莫名奇妙意味深长的台词:

这本《互联网没有记忆》,作者历史学家艾比·史密斯·拉姆齐,致力于研究数字时代的记忆、信息存储,思考着图书馆的角色变化,以超前的视角审视着人类记忆至今为止的变迁。

互联网时代,人类的记忆在消亡,数百年后,互联网逝去的年代,大概可以从这本书中窥见一二——那些人类记忆的空白时期。

人类从始前一路走来,文明不断上升,文明记忆的载体却是越来越脆弱。

山洞里的石刻,是已知人类最早的文明记忆——到泥罗河边的纸莎草、羊皮卷——纸书……到21世纪触手可及的互联网。

文明一路走来,信息量在不断增长——膨胀——爆炸,直至互联网时代,记忆的载体唾手可得,一块小小的硅晶芯片,或许便可以轻松装下曾经一整座图书馆所存储的信息。

全书三部分结构:我们从来自何处;我们身在何处;我们将云何处。当我们,站在世界的角度,思考存在,

曾经的文明记忆最成功的载体是图书馆,如今的互联网没有记忆,未来我们在试图将文明的记忆写入我们的基因,随着种族繁衍延续下去……

但是否成功呢,还是未知。

正如科技的发展让人类的行动活动能力不断退化,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爆炸,让人类的大脑记忆功能愈发闲置,文明被分离出人类种族本身。

在大刘的《三体-时光之外的往事》中,地坏乃至银河系都已然消亡数百万年后,云天明用人类最古老的方式——石刻给程星留言,或许只有石头上的文字才真正能够穿越时空留存下来。

事实上,在时代逝去之前,我们中的一部分已经开始怀旧。

《互联网没有记忆》读后感(二):互联网无所不在、无所不知、却无法留下记忆

在远古时期,人们通过石壁上的刻画,留下了他们的思想与印记。

封建生活,人们通过石碑、墓碑、竹简、陪葬品上的刻录,把他们的经历、思想流传至今,被后人奉为至宝封存在博物馆中。

曾经的书籍因难得被士族掌握,也因他们掌握着知识与文化,让他们掌握着当时的世界,只有不懈努力掌握知识与书籍,才能让家族长久生息。

北宋平民发明家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让书籍变得更容易传承,但是文化与知识的传播依然存在阶级,在举国上下的总人口中,能了解知识阅读书籍依然是少数人。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能写出东西的人必然是饱学之士,能流传下来不被历史掩埋的必然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人物的收藏或者创作,或是受人欢迎被百姓认可,通俗简单且能口口相传的作品。这些留下的文学作品与印记,更具有代表性、研究性。

但是现在,与过去全然不一样了,我们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不用担心看不到书,纸质印刷随处可见不说,互联网的世界让信息更没有界限。

不论国籍、不论时代,所有的书籍都被电子化上传到共享的世界中,只要有时间只要愿意去搜索观看,我们一瞬间就会成为知识渊博的人,不论是定性的知识内容,还是不确定的疑问,都会有人去解答。

互联网的信息世界无限大,我们穷其一生也无法将全部的内容收纳于己身,更不要说手机终端的出现,让我们更加容易获取信息,随时、随地、便捷。

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好似拥有了一个超脑,不需要我们去记忆,不需要再去记录,只需要随存随取即可。

美国的艾比·史密斯·拉姆齐提出一个逆向的观点《互联网没有记忆》,怎么会没有记忆呢?明明所有信息都归纳其中,甚至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在网络世界留痕,也许一个出色的黑客就能从中调查出一切信息。

但作者提出了一些隐忧:

1.不论是书籍、还是石碑这样的载体都是随时可以阅读的,我们所需要的是破解语言与思维逻辑。只要这个载体存在,任何人都可以瞬间看到其中内容。

互联网数据呢?都需要设备去辅助提取内容,一旦硬件破坏也许内容也将不复存在,这样的丢失是完整的彻底的,不像石碑只要上面有只言片语我们都可以一点点解读。

我们对互联网数据越来越依赖,电子化取代所有纸质的现实载体,一但遇到人类不可预见的重大灾难,毁灭性的战争,技术出现断层时互联网将带着我们的记忆、文化、传承彻底湮灭。

2.在互联网的世界中,我们好似无所不知,但实际上我们一无所知,短暂的知识获取,零散的知识碎片堆在我们的意识世界中,我们像堆放杂物一样对待知识,纵然想系统的归纳与整理,庞大的数据信息让我们望而却步。

3.信息的泛滥意味着良莠不齐,快速获取信息的同时,缺乏内容的沉淀及思想的升华。真正有价值的思想文化纵然被收录也会被淹没,快速增长的大数据宛如船沉大海一般让它再无痕迹。

如何提取价值数据 、如何抓住看似不好看但是很有意思的思想,如何保证信息的优质似乎成为了新的难题,新时代的经典更难以产生也更容易被遗忘。

《互联网没有记忆》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对信息记录的简史,全篇大多数内容都在讲解历史,对于互联网带来的思考则是在文后提出,引发人更多的思考。

个人认为收藏价值不高,思想较为独特,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电子书,当然如果是处于互联网世界带有决策地位的人推荐看看。

《互联网没有记忆》读后感(三):人类的记忆和书写历史,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互联网没有记忆》

这本名叫《互联网没有记忆》的书,有个副标题——一部人类记忆简史。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书名很奇怪,因为总有一些人会说,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什么都能从网上查出来。这种想法有一定道理,但这不是这本书的研究切入点。这本《互联网没有记忆》是通过对人类记忆和书写的历史的回顾、对比,反观我们现在所处的数字时代。

这本《互联网没有记忆》的作者是美国的艾比·史密斯·拉姆齐。她是历史学家、作家,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学术交流研究所所长。她长期研究数字时代的记忆、信息存储、图书馆的角色变化,以及新的信息技术如何影响我们对历史和时间的看法。在这个领域,这本《互联网没有记忆》是权威之作。 在数字时代出现之前,人类的记忆主要依靠书籍、书写材料、照片、录影带等等方式保存,这都是需要成本的。正是因为这些成本,限制了生产的速度,筛选了可以保存的物品,也筛选了可以接触到知识的人群。而且,这种实物是需要一定的花销来维护的,比如仓库、看管人员和修理人员等等。这笔花销数额不少,也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我们花费重金应该存储哪些东西? 在这个数据时代,信息以电子的速度传播,几乎没有障碍。最近几年的新媒体崛起,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人,只要他愿意。这个时代的信息洪流没有了信息和接触人群的筛选,以全然的原本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每个人都可以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和以前类似却又相反的问题是:我们能忍受错过哪些东西? 关于这个问题,艾比提到一项“谷歌对记忆的影响”的研究,指出我们能够非常灵活地适应如今的环境,轻松处理巨量信息,我们能够区分网上可获得的信息,知道哪些需要记住,哪些不需要,并且知道将这些信息存储在电脑的什么位置。在艾比看来,现代人们对信息的态度,更多是记住信息存储的位置和如何找到这些信息,而不是信息的内容。这就导致了另一个现象:人们更依赖电脑。所以,重要的是我们要在管理个人记忆和承担集体记忆责任之间保持平衡。这意味着在21世纪,我们要在网上建立免费向公众开放的图书馆和档案,以补充实体图书馆和档案。 艾比指出,建立弹性且无处不在的数字存储系统需要时间,需要同时投入人力和资本建立模型和测试方法。但是,在人们和企业还不知道哪种商业模式有助于增长、哪种会摧毁增长之前,他们就已经在争夺权利和收入来源,从而印发社会、争执、经济和法律方面的争论。除非有能力创造、传播和拥有内容的私人实体与有能力长期进行管理的非盈利机构之间进行交接,否则我们在数字时代将很难避免集体失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时代的知识爆炸,让人们对知识的学习也出现了选择的问题。科技发展过快,每个人的生存压力都比以往任何时代要大。农耕时代,只要有土地、会种地,就能生存;资本主义时代,学会一门技术,就可以找个工作养活自己。而现在的技术变更,很多技术已被时代淘汰。佳能、摩托罗拉等等知名企业的关门歇业,都是技术变更的结果。为了更好的生存,很多人不得不在工作之后学习一些新的技能,以谋求更好、更舒适的生活。普通人没有那么多时间在各种书籍和线下课程里做选择,便有全新的筛选机制应运而生。 这个筛选机制的建立,每个国家有自己的演化方式。在最近几年,我国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知识付费产业大爆发。某种程度来说,就是这种新的筛选机制在慢慢建立。我国的知识付费产业,以得到、新世相、喜马拉雅等等一大批APP为领头羊,给更多的人一个选择信息的平台和机会。 就比如我国每年有起码五十万种书籍出版,这只是实体书,还有无数电子刊物等等。更不用说还有数千年来各个国家、各个时代留下来的宝贵知识。这样大量的知识洪流,普通人该如何选择?书评人是其中的一个筛选书籍的职业,为大家筛选值得一读的书籍并且推荐给大家。另外,得到、新世相、喜马拉雅、荔枝微课等等APP的付费课程,也都是选择了一些比较宝贵、有含金量的书籍或是知识来为大家解读、讲解。每个为知识付费的普通人,也是在这些平台的筛选之上,再自己选择需要的课程。整体来说,知识付费产业就是建立在这样的时代基础上。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该如何面对数字信息洪流,是一个值得全世界认真对待的问题。

《互联网没有记忆》读后感(四):如何应对记忆消失这一大难题?

从过去“我们花费重金应该储存那些东西”到如今“我们能忍受错过哪些东西”,这一点能证明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而当前我们处于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各式各样的信息被记载于网络上,当网络平台一旦关闭,大量的数字记忆包括从前的回忆、各种美好、生活感悟包括学习资料都将会消失。

美国作家艾比·史密斯·拉姆齐所著《互联网没有记忆》一书中就指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信息膨胀vs数据丢失。书中给出的解释是在数据化时代,数据正在不断膨胀,但同时也在不断丢失;并且即便信息触手可及,人们也记不住任何知识。

[美]艾比·史密斯·拉姆齐

在这本书里,作者探索了从史前时代至今日人类的记忆法,从前的人们把记忆写在泥板、石碑、莎草纸、手抄本,凭借着以物体形式存在的状态,记忆得以流传千年。待到后来考古学家奔赴现场勘验,将多年的文物顺利出土,供后人了解千年前人类的故事。

当然也有提到目前人类的记忆法:数字网络。这并不是个让人觉得陌生的词语,每个能够连入互联网的人都可以将个人记忆和所学转化为共享知识,人类作为一个大集体,在记忆以指数级增长的同时继续保持文化多样性。

虽然后者数字网络相较于前者物体记录而言,知识存储的便捷性提升了不少,但是互联网对记忆的影响一直被反复提及。从最近的一项关于“谷歌对记忆的影响”的研究能看出,人类作为灵长动物,始终为随时适应任何环境做准备,能够做出最有效的举动“筛选”和“判断”需要记住的信息,从而轻松处理大量的信息。

如何在数字时代掌握记忆保证它不会消失成为了当下的一大难题。艾比·史密斯·拉姆齐指出人类需要从速数字时代的读写能力和更新公共政策,投资于存储记忆的长期机构,使集体记忆能够留存到未来。这也就意味着人类现在需要考虑到将来的记忆系统,并且思考届时我们该如何被评价的问题。

为了保证集体记忆能够留存到未来,互联网时代需要扫盲,人类也有必要打造一个避免集体失忆的互联网环境。扫盲依赖的是人自身的判断,评估自己在网络上看到的东西是否值得信任等等,注意信息泄露的风险,保护好自己的隐私。同时,由于有政治体制强加的互联网过滤器对一些缺乏自由市场的国家来说成为了利好的渠道,所以人类还是需要开眼看世界。此外,为了避免商业公司离开影响集体记忆,造成所有的信息资产消失,艾比·史密斯·拉姆齐建议企业将其重要的知识资产移交给公共机构,档案捐赠给国会,提倡这种私人机构和公共机构合作应该成为当下数字时代的典范。

此外,艾比·史密斯·拉姆齐指出想要避免集体失忆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网络推行数字化,利用各种渠道向公众在线开放资源,将一本书、一份手稿、一幅地图或者绘画转换为数据形式,从而能够赋予其多种新的价值。这是因为,数字信息处理不仅能对旧的资源进行新的利用,并且能够重新拼凑起来那些曾被认为无法挽回的记忆碎片。

艾比·史密斯·拉姆齐判断指出信息过载的影响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这种判断是基于目前人类对丰富的信息能够很快的识别,过滤,筛选。

当前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完成任务的时代,也就是说机器能够在重复的事情上做的比人类更好,效率更高。因此人类有必要将培养同理心和情商纳入数字基础教育的课程当中去,这是因为,机器在短期内不会发展出道德想象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仍旧需要依赖我们人类。

不可否认的是,生命终将逝去。现在我们管理书籍,和他人共享书籍,并且得益于印刷术,我们能够确保书籍把人类之间的种种对话顺利的传递给我们的后代。同样的,今天我们在微博上发表的想法,通过大肆传播,也会拥有自己的命运,服务器不垮台的前提下,100后出生的朋友们能看到七八十年前人的留言和心情记录。

总而言之,《互联网没有记忆》的确是一本能够丰富人知识,引导人思考的书籍。

《互联网没有记忆》读后感(五):互联网没有记忆?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怎样保证记忆不会消失?

近日,三星堆文物火出圈了,出土的黄金面具、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等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透过这些新出土的文物,我们仿佛看到了千年前人们的生活。

无论是这种以物体形式存在的记忆,还是博物馆里书写在石壁上、兽骨上、卷轴上的记忆,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而我们如今生活的这个信息时代,写在网络上的记忆又能保存多久呢?如果有一天网络平台关闭了,那些记录的美好回忆、人生感悟、学习资料是不是都会消失不见?

不可否认的是,数字记忆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正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数据不断膨胀,也在不断丢失;信息触手可及,我们却记不住任何知识。

《互联网没有记忆》这本书,探索了从史前时代至今人类是如何记忆的,提醒我们数据存储不是记忆,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保证记忆不会消失。

有这样两个研究:“现在每48小时所产生的数据量,相当于人类文明开始到2003年累计的数据总量”,“当今世界90的数据,是近两年内产生的”。前者来自IDC(国际数据公司)的研究,后来来自IBM的研究。

这两个研究都在说明一个事实:这是一个信息膨胀的时代,也是一个信息生产过剩的时代。

在这些海量的信息里,真正有用的又有多少呢?我们又该如何对待呢?

事实上,这不仅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自古以来,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发明的楔形文字至今一直如此,信息技术的每一个创新,都会促成信息膨胀以及信息生产过剩。

只是,我们拥有大量的知识,却不知如何去使用,同时还渴望能获得更多知识。

此外,一个人的注意力和吸收信息的能力有限,我们没有时间对它们进行消化、分类,也无法忽视和抛弃那些没有持久价值的信息。

这就像网盘里不断增多的文件包,总以为自己会花时间去看,结果只是单纯地存放起来,时间久到看到文件名还要思索一番。

《互联网没有记忆》提到:这样的行为是一种人类状态,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的产物。

尽管信息过载,但是我们的新生代是数字原住民,从小就习惯了大量的信息,并不会觉得丰富的信息是过载,自然可以本能地过渡。

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发明了一种记忆系统——助记码,即我们熟知的记忆宫殿。

记忆的好处就在于记忆不只是过去,更是未来。我们可以通过过往看到未来的景象。

当然,记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必须善于记住有价值和必要的东西,忘记不再真实或不再有用的东西。这就好比搬家时,我们知晓打包带走什么,哪些需要扔掉。

而这些我们留存下来的记忆,是一代代人所创造的成果。而这个记忆成果,成为了我们可以汲取营养的知识和技能的共享体。

而要想在数字时代掌握记忆,我们需要重塑数字时代的读写能力、更新公众政策,还有投资存储记忆的长期机构,这样才有利于集体记忆留存到未来。

希腊人对人类记忆做的又一发展是,建立了作为学习和学术中心的图书馆。

《互联网没有记忆》写道:“一座伟大的图书馆总是包含着人类已经丢失的思想和创造力,这些都是在数代人以前创造出来的,是在已经消失的社会中保存下来的。”

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如同综合性图书馆一样广泛。但相较于图书馆,互联网能更有效地提供一些服务,以及只有它才能提供的独特服务。

同时,这让我们产生了顾虑,我们潜意识里会认为,用硅芯片介质所储存的记忆很容易被意外删除和覆盖。

那么,我们该如何保证记忆不会消失呢?作者艾比认为:多复制一些,分散开来,以防损失。

杂志《科学》评价《互联网没有记忆》:“本书的目的是提醒我们严肃思考当下的数据洪流如何影响我们的未来。”

当我们以博物馆的藏品、图书馆的书籍等方式来了解过去、了解历史,那么后代将通过数字记忆来了解我们,记住我们。

所以,只有学会了如何去管理数字信息、共享数字信息,使其承担如书籍一样的责任和使命,才能确保数字存储将人类的对话传递给后代。

@驴小驴树洞 一起读一本书,一起学以致用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