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奇遇之年读后感摘抄

奇遇之年读后感摘抄

《奇遇之年》是一本由[英]克莱门西·伯顿-希尔著作,后浪 | 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4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奇遇之年》读后感(一):极简主义音乐的消遣

全书所选音乐,最长的大概是老柴一钢的第一乐章,时长约为20分钟。此外大量小品时长大约在四分钟以内,与一首流行歌曲的时长大致相当。

有资深读者为了方便随书聆听音乐,建立了书里的歌单(有这样的读者很幸福啊),在网易云搜索“奇遇之年”就可收听。当然你是苹果用户的话,直接在苹果自带的音乐播放器里搜索“Year of wonder”就好。

《奇遇之年》读后感(二):如同编织音乐之网——读《奇遇之年•每天一首古典音乐》

原载《音乐周报》,这是一本真正带给我惊喜的古典音乐入门书,此类书籍一贯都不少,《奇遇之年》的作者却真是花了大心思,又将一切用心自然地组织在一起,让读者一时不觉其分量。

张可驹

在古典音乐界,“古典音乐欣赏入门”长久以来都是一个热门的话题。可能对于尚未爱上古典音乐的人,这些作品给他们类似“庄严而神秘”的印象,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了解。在乐界这样对于入门主题的热情也一样高涨,毕竟古典音乐的听众群需要扩充。但那究竟用什么办法比较好?

有专门的演出或讲座,随着网络的发达和知识付费的推进,又催生了各种课程。书籍始终是人们在第一时间想到的方法,但长久以来,古典音乐的入门书并不好推荐。2020年底,读到《奇遇之年·每天一首古典音乐》这本书,感到一个出色的模板出现了。

先前已经看到不少人推荐此书,而每天一首古典音乐作品的形式,不失为常见的做法之一。此书的作者克莱门西·伯顿-希尔能否在此格局之中,显得卓然出众?我自己拿到之后,是着实吃了一惊的。中文版特别贴心的一点,就是将原书所提供的音频在网易云音乐中建立了歌单。而《奇遇之年》的本意,就是以文字配合音乐的形式,构成每一日的奇遇。

这本书的成功之处,或者说它优秀的品质,实在可说是多方面的。我真没想到自己拿到书之后,一直看得如此津津有味。可当自己要构思书评,较为系统地反思和陈述《奇遇之年》的优点时,倒是颇费思量。似乎值得一提之处太多,但如何归纳这本书总的特点,即它最为出色之处呢?

思前想后,我认为或许可将《奇遇之年》形容为:一本不仅帮助读者零距离接触古典音乐,也帮助他们编织一张音乐之网,即形成有关古典音乐的“知识—思维体系”的书。这是作者了不起的成就,她在“每日一首”这样很容易讨巧的形式中,完全避开名曲大集合的套路,通过相当宏观的视野及丰厚的内容储备,将听者带向主流与非主流兼容并包,于实时的当下与悠远的历史从容穿梭的一种开阔之中。

如今,人们聆听古典音乐进入德奥中心已是常态——聆听的核心曲目,往往围绕着从巴洛克(后期)至后浪漫派的时间段里,德奥范围的音乐杰作。当然并非绝对,还有肖邦、李斯特、柴可夫斯基等人,但整体的德奥中心已行之有年。

并且这绝不单纯是国内的情况,19世纪后期,英国对于德奥音乐脉络的推崇,对于意大利音乐的某种轻视,当时就是有识之士嘲讽的对象。德奥中心的成因,其合理性与局限性的争议不宜在此讨论。从最简单的方面看,每日一首的入门形式,很容易将人带到这个框架中打转。

当然处理得好,也可能是不错的入门书。伯顿-希尔却完全无意于此,在全书开头的序言部分,她先指出古典音乐是如何能够无碍地融入人们的生活,继而对精英主义的优越感做出批判。(注:这是她鲜明的观点,并非指德奥中心。)

作者的真实目的,绝非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将经典艺术拖入实用主义的泥沼。正相反,她似乎想要证明每一位向古典音乐敞开内心的人,都有着纵观这种艺术的可能。倘在此将其形容为“专家化”的引导,恐怕作者本人又会不悦。但也只能说,哪怕乐于跨域德奥中心藩篱的普及人士,大多也不会像伯顿-希尔女士这样,以一往无前的意愿将人们带入那样的广度。

对初次接触古典音乐的人,同时介绍蒙特威尔迪、泽林卡,以及勋伯格、贝尔格的音乐,似乎已将聆听范围拓展得较宽。但在《奇遇之年》这本书中,这才刚刚开始。布里顿、蒂皮特、布列兹、格拉斯,这只是作者推荐的现、当代作曲家中最著名的名字。但我们也不要因此认为,这本书将读者引向过于光怪陆离的现代世界,音乐之美与趣味,总是她选择曲目的核心视角。

伯顿-希尔女士除了是作家、电台主播之外,也是一位演奏家,对于莫扎特的某些作品,她会有特别的现身说法。当然更可贵的是她切入作品——介绍它们的整体角度。这样的角度,就是并无固定的角度,而是争奇斗艳,每每让我意想不到。也正是因此,介绍此书才不易落笔。

作者会介绍音乐的背景,作曲家的独特之处,他的影响,但也会更直观地描述音乐的妙处,或是结合自身的经历,说明古典音乐为何能够同我们的生活无缝衔接。特别有意思的一例,就是作者少年时代某次失恋后不久,正好看了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原本她真的无心欣赏,只是家长先前订了票,结果看着塔吉娅娜对奥涅金的种种,忽然顿悟负心人古今无异同。

书中推荐的曲目,却是带给我们很多启发。哪怕在人们熟悉的作曲家身上,作者也总是将名曲同受到忽视的曲目次第推荐。我真的很高兴她先后将德彪西与福雷的艺术歌曲选入其中,因为它们实在是迷人的作品。

如果只欣赏过德彪西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与福雷的《摇篮曲》,或许也算入门的初步,但终归还是错失了太多。如前所述,伯顿-希尔女士在此特别了不起的成就,即是编织了一张音乐之网。很多人物,彼此关联,每日内容往往有某些切入点(纪念日等),但在不同的内容之间,她指出脉络,并让我们看到音乐层面的意义,而绝不落入类似花边新闻的窠臼。

譬如,作者会提到弗朗克为他的女学生而神魂颠倒,但更会向读者介绍后者也是值得聆听的作曲家,并介绍她的作品。

《奇遇之年》读后感(三):品味的民主化和多样化,一种带有平均主义的多样性

答应了后浪,要给《奇遇之年》这本书写点书评。后浪要把这书寄给我,我推辞说自己淘宝上买了。结果后浪寄了一本更大的书来。这是我第一次收到出版社寄来的书。

作为一个业余音乐爱好者,我平时除了在网上写点佶屈聱牙的乐评,还做过一些线下的古典音乐推广活动。出于推广普及的目的,我很早就相信《奇遇之年》会给我一些启发。毕竟,作为畅销书,推广普及的作用肯定是发挥了的。但是读过之后,我又体会到一些不太一样的东西。

以十九世纪曲目为核心的古典音乐,如今遇到的一个巨大难题,即在于大众视野中的音乐史观念与今日世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大众视野中的音乐史,主要由一众西方白人男性作曲家精英支撑,而且这些男人已经死去上百年,古典音乐陈旧而僵化。尽管这些白人男性的作品从形式到内容颇为多样化,但最终归于某种文化上的同一性,从贝多芬到瓦格纳对崇高与伟大的追求,包含着这样一种预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实现世界大同与全人类的幸福。但正是这种消除差异的同一性,导致对他异性排斥与压制。正如《欢乐颂》所唱的那样:谁若不能找到知己,只好让他去哭泣。这个“他”正是他异性所在。那些无家可归、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就是找不到知己。当欢乐女神降临人间,这些他异者是被排除在欢乐之外的。

然而,《奇遇之年》却证明,以十九世纪曲目为核心的古典音乐,事实上完全可以用今日世界的意识形态来欣赏和解读。古典音乐作为一个客观事物,在今天依然有巨大的解读空间和兼容并包的可能性。古典音乐只是由一众死去了的西方白人男性(多是直男)作曲家精英支撑这一观念,本身只是一种主观的构造,而并非客观事实的全部。在《奇遇之年》中,出现了四十多位女性作曲家,作者还着意指出不同肤色的作曲家、同性恋和变性作曲家。现当代音乐也赫然在列(收录的最年轻的作曲家1986年生人)。经过这样一番整理和疏通,古典音乐这个人类的文明宝库,其多样性的意义得到确认,传统的那种以西方白人男性(尤其是直男)作曲家为代表的那种同一性形象被打破了。古典音乐这笔财富其实一直就摆在那里,一直客观存在且不以意志为转移。古典音乐之所以能具有这种意识形态方面的包容性,除了音乐自身的抽象性与非概念性等因素之外,另一主要原因即在于古典风格的黄金年代,多样性与同一性一度达到了某种难能可贵的平衡。尽管这种平衡很快便失落了,但对这种平衡感的追寻长期以来成为古典音乐的理想所在。在古典音乐那里,多样性与同一性既长期对立,又相互成就。事实上,贝多芬就创作了大量风格迥异的作品,是古典音乐多样化的有力证明。《奇遇之年》这本书所要改变的,首先是人们的主观观念。本书所宣扬的,正是一种品味的民主化和多样化,一种带有平均主义的多样性。

伴随着这种品味的民主化和多样化到来的,即是将不同的人群成功联结起来,这种成功的联结,最后即表现为本书的畅销。同时伴随这种品味的民主化和多样化的,还有碎片化。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全书所选音乐,最长的大概是老柴一钢的第一乐章,时长约为20分钟。此外大量小品时长大约在四分钟以内,与一首流行歌曲的时长大致相当。任何人面对一小段美妙的古典音乐,几乎都不太会心生反感。我曾在微博里提到过自己的夫人孩子反对我听极简主义音乐的事。事实上,如果我只是听四分钟以内的极简主义音乐,我夫人和孩子一定不会反对的。

品味的民主化和多样化,实现了一次人类意识形态的成功联结。但这种联结,必然面临碎片化的局面,其实质是主体的弱化。而强大的主体、强大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和谐共存,却必然要求一部完整的交响曲,或者一部歌剧。而这一要求却几乎把我们带回死去的白人男性精英所代表的那种同一性。如何寻找多样性与同一性的平衡,使得主体重归强大,人类目前依然在这个问题上陷于困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