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老无所依读后感100字

老无所依读后感100字

《老无所依》是一本由[美] 科马克·麦卡锡著作,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3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无所依》读后感(一):世风日下,老无所依

看到书名,以为讲的是一个悲惨老人,没有亲人照顾,没有朋友的一个状态。 读后,才发现是一本黑帮小说,的确很适合改变成小说。文字非常简单,故事线也不复杂。 故事发生在美国和墨西哥边境,毒品泛滥。有一个老警长贝尔,有一个杀手齐格,还有一个焊工莫斯。 故事开始的时候齐格在警局杀了副警长,越狱了,一路人不停杀人。只有一个酒吧老板猜对了硬币没有被杀。一个莫斯在狩猎的时候捡到了一箱钱,一路跑。老警长一路追。 最后,杀手没抓到,继续逍遥法外。捡到钱的被杀,连带老婆也被杀了。老警长看不懂这个世界,不知道世界怎么变成这样了,以前只是乱吐口腔糖、乱扔垃圾,怎么现在毒品、枪支这么泛滥呢?这老年人看到这些毒贩,这些年轻的孩子竟然是自己的孙子,他们还能安享晚年吗?这个世界会好吗? 是谁造成的这一切呢?是战争吗?还是什么呢?没有答案,每个人只是想努力活下去。现在经常看新闻,墨西哥毒枭多,偷渡的多。当老警长都辞职了,是不是说都看不到什么希望了呢?

世界怎么变成这样了呢?谁该反思呢?

《老无所依》读后感(二):不是无依,而是无力

麦卡锡的书,国内出版的,只差《路》还没有读了(改编的电影看了,风格应该和本书一致,简而冷)。说到此书,尽管还是那个熟悉的背景,美墨边境,西部荒野,但比之边境三部曲和血色子午线而言,故事性很强,有着一个完整的故事线,而不再是信马由缰。

本书第一个特点是简,语言上凝练简致,情节上清晰连贯,描述上流畅完整。开篇入题,隐去背景交代,人物刻画精确,个性突出。

第二个特点是冷,一是故事的背景在西部荒原,冷清如荒漠之感跃然纸上;二是伴随金钱毒品,必然是一个冷酷的世界冷酷的故事;三是那个刻骨铭心、个性鲜明的冷血杀手,行事冷静,心若寒冰,他不定义善恶,只坚持自我原则。

科恩兄弟对本书改编电影甚是成功,忠于原著,更可贵之处在于对书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影视化展现深入人心,甚至比书中刻画更具冲击力。尤其是哈维尔巴登对角色的塑造惊为神人,先观影后读书,这种感觉更为深刻。

抛开故事而言,本书借老警长反映出一种无力感,固有观念应对社会变革与发展的无力感,书名取自叶芝的诗句,直译是老无所依,但作者想表达的不是无依,而是无力,这是作者对社会的反思,也是警醒,从这点而言,此书与边境三部曲一脉相承,这是作者一如既往的哲思。

《老无所依》读后感(三):读《老无所依》

读《老无所依》时,一股深深的无力感从纸上向我扑过来。我没有去过美墨边境,但是通过美剧以及好莱坞电影,也能够对那个地方略知一二,毒品猖獗、犯罪横行似乎是那里的标签。在麦卡锡的这部小说里,罪恶的阴影随着时间一点一点侵袭着这片本应是阳光丰沛的土地,正义的空间逐渐被挤压,直至无容身之地。 十多年前看过科恩兄弟拍的同名电影,现在看书,发现科恩兄弟还是十分忠于原著,没有做太大改动。在看书时随着一段段情节,脑海中就对应着电影中的一幅幅画面,十多年的时间好像一下就给抹平了,也丝毫没有因为已经知道结局而感到无聊,这大概就是好的小说与好的电影吧。相信如果反过来先看书再看电影,也依然会觉得扣人心弦。 一个意外发现不义之财从而踏上逃亡之路的退伍老兵,一名冷酷无情自命为他人命运主宰的杀手,一位在岗数十年兢兢业业保卫一方百姓的警长。看似是一个猫鼠游戏式的追杀故事,其实三位主角代表了三种价值观,时过境迁人心不古,那些年轻时坚持正义理想的人老了以后才发现无所依靠。 老警长贝尔参加过二战,在这场战争中美国显然是正义的一方,贝尔在书中也代表着这种正义。他信奉宗教与传统的价值观,认为拿纳税人的钱就要尽力保卫他们的安全,在他的治下镇上也没有发生过无法破获的悬案。 参加过越战的莫斯就没那么有正义感了,似乎就像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立场也为人诟病一样。但是莫斯至少坚守着正义的底线,他并没有通过不法的勾当谋生,在本有机会杀死追杀他的杀手时也没有动手。但是,他犯的错误在于拿了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最终导致了自己的悲剧。 杀手齐格应该是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无论小说中还是电影中都是。当年顶着一头奇怪发型的哈维尔巴登塑造了这个可怕的形象,拿到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被人称作影视最可怕角色之一。齐格无视任何社会上的规则,与生命、尊严、金钱这些价值观有关的东西在齐格那里都自有一套逻辑,他有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冷静到残忍的地步,同时站在一个俯视众生的视角。我想对警长一样的普通人而言,这活脱就是一个撒旦的化身。我所提到的那种无力感来自贝尔,来自莫斯,但绝不会来自齐格,他是原因,而非结果。 麦卡锡作为美国当代文坛四杰(另外三位是品钦、德里罗和已经过世的罗斯),语言风格可以说是招牌式的,他糅合了海明威的简洁与福克纳的晦涩。在句子上麦卡锡力求简单,尽量使用描述性的动词和短句,极少有直接的心理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的表达恰恰也是通过他们的动作与对话来完成,但这些对话并不直白,乍一看感觉语焉不详晦涩难懂,注重唤起读者的感受而非理解。 接下来准备读麦卡锡著名的边境三部曲,希望依然精彩。

《老无所依》读后感(四):随记

文风简洁硬朗,自如稳重,犹如电影镜头一般,科马克善用短句形成一种紧凑挺括的节奏感,一方面可以搭配人物的运动特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适时塑造悬疑乃至紧张的气氛,对白利落且不加双引,与内心活动相渗透,读者必须在阅读中主动解谜,也反映出更为真实的人物状态,极具张力。叙事声音冷静克制,像一个无比忠实的记述者,只是冷眼旁观这一切。

小说的情节性很强,尤其是几人间的周旋与较量很精彩,所有排布都非常紧凑。科马克擅长将人物的举止写得十分细致,比如角色对峙时的举动,对自己创伤的整个处理过程,不仅拉近与真实的距离感,增强读者对残酷的认识——突出伤害的不可逆性,我们过去的不可逆性,关键时刻还能迅速绷紧叙事的弦。人物塑造的缜密思路,比如牛仔莫斯曾在越南作为狙击手服役,逃亡前又是焊工——这正是一项需要耐心谨慎的活计,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战争教会他的不足以应付经验老道的杀手。

每一章开头老警长的内心独白极好,读的时候都想出声逐字念出来。贝尔仿佛科马克的化身,见证着这世界的一切,过去发生的,正在发生的和即将发生的,一切的一切。对世事变迁的困惑和担忧,对现代文明的沉思与批判,言语间逐渐蒙上心头的倦怠、伤感、以及深深的无力感。麦卡锡在本书里明确地批判了现代社会利益至上的道德观——它冲击着传统并势必要取而代之,麦卡锡认为人类文明将在这种道德观中陷入崩溃,由自相蚕食而灭亡。

麦卡锡常被称为后启示录作家,多在小说中引用圣经的思想,描绘末世论和末日景象。齐格俨然是现代文明的异数,但又与现代文明的象征形成对照,像是无常命运的化身,代表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他是个决定论者,或者说是命定论。他相信必然性,小说中他几次用抛硬币来决定对方的生死,其实在他看来,这不代表自己在做随机性的决定,无论是哪一面,都是早已注定的结局。他服从自己的规则——凌驾一切之上,对随机性嗤之以鼻,保证必然的结果发生就是他的责任。某种意义上,他就像死亡本身一般,是麦卡锡所创造的末日的缩影。没有例外,只有终结。从这个角度去解析小说,会发现所有人的反抗都必将失败,这一切早就命有定数,齐格也只是命数的一枚棋子罢了。麦卡锡由此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悲观看法,也是对人们的警醒。你走过的每一步都不可磨灭,最终把人领向这里——毁灭的尾声。

齐格恪守他的原则,令人感到恐惧,因为这原则里没有善恶,没有错对,甚至没有一般意义上的规律可言,只有抵达和抵达中的死亡。

整本作品所折射与探讨的时代巨变——走向冷酷、乖张、暴力且不可理喻。老警长的长篇独白、对话乃至最终决定辞职隐退,都表明了对新世界的无奈与疑惑。他似乎已明白这个世界正在走向齐格所代表的必然性,能做的,仅仅是背过身去,一声长叹。 小说翻译是十分优秀的,不过译者并不太懂枪械?我没听说过微型机关枪,随身扛着一挺机关枪不太对劲吧……

感觉这里的“machine gun”应该是指自动武器?译成微型冲锋枪,自动步枪可能更合适。

《老无所依》读后感(五):老无所依

老无所依是本彻头彻尾的男性小说,老警长贝尔,杀人魔齐格,牛仔男莫斯,三个男人之间上演着你追我赶地西部警匪片。在麦卡锡的冷峻、深沉、简洁的手笔下,描绘出荒凉世界中命运的随机性。上帝掷了一次骰子,贝尔不想待在赌局里;齐格无缘由的自嗨;莫斯将被踢出局。喜欢麦卡锡的这种调调,相比科恩兄弟的同名电影,小说的世界更好地诠释了书名,深深的挫败感与无力感。他的手笔如同手术刀,总能找到合适的部位下刀,血慢慢地流淌干净,等来的只能是死亡或者绝望。

书的扉页上有一句话:一个人要如何决定按照什么顺序来逐步背弃自己的生活?贝尔对于过往的亏欠?齐格的天性是恶魔?莫斯对金钱的贪念?战争的阴影?生活中的挫败感?在这本书里面,男人似乎没有找到出口和答案,而我却读到了女人们的清醒和智慧。

“我知道,只要我去了那里,他就会找到我。我不知道他是谁,也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我只知道,看见他的时候,我一定能认出来。”莫斯的老婆卡拉·琼和老警长述说着第一次遇到莫斯的情景。出场时,她慵懒地坐在沙发上等着莫斯,已经晚上3点,她知道他会回来。莫斯回家后说自己带了一箱子钱,她的情绪没有太大的变化,几乎是无动于衷的。她明白生活的不易,但也没有肆意贪图安逸的念头。看到他的伤口,淡淡地说了一句:我帮你涂点药吧。

莫斯告诉她要离开这个地方,她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可是她很信任莫斯,收拾好东西就出发了。他们两个人的对话显得如此默契,电话里,她说:我明白,一定要打(电话)给我。叫着他的名字,只是想再叫叫莫斯的名字,告诉他不要伤害任何人。当警长找到她时,她不断地和警长说,莫斯能够照顾好自己,他从不会放弃。直到最后,齐格找到她,她站在门口,手缓缓地从电灯开关那里落下来。齐格一动不动。她站在那里,拿着她的帽子。开口道:我就知道这事还没完。每件事的结果都跟我之前想的不一样,我生活中的事情,我一点都猜不到。不只是这件事,而是所有的事。她知道齐格绝对不会放过她,她明白,她真的明白。这样一种清醒在麦卡锡的笔下显得无比自然,哪怕面对的是生与死。

贝尔的老婆洛蕾塔一直出现在他的独白中,“一天,有个女人把她的孩子丢进一台垃圾压缩机。谁能想得到这种事情啊?我妻子再也不读报纸了。她兴许是对的。她通常都是对的”,“她是个比我好的人,我愿意跟所有人都这么承认。倒也不是说这就能说明她有多好。但她比我认识的其他任何人都好。”,“我也曾陷入过困境。但是那天我看见她从科尔商贸中心走出来,穿过街道,走过我身边,我碰了碰帽子向她打招呼,换来她一个浅浅的微笑,那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我还是会听她的话,因为她的话总是很有道理。我希望她能多说一点。我会竭尽全力的。”在众多的暴力场面之后,总能在警长的独白之中读到一丝温柔和希望,这种希望是寄托于洛蕾塔身上的。

虽然麦卡锡以极简的手法描绘了这两个女性角色,但是我依旧能从中读到一点力量,这种力量不同于小说中的暴力,不会夺人眼球,只是静静地生长在那里,像是河谷里的花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