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半小时漫画科学史》读后感精选

《半小时漫画科学史》读后感精选

《半小时漫画科学史》是一本由陈磊·半小时漫画团队著作,文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20-6,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半小时漫画科学史》读后感(一):非常好的一本科普类书籍

这本书非常搞笑,非常有意思,还有很多科普知识。可以在搞笑中学到很多科学知识。作为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我表示,非常喜欢这本书。原来科学这么搞笑,在我们生活中也随处可以用到很多科学小知识。达尔文认为上帝讲究光盘行动,因为一旦发现这批物种不行,那就全部冲进马桶,重头再来。其实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

作为小学生的妈妈,我表示,半小时翻完一本图画书,自己买的话有点费钱。

《半小时漫画科学史》读后感(二):古希腊文明

这本书还只读到了一半,但在看完希腊部分后,我便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写下自己的想法。 对古希腊了解的越多,便越是喜欢与向往。希腊是海洋文明,希腊人则有着热情勇敢,自由奔放的性格特点。在古希腊神话中,有着狄俄尼索斯这样提倡享受情欲,寻欢作乐的酒神。在荷马史诗中,又有着阿喀琉斯这样热爱战斗,极度追求个人尊严,但又天真善良的特洛伊战争中的人物。我想这些都侧面反映了古希腊人的民族精神,这是一个敢爱敢恨,勇于和自身命运做斗争的民族。 在这本书里,我又进一步了解到了希腊的自然哲学,地心说,几何学,物理学等等一系列科学知识的起源。很难想象,在那样一个生产力极其匮乏落后的时代,有着这样一群人凭着自身对真理的探索精神,成立了一个又一个学园,展开了一场又一场辩论,为了是解释他们身边的自然现象。即使到了今天,当我读起他们的理论,依然为其中所蕴含的科学的论证方法,广泛的自然知识,大胆的推理假设所折服。 差不多的时期,中国也有很多伟大的哲学思想,比如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但是不难发现,绝大多数都立足于人与人之间,甚至包括儒家,更多是从统治阶级的角度来思考,当然这也与中国是一个土地国家相关。 推荐大家阅读本书,它是一块很好的敲门砖,现在我也要继续去读它了!

《半小时漫画科学史》读后感(三):让孩子成绩崛起的漫画书!

从开始看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到世界史,党史,哲学史,科学史。我真心的感受到有它们在的孩子们,将会在快乐中崛起。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那些老师课堂上一遍又一遍讲不懂的知识,用漫画和有趣的语言,让我记忆深刻。甚至和别人聊起时还能增加我的知识面和风趣程度。如果有能力,希望家长们可以看一看,试着给孩子们买一套,我想比起那些全是文字的书籍,孩子们会喜欢这些书的。

《半小时漫画科学史》读后感(四):科学史1

看书时间:2021年5月5日

半小时漫画科学史

6.9

陈磊·半小时漫画团队 / 2020 / 文汇出版社

古希腊由于很穷,于是学习古埃及和古巴比伦,于是逐渐壮大起来。后来随着战争等事件的发生还有了奴隶,吃喝不愁的古希腊人闲着没事干就琢磨“世界上最小的是啥?”和“世界上最大的是啥?”。于是就有了自然哲学,也就是科学的前身。

哲学与科学之父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源是水。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基础上发明了地心说。

而后来西方哲学又演化为两个分支: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

地心说由欧多克斯到亚里士多德到托勒密逐渐完善。

随着西罗马帝国的覆灭,西欧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

后来阿拉伯人征服了希腊后,又学习了希腊的科学知识。

在十字军东征之后,西欧又重新获得了科学知识,并且比以前更厉害了,于是就有了文艺复兴。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布鲁诺宣扬,再加上伽利略的证明,彻底颠覆了地心说。

开普勒提出三大定律,证明行星轨道是椭圆形的。

到了牛顿的时候,科学更是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牛顿把他之前的理论进行了一次大串联,提出了牛顿三大定律,实现了宇宙和地球上物理学规律的统一。从这时候起,科学成为一套自成体系的学科,开始蓬勃发展。

《半小时漫画科学史》读后感(五):知识其实是快乐的源泉:当然,你得遇到我

知识其实是快乐的源泉:当然,你得遇到我

陈磊,“混子曰”,知识普及的同时也是快乐的源泉,专业的段子手和专业的各种“家”,在网络媒体和传统出版物的冲击下,可以以公众最容易接受的、老少咸宜的、又萌又贱的漫画来传播准确知识的人。无论怎么想,这货都应该是一个有趣的人,偏偏这个有趣还就让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数理化开始变得活泼生动,那些本来让我们仰望的各路历史大神、科学大神、政治大神,仿佛就成了你我身边的甲乙丙丁,加上漫改的又萌又贱的画本,实在不得不说,“半小时漫画”系列真的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生活趣味。即使是让人看了就脑壳疼的“科学”,在漫画史的编排下,《半小时漫画科学史》也依然维持了相应水准,值得好好一看。

首先说一下“科学”这个概念,“科学是一个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可见,这其实是一个泛概念,但是呢,“科学史”就不一样了,这在历史演变中,总有一些大神的名字是他逃避不了的,总有一些科学大神即使简单说几句话也会让你觉得高深莫测的。《半小时漫画科学史》就不一样了,打破了这种神秘和隔阂,对于天生躲避理科的人而言,大概的时间轴是必备的,所以这里绘制了对应的时间线,点缀的是各路只能在课本上仰望的物理大神、化学大神、生物大神以及各路学术大佬,插图配图照例是当下熟悉的流行语和我们在生活所见的场景,比如“就当是一场梦,醒来还是很感动”的,让我瞬间就喷了出来,这科学知识咋就可以这么亲切呢?而更有意思的一点是“与时俱进”哈,比如牛顿在隔离期间的描写,就是类似如今疫情时彼此相互隔离的场景,生活感满分哈。

照例这是一本一天可以读完的快书,照例是各种脑洞开启的知识高光时刻,而且因为有专业的漫画团队和渊博学术知识做基础,这一次对科学史的刻画,除了照常的混子哥要出场说说几句之外,细节上的描述是以学者的口吻来表达的。不过这一次虽然依然是科普知识,知识对于科学小白来说,阅读起来还是需要同样的风格来搭配才可以,比如“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嘿,这句牛顿的名言,也许你自己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你了解当时的背景吗?如果你来读《半小时漫画科学史》你才知道,这货说这话的时候可真的不是在谦虚和发挥谦让的精神,这货带着浓浓的鄙视在说这话,真正的娱乐历史和真实的解读,让人不禁捧腹大笑起来。哈哈。

如果说科学史是客观世界的呈现的话,那么科学家就应该是活生生的人,而不应该是我们课本上那些插图和公式的,所以“漫画”就着力于这一点,比如艰深的“量子力学的矛盾发展史”这里就一笔带过了,除了留下一个概念“波粒二象性的证明”让人证明,这里的确曾经是历史上那些物理牛人留下让你这辈子都研究不透的概念,其他的就在于科普了,比如说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转变,侧重于地球的旋转和太阳方位的变化,以此来告诉读的人们,其实客观世界是怎样移动的,而人们又是用自己的方式怎么来记录。像最朴实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他为了证明大地是球形的,使用了罗列观测证据的方法。而这里的都是假设,漫画就以假设的方式将曲线对应的方式一一绘制出来,而这种方法也是人类第一次使用这种方法,它打开了实证科学的大门。当然在这其中还有一些“死心眼”的人,哈哈,配图自己感受一下,浓浓的“文盲气质”的大主教和教会里的教士们,他们坚信上帝一定存在,同时也坚信上帝一定是让这个世界主动的原因,于是欧洲人开始“扫盲”,这场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就是“传说中的文艺复兴”,加上扫把和眼镜,瞬间就有了那感觉了,哈哈……

类似这样的场景其实还有很多,比如美第奇家族的传说,比如爱大爷的朋友圈友情客串介绍“伽利略的科学发现,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然后牛顿才真正站在了自然科学的巨人肩膀上……这样有趣的例子在书里其实全部都有,再如开普勒的手稿,竟然是一部科幻小说的雏形,脑洞大开的同时又让人真心赞叹,确实如此呢……

书倒不厚,但是对这段历史的概括和重要概念的解析却是清晰明了的,非常期待下一本哦,针对重点的科学概念也再说说,我也来一次“科学扫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