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是谁,或什么读后感1000字

我是谁,或什么读后感1000字

《我是谁,或什么》是一本由[美] 侯世达 / [美] 丹尼尔·丹尼特著作,理想国 |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536图书,本书定价:108.00元,页数:2020-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是谁,或什么》读后感(一):我是观察箱里的蚂蚁

我/人,只是养在观察箱里的蚂蚁。一切规律、规则先于我们存在,像观察箱的土壤、水滴,一代代的传承,也只是对观察箱内探索度点点提升。更可悲的是,我们甚至不知道观察箱的主人是谁。所以我们是蚂蚁,算不上仓鼠,仓鼠还会被主人拿来把玩,至少知道有一个自我之外的,在抚摸它的毛。

《我是谁,或什么》读后感(二):三个篇章

第一,我是我吗?还存在另外一个我吗?文中的例子让我记忆深刻。一个人看见扒手正伸进别人的口袋,TA捂住了眼睛,然而,实际上这个“别人”正是TA自己。当我们闭眼想象对方描述的人物形象,脑海中开始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大概轮廓,直到变得清晰。如果我们这时候发现这个人就是我们自己呢?哲学里有一句妙语,用来认识你自己:用你自己的故事讲述一个小说。

——选自“博尔赫斯与我”

第二,机器人有意识和感受吗?亨特与德克森做了个小实验。由德克森将一个能模仿各种声音的机器人砸碎。原本信誓旦旦地认为这只是小事一桩,在听到“机器”发出悲痛的声音以及看到这“机器”流出的血红色液体后,产生了怜悯之心。难道这不是因为你内心认为他们也会感受到痛苦吗?所以,即使是面对机器,人类也不一定能痛下杀手。那么,我们怎么解释人类吃食动物?人类用一套语言和习俗制造了一种幻象,餐桌上的“动物”不是动物。“我们都是某种程度的万物有灵论者(animist)”我们可能对某个物件产生情感。“我们投射到这些东西上的‘灵魂’只是我们心中的意象。”灵魂存在吗?我不知道。但是,人类共情的能力的确时难时易。“我们看到‘灵魂’涌现,不是任何一种明确的内心状态的功能,而是我们投射能力的活动。”这是一种行为主义的方法。

——选自“马克3型兽的灵魂”

第三,人类的身体仅仅是基因的“生存机器”。讲到万物起源总回避不了“原始汤”(primeval soup)。太初时万物都是简单的。原始汤中存在原初分子,它们依靠有机分子为食,延长寿命是至关重要的。后来一种叫做“复制因子”(replicator)的分子出现了,它使得分子的存活和复制的能力增强。(原初第一个复制分子就是DNA分子)“复制因子”也会出错。这种错误可能成为演化(进步)的关键,但是“复制因子”并不想要演化。这里就必须指出,达尔文的“适者生存”仅是“稳定者生存”一种情况。(“稳定者生存是个更普遍的法则,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其实是它的一种特殊情况。”)分子追求稳定和速度,而错误导致复制速度放缓。复制因子也存在“物竞天择”,寿命长、出错少的分子得以存活。存活的复制因子为自己建造了更强大的“生存机器”,并居住其中。生存机器的两大分支是植物和动物。复制因子(DNA)喜欢群居。它们并非不可分,而是很少分开。基因的优势在于,它们不会衰老。相比之下,“生存机器”的寿命简直不足一提。最后,“生存机器”的行为是有“意识”的(或者说偏好)。

——选自“自私的基因与自私的模因”

《我是谁,或什么》读后感(三):本书究竟在说什么?我到底是谁?

相信任何一个愿意独立思考的人,任何一个对生命本质问题有追求的人,都问过:“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这个终极问题。今天这个问题有答案了吗?本书没有直接回答,但是两位作者在部分章节里旁敲侧击引申出了一些观点,其中部分已经间接回答了这个终极问题。

本书原版叫《心我论》,于1988年出版。尽管过去了这么多年,但是这本书的核心思想依然没有改变,主要是因为意识的本质问题依旧没有被研究透彻,而对于意识问题的思考工具,即哲学和科学这两个工具虽然经过这么多年依然没有太大改变,当年的思考工具如今同样适用。

关于意识的本质是什么,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理论能解释清楚,有些科学家认为意识的本质不过就是粒子的一种特殊排列组合,至于这种排列组合如何达到意识这样神秘而又精细的体验,科学没有具体的结论;进化论阐述了意识形成的方式,简而言之是自然选择过程产生了一种突变,并把这种突变定义为生物的一种大脑算法,但没有讲清楚这种生物算法具体的工作原理。脑科学对大脑硬件进行解码,从神经元和轴突的微观层面来解读大脑的工作机制,但如果企图用这种方法来解释人类意识,就相当于把计算机大卸八块,从研究集成电路、电压、电流的数值来解读某个软件程序代码一样的徒劳无益。侯世达认为,意识是从低层次发展到高层次所产生质变和量变的一种结构变化,这个过程会发生“涌现”的特征,即整体大于局部之和。这是自上而下的整体论思想,属于软科学范畴,在《蚂蚁赋格》选文中很好的阐述了这个观点。丹尼尔丹尼特在《意识的解释》一书中,从他自创的“异现象学”(第三人称哲学视角)出发,认为意识的形成符合一种叫做“多重草稿模型”的机制,并严重抨击了笛卡尔哲学思想,丹尼特在书的附录中还特意为哲学家和科学家写了两大篇附录,目的就是回答各种质疑。尽管如此,关于意识的讨论,依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说法,从来没有一个理论能够让所有人满意。

侯世达和丹尼尔丹尼特在本书中隐晦表达了自己对于“我是谁”这个终极问题的思考,他们认为哲学思辨可以拓宽科学研究的边界,但想要了解事实的真相,还得诉诸硬科学,这里介绍一下两位作者在书中多处都提到的两个硬科学领域:生物学、量子物理学。(P53、P130、P198、P488页)

1、生物学:《自私的基因》:理查德道金斯1976年著,沿达尔文进化论路径阐述了生命的自然选择过程,这种自下而上的还原论式的阐述,巧妙的揭示了自宇宙大爆炸后,在一个总体上是熵增的宇宙中,如何通过局部熵减形成了有序的生命,并得以进化发展的奇迹。这本书的观点认为,生物的意识之所以会形成,是自然选择过程的结果,将意识这种进化策略压缩进了人类的DNA中,由A(腺嘌呤), C(胞嘧啶), G(鸟嘌呤), T(胸腺嘧啶)四个碱基组合决定(可以理解为一套具有可塑性的“程序代码”)。在自然选择模式下,生命只有一个目标,即适应环境生存并繁衍后代。因此意识的形成也是以这个中心思想为主导,意识是用来好好活下去和繁衍后代的,所以如果你搞搞迷信,胡说八道,活在自己定义的世界里完全没有毛病,只要能替基因生产出“生存机器”即可。基因为了确保能让你繁衍后代,在DNA中编码进了“欲望”的代码,主要变现如下:当看见狮子或蛇这类的画面会感到害怕,能迅速提升肾上腺素急中生智逃跑以提高生存机率;当面对漂亮的异性会激发荷尔蒙产生生理反应,以交配为目的采取一系列择偶策略;类似各种行为和情绪反应都是由基因事先编码定义在DNA中的,尽管道金斯强调,基因的这种操控属于间接性的,但仍然十分强大,我们太容易屈服于感性了,即便能够侥幸逃出基因的操控,还要面对模因的追杀。所以想要真正理性的思考问题,成本是非常昂贵的,对于普通人来说真的太难太难了,这就是进化论给予我们的馈赠:意识是复制因子为了适应环境而经过自然选择过程产生的突变,进化出意识并不是为了解决科学问题,只是为了让载体更高效的替永生的基因“打工”。

2、量子物理学:休埃弗雷特三世1957年提出的WMI理论:对哥本哈根解释的否定!量子力学的真实一面并不是哥本哈根解释所说的概率式的,而是多重宇宙形式的: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被分离到希尔伯特空间中,形成一种叠加态,沿着薛定谔方程所决定的路径运动,波函数永不坍缩。每种可能性分别对应一个平行宇宙,无数个自己被无数个平行宇宙隔开,由于退相干效应,人类大脑无法感知到平行宇宙中自己其他的副本。这是一个宿命论体系,从宏观上看没有自由意志,没有不可能的事情,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全部100%发生了。广义相对论、暴涨理论、超弦理论也相继预测出平行宇宙的存在,各自都拥有强大的数学模型做支撑,已成为科学界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从人类视角出发,似乎哥本哈根解释更便于理解,为什么?因为这是客观视角与主观视角之间的偏差所致。爱因斯坦认为“上帝不会掷骰子”因此不削哥本哈根解释那一套,如果休埃弗雷特三世的理论当初被爱因斯坦看见,他老人家对待量子物理的态度可能会大大改观。WMI理论也证实了上帝的确不掷骰子!

除去上述生物学、物理学这类硬科学之外,作为软科学之一的心理学当然也不可错过,这里指的是科学心理学,而不是像佛洛依德派那种哲学心理学。主要是进化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之所以是软科学,是因为对人性的分析无法得出完全精确的描述,只能通过统计学建模分析,得出大约70%-90%区间内的近似结论。

哲学作为另一个思考工具,是否可以与科学互补?我认为可以,但哲学是有软肋的。不论哪个时代的哲学都不可能得出一个真实世界的理论,至多是提出一种思考,挑战我们的惯性思维,从不同维度重新思考一些更本质的问题,但永远不可能像科学那样接近真相,仅凭哲学思考最终容易深陷唯我论或泛心论。因为哲学方法论存在严重的缺陷,首先哲学是以个人中心主义的主观视角来看待世界,其次哲学通过逻辑演绎、经验归纳来理解世界,这种方法如果无法穷尽世间所有可能性的话是无法得到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理论,仅以实证主义方法来阐述问题,缺乏科学秉承的可证伪性,更重要的是哲学没有数学做支撑。但是哲学又相当重要,因为科学也有致命缺陷,科学不以第一人称主观视角来检验意识问题但在某些研究领域又绕不开人择原理,最重要的是,科学也是基于假设的,也许有朝一日我们会发现,科学也是一厢情愿,这个世界根本就是虚构的。

要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这个终极问题,似乎存在一个相对参照系,相对于什么而言?在没有终极真理的前提下,选择科学参照系还是哲学参照系来回答,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如果按照科学参照系:我只是由一堆物质组成、最初通过暴涨场能量转换而来,在宇宙总体熵增的情况下局部产生了小范围熵减,从无序中诞生了有序的生命形式,于是进化论登场接管了之后的事情,我们是基因的奴隶, 生命只是盲目的复制和繁衍,没有任何意义;更有甚者,一切可能都是数学结构。按照哲学参照系:真相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相信什么,什么就是最重要的,宇宙没有意义,我们来书写意义。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去哪里。唯我论又怎样?非理性又何妨?这不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吗?我只要活在自己定义的世界中即可,因为谁又能证伪世界是不是虚构的呢?科学显然也不能证伪这一点。

到最后我们可能会发现,人这一生终究还是哲学的,生活的意义需要靠哲学来书写,哪怕最彻底的唯物主义科学家们,支持他们探索真理的原动力也是唯心的,是一种纯粹的精神追求。

《我是谁,或什么》读后感(四):最赛博朋克的睡前读物,以后真想读给孩子听

候世达1981年出版的这本《我是谁,或什么(The Mind's I)》,打个比方,是我如果以后有了小孩,一定会在孩子睡前读给ta听的那种睡前读物...你想啊,有什么比在临睡前和孩子讨论“机器/计算机到底有没有自我意识”这类问题还要赛博朋克的了么...?!而且里面涉及文学,心理学,生物,物理... 极其有趣的同时,根据读者需求,偶尔还能特别催眠(开个玩笑hhh...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无数次想起美剧《西部世界》中对于女主角Dolores的讨论;还想起在上technology和心理学的交叉课程时,教授给我们讲"铁臂阿童木"这一类虚幻的概念,对于新一代日本理工科研究者的影响。另外,我很喜欢的一个作家阿兰德波顿,提出过一种说法叫做“无神论2.0”,指的是现代人的信仰处于真空状态 ——我觉得这种情况下,“皈依候世达教”,陷入思辨和虚无中,也是一种新鲜的体验和尝试不是吗哈哈....(走火入魔

我目前是读完了前两章:第一章是对于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的讨论,第二章则是对于“机器有无心智”的讨论。个人感觉,本书的第一篇故事虽然叫《博尔赫斯与我》很吸引人,但实则思辨性过强,有种刚开始入门就挨了当头一棒的感觉(好难,好苦,好困)。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第一章的第三个故事《重新发现心灵》,还有第二章里的《图灵测试:咖啡馆对话》和《马克3型兽的灵魂》。让我们先从人尽皆知的图灵测试开始。《咖啡馆对话》其实是和前一个论述《计算机与智能》紧密相连的。《计算机与智能》中,主要是系统性地介绍了模仿游戏和图灵的图灵测试,以及对于图灵测试的批判与反驳。

而《咖啡馆对话》,则是用三个学生的视角,通过日常会话般地,或者是奇葩说般的日常讨论,使我们对于图灵测试的优劣有了更切实的了解。 图灵测试,是为了让大众判断某一个机器有无心智时,所使用的一种更为聪明的问题的提出方式。换句话说,当我们想要问“机器能思考吗?”这一类的问题,我们其实是先要对“机器”和“思考”下一个广泛可被接受的定义的。到最后,我们的问题设定可以变为 —— 在模仿游戏中,如果一个机器和一个人类同时接受询问者的问询;最终问询者的“是人还是机器”的判断准确率,在两者之间会有不同吗?—— 结果是,如果问询者也在一定量上无法分辨“是机器还是人”,我们就可以“间接“地得出“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也能思考”这样的结论。

你或许在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时,会非常嗤之以鼻:什么嘛,就这??这就能证明机器和人的区别了??—— 很多领域的专家也是这么想的,并进行了批判。但文中对来自不同领域的批判(比如,意识领域,数学领域,甚至神学领域)都进行了一一的回应,并将他们逐一驳倒。等你全部酣畅淋漓地读完,解答了你自己本身很多的疑惑之后,你才突然明白了候世达的用意:他的本意并不在于说服你,而是在你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让你对这一切产生疑心。

看完论述,其实那颗种子还未完全扎根。于是又来一剂药方《咖啡馆对话》—— 想象你在咖啡馆里,你的一位朋友相信图灵测试,另一位则满腹狐疑,还有一位持中立立场,他们会产生什么样的有趣讨论?

比如,A质疑了图灵测试本身的意义,认为它不能够“触及思考的本质”。机器只是在致力于让问询者相信自己是个人类,但这很有可能变成测试别的东西。或许机器只是跳舞跳得很好,也有可能是写诗写得很好,骗过了问询者,但这“没有什么了不起”,一台机器在图灵测试中赢得了比赛也证明不了什么。而B则认为,图灵通过图灵测试,使人类与思考之间划了一条清晰干净的界限。

又比如,B质疑,就算机器赢得了比赛,也只是证明了机器能够很优秀地模拟出思想。但C驳斥说,模拟也是一种真实,只要你带上“计算机眼镜“。这里举了一个很有趣的飓风模拟的例子。有人认为计算机在模拟飓风的时候,并未真正发生一场飓风,一切都是假的:并没有地球上真实的树木被刮倒,也没有真实的人员伤亡。但是,如果换一种计算机的角度看,一切表征又可以看为真实发生:对于模拟的人,模拟的人的心中来说,这一切是真实发生的。紧接着,大家又展开了关于生物实体的必要性的讨论......

另一篇,《马克3型兽》则是写人类对于机器的共情的发生原因,比如一个机器到底在什么时候不再被人们感知成一个冰冷的machine,而是一个有血有肉,能产生情感的个体?这个“拟人化”密切相关:“这个铝制甲虫在被锤子击打后,从轻柔地打呼噜,到惊恐地一团团打转,无能为力,指示灯闪起悲哀的光” ——对于它的共情,对于它悲伤情感的投射,到底是在何时,如何发生的?

要说前面写的更偏向哲学,文学和思辨,那《重新发现心灵》无疑就很社科了。这个故事里主要是对 现代科学中的“还原论(reductionism)”的反驳和革新。心理学,生物学,物理学,这三门学科都是基于“还原论(reductionism)”。当我们想要解释某个概念或事物时,都是向其更低层次的层级去寻求答案。比如心理学,之所以从哲学中剥离出来作为一门独立的,可实证的学科存在,是因为我们用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去理解“心灵“。具体来讲,就是如果我们将生物学和心理学看作是有高度重合的学科,那么我们就会得到一种科学范式/解释序列。文中提到:

薛定谔的猫,指的是在一个假想的情景中,把一只猫放在一个封闭的盒子中,盒子里有一瓶毒药,还有一个随时准备杂碎瓶子的自动锤子。自动锤子的砸破瓶子的概率是1/2。如果用量子力学的数学方法来表示这个系统,就是把活猫和死猫的函数加起来,正好各占一半。那么,是“观察/看”这个行为,拯救/杀死了猫吗?(让我想起《彗星来的那一夜》。而文中有一段话可以概括上文:

总结来说,单从还原论的角度研究问题已经不够,我们需要一套全新的方法论去研究人类的“认知革命”,“涌现”,和复杂性科学。

(后几章会继续更新)

本文同步发于本人公众号: 温舍1900 (会日常更新一些读书笔记和心理学,日本的相关内容)

《我是谁,或什么》读后感(五):一些与投资有关的随想

本书最早出版于 1981 年,是一系列文章汇编,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但很多思考至今依然令人回味。

书的英文名叫《The Mind's I: Fantasies and Reflections on Self and Soul》,这个书名有三种理解:

本书涉及了很多关于认知科学的畅想和思考,甚至有很多完全是「不科学」的,但很有趣。一定程度上,本书可以当做一个科幻作品来阅读。

编者是侯世达和丹尼尔·丹尼特,前者是著名神书 GEB 的作者,后者是《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阅读笔记)的作者。

与丹尼尔·丹尼特相关的圣塔菲研究所,是复杂系统科学的研究中心。投资人比尔·米勒和分析师迈克尔·莫布森(《衡量护城河:评估价值创造的规模和可持续性》笔记)还一直在圣塔菲研究所任职。

复杂系统科学又与芒格(加州理工学院校友会采访)的格栅思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之前读过罗闻全的《适应性市场》和塔勒布的《被随机性愚弄》(中文翻译叫《随机漫步的傻瓜》,我认为不妥)也体现了一定的复杂系统科学思维。

这就是到目前为止的阅读脉络。

本书非常值得一读。读书笔记很难概括书中的主要内容,书中大量的内容是关于自我、认知、心灵和意识的,这不是我擅长的领域,也没有能力表达的比书中论述的更好。这里仅仅展示一些我在阅读中和投资有关的随想。

很难相信《自私的基因》作者理查德·道金斯在 1976 年提出的 meme 会在今天大行其道。回到最开始的地方,道金斯的还原论在今天读来依然大受震撼。其观点是说,偶然形成的小单元为了复制而反复激烈地竞争,不断反复筛选,在这种分子沸腾的喧嚣中产生了生命和心灵。

基因是不朽的,它从一个身体跳到另一个身体,操纵着一个有一个身体,并在这一串身体衰老死亡之前抛弃他们。我们是它们(基因的集群)的生存机器。

基因控制人类有点像科学家给机器编程,只是事先设置规则,然后任凭生存机器(即我们)自由发挥,基因则安坐其中。

为什么基因不时刻控制生存机器?因为时滞。基因的手段是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但这对于生存机器(即我们)来说太慢了。基因演化出了神经系统来完成这一切。

正如人们会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来预测未来一样,基因也发展出了「模拟」技术——大脑的运算,再基于此产生了主观意识。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作为决策的接受和执行者的我们,要从我们的终极主宰——基因那里将我们解放出来,甚至要反抗基因的命令(比如拒绝生育尽可能多的后代)。

另一方面,在意识之上,一种新的复制因子像旧的复制因子(基因)一样开始涌现,即文化传播单位(meme)。比较典型的 meme 包括:曲调、流行语、观念、服装时尚、一些技巧或方法等等。知识本身也是一种 meme。

现在互联网上的 meme 和其本意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出入,在中文翻译上也会有一些区别。这种被称为「网络迷因(Internet meme)」的东西,是指一夕间在互联网上被大量宣传及转播,一举成为备受注目的事物。常见的 meme 像:

道金斯的还原论是说,将一个整体不断拆分到最小的单元,理解这个单元的运行,最终就可以理解整个整体的运行规律,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因果关系。在时间层面,还原论体现为「预测论」,即未来可以根据过去预测。

和道金斯的还原论完全相反,侯世达通过阿基里斯、乌龟、螃蟹和食蚁兽的寓言阐述了「整体论」的观点:即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整体拥有局部所不具备的特征和特点。局部的结构和组织产生了新的信息,局部只是媒介,整体构成了信息。

人脑即是如此。每一个局部都是神经元,本身遵守的是简单的物理规则,但其构成的总体却产生了意识。

图书也是如此(尤其是英文图书)。每个字母有自己的意思,可是将字母组合起来以后,会产生新的含义。

一个组织也会有类似的特征存在,比如一个公司、一个国家。在组织里的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但组织自身会利用这些个体的目标,为自己的利益服务,实现永存。

认知科学的不断进步,对理解人类的行为和活动提供了很多理论性的支持和帮助。人类的认知规律和偏见,形成了某些企业的重要护城河,比如上瘾、社交需求、品牌。巴菲特在他的年代只是指出了一些可观察的现象,却缺乏对其更加原理化的探讨。随着对认知科学的不断学习,或许我们能够对传统的护城河理论有更加生物学和生理上的理解。

根据道金斯的理论,meme 是一种文化上的复制因子,具有一定的不朽特征(要知道,价值投资的关键就是寻找变化中的不变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品牌」是 meme 的一个子类。

之前在《网络效应手册》里,有提到「潮流」的网络效应。一定程度上,它和 meme 是一个东西。

接下来的问题是,meme 是否能够由公司刻意地创造出来?如何刻意创造 meme?什么样的公司能够刻意创造出 meme?想要了解,可能需要研究一下广告学和传播学的相关知识。

此外,正如之前已经讨论过,具有很强网络效应的社交网络也会没落和更迭一样,meme 的可持续性如何保持?不同 meme 之间是如何兴盛、衰落和更迭的?可能也是留待我继续探究的问题。

根据整体论的说法,某种程度上我们将公司定义为一个新的主体,有目标有意识的主体。而这个主体也会为了自己的生存不断适应新环境,在生态中不断演化,就像生物一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