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基因机器》经典读后感有感

《基因机器》经典读后感有感

《基因机器》是一本由【英】文奇•拉马克里希南著作,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基因机器》读后感(一):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拉马克里希南的著作

本书的作者文奇•拉马克里希南因为“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了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这一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还颁给了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尤纳斯,这三个人获得的原因都是一样的。有人会觉得奇怪核糖体不是生物的相关知识吗?我们初中高中学的核糖体都是从生物书上得到的。其实诺贝尔化学奖颁奖一般都是颁给两种人,一种是纯粹的化学家,另一种则是生物化学家,而作者则属于生物化学家。

在本书中作者介绍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求学和研究经历,在介绍这些求学和研究经历时还介绍了当时的一些研究动向。

作者自己的求学经历真的算是非常励志了,首先作者自己是印度人,他19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印度前往了美国求学。在他24岁的那年获得了美国俄亥俄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单从这个年纪来看就已经超过绝大多数人了,在我们中国普通博士毕业基本都是28岁了,所以你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实力。

在书中能够看到作者在读完物理学博士之后,还想去再读一个生物学的博士,因为他想重现去换个研究的方向,可惜当时几乎所有学校都不愿意要他,因为他本身已经有一个博士学位了,好在当时有人推荐了他去读博士后,随后他就去耶鲁大学化学系读了四年的博士后。在这段求学经历中他第一个需要面对的就是种族歧视,在书中虽然只是略微的提了那么几句,但是也能够感觉出作者自己的不容易了。

核糖体这个东西在一开始其实不是那么的受重视的,人们只是注意到了DNA的存在。学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想象值得耐人寻味,那就是当有人发现新的东西并且会颠覆以前的所有认知时,就会有其他的科学家站出来批评你说你提出的新同学都是捏造之类的,当然事实上就是真的有,这也不怪他们毕竟在他们的认知中没有这些新的东西。而作者所研究的就是这么一种东西,因为读过物理学所以他研究核糖体时会借用物理学的思维来看问题,这就比其他人更加的也优势。

作者对于诺贝尔奖的看法也很有意思,也“取笑”了一下2018年诺贝尔奖的荒唐,当他得到诺贝尔奖之后印度方面的人士突然就开始疯狂联系他了,然而在之前明明没有任何的联系,让他觉得很可笑,当然他自己也不在乎这些东西,即使得奖后也依然兢兢业业的进行研究这才算得上伟大。总之看看这本书还可以了解一下一些牛哄哄的生物化学知识,还有作者的相关经历,整体还是不错的。

《基因机器》读后感(二):基因机器:拉马克里希南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故事

《基因机器》是拉马克里希南关于核糖体结构解析竞赛的个人回顾,展现了科学实际上是如何进行的,讲述了自己出生于亚洲,19岁去美国的作为局外人,从默默无闻的学术起步,然后在实验室竞争,最后推动科学发挥自己的贡献的故事。 提到DNA几乎每个人都了解,但是提到核糖体这个名词,大多数人都一脸茫然。基因是一段段DNA,它包含了怎样生成一个蛋白质以及什么时候生成。DNA的结构细节帮助人们对它如何储存、传递和复制基因信息有了颠覆性的认识,核糖体是理解基因和它们编码的蛋白质所形成的十字路口上的基石,但是核糖体不像DNA分子一样,它更结构为复杂。 虽然核糖体已经被研究了几十年,却没有人知道其中的50种蛋白质位于哪里,更不用说蛋白质的具体功能,核糖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似乎很少有自己的作用。拉马克里希南的研究经常陷入死胡同,从物理学转向生物学近十年后,他的第二个职业就像第一个职业一样陷入了困境。 在LMB许多资深科学家都没有自己的实验室,通常只是在共享的实验室或办公室里有一张办公桌,实验室里异常拥挤,走廊上几乎没有任何空余的空间,但正是因为这样,他迫使人们彼此交谈并分享想法和技术,激发了许多成果。拉马克里希南对科学的态度以及研究核糖体的方式彻底改变,他解析的两个结构也很快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还结交了许多朋友和人脉。 实际上真正说服拉马克里希南自己的是认识到核糖体的结构是该领域最重要的目标。虽然核糖体的结构非常复杂,虽然他不是解决原子结构的第一批人,虽然实验器械有限,竞争对手太多,但他们一直兢兢业业,确保结构尽可能完整和准确,编写的结果正确无误。 克服了重重压力之后,荣誉也随之而来。拉马克里希南获得了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在备受瞩目之后,首要任务是继续制作更多核糖体小动画的帧幅。谁也没有想到电子显微镜有朝一日能够提供推理核糖体原子结构所需的那种精密的细节,靠着晶体学完全解决了核糖体结构的问题。核糖体结构的科研竞争引出了有关竞争与合作的普遍性问题,拉马克里希南。曾经很多次,几乎从边缘跌落,从科学界完全消失,但通过改变方向或完全重新开始,才避免了这种命运,当自己遇到困难时能力和智学态度坚而有之的聪明人加入了实验室。这些种种戏剧化的片段都说明关于核糖体的故事也是有它自身的戏剧性,科学远不如表面上那么简单容易。

《基因机器》读后感(三):一部生动有趣的科学进步纪实

不知不觉间,21世纪已经走到了第三个十年。那些童年时期叹为观止的科技幻想,有的早已过时,有的遥遥无期,有的走上了完全未曾设想的道路。无论怎么看,21世纪都不会被预想为一个缺乏进步的时代,至少在科技方面不会陷入长久停滞。今天,作为当代人的我们却很少感受到进步的存在。更引人注目的是,在人文社科的说辞里、在舆论传播中、在大众的认知上,科学已经很久没有“大的突破”了。确实,比起爱因斯坦和量子物理学先驱们那个群星璀璨的年代,21世纪的科学之光有些黯淡。这让我想到一个奇怪的问题:科学发展的样貌是一棵树还是一个土豆?

游戏玩家们大都熟悉科技树。如果游戏设计比较简洁,甚至会出现单一科技树的情况,也就是这种形式:科技1——科技2——科技3;科技A——科技B——科技C;科技甲——科技乙——科技丙。如果你想要研究科技3,只需要先研究科技1和科技2,再付出一些时间和资源,就可以获得科技3。这个过程和科技A、科技B或科技甲毫无关系。在不那么极端的情况下,一项科技也许需要两三项前置科技才能研发。

对于真实世界,即便抛开研究能否成功的问题,科技树也不可能是一个描述科学发展的可靠模型。正如本书作者所说:“就核糖体工作而言,同步加速器、现代X射线探测器、反常散射、强大的计算机和绘图软件,以及廉价而大量的储存信息的磁盘空间对于最后的成功都是必不可少、至关重要的,但是它们中没有任何一样技术或工具被发明出来的时候是为了核糖体研究的。”这样看来,科学发展更像是一个正在长大的土豆:从后来者的逻辑上看,存在着界限分明的、稳定清楚的先后次序,但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像是不同领域互相促进、协同推进。其中一些领域显得更为基础,比如数学、物理,它们有时候就像土豆扁长的长轴,但并不会长成一根突兀的尖刺。数学新进展经常给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以灵感,但也有很多时候数学进展来自于这些学科提出的问题。物理学的创新不能完全依赖理论推理,尖端实验越来越需要得到材料、能源和工程技术的支持。计算机技术看起来和科学毫无关系,但它的价值和用处已经无处不在了。

越是细致、深入地追踪科学史,越能感受到科学进步的真实存在。这个进步通常具备超出人类预先设想的关联而具有清晰明了的实在论基础,尽管它在对自己的认识、对社会的价值、对所谓终极问题的解答等等方面仍然不甚完善。本书描述了科学家们逐步加深对核糖体了解的历史。核糖体是基因编码蛋白质的主要场所,与DNA、RNA和蛋白质都有关系。要想理解这台机器,就必须充分说明它的运作过程,包括它最初是怎样出现的、怎么启动、怎样工作等等。为了实现这样的观察,科学家们努力改进观察设备和方法,提高对各项相关知识的认知,设计出可行又有意义的实验,并且以科学共同体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成果。这里面充满了人类社会随处可见的竞争与合作、困扰与失落,但激动人心的科学进步亦在其中。

或许这就是人类前进的方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