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纽扣士兵经典读后感有感

纽扣士兵经典读后感有感

《纽扣士兵》是一本由九儿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020-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纽扣士兵》读后感(一):【共振书评周】纽扣士兵读后感

书封上猫咪顽皮玩耍,将散落在桌面上的象棋棋子滚落到不知去向。

而在书中,正文内容,秋风萧瑟,一颗纽扣从衣服上掉了下来,这枚纽扣经历汹涌的人潮,在垃圾桶旁,路旁,清风明月与细小昆虫作伴,猫咪的注视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夜晚。最终在冬雪降临,一个男孩儿铲雪堆雪人,意外的发现了这枚纽扣。于是拿到家中洗刷干净,写上字,重新赋予意义。这枚纽扣摇身一变成为上阵杀敌的小士兵。

同样书中也有关于家庭教育的对比。像小女孩发现纽扣,捡了起来,举着向家长展示自己新的发现。而家长却将纽扣随意丢弃,用纸擦干净女孩的手掌。这与后文男孩与爷爷的举动形成了强烈对比。

保护孩子固然重要,但大人的干预反而泯灭了孩子一些天性。过度保护的孩子,有可能比较内向。不会和同龄的朋友进行交往。没有能力融入同龄人的圈子中。渐渐的,做任何事情喜欢独来独往,对事情提不起兴趣。缺少了探索社会过程。这种孩子的家长往往喜欢包办。

其实有的时候,孩子适当的走走弯路,也是摸索探索的过程。缺少这个过程是很难成长的。如果直接告诉答案给他。那么以后他就越来越不愿意主动思考。所以有的时候,即使家长看到前面有一个坑。孩子有可能会掉进去。善意提醒就好了,如果孩子不听,让孩子适当的碰碰壁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纽扣士兵》读后感(二):【共振书评周】《纽扣士兵》读后感

收到书的时候非常意外——居然这么大的一本书?居然是绘本?居然是儿童书?!

因为参与这项活动时,只是被书名吸引,为其投票,以为是一个有童话色彩的历险故事,没想到是一本几乎没有几个字的绘本。

因此,作为一个成年人的我,并不是这本绘本的受众读者,怀着很复杂的心情,我翻开了这本绘本,然而,这本书却让我感到了惊喜。

画师用漫画的形式,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一颗从衣服上脱落的纽扣,它掉下来,在人流拥挤的车厢,在垃圾堆,在车轮底下…

它经历了风霜雨雪,已经破损的再也不能当一枚闪闪发光的纽扣了,当它遇到一个小男孩,就开启了一段勇敢奇妙的旅程,它成为象棋中唯一的“纽扣士兵”,它和其他将士一样,越过汉界,拿下“大将”,一颗平凡的纽扣,从此有了新的使命……

坦率而言,画师的画风并不是我最喜欢的,大概是绘本看得很少的缘故吧,在翻每一页的时候,我着实经历了一段接受期。

但是,从故事层面,这真的是一本非常适合给小朋友阅读的绘本。

如果把纽扣当成我们自己,

人生的际遇总是捉摸不定,我们以为自己不过是一个扣子,按部就班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殊不知…

突然的某一天,生活会脱轨,我们也会走向完全不同的方向,

扣子还是那颗扣子,却可以成为一个士兵,在棋盘战场上厮杀。

际遇真的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纽扣士兵》读后感(三):【共振书评周】《纽扣士兵》读后感

纽扣士兵插图

如果有人问我,我是如何喜欢上阅读的,我一定会告诉她,是因为绘本。大概是我五六岁的时候,父亲从市场卖完菜回到家,经常会在脏兮兮的衣服兜子里掏出几本书,那些书里最吸引我的就是绘本。每天晚上在昏黄的灯光下兴致勃勃的看着书里的图画,然后任思绪漫游。

收到这本《纽扣士兵》之后,我用了一个下午阅读完,午后温暖的阳光透过薄薄的窗纱,洒在我的身上,也洒在这本书的每一页上。这本书同这午后的阳光一样带给温暖,也让我回忆起了儿时的点滴。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故事由一粒偶然间从衣上掉落的纽扣开始,她先是被小女儿在草丛边拾到,但是她的妈妈觉得纽扣脏,然后就被扔掉了,后来它遇见了蚂蚁、小猫、大树。然后被玩雪的小男孩拾到,并且被珍惜。通过小男孩它变成了一颗象棋棋子:“兵”,然后爷孙开始博弈……。

藏在图画里的小细节:这本书里没有一个文字,作者的所有想法都在她细腻的图画里。如果用心去看,就会发现作者创作中留下的有趣的小细节,自己也会走进故事。

书本开始的小店名字,纽扣到底是谁的,纽扣中心的四个孔看到的世界,书架高处奶奶的相片。这些小细节增添了这本书的趣味,让读者产生联想,同时也在情节上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最平常的物件,最特别的感情:在小男孩拾到纽扣后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他用纽扣补充了丢失的棋子,然后又可以和爷爷一起下棋了。爷孙两个人此时仿若两个带着千军万马的将军,在进行着无声的博弈。图画里爷爷的表情也随着棋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下完棋小男孩小心翼翼的把它收纳到棋盒,然后又放在高处奶奶的相片旁。而此时门后也出现了奶奶的“背影”,我想此刻男孩一定是想到了奶奶,那个曾经带给她无限温暖的奶奶。

作者的故事,我们的故事:书背面的腰封上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这是看故事的所有人的故事”,对于读者评价一本书好与不好的最简单的标准是他是否能让读者产生共鸣,如果能让读者共鸣,那么它对于读者来说就是好的。这本书打动了我,合上书后,我的思绪回到了童年的村庄,那时候我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我会和爷爷下棋,最后耍赖皮赢棋,会撒着娇拉着奶奶给我放动画片。他们的目光力永远透着温暖慈祥的光芒。后来他们去世了,我下棋不会耍赖皮了,也不会拉着别人给我放动画片了……有些东西就那么悄无声息的一点点的不见了。

最后用腰封上作者的话收尾吧:

这是一枚纽扣的故事。

这是见到一枚纽扣的小男孩的故事。

这是小男孩的外公和外婆的故事。

这是看故事的所有人的故事。

这是关于爱的故事。

《纽扣士兵》读后感(四):我所读到的《纽扣士兵》

该文章写于2021年2月中旬,首发在公众号“蒲公英童书馆”(ID:pugongyingkids)

这是一本无字绘本,有一种看悬疑侦探小说的过瘾,每翻一页都让我想找找纽扣的线索——“诶?这枚纽扣究竟会落入何处呢?”。最后“案子”破了,涌现在心头的是多重叠加的情感:有隔代亲情、传统文化的延承、新归宿的创造(纽扣找到了“新家”)……

而就在你以为故事结束之时,翻到后勒口处,九儿老师还留了首小诗,更是让情感得到了升华,揭示了这盘棋原来是外婆留下的。

我想到两点:

1. 祖祖辈辈留下的东西(包括思想),在子子孙孙的手里会得到传承和创新;

2. 外公袖口掉落的纽扣和外婆留下的棋盘住在了一起,让人倍感温馨(可能外公在外婆逝世之后,就像那枚纽扣,孤单心伤了好一阵),而这是外甥不经意为之,是善良又灵巧的内心促成了这份简单又深刻的幸福。

读到这里,明明已经读完了,却不由得又想从头看一遍,去寻找更多的细节和线索。

就像河流有主干道和分流一样,《纽扣士兵》也是有的,多条线索、多重情感的叙述提供了很多不一样的视角和解读方式,但你会发现,这些“分流”都是有“主干道”——一枚小小的纽扣一以贯之。从头至尾的情感也是以祖孙情为主线。反之,这些“分流”也都可以汇聚到“主干道”继而奔流入“海”,让我们更立体地感受整个故事的情感内核,这种表达不张扬,却汇聚了很大的力量。

杨涤老师在导读里也有点拨,说:

“你可以将纽扣设为主人公,看它如何从默默无闻到英勇杀敌;

你也可以将小男孩设为主人公,看他如何用纽扣代替棋子跟外公(*导读中为“外公”,但根据勒口处的“外婆”推测,称呼为“外公”更为妥当)下棋;

你也可以将猫咪设为主人公,讲它如何调皮弄丢棋子;

你甚至可以从照片中外婆的视角来看……”

很佩服杨涤老师还考虑到“外婆的视角”,这是我先前所没有想到的解读方式。大概这就是无字绘本的魅力吧!更加开放自由,好像是个“哑巴”,却让我们有了探索和表达的渴望。

在我读这个故事时,没有单一地将某个角色设为故事讲述的视角,而更像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读到最后自然而然地将“纽扣”、“男孩”、“外公”三者拎出来形成了故事的主干线,简单概括之,便是:

纽扣从外公大衣袖口脱落,经历了漫漫无期、流离失所、孤单心伤的日子,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后来被心地善良的男孩拾起,将它改造成了棋盘里的“兵”,于是棋子终于完整,男孩和外公得以重新下棋。纽扣因此找到了新的自我价值和新归宿,男孩和外公也获得了下棋带来了快乐。

但这样归纳的主干线,真是一个有点干巴巴的故事,一下子就读完了。而《纽扣士兵》之所以让人一读还想读,妙就妙在埋了很多伏笔,给了读者“发现之乐”,也让故事的走向更加丰满,内核情感也层层递进。

1/纽扣独自在外漂泊了多久?(时间的变化)

在故事的前半段描写纽扣的经历时,可以看到树叶飘落的场景,推测是一个秋季。当镜头移转到小男孩家里时,雪花飘下来了,已是冬季。可以想象,纽扣已经孤单漂泊了多少个日日夜夜。

在导读中,杨涤老师更侧重从创作者角度出发,写到了蒙太奇的叙述手法,通俗来讲就是“插叙”。比如环衬页之后的7点半和男孩家的7点半恰好呼应,但会不会是同一天呢?

这里杨涤老师点出了这本书的画面设计(是我先前没有注意到的):

“从抱着书出现的画面开始,直到小闹钟第二次出现的全部画面,都有一个线框。……而开头的闹钟,以及闹钟在床头柜的画面都没有线框,并且这两幅画面虽然被其他的画面隔开了,但它们之间有下雪的场景相连,仿佛时间穿越过去,又一下子回到了现在……”

也就是说,前半段的纽扣经历,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两三个月前发生的事,而小男孩和外公的故事才是现在式。时光来回穿梭,仿佛在看一场电影。

梳理了故事线

2/棋盘里丢失的“兵”去哪了儿?(护封前后的玄妙)

如果你困惑:这盘棋为什么恰好少了一个“兵”?可以在前勒口处找到伏笔——是那只爱玩棋子的猫把“兵”给弄丢了。

这只猫可不一般,在护封正面就有这只白猫的特写,后文男孩和外公下棋时,它又在一旁抓棋子玩了(真是本性难改啊)。

细细读来,这只猫像是上帝的视角,又有些佛系,见证了“兵”的丢失,又把纽扣“送”到了男孩家旁,不说一句话,但默默铺好了整条故事线。好像它就是会知道善良又灵巧的男孩会将纽扣变成“兵”,给外公带去久违的快乐,让奶奶在世时的快乐永续下去。

(另外,我在写这篇书评的时忽然想到:如果最后能暗示那枚弄丢的“兵”会去哪里,让主线情感更进一步,会不会更有意思?)

3/从小女孩捡纽扣中能读到哪些?(家庭教育的对比)

“小女孩捡纽扣、妈妈将其扔掉”的情节,除了体现“纽扣被大人嫌弃,它的心理创伤又加重一层”之外,我还读到了两种对比。

一是孩子和大人对待纽扣的态度,大概绝大部分家长都会让孩子扔掉脏脏的纽扣,而不会去引导孩子如何将其变废为宝、如何珍藏一枚掉落在街角孤单心伤的纽扣。

二是纽扣被男孩捡起后的变化。都是被孩子捡起,但前后的遭遇是完全不同的。有时候,大人的干预反而会泯灭孩子的一些天性。

4/两队人马从打打杀杀到和和气气,有哪些寓意?(纽扣做成的“兵”是要纽在一起)

当我们紧张地下着赌注:“这次下棋男孩和外公谁会获胜?”作者却让两队人马走到了一起,并成了一支和和气气的队伍,这是一个打破我们固有思维的结局。

于是我重新想起这个“兵”的源头——是从外公衣袖上掉落的纽扣。纽扣、纽扣,就是要将一些东西“纽”在一起的。隔代祖孙情也是啊,况且这棋盘棋子又是过世的奶奶留下的,这其中的种种机缘巧合,新故事延续老故事,这何尝不是“纽扣”的意义呢。

如此多的情感分支,而奇妙之处在于用一枚纽扣一以贯之,这是九儿老师作品中常常透露出来的一种特质(在无字绘本《旅程》《布莱克先生和他的狗》中也有同感),仿佛在生命的漫漫长河中,有一些东西看似琐碎无用,却是我们始终在坚守的,在它的变与不变中,各自获得「不忘初心的成长」。

《旅程》内页:种子隐忍蛰伏、向光生长

《布莱克先生和他的狗》内页:手里的绳子是羁绊也是爱和希望

这也是我喜欢九儿老师的原因。她在做自己想做的绘本、有自己想表达的声音,看起来真是一个自我的艺术家啊,但其实她非常关注周遭的人事物,对好朋友也常常表达关心和感谢。所以读她的作品会有很多共鸣,孤独又温暖、坦然又纯粹、克制却不疏离,充满了真、善、美,也引发我们去不断思考、探索和表达,真正做到了“给孩子看的绘本,大人看了也会很喜欢”。

为了这部作品,九儿老师和颜小鹂老师多次探讨故事的情感主线,以及如何埋线,打磨了很久,也请了很多专家老师试读。九儿老师还曾带着《纽扣士兵》的打印样去请教了来北京出差的朱赢椿老师,后来为全书增加了一个画龙点睛的对开页。

据了解,《纽扣士兵》的构思和起笔与前两部作品几乎是同时的,只是它沉淀了更久,其中也囊括了九儿老师在沉淀过程中的种种感悟。她曾表示,这个故事本质上是包含着爱与被爱的故事,也一个讲述人生有多种可能故事。她希望借助这个故事,提供看待事物的另一个角度。

最后说明一下:这份书评解读只是从个人角度出发,且并不全面,无字绘本要亲自读才有意思,那种发现线索的成就感,会让小读者和已是大人的我们都非常畅快。看完绘本有了自己的思考后,推荐看看书中的夹页导读,杨涤老师点拨得恰当好处,也提供了一些亲子阅读的方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