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政治经济学批判》读后感精选

《政治经济学批判》读后感精选

《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一本由[德]米夏埃尔·海因里希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页数:2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政治经济学批判》读后感(一):想读的契机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 补充德语原文:Eine Gesellschaftsformation geht nie unter, bevor alle Produktivkräfte entwickelt sind, für die sie weitgenug ist, und neue höhere Produktionsverhältnisse treten nie an die Stelle, bevor die materiellen Existenzbedingungen derselben im Schoß der alten Gesellschaft selbst ausgebrütet worden sind.

《政治经济学批判》读后感(二):笔记

马克思的研究对象不是资本主义某一阶段的历史,而是资本主义的本质。他的阐述是为了研究一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历史,首先要了解完成的结构。因此资本论历史的段落都在相应理论的阐释之后,历史段落是对理论阐述的补充,而不是理论阐述的基础。 资本论本质上是理论著作,而不是历史著作;但也不像一些当代经济学著作一样是非历史/超历史的、研究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的一般性的经济问题。 一些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为马克思建立了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相对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如果这样的话,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之间就没有范畴的区别,而仅仅得出结论不同。但是资本论的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因此不是提出一种替代性的政治经济学,而是批判整个政治经济学,批判这门科学的范畴基础。 马克思首先批判了政治经济学的基础范畴:价值。马克思承认政治经济学抓住了劳动与价值的关联: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但政治经济学没有提出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形式的问题,而社会关系被理解成了“物”具有的一种属性,物获得了主体地位。

《政治经济学批判》读后感(三):一个“矛盾”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时间被确立为价值的唯一尺度,而对劳动生产率的不断追求却使创造价值的活劳动越来越多地被机器所取代,真正能实现价值增值的可变资本的比例在预付资本中不断下降。这一矛盾马克思曾认为最终会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解体:“于是,资本也就促使自身这一统治生产的形式发生解体。” 而在《资本论》中,这一矛盾仅仅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单个资本家出于获取超额剩余价值的动机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全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劳动力价值降低,剩余价值率提高,通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获得了更多的剩余价值。这甚至能够表现为同时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和被剥削程度:工人在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的情况下生活水平本应(如果剥削程度不变)获得相比于以前,比如说两倍的提高,而现在却只被提高了1.5倍。这样,尽管产品价值降低了,但资本家却从工人身上榨取出了更多的剩余价值。 因此这个“谜”--“一方面,资本家们只对交换价值感兴趣;但同时另一方面,他们又总是寻求降低他们产品的交换价值”,并非是那个最终会使资本主义解体的根本原因。事实上,作者认为马克思没有一种崩溃理论,无论是机器对劳动力的统治或经济危机,亦或是某种预想中的阶级斗争,这些都并不必然地导向资本主义的崩溃。资本主义的真正限制仅在于其自身目标的单一:一切为价值增值服务。作为最核心范畴的抽象劳动其实本身就暗含了一种暴力逻辑--产品中不同质的具体劳动在交换关系中被化归为可比较的不同量的抽象劳动。放弃崩溃理论意味着我们无法躲在决定论背后等待对手的倒下,行动的必要性被大大提高了。因而,“这里没有任何确定性,有的只是结局待定的斗争”。

《政治经济学批判》读后感(四):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前理解” ? ——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资本论》导论摘录与简评(之一)

中译序摘录: 海因里希在本书序言中强调,我们在面对马克思和《资本论》的时候,首先必须摒弃过去我们对相关内容的“先入之见”和背景认知,也就是哲学解释学意义上的“前理解”。“这种通过学校与媒体、对话与讨论而自发形成的前理解,有必要被批判性地加以追问。”而他所要批判性地加以追问的核心理解模式,就是传统的“世界观式的”马克思主义。在海因里希看来,作为一种“世界观”的、大全式的马克思主义的兴起,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在工人和社会主义者当中传播自己的观点时,出于论战和工人群众的实际需要,形成了一些有这种倾向的通俗化作品,其中的代表就是《反杜林论》。后来,第二国际和苏俄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进一步简化出了一套教条化的理论体系,它将马克思主义条块分割,观点硬化,而这也就成了直到今天最广为流传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前理解”。 简评: 多年前,我们上学时老师教政治经济学时,知道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就是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这使我们形成了坚定的思维定势。如今,在现实的经济实践活动中哪些是遵循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越来越不明白了。 带着疑问,使我对了解《资本论》充满了好奇。然而,看到那样的大部头,头就大了,我想如果要去啃太难了。 好在最近发现了一本好书,这就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资本论”导论》。 现在才明白 ,那种经过断章取义,被庵割或遮蔽的“世界观”原来不是马克思的原意,而是后人简化出的一套教条化的理论体系。 实践和历史都已充分证明, 对马克思主义“先入之见”的“前理解”不是“窥一斑而知豹”,而是“盲人摸象”、“井底之蛙”。就像“哲学悖论”或“认识悖论”所定义的:人的活动不能没有理性指导,不能在行为开始时没有关于行为的基本判断与预想;人的一切开始于行为之前的认识又都是不可靠的,只有通过行为、在行动完整经历之后,才有可能形成完整正确的认识。从哲学的立场反对理想主义、乌托邦空想,主张求真、求实的态度。就像“改革开放”初期邓公说的“摸着石头过河”,后来经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才使我们摒弃了长期固化、僵硬的“教条”,迎来了思想解放,经济发展也走上了快车道。

《政治经济学批判》读后感(五):《资本论》是一部历史著作吗——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资本论》导论摘录与简评(之三)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对象 摘录 第一节理论与历史 恩格斯就曾提出一种对马克思的阐述的“历史化”解读方式。在为马克思 1859 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所撰写的书评中,恩格斯写道,马克思对范畴的“逻辑”阐述(这里的逻辑指的是概念的、理论的)实际上“无非是历史的研究方式,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3 卷,第532 页)。而曾在 1887 年出版《资本论》第一卷普及版的卡尔·考茨基写道,《资本论》“本质上是一部历史著作”①。 20 世纪初的工人运动的领袖们有一个共识,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帝国主义”。而马克思的《资本论》被理解为对“竞争资本主义”,也就是帝国主义以前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分析。对马克思的研究必须在历史层面推进,并对资本主义的下一阶段——帝国主义——展开分析。希法亭(Hilferding)、卢森堡和列宁以不同方式承担了这一使命。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会经常听到经济学家们说,马克思的分析,如果不是完全无效的话,也至多是对 19 世纪有一定的效力。在 20 世纪,经济关系发生了深远变化,以至于无法再诉诸马克思的理论(因此,在大多数经济学院也不再能听到关于马克思的理论的任何东西)。这种“历史化”的解读方式,也是许多马克思《资本论》导读的典型的解读方式,至少是与马克思的自我理解相抵触的。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马克思这样阐述他的研究对象: 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间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第8页) 简评: 我们很早就听说过,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十九世纪工业革命的英国,现在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他试图找出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但遗憾的是,世界没有按照他老人家的设想发展。这里不得不说恩格斯有先见之明,他精辟地提出马克思的阐述的“历史化”解读方式,其实质是“无非是历史的研究方式,不过摆脱了历史的形式以及起扰乱作用的偶然性而已”。 时至今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要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这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意识形态淡化了,已没有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冷战阵营的对立了(守成国家与崛起中国家的对立不但仍然存在,而且还愈演愈烈,这里不讨论这个问题)。社会主义国家要发展经济,必然要借助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现代经济理论发端于发达国家,改革开放后政治精英和经济学家学习人家的市场经济并结合国情治理国家,现在已经习以为常。 今天的社会主义国家,“万恶”的资本随处可见,因为没有“资本”用于投资,谈何发展,这就是“国家资本主义”。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只见于象牙之塔和庙堂之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得用实证的经济学知识。 顺便提一下,本书作者来自马克思的故乡,长期执着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已是难能可贵了。对于马克思著作原版的文字的理解,一般来说总比远隔万里的中国人更清楚,更为透彻。对于长期以来将马克思主义神秘化、宗教化的我们来说,真是开卷有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