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程读后感摘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程读后感摘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程》是一本由李福岩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页数: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程》读后感(一):在物质的世界尽力思辨

似乎是第一次没有外力驱动下第一次读一本“教材”,还看得饶有兴趣,津津有味。其实对马哲并不陌生,毕竟从高中就开始接触,再到大学、考研、研究生,都是绕不开的学习内容。可在当时为何没发现其思想光辉、甚至还当作沉重的负担?我想,其一就是主动索取和被迫灌输的差异,就算是原本感兴趣的事物,一旦变成程式化甚至要死记硬背的被迫任务,探索的欲望定会少那么几分;另一就是需求问题,饿了自然会主动觅食来维生,但营养已过剩或吃撑后见到再美味的食物也会觉得索然无味甚至反胃。所以自读缘起就是自己在一段灰暗的时间里身心俱惫,好像再找不到前行的冲劲了,亟需充电。多方求解法,兜兜转转,选择从思想根治,选择了马(毛是下个小目标)。

历史唯物,辩证唯物 yyds, 马克思yyds.

世界是物质的,听多嚼烂的简单一句,却是一切的底层逻辑。一切离不开物质,一切为了物质,矛盾起于物质,其解决也依靠物质…这里的物质并非仅局限于或商品化或自给自足的物质生产生活资料,物质是精神意识之外的所有独立客观存在。清晰认识到这世界的本质,也算是向建立完整世界观迈出的关键一步吧~

在这物质世界的基础上,使用辩证法观察现象,解决矛盾才是良好结果的正解。联系与发展,对立与统一无不透露着这世界的根本规律:变化是唯一不变;不同角度,风景各异。再次提醒自己,好与不好,一切都是暂时,“不以物悲喜”的心境也许才是最佳解(当然太“佛”的话,生活的一些趣味也可能被佛无了);再说好与不好都是站位使然,不妨多多走动,领略成岭成峰的各自美丽与差异…

认识与实践,真理与价值,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 人类与社会…太多领域都给自己带来新的思考与启发,当然这才是知的第一小步,经典值得反复诵读,成长路上常读常新;更关键的是知与行的跨越,道理听得明白,一生也要过好。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程》读后感(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程》—— 社会结构与形态,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结构与社会形态

实践构成了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三大基本领域。

实践有三种相互区别与联系的基本类型: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精神文化的实践,它们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

在整个社会生活过程中,生产实践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过程。而且,静态地看,从社会生活三大基本领域出发,把三大社会关系对象化,就可以把社会结构分为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三大基本结构。

在人类的实践中,生产实践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阶级社会产生后,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使人类社会发展成为一部阶级斗争史。人类的先进精神文化也对社会发展有着推动作用。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社会的基本结构作出了经典的阐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狭义的社会的经济结构概念只包括生产关系,广义的社会的经济结构概念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现实联系,是人类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解决人类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能力。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实体性要素和非实体性要素两大类。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这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硬件”,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合称生产资料,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构成现实的生产力。

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包括政党、政权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关于政权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和规程等。因为社会的政治结构建立在社会的经济结构之上,所以马克思又把社会的政治结构称为政治的上层建筑。政治的上层建筑集中反映阶级的经济利益,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经济基础服务,因此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社会的文化结构是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等社会意识联结方式。与政治的上层建筑相对应,社会的文化结构又可称为思想观念的上层建筑,属于上层建筑中的“软件”。在阶级社会中,思想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具有意识形态性,所以,社会的文化结构又可称为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

社会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社会规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固有的联系,是自为的,不同于自然发展过程中机械、物理、化学、生物运动的自在形式。

“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个方面的总和,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构成。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个部分。观念上层建筑是指由政治法律思想、文学、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政治上层建筑是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形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指经济利益根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

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剥削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处于统治地位,通过占有被剥削者的剩余劳动,对被剥削者进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甚至使被剥削者过着极端贫困的非人生活。同时,剥削阶级为了维持和加强自己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还对被剥削者进行政治统治和思想控制。被剥削阶级只有进行反抗和斗争,才能改善自己的经济、政治地位。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被剥削阶级不得不起来进行反抗,从而形成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归结起来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三种基本形式。不管阶级斗争直接表现为怎样的具体形式,归根结底都是由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物质利益所引起的,都是直接或间接以某种物质利益为目的。因此,只要社会生产力没有高度发展,只要还存在私有制与阶级,就有阶级斗争。

人民群众与个人的历史作用

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体现为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根本对立。英雄史观片面夸大极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为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程》读后感(三):读马克思:主动学习的叫哲学,被动学习的是政治

20220401 14:00-20220415 16:50

开始读马克思主义哲学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程》是随便找的,写的不错,梳理的条理清晰。读到最后发现是本教材,一本马哲教材也能读的津津有味。是什么让作为大学生的我对马哲置若罔闻,又是什么让几年后的我将其奉为珍宝。

两年前读毛姆的《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他说想找到一本书,能解决一切疑问,然后据此去构建生活模式。是啊,当时我也在寻找这样的书。毛姆说,他找不到,于是决定自己写,然而写这样的一本书要花二十年时间准备,写完就不久人世,也就没用了。

也许,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呢?

《马哲原理教程》这本书写的全是理论,后续还应该再读一些实践性强的著作。目前感兴趣的有《反杜林论》、《艾思奇哲学》。《反杜林论》是恩格斯写的关于辩证唯物的书。《艾思奇哲学》是无意中发现的资源,终于找到这本书了。这是《毛传》里教员提到对他影响很深的一本,700多页,看目录就很好,很期待了。

以下是关于《马哲原理教程》一书的总结部分,共包括六部分: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实践唯物论、实践辩证法、实践认识论、社会结构与形态、社会发展规律。

首先是整体介绍,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哲学是什么,哲学的词源由“爱”和“智慧”组成,意为“爱智慧”。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的定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与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有阶级性与意识形态性。

哲学的两大基本问题:本体论、认识论。本体论问题指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本原、何者为第一性,两种不同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认识论问题指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知。根据两种不同回答可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两个关键概念:世界观、方法论。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世界观: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看法。方法论: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法的学说和理论。

围绕这两个关键概念,有两个哲学的派别论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在当代表现为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其中,世界观对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方法论对应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主张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彻底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史上所谓的二元论,即精神与物质是两个平行的本原,最终倒向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思维方式。首先应说明,形而上学有多种不同含义。在这里形而上学指的是黑格尔赋予的新的现代含义,即与辩证法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的其他含义有: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之后的学问--“第一哲学”,即研究经验对象以外的理论,包括研究事物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的原因,与中国古代哲学“形而上者谓之道”的含义相当,在魏晋时期被称为“玄学”。从13世纪起,西方形而上学指研究超经验的东西(神、灵魂、意志自由)。

一般说来,17~18世纪的西方哲学叫近代西方哲学,19世纪中叶的西方哲学叫现代西方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现代西方哲学在思想倾向上被学者们分为两股对立的思想: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一些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哲学的思辨无用而渺小,唯有精确的实证科学才是有用而伟大的,也只有运用类似研究自然科学技术的实证科学的方法于哲学,才能使哲学变成科学的哲学。主要派别:以詹姆士和杜威为代表的美国实用主义,以罗素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人本主义(也称人文主义):其含义有四:一是指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与文学运动,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二是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中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三是指以人的本质、价值、地位等为重心的哲学思潮,存在主义、生命哲学和哲学人类学等是人本主义思潮的代表;四是指以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为代表的非理性主义与位移主义,宣扬悲观主义、虚无主义与超人哲学。

现时代的西方哲学流派:实证主义、非理性主义和唯意志主义、新康德主义、马赫主义、新黑格尔主义、实用主义、实在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人类学、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解释学、科学哲学、宗教哲学、后现代主义等。

然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实践唯物论、实践辩证法、实践认识论、社会结构与形态、社会发展规律。

实践唯物论:物质和意识的联系: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意识在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能动作用。

实践辩证法:实践辩证法两个总特征是联系与发展。辩证法: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立,是一种孤立、静止、片面、非矛盾观的思维方式。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对此,唯物辩证法做了肯定的回答,认为矛盾的联系是世界上最普遍、最重要的联系;形而上学做了否定的回答,只能孤立、静止、非矛盾地看世界。

联系与发展的三大基本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是量变与质变的变化关系,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即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客观地、普遍地存在相互排斥与吸引、相互区别与联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内在源泉就在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规律解释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是指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每一个具体事物发展在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

实践认识论:认识论中存在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即“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反映论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先验论(唯心主义先验论)路线。

列宁说:“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无止境的接近。自然界在人的思想中的反映,要理解为不是‘僵死的’,不是‘抽象的’,不是没有运动的,不是没有矛盾的,而是处在运动的永恒过程中,处在矛盾的发生和解决的永恒过程中。”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本身并不是目的,人们认识世界的真正目的是改造世界。功利之学→为学而学→学以致用的学习境界提升过程,是从小我狭隘的功利学习境界走向大我最高学习境界的过程。

认识的辩证过程: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认识过程的反复性与无限性,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协同作用。只有理性认识—唯理论,只有感性认识—经验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对复杂事物的认识不少一次完成的,需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和循环。认识过程的无限性:对事物的认识存在一个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过程,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非理性因素:狭义:知情意中的情、意,即情感和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习惯、本能等。广义:不含逻辑思维概念的主体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猜测、顿悟、直觉、灵感等。

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立足于概念的辩证本性而展开的思维,它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假说和理论体系演化等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深刻反映客观世界和人类实践活动的内在本质。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以及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要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防止和反对否认实践标准的唯心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又要看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防止和反对把被某一个具体实践证实的认识绝对化的教条主义和独断论错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社会结构:实践有三种相互区别与联系的基本类型: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精神文化的实践,这对应三大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的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社会的文化结构是指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等社会意识联结方式。经济是基础,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形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指经济利益根本冲突的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

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即现实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思维属性。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生物学特性。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社会关系属性。人的思维属性是指人是能思维、有意识活动、有精神需要的生命存在。

人的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内在于人的生存与发展中的自由与必然的矛盾,使人的自由发展问题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重要哲学问题。人们的自由也是具体的、历史的、有条件的,不存在超越实践能力与实践发展水平的绝对的自由。随着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的不断发展,人的自由也不断扩大。人的充分发展是指人的体力、智力、德行、个性、交往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得到最高程度的发展,都得到相互协调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才能和能力协调发展,并在这种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凸显其特长、风格和个性。全面发展是把人的自由发展、充分发展包含在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成为“完整的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程》读后感(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程》——实践唯物论、实践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

物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世界之所以千姿百态,具有丰富多样的、生动的形式,正是因为运动是其内在的根本属性,由此形成了世界的变化、发展和多样性。所谓绝对运动,是指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所谓相对静止,是指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有条件的。生活中人们常说“还那么年轻”“还那么漂亮”等,这是说人的相对静止状态;而实际上,从运动的绝对性方面说,应该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意识

意识的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是辩证统一的,夸大、割裂二者的统一会犯唯心主义、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若夸大、只承认意识的主观性、主观形式,否认意识的客观内容,会走向唯心主义;若夸大、只承认意识的客观性、客观内容,否认意识的主观形式,则会走向庸俗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同时意识在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类意识所特有的在实践中积极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其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与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对象时,总是基于实践的需要,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持有一定的目的。人的活动中预定的蓝图、目标、活动方式和步骤等,都体现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其二,意识活动在认识世界过程中具有能动的创造性,使物质变精神。意识对世界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过程。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由感性认识能动地上升到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形成某种精神成果。其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使精神变物质。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人们从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以这些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在自然界打下人类“意志的印记”。其四,意识活动对人身体生理机能具有能动的调控作用。科学证明了意识对于人体生理和病理活动的影响和制约。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运用自己的“知”“情”“意”等去认识自我、体验生活、磨炼自己,并在自我意识的指导下,不断强健自己的体魄,调整自己的心理,培养自己的能力,塑造自己的品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向着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逐步迈进。

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度的,而是要受到客观规律和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其一,社会实践是意识能动作用实现的根本途径。人的意识是一种精神力量,若要将其变为现实的物质力量,就不能只停留在意识本身的范围内兜圈子,而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来实现。其二,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借助于有利的客观条件和物质手段,来认识与改造世界。其三,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必须正确处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所谓规律,是指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要想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在实践活动中达到预想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实现二者的辩证统一。

人的实践与物质世界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正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人们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又反过来制约和规定人的本质。

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包括三个基本环节:

1.确立实践目的及方案这是构建实践观念的过程。实践目的的提出,意味着人不仅对自身的需要,而且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都要有一定的认识,是主体把自身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

2.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手段作用于客体这是主体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实践目的及方案的提出,尽管体现了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统一,但其本身仍然是观念形态的东西。为了实现主体的目的,就要借助一定的手段将方案付诸实施。实践的过程也就是目的通过手段而实现自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内在包含着双重否定:一是主体实际地否定了作为目的前提的客体现成的客观性,二是主体实际地否定了目的本身单纯的主观性。

3.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实践目的及方案,从而对实践活动本身进行反馈调节一个相对独立的实践活动结束之后,便产生了客观的实践结果,但实践过程并未到此结束。人们为了认识实践结果及其意义,并通过它反思实践目的和实践过程,总结实践活动的得失以规划进一步的实践,就需要对实践结果进行认识和评价。

一般来说,可以从实践效果的正负和大小、实践效能的优劣和实践效率的高低三个方面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价。通过实践评价,人们获得了对于实践目的、实践过程的再认识,并以这种再认识来检查、审视原有的实践目的、实践方案、实践手段等,从而调整、修正实践活动的运行。这就是实践过程的反馈调节机制,

辩证法是哲学思维的根本方法。以实践观为基础和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法是合理形态的辩证法。

实践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联系与发展。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事物的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作用的关系。发展,是事物前进、上升性的特殊运动变化,即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思维方式,是孤立、静止、片面、非矛盾观世界的思维方式。

客观辩证法,是客观事物、客观存在联系与发展的辩证法,是与人的思维运动相区别的自然与社会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客观辩证法是建立在人类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包括自然辩证法与社会辩证法。

主观辩证法,亦称思维辩证法、概念运动的辩证法,即关于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二者的关系在本质上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实践辩证法、客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是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唯物的、历史的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其对立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与形而上学孤立片面的观点相对立。唯物辩证法以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以孤立片面的观点看世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其二,唯物辩证法发展变化的观点与形而上学静止的观点相对立。其三,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与形而上学非矛盾的观点相对立。唯物辩证法以矛盾普遍性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事物的内在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形而上学以非矛盾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来自外部力量。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对此,唯物辩证法做了肯定的回答,认为矛盾的联系是世界上最普遍、最重要的联系;形而上学做了否定的回答,只能孤立、静止、非矛盾地看世界。

发展过程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辩证法坚持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过程论认为,每一个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一个具体的运动过程;每一个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每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从属于一个更大的过程,是更大的过程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或一个部分。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现象与本质、可能性与现实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了。”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辩证法有三大基本规律,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物质世界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本质。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否定之否定规律解释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质量互变规律

质:质是指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属性是一个事物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质,是事物内在规定性的外在表现。量:事物除了具有质的规定性,还有量的规定性。质的规定性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分开来,量的规定性进一步把同质的事物区分开来。例如,人在道德品质上可以有善恶的分别,人在善恶程度上又有量的分别。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及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非有机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量变是指事物量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质变是指事物质的规定性的变化,即事物从一种质态到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其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其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其三,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事物的发展先从量变开始,导致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从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

对立统一规律

列宁曾讲过,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其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内在源泉就在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其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质量互变规律所揭示的量变与质变的相互关系,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辩证否定观,联系与发展的五个基本环节所揭示的相互关系,无一不是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其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毛指出:“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矛盾是指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客观地、普遍地存在相互排斥与吸引、相互区别与联系的对立统一关系。

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指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每一个具体事物发展在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