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人文主义地理学》读后感1000字

《人文主义地理学》读后感1000字

《人文主义地理学》是一本由[美] 段义孚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文主义地理学》读后感(一):思考的快乐

接触即被感动 主义与科学的内在需求 体现在个人的思考深度与广度 以段先生的思考方式来建立一个新的多维空间模型的话 个体感觉到了人类出现的偶然性 所谓的社会 自然 哲学 艺术 宗教等等 都有着它的固然局限性 如何确定必然 无从而论 只是因为存在而合理罢了 因为发现而感知 因感知而描述 因描述而美好 事实真是这样的吗?可能吧

真实与合理 并不是完全重合的 个体知道 也欣然享受着这个模型带给思考的快乐 发现式的描述 提升了个体对于 空间与时间的认知 但还是自卑于个体的狭隘 可能这就是人类的认知局限

段先生给个体提供了可能性和选择性 让我无比钦佩 单存的享受思考带来的快乐吧 无关 山川湖海 无关 性情义值 无关 自哲艺宗 可能这就是人类与其它的真正关系

《人文主义地理学》读后感(二):《人文主义地理学:对于意义的个体追寻》书评

写于2022年9月

从地域的视角看待世界,思考哲学命题,这是这本书吸引我的点。身为华裔人文地理学家,这本书提供的观点,是将物理地点作为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整合入社科导向的哲学思辨之中。人之为人,首先是地球的,是一个国家的,是某一个地区的,一个城市的,因而隶属于某一种文化,某一种思维方式,以及个人的各种生活习惯一并归入其中。

作者的孩提和学生时代在国内多个城市旅居求学,继而在英国和美国大学求学,身兼文学硕士和地理学博士,能够从地理上看人类,发展出一种整合的世界观,以及游走在东西方宗教中而兼收并蓄的宽宏和博学。

这本书从自己的幼年辗转多地的经历开始谈起,新颖地从感官的层面讲述了人类是如何认识自己的身体,心灵和外界的,并从中总结得出的人生经验和技巧,例如对因纽特人在全书中的多次引述。他们的饮食习惯,他们对色彩的匮乏性认知,对雪的细致化分类,饮食习惯的与众不同等等。

弱点和罪恶,以及最后对东西方宗教的对比,很多观点已经在他处有所了解。但全书语言通俗自然,没有学究气和说教感,好似平易近人,博学多才的老爷爷在讲一个个小故事,听起来好似平淡无奇,其实已经隐含了他毕生的观察思考,以及整合,而不是通过割裂分析带来的智慧之光。

作为人文主义地理学之父,他在今年8月已经离世,他留给世人的,是这种带着温情的地理学,给大地上的岩石赋予了人情味,也给人性打上了地理学的烙印。这让我们提醒自己,任何时候,总能找到一个新的出口,给同一样东西,赋予一种不同于陈词滥调的解释,而我们也就因此少了一份偏狭。

听完全书,心里升起来很老掉牙的一句话:如果你去旅行并想真正了解那个地方,就去菜市场转转吧,它摆满了那个地方的几乎所有秘密。

《人文主义地理学》读后感(三):让我们超越

简记便从最有感触的几句话开始:

有意谈及诸如”美丽、爱情以及真理相关的事物”,段义孚说到:

读罢之所以心有戚戚焉,实在因为段先生的写作太平素了,并不炫耀语言、也不炫耀知识,而且敢用这些在学科范式中一般都极力避免的宏大而又日常的词汇。这种大家小作的写法,不仅在这部具有个人回顾性质(包括人生包括学术重点)的书中如此体现,在哪怕他个人声称的最后一步学术类书籍《逃避主义》中也仍然如此。

这么写作,根子上是段义孚对学问的认识,也便是他的人文主义地理学的重点。这种人文主义是贯穿古今中西的、是对各种知识系统兼容并蓄的——再一次,这又是很大的词汇,但是像段义孚学习,这是引领我们到更高存在的、隐形的形容词。他没有故弄玄虚玩弄词汇,他用朴实、美好的词汇,表达人类普世性的存在、情感与精神性。就像他做学问的目标一样。

如今学科化严重的各类子学科,沉浸于专家式的内部黑话,实在是丧失了勾连历史、跨越族群的人文主义式的精神。看段义孚不畏范式地使用“美丽、爱情、真理”、并考虑普遍性和超越性的人类宏大议题,实在感到鼓舞。当然,段义孚能这么写作,也基于他的博览群书和人生见识,所以并不是很容易复制的。但他的写作鞭策我们,要成为广博知识尽能内化、为我所用的智慧之人,而不是掉书袋、尽说黑话以显区别的学科中人。

我仍然记了很多重点,届时翻书就好。除了个人史的部分,还是最喜欢他对于宗教和人文主义的探讨。对于他基督教和佛教共性与矛盾的认识,同样心有戚戚。不过他的切入点当然个人,比如强调基督教思想推他至“幻想的境界”,非我此时能理解。但是对于宗教,他秉持的开放的人文精神,让人感佩——而这样的开放博大,也当然出现在他对山川地理、个人与族群、精神性与感受性等看似对立的宏观思考中。

人文主义不是一个话语,挂在嘴边并无太大意义。它是一种治学态度和行为方式,是漫长人生的追求。以此自勉。

《人文主义地理学》读后感(四):阅读笔记二则

1 “若不得不强硬地保存文化,那它很难有活力,在此文化中的人也相当惨遭禁锢。” “文化不是一些保守者中眼中脆弱的花朵,相反它有很深的根基…在世界舞台上取得的成功给予了这些科学家极大的自信,这使得他们对养育自己的文章根基更加自豪。 两段话都有道理。但如何衡量哪种文化是该保留的,哪种是不该强留的这可并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第一种他没有举倒子。 什么是死文化?违背人性,违背文明进步的肯定是。裹小脚,寡妇不能改嫁,这都是糟粕,死文化; 己经失去了实际功能,但一定文化意义的,要适当保留:天坛祭天、鼓楼击鼓,只在春节、元旦保留,起到对文化传统的纪念; 那么,既失去了实际功能,也失去了文化意义的,似乎也是死文化和濒死文化。满语,某些方言…但是,如果这个濒死的文化能恢复,它就是有意义的,因为无论语言还是工艺,只要有足够多人愿意学和恢复,就是有足够多的人对它有足够的情感,这就是意义。 一种文化,不违背文明进步,能激发、凝聚人的美好的情感、能唤起对传统的怀念的,就是要保留要珍惜的。 2 “在任何充满活力的社会风俗中,很可能存在特定的有助于人的(不同于某一特殊共同体)自我感知的信仰、行为、艺术作品、道德标准,它们理所当然属于世界文化。为什么不能将更多注意力放到它身上,而是充斥更多旅游景区和民族文化节日的奇异与低俗之物之上呢?” 言之有理,但说来话长。“民族文化节日的奇异与低俗”,没错,是个普遍的现象,全社会都没思想,对主体民族都如此,何况对边地少数民族呢? 作者的那段话,应该是说从更深的文化的角度看待民俗中有积极意义的东西,而不应津津乐道表面文章。 去大理喜洲时,了解到白族民国时的喜洲富商没有暴发户出身,几乎都是家学深厚的大户人家出身。因为白族重视科举,但对科举考不中的人也不轻视,而是鼓励他们经商(和他们守着茶马古道有关),这些富商发迹后对家乡做了很多投资,尤为重视文化。这不比“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中原汉族文化好得多吗? 一些回族作家在写回族时,有点爱用几个概念,“举意”“口唤”,形式而神不似。《穆斯林的葬礼》更是,形式上做足了文章,却没有得到牛街回族的太多认可,我也认为,它缺少对回族大众积极精神的捕捉。这个积极的精神是什么?我以为,(东部地区)就是一种在市井荣枯中不贪不妒、不盗不娼的安分克己,在艰难的世事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坚韧不拨。这精神不仅是对回族自己有益,也有益于其它民族。它是“核”、是“题眼”。对这些东西的真正捕捉,要比对“民俗”的捕捉更深刻。 作者的这个观点很给人启发。启发我们要学会深度思考,学会从其他民族的民俗中捕捉对我们所有人有益的“积极精神”。 “为何我的眼中含满泪水,只因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就是说,最好得知道你爱的是啥,是不是对别人也有益]。

《人文主义地理学》读后感(五):言词与比喻

“…言词能明确地把人及非人的环境因素联系在一起,不同的词有不同的隐喻作用,但在所有的语言中将人与非人的环境联系起来的词汇是普遍的。当这些词也被说出唱出时,我们与环境的情感联系会加深。” 比喻真是一种常见又可爱的修辞。喻体可以美好也可以丑陋,这时候要的是贴切。这是我第一次明确看到对比喻作用的阐述,感到十分喜悦。 陈丹燕对比喻的修辞运用得炉火纯青。本体难懂抽象时,喻体就要生动,具体。写王家妹妹的孤傲:像一滴油融入水里,打得再碎,也不能融于水;写北极的白云:好像儿童深长无忧的睡眠。 当本体很寻常时,喻体又变得抽象而微妙。她写北极,“天地大静,像青春流逝过的岁月。”写水和冰,“让人想起自己的童年和中年,童年时世界纯洁而尖锐的理想总是在岁月中渐渐融化了,变成了倒映着理想的静默的水。” 语言、比喻是多么神奇。遥远和切近的,平庸的和脱俗的,具体和抽象的,都可以找到联系,都可以找到它们相同的质素。多么令人愉悦,让人相信,世上有一桩好事,就一定会有另一桩好事;有一个好人,就会有另一个好人;有一桩心事,就会有能读懂这心事的人。 作家的笔,是写不秃的。

“言词发挥隐喻的作用。为什么直白的名称不足以表达呢?为什么言词不能只有字面意义呢?因为我们是人类。我们需要感知周围的事物,感知的方法之一便是使用隐喻性言词…当我们把地貌特征与我们的骨骼联系在起时,就是将其拟人化了,这时它们变得容易理解和熟悉起来,所以,我们会说,山’脊’,河’口’…我们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理解复杂而难以形容的现象。隐喻以简单却含蓄的意象解决了这个问题:神是强大的保垒,生活是一条长河…” 看到这里,心里一阵惊喜。段义孚先生把言词的比喻、隐喻说得多明白!人类感知世界时,是从自己的感官和主观经验出发,所以,用自己熟悉的感觉和概念隐喻;复杂而难以形容的,用简单含蓄的意想解决… 言词是我们日常使用、司空见惯的,可我们很少去思考它与我们人类的关系,人类的思想情感与言词之间其实是非常密切的。 即便是名词,地名(包括译文),看似没有意义,其实也包含了使用这个语言的世世代代的人民的情感:姑苏,水乡的温柔和委婉;雅尔塔:安静又古老;湄公河:《诗经》里有“在水之湄”,“湄”水草交织繁茂的地方,“眉”“媚”“湄”都有柔软、弯由的联想,东南亚的风光有热带的旖旎,东南亚的女子,都有妩媚的特点;“湄”的音节也不响亮,是热带平原上的大河的特点:安静,深沉、舒缓。 言词里面,即使是名词也都是有生命的,凝聚了使用它的世世代代的人民的感情、夙愿、亲昵,也包含了美好的情操。 为什么人对自己的故乡、祖国充满感情,为什么我们在看古老的文明展览的时候,常常感动。我想,都是因为常常能感受太多有名无名生命的情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