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文化失忆》的读后感大全

《文化失忆》的读后感大全

《文化失忆》是一本由[澳] 克莱夫·詹姆斯著作,理想国丨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816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2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化失忆》读后感(一):.

《文化失忆》这一本书的丰厚程度,令我这个读书少的人叹为观止。正如作者所说,二十世纪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有太多耀眼的星,最后他们变成了大火中升起的黑烟,而我们需要记住他们,和他们有关的一切。本书著成花费二十年,这我非常相信,里面涉及的人物之多,知识面之广,若不是对每一个人物都有着透彻的了解,是断然写不出这些行云流水的历史的。

对我来说,这是一本参考书,里面有很多我不认识的人物,音乐、历史、哲学、文学等等,不一而足。此本书里提到的优秀著作数不胜数,也是一本扩展书单的好书。整本书的翻译由三位译者完成,也是,毕竟是厚达七百多页的巨著。译者文采斐然,成语信手拈来,刚打开书的我被惊到目瞪口呆,同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因为对我来说,看这本书不仅意味着了解一些人物生平,里面作者提炼出的思想,那些凝练的语句,在译者的笔下变成优美而耐人寻味的中国文字,真的是开阔眼界的好书。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觉得这本书是堆砌知识点,炫耀作者的博识,但对于我这种读书小白来说,现阶段接触到这样的书,是不可多得的体验。它之后可能会影响我读书、我看历史的角度,但是这种浸透之后留下的,才是我真正的获得的知识吧。

不论如何,是一本可以常翻常新的书,就像克莱夫·詹姆斯自己在书里说读普鲁斯特一样。希望我以后的知识面也可以广博到这种程度。

《文化失忆》读后感(二):高度个人化的阅读体验,如同这本高度个人化的书

* 这是一本大部头、讲述了近百年的西方思想文化历史界的重要人物简史和评价,整体上呈现了作者的个性特征,有的人物甚至基本由评价组成,高度主观。

* 它没有对历史人物的客观事实的介绍,面向的是接受过西方系统人文通识教育的精英们。作者所描述的是以一根一整套的西方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并且是在高度个人化理解的视角下,去衡量每一个人物。而且带着一种强烈的犹太pro 倾向,在评价二战历史中的德国人物时尤为明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其评价的二战时期的日本人物——批评委婉得多,甚至感受不到。

* 读起来的感受可以说:做为睡前读物可以看一看,睡前看两三个人物,心会从浮躁中安静下来,从当下世界的困扰烦恼转移到一位博学者在书房里苦心孤诣、悉心揣摩写来的一个个对历史中闪光人物的点评,又因为文字晦涩、人物陌生,也有助眠的功效。但在平时去读,个人感受是蛮痛苦,里面的人物一半都不认识,书没看过,电影没看过,背景故事不知道,蛮考验读者的阅历和知识水平的。

* 这本书是一家小众书店阿克梅书店的盲盒活动送的,拿到这本书并读完这本书是惊喜并满足的,虽然一时看不懂,但总会看懂的;就算没看懂,阅读时的心流体验是最珍贵的。

* 店家还附赠了曼德尔施塔姆的一句诗:黄金在天上舞蹈,命令我歌唱,我想用于评价阅读这本书的体验最好不过。

《文化失忆》读后感(三):一个文明人对未开化时代的看法——浅谈克莱夫-詹姆斯的《文化失忆》

《文化失忆》一书收录了克莱夫-詹姆斯在40年的时间里写的100多篇文章。大部分文章都是关于20世纪的德国、奥地利和法国的文化人物,但其中也有一些是关于俄罗斯人、亚洲人和拉丁美洲人的研究。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文章是关于二战期间居住在维也纳咖啡馆的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的。在当时,许多犹太血统的知识分子因为自己的身份而不能进入大学,应对这样的情况,他们便把咖啡馆变成了自己的大学。书中有一篇特别好的文章是关于埃贡·弗里德尔的,他不仅是一名卡巴莱歌舞明星,而且还在业余时间抽出时间写了一部欧洲文化史。当纳粹来敲门时,他从公寓的窗户跳了出去,但同时,作为一个认真的人道主义者,他还不忘对下面街道上的人大声警告。

可以说,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某种形式上的人物素描,但同时也包含了作者宝贵的文化见解,有些来自于他所关注的个体,有些则来自于他高度文明化的大脑,毕竟,此君什么都读过,如果有机会,我很想有机会仔细阅读他的书单。事实上,这本书让我重新建立起”什么是文明“的思考——我认为它来源于DNA里面某些基本的人类尊严,极端历史条件下的人道行为,和一些基本的人类品质,比如说同理认知,当然了,这可能并不是最基本的。不管怎样,这是一本光是翻上几页就能让你产生“自己离文明更近了”的书。

纵观全书不难看出,克莱夫-詹姆斯在政治立场上属于一个中间偏左的人,但他也是一个对任何一种简而化之的笼统理论毫无耐心的人。他到过很多地方,相信在经验中学习的价值。一辈子的记者生涯让他总是更喜欢实事求是,调查检验的价值,而不是理论的那充满诱惑的力量,因为在他看来,理论只是诱使人们远离理智。我想,这也是他喜欢维也纳的犹太人世故特质的原因之一,他们从未生活在大学的舒适圈内,事实上他们也不能,但仍然去接触生活的现实和日常的焦虑,并以每个人都能理解的方式说话。他不喜欢沃尔特 · 本杰明和让 · 保罗·萨特那样的人,同样,他也没有对毕加索和博尔赫斯这样的艺术家说好话,因为在他看来,这些艺术家似乎从来没有对发生在他们工作室/图书馆外的政治暴行感到焦虑或困扰。

这本书的每一篇文章都像是一场对人类的清算。一些好人从被世人的遗忘中拯救出来,一些坏人则被踢向那无尽的湮没中,我想这就是我想从一本高度文明化的20世纪文化知识概要或是惊悚小说中希望获取的东西。

《文化失忆》读后感(四):文化记忆

这本书就是记忆那些上世纪或者再往前的人文主义者,作家、音乐家、评伦家、演员、导演等等,其中我大概90%以上都不认识,这也是我中途断读的一个原因。当然也有些观点会引起我的共鸣和哲思。比如戈洛曼对于历史宿命论的否定,“人类历史更多的是偶然、任意、无理性的!”而我之前是个坚定的历史宿命论者,因为历史既然已经发生,它肯定就是宿命的。而“戈洛曼不断提醒我们将德国发生的悲剧视为不可避免这一观点的危害性”。那些“乐观主义、过度自信、后见之明的思维恶习与心理癖好会凌驾于历史之上,将历史变成为自我服务的漫画”。戈洛曼还提到一条原则,“如果你不想承认某个历史事件的重要性,最确定的办法莫过于放弃追溯其缘起的任务,因为缘起越久远,该事件就越像是无可避免的命运。而在形势发展的长链中,任何事情都可能会不同。”严肃对待历史,严肃相信历史本可能是别的样子。

比如蒙塔莱,“真正的文化是当一个人忘记他所学的一切的时候依然保留的东西。”作者詹姆斯也说到,重读《了不起的盖茨比》,《包法利夫人》几遍还是“忘记了那么多内容,所记得的寥寥无几,还能称之为全面吸收吗?可能称之为习惯更合适。也许我们的习惯就是让好东西通过我们的大脑,东西越好,就越容易习惯。”,“没有忘记的能力,我们就无法回到我们所爱的事物,享受那种熟悉的最高境界的快乐,宛若新生。”之前我曾有过这种困扰,之前读的书那谁谁发生了什么怎么又忘了。其实写影评书评就是作为应对这种困扰的一种解决办法。读到这里,担子一下子松了。当然蒙塔莱也说了,“依然保留的东西的前提是浸透式的吸收和深刻的渗入”,而不是简单翻完一本书就心安理得。这其实有点像我对爱情的理解,当你身处其中过久,你会忘了这种相处的习惯,当我意识到这点时,我会回望那些心动的时刻,再回到我所爱的,“享受那种熟悉的最高境界的快乐,宛若新生”。我想那些心动的时刻应该就是我读爱情这本书时“浸透式吸收和深刻渗入”保留下来的。

比如孟德斯鸠,“茨威格曾说过,蒙田读史不是为了博学,而是为了看别人如何处理世事,并以此为鉴。通过评估历史上杰出人物的行为,我们为自己找到了衡量依据。然而我们首先对自我的评估,是我们不太可能仅凭自己就达到如此伟大的客观性:我们需要通往人类灵魂的向导,而孟德斯鸠是其中最难超越的,因为他可以克制自己不进行道德判断直到最后一刻,同时并不放弃道德判断。”这段有种让我扑向孟德斯鸠著作的冲动。之前也是读了些许史籍,了解历史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学会前人处事的方式,读明史我会设想身居张居正的乱局时,自己如何处理万历与朝廷的繁乱关系。读清史时学习曾国藩的运营人才的能力。学习那些历史人物处于困境时,如何自处以及如何摆脱困境,他们都是我人生的向导。

这本书里书外的历史人物都值得铭记,他们塑造了历史,有人树立了前车之鉴,有人留下了丰功伟绩。而作为后来人,应引以为鉴且有所突破。

最后讲下读这本书的过程,本来是打算年前读完,春节再读一遍《educated》英文版,结果读到现在。读这本书的感受有点像我最近的经历,焦躁不安、断断续续、浑浑噩噩、提不起神,到今天终于读完。或许那个时刻真的来了,如你一样地试着翻开下一本书了,希望下一本书还是那么精彩绝伦!

《文化失忆》读后感(五):美的意趣

美的意趣,是读《文化失忆》的直接感受。

《文化失忆》集作者四十年阅读之大成,涵盖对百名大家之评论,堪称海量,又不乏个人的真知灼见,阅读的过程,直接就是一次美的享受。

作者具有相当的审美能力。

一般的,对上百名人物及其作品、成就甚至思想予以评价,只能泛泛而谈,点到为止。可是作者通过挖掘,给每个人以或长或短的精准刻画或者描摹,足见其知识储备之丰富,乃至于无与伦比的审美能力。

作者说,在人类知识的某处,人文主义仍然在向我们召唤,那毕竟是证明人类应该拥有智慧的最好理由。用这句话来形容作者,我认为再恰当不过了。作者就是拥有智慧的人,他让他评论过的每一位拥有意义,既是智慧的表现,更是审美能力的彰显。

把对百名人物的评论,有机的组合成一本书,形“散”而神不散,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具有特别的让人意想不到的意义,说到底就是一种美的创造。

更让人意外的是,作者给予每一个人物以鲜明的形象和意义,这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作者还说,我不得不反复强化一个我在写作中始终保持的信念:统一性来自于风格。其风格就是:用写诗的方式写散文。正是如此,《文化失忆》始终流淌出美感来。

作者很有思想和见地。

作者说,科技不仅给了我们一个持久的当下,还为这个当下配备了永恒的家当。在资本和科技不可一世的当下,“但凡有心,我们甚至可以品味异国语言的风味:另一个网页上就有译文,轻轻一触即可呈现。我们可以足不出户便能成为世界公民。如果这样的描述过于静态,也可以说,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地旅游”,或许,“干一份实际的工作,挣一份体面的工资,把闲暇时间花在提高自己的审美品味上,这是多么值得渴望羡慕的生活啊。可以欣赏的东西太多了,全都唾手可得。我们似乎真的可以去看、去听、去读一切重要的作品。”可以说,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处于最好的时代。可是,事实又是怎样呢?看看微信和抖音就能一目了然。

作者的《文化失忆》给我们提了个醒,我们不应该沉迷于当下的歌舞升平,我们应该为便利的当下和我们的人生赋予更多的意义,或许,这就是《文化失忆》的期待。

《文化失忆》应当当做审美作品反复阅读。

读过《文化失忆》,才真正知道自己阅读的有限。书中的大多数人物及其作品,都是陌生的。作为读过几百本书的读者,常常自喜。看看作者的阅读,用相形见绌来形容自己都感觉到不好意思。且不说理解力,单就知识量就有九牛和一毛之别。尤其是作者的审美能力,更是叹为观止。

作者说,真正的冒险在于我们如何自娱自乐。不过娱乐一旦有了目的,也就失去了冒险感。娱乐只有以其自身为目的才是冒险。换言之,娱乐也不能是实用主义的。所谓人文主义,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学问是为了学问本身的增进,而不是其他目的。

在《文化失忆》这儿,最能找到阅读的意义,有了意义,就离美不远了。这是我这次阅读的最大收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