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夏目漱石浮世与病榻》经典读后感有感

《夏目漱石浮世与病榻》经典读后感有感

《夏目漱石浮世与病榻》是一本由[日] 夏目漱石著作,一頁folio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夏目漱石浮世与病榻》读后感(一):永恒的旋律

简直无法用我浅薄的语言来表达对这本书的喜爱。病榻之间的对生死的体悟和种种纤敏人情与琐事的描绘,有时会有种阅读史铁生作品的感觉。两位都是我非常喜爱的作家,毕竟我对这种描写人间小事的感悟与随笔记录完全没有抵抗力。

短短的小说篇章也写得很精妙,尤其喜欢《声音》那一篇,非常短的文字,却勾勒出丰儿怀念故乡和母亲的心境。关于场景的回忆也许会逐渐淡薄、出现错谬,只有声音能经久不衰地唤醒沉睡的记忆。像偶尔在咖啡厅听见一支熟悉的歌曲,彼时彼刻,人与物都已经大相径庭,宛如昔日良人感悟物是人非的忧郁,却在那熟悉的旋律之间,蓦然回忆起仿佛早已消逝在脑海深处的时光。那些青葱的岁月,恍然流逝的年少时光,也许是和父母坐在沙发前听见的电视机的背景音乐,也许是校园中放课铃借用的经典曲目,也许是某次登台表演,老师在幕后弹奏的不知名的钢琴曲,也许是遇见一生知己或红颜时,街边响起的鸣奏声。声音是心灵的印刻,比眼睛的记忆更为深刻,更为详实。如果有一天,我在远离熟识之人的地方,听见魂萦梦牵的某种乡音,某段哼曲,也许也会像主人公一样怅惘若失,甚至落下泪来。

写了这么多也只是对《声音》一篇的感想,而这只是全书中一章再短小不过的“小小说”。《蛇》《猫之墓》《纪元节》《心》等等都是我反复翻阅的篇章,《心》有一种在读《梦十夜》的续补录的错觉,像是幽然的梦境,女子引着梦中人向漫长无垠的道路一直走去,仿佛没有尽头,又仿佛每个转角、每个瞬间都是尽头。

《往事漫忆》和《永日小品》系列相比,就是完全的纪实文学了。看到夏目漱石在重病中仍能写作如此清嘉安然的文字,顿时出现油然而生的感动。还有那些留在末尾的诗句,细细阅读后,有时会联想弘一法师仿佛领悟天地的宏大,有时又是平淡的怀忆,透露着不留痕迹的哀婉与感思。名家孱弱的身体和稀缺的健康,究竟是上天对天赋异禀之人的惩戒,还是缪思毫无恶意、心怀澄澈的馈赠呢?

《夏目漱石浮世与病榻》读后感(二):那些年我与三位日本文豪的交集(中):夏目漱石篇

(以下故事纯属虚构,为本人读过《文豪手帖》后所杜撰,聊作读后戏作,请勿轻信。)

那些年我与三位日本文豪的交集(上):永井荷风篇

那些年我与三位日本文豪的交集(下):芥川龙之介篇

长与胃肠医院开在明治二十九年,口碑不错,本院设在麹町区。

我来到的时候,夏目先生正躺在白色的病床上读书,是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多元的宇宙》。走廊过道两旁堆满了社会各界送来的慰问花草,花香满溢飘进了病房。

“你知道吗?那时候为了将虚弱的我从修善寺运回东京,他们做了一个像小棺材的装置,裹上白布将我放在里面,脸上还被盖上挡雨的油布,从居住的二楼抬到楼下,再送上马车。这一路我感觉自己像是被送葬的尸体。”

他摘下眼镜,微笑着说起发病后的经历,丝毫看不见濒死对他的打击。

不过,听夫人说,先生最危险的时候吐了几大盆鲜血,意识一度陷入昏迷,大家甚至以为他将要离去,幸好最后撑过来了。现在见他双目依然充满神采,只是血色的确比以前差了不少。

以前我还觉得夏目先生跟中国的文豪鲁迅先生有点相像,但眼前的先生消瘦了许多,头发也白了不少,就没那么像了。说起来,鲁迅先生也翻译过几篇夏目先生的散文,彼此算是有点缘分。

与鲁迅先生有点相似的夏目漱石

“先生受累了。”我安慰道。

“我在病中想了很多,想家里的孩子,想社会,想艺术,想画、食物、花草,甚至自己的胡子。”他喘了一口气,“后来还想到陀思妥耶夫斯基,他也是在地狱门口走过一趟的人,只不过我是生病,他是在刑场上逃过一劫。那种对死亡的恐惧,对生存的狂喜,我虽有所相似,但与他相比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没有经历过像那样的生死之间,是写不出他那样的作品的。”

与先生谈话的期间,医生和护士隔三差五过来观察情况,照顾可算是无微不至。毕竟先生是日本文坛如此珍贵的存在,听说这次大病连殿下也有发信来问候。

我本来不敢打扰先生休息,但他一旦说到文学,谈兴又上来了。

“我去年还为《朝日新闻》连载一系列名为《永日小品》的散文,那时候尽写一些鸡皮蒜毛的小事,像是家里遭贼,家里猫过世,躲在火盆旁御寒的夜晚等等,当然也有一些童年和留洋回忆,以及写过与正冈子规相处的趣事。不过自从经历过这次大病,更让我感到生命之脆弱与可贵,有些命题也更加值得迫切去思考,也许我以后也不会再写类似上面的小事了。”

“医生说预计什么时候可以康复出院?”

“这个啊……说不准要在这病房里过年呢。”他看向窗外,树枝上的叶落下了不少,“我以前还没在医院度过新年,如果是这样的话,可要好好想想怎样布置这里,毕竟……住久了,这就像我第二个家。”

我为先生的乐观所感动,但同时又为他的身体状况感到担忧,于是坐了一会儿就借口匆匆告辞。

夏目先生出院后,我又陆续去漱石山房拜访过几次,他精神不错,知道他将病榻上的感悟写成了散文集《往事漫忆》,我更觉得鼓舞。

其中某天,他家里来了几个大学生,先生指着其中一位青年说:“这孩子写的故事不错,虽然有点啰嗦,但内容很有趣、沉稳。再写个二三十篇,必会成为文坛无与伦比的作家!”

我打量着眼前这个精瘦青年,他眼神自信,一头硬发桀骜不驯地竖着。先生递来一篇手稿:“来,我给你看看他写的这篇。”

我接过,标题映入眼帘——《罗生门》。

“您好,敝姓芥川,芥川龙之介。”那位青年介绍道。

《夏目漱石浮世与病榻》读后感(三):历史现场与琥珀

有一类作家你总能从别人那里知道,他的作品又出新版啦,他的作品又解冻了,他的作品又跟好的翻译者碰撞啦。但是几乎是在你的选择中,他的作品总是被排在很后面,以至于这样一个如雷贯耳的创作者,这些年来你都没有好好念过他的一本书。

夏目漱石就是这样的作者。很可惜我没有读过他的《心》,或者是《我是猫》。但我差不多在刚开始接触网路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他的名字取自漱石枕流,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这本书很小篇幅,但每篇短小精悍的文章里,人情世故都跃然纸上,几乎是琐碎的俗务缠身,芸芸众生的偶然交集,都被他记录下来了。

这些文章都是讲述自己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将原委完完整整的呈现在读者眼前,很少去回忆自己以前的事情。但正是这些随时可能被遗忘和忽略的事情构成了夏目漱石的生活,100年后回头来看,人性里我们所熟悉、胆怯、怀疑的部分联结着两个时空。正像是夏目漱石在这本集子的最后讲,自己眼前的风景要很用心的捕捉跟记录,无悔于这样追随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但是不断留下的所谓过去的自己,无不是当今自己鲜明的对比。

除了作者对自己的两个时空的挽留跟对比,我也在做着夏目漱石的生活点滴跟自己生活的对比。我发现自己仅仅只是32岁,却已然是一个老气横秋的读者了。敏锐的内心仅仅是饥渴于读更多的书,安顿更好的生活,挽留更重要的事情,铺张更多,挑剔更多,精打细算更多。但是我却是在20岁的时候就卡住了,时常后悔当年怎么没有好好用功,在人生的重大决定上轻而易举的拿定主意。

我经常回忆20岁的事情,却很少对生活取得的小小的努力跟进步有很深刻的观察和见解。夏目漱石却是不是这样,甚至在接触了他的文章得知他写的全部围绕的访客、赴约、居家,以及一点点欣赏的坚持。难能可贵在于,他能够用两三千字来讲清楚这些事情的来龙去脉,有时候可能背负着骂名,有时候可能冒犯了攸关利益的人,但这并不妨碍夏目漱石坚持着诚实和勇气来正视生活本身。

这样看来,能够把当下发生的事情讲清楚,即便是基于爱莫能助的宽容以及无能为力的忍耐,我们都保留着与真实和解的认同感。兴许是因为真相只是历史的冰山一角,人们才会更加用力的去理解真相指向自己的意味。夏目漱石对于生活的诚恳打动着我,让我想到自己被卡住,因为错失了10年的感受性。而感受性其实是内心最艰苦的训练,因为这是我们在接受历史的封印和审判之后,从这世界唯一收获的东西。

最近比较流行“风景”这个词,以此来形容自己在形形色色的日常中物色自己,承诺自己的一切。在夏目漱石看来,无论是肉体的取暖还是精神的抱团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满足自己基础的生存渴望是真实的、人性的,不应该立即谴责自己欲望满身,短视且猥琐。细腻的触碰现实,解开当下的谜团,重估一切价值。

抱持着与生俱来的领悟经验,我们步入生活的错愕中,但也可能去怜悯自己与他人无力回天的转瞬之间。割舍就成为了所有人都会完成的事情,但我们会很隆重的庆祝自己失去什么、遗忘什么以换来安稳平静的时刻,看到长远以后失去的都会以另一种方式补偿我们。这就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无法泯灭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微弱的光亮,指引着我们得到内心更火的和解。

只有身在其中,活在东西,才能感受到那些“难以觉察的关键片段”,往后都是僵化的画面。即使不是一个多年从事写专栏的作家,或者终身坚持写日记的人,如果能够用心的体会,用心理活动去描述正在发生的事情,同时用很多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理解生活,这的的确确是难能可贵的。

我是想写一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原本是希望从记事起就开始写,然后洋洋洒洒的用更新的观点和设计去理解过去的事情。但后来我还是想就从最近发生的事情开始写,一直去写一件又一件落下帷幕的事情。有句话的意思好像是“我荒废的今天光景,正是昨日陨身之人祈求的今日”,在今日我想起来很多次,作为这篇书评的结束。

我们总是机智的从困境中全身而退,但却忘记了怎样去成为一个有所保留的人。年轻时候的意气奋发,对事物的爱憎分明一去不复返了,就好像是心灵的力斧锈迹斑斑束之高阁。最近的网路环境充斥着一边倒的戾气,但人们却忘记了基本对于嫉恶如仇的理解。嫉恶如仇并不是在混乱中跟随别人的眼光,而是我们感到深刻的判断的自觉。同时,不去欺负那些跟随历史潮流,迷失自我的人。

我突然想到了伯尔的《列车正点到达》,书籍很薄。不知所云一头雾水,但现在却好像知道真正好的作品应该就像是57笔下的“琥珀”。《列车正点到达》的意思大概是万人空巷卷入世界的现场,我们深深的无力感取代了征服一切事物的强硬态度,无奈正是在历史缠流中内心选择的表达。我们可以忽略自己的感受,去做那些我们嗤之以鼻的事情,无法改变命运让我们去交换的历史注脚。但是我们可以本能的很丧,本能的不适应就是人性的光芒。

夏目漱石也把自己的身世倾注到这样一个琥珀里,他之后出现的三岛由纪夫也做到了这一点。在世界的现场讨论中心问题,可能是我们阅读那些解禁作品的自我秩序。十几岁读作品的时候希望自己能读到最新出的作品,最好是自己一遍读自己欣赏的作家一边出新书,我就这么跟着。但后来我知道两千年前的孔孟也有它的现代性,而现代的嚣尘里也注入了历史的血液。

最重要的也许就是夏目漱石的某种习惯,用过去的人事物学去解读当下整个事件的节奏。扰乱了我们思绪的利益攸关放在遥远的时空回响下对照,可能真的能让我们看见更多的东西。夏目漱石并不是一个高产的作家,他不像当下的村上春树和东野圭吾一样有几百本书挤占市场份额。但是他的作品却一直吸引着年轻人不绝如缕的阅读,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这本写日常交集的书籍更像是去年的新作,而不是100年前的作品。文辞简单、文字流畅、文段清逸,不像是现在的作家放大招的金手指,每间隔一段文字就有几句至理名言。夏目漱石就是把一件事情梳理好,交待清楚。但从各种细腻的细节描写中清晰的体会出作者的态度,关怀自己又看透世事。委身于时代潮流中,作为一滴被洪流包裹又去向不明的人来说,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清醒,我们还需要肯定作为个体存在最微薄的力量——将自己完好无缺的交还给未来,正如未来是那些不可替代的美好愿景实现的那天,必然终将到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