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木心先生编年事辑》的读后感大全

《木心先生编年事辑》的读后感大全

《木心先生编年事辑》是一本由夏春锦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2021-6-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木心先生编年事辑》读后感(一):“能做的事就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反璞。——木心”

在我的心里,木心就是一个艺术家,他不需要我们去评判他,他不需要很多人理解他,他就是挂起了一阵风但又没留下痕迹的老先生。 如果你找到木心事迹的,你就知道它的一生,堪称传奇。不管遇见什么事,他都只有文学与艺术。即使明天是世界末日,最后一刻他都是与文学相伴。从乌镇到上海,从上海到纽约,再从纽约重回故乡。84年,始终孑然一身,惟有文学与艺术相伴。 现在的作者几乎是网红,即使是没有名气的或者是写爱情小说的作者,百度一下都会有资料。但木心从头到尾是一个人,单独的,拥有很少很少的读者,几乎没有知名度,这个情况只是到这几年,略微有一点改变,但这都不很重要,重要的是,是他要的这个情况,而且他试图维持这个情况。他为这个情况要付代价的,因为他也渴望读者,渴望能够出版,但是他很在乎方式,也很在乎读者,谁在读他的书。 不用考虑把我放到什么历史位置上。没有位置,只留痕迹。我无所师从,也无后继者,从不标榜派别——一座崭新的废墟。不事体系,没有纲领,善于虚构实在的东西,不属于现代,不属于过去,有点像属于未来——木心遗稿 在我的感觉,木心就是一个不食烟火的艺术家,他只是一个艺术家,纯粹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地位就是一张白纸,没有任何污染的白纸。你其实不用想着去理解他,有唇齿留芳的就好啦~

《木心先生编年事辑》读后感(二):闷声不响爱木心

岁末读完第一本有关木心编年的著作。这个黑暗中大雪纷飞的诗人,其卧东怀西成名如梦中赛马的一生,在桐乡后辈青年学者夏春锦所撰的年谱里,得以粗粗表呈。

此书最难能可贵处大概是尽力搜罗了目前可知可查的有关木心的只言片纸,加以拼贴焊接,以一人之力完成了木心年谱初编!繁琐的甄辨不去说它,光这份有心,就值得钦敬。

呈现艺术而退隐艺术家,木心素所服膺。这部年谱显然把粉墨登场继而悄然离场的木心重新拉回读者眼前。书中自述他述一齐而来,仿佛交响曲。而让我品读再三的仍是木心的独奏。这种阅读体验使我想起前两年读《沈从文的前后半生》,原来我对木心的认识如此粗浅,读他的书如此不求甚解。

很多嗤木心为小资的青年,但凡知道一星半点木心那些不堪回首不折不从的狱中过往,都不会口无遮拦地给他贴上此种标签。而那些捧木心为大师的人,如果不是别有用心,那么就是误解很深《从前慢》的广为传播,陈丹青等人的热心推荐,都为木心赢得生前身后名。

在人人都可以说上一句木心俳句(可不就是春秋时代士人的《诗经》么)以助谈资的今天,我更乐见的是夏春锦这样闷声不响地用他的行动爱护木心。

《木心先生编年事辑》读后感(三):一本了解、理解木心其人其作绕不开的作品

自从木心的作品《哥伦比亚的倒影》在国内出版后,这位衰年才去国离乡的老诗人、老作家奇迹般获得了国内一大批忠实的拥趸,上至陈村、孙郁、李静等知识精英,下至各色文艺男女青年,大家都沉迷在“从前慢”“我亦未曾饶过岁月”“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诸如此类的木心金句中不能自拔,以至于某权威的媒体甚至喊出“木心年”这样的表达,有人很快将木心列为与巴金、老舍等经典国民作家同等的位置,认为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以列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top10、甚至更高的位置。有人喜欢,自然就有人不喜欢;有人捧,自然也就有人踩。一时间这位生前刻意与公众、与媒体保持距离的艺术家又引起一片议论,绵延至今。

木心到底是一个什么的人?他出身如何?他这一生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让他的文字与作品充满了那般魅力?他和他的作品在艺术史、文学史上到底应该处在什么样的位置?《木心先生编年事辑》这本书应该可以给到你一个答案。书封上作者的后面写的“编著”而不是常见的“著”,就如同谢泳老师在序文一中评价书名“编年事辑”时说的那样,是作者自谦了(或许这也是木心的魅力影响所在),可以肯定的说,这是一本实实在在的原创著作。作者用了七年多的光景,把能到的、可呈现的内容都放在这本书里了,这里有作者的叙说,有木心自己的表达,有木心学生的话语,有亲历者的追忆,也有来自公共媒体渠道的资料,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木心,一个纠结的普通人,一个终其一生都无愧于艺术教养的艺术家。

如同谢泳和陈丹青在序言中所言,这是一本后来人绕不开的关于木心的著作。

《木心先生编年事辑》读后感(四):值得被记住的一生。

“对一个睿智的人而言,任何一种形式的流放都是一种使内心宁静而致远的推动力。”——《人类群星闪耀时》

如果有朋友想初步了解木心先生,这本书还不错,按时间线将先生的经历进行了罗列,除了事件,也有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将相关的文摘放入对应的事件下方,进行详细说明。这本书并不是普通的传记,而是真实且较为客观的记录了木心的一生,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如果是已经很熟悉木心的朋友们,那通过这本书可以细细回顾先生的一生,再一次温习先生的才华。

最开始得知先生,是《从前慢》,后来再是《云雀叫了一整天》,再后来是通过纪录片《木心物语》,先生确实是“像从法国电影走出来的绅士。”

我喜欢先生,喜欢他的才气和有趣,有天赋又勤恳的人我都喜欢。我喜欢先生,喜欢他遇到困境也保持气节的贵气,是的,我想用贵气这个词来形容先生。书香门第出生,经历批斗,坐过牢狱,年过半百选择追随梦想踏入异国。我喜欢先生,我喜欢他被命运摧残,却仍然保持孩子的纯真、简单,这样的韧性是坚强和勇气,是热爱的希望。

对先生是神秘的吸引,是越了解越喜欢的尊敬。

亲眼在木心美术馆见过先生的作品,遗憾的是,我至今不太了解画作,所以对先生的绘画作品,不知道如何评价,是我太没有文化了。

有时候会觉得先生是幸运的,虽遭遇了不公,却也遇见伯乐和同调,先生的气质出众,先生所遇所相识,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及在现代仍然有许多年轻人追随木心,可见先生的思想是极有魅力的。

木心的诗,像在心上飘了根羽毛。

木心很灵,是他带给艺术的,是艺术带给他的。

《木心先生编年事辑》读后感(五):木心,与近现代中国

注:标题是宏大了些。但年谱要呈现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人的简历,而是他所身处的那个社会,那个时代的一切。这是标题抛砖引玉的尝试。

想要了解一个人乃至他的一生,治史者一般优先选择那个人的年谱,而非传记。前者集结与主角有关的一切史料,没有任何主观评价,读者面对史料见仁见智;后者常常略带记者的主观感受,有时候记者的抒情幅度甚至大于或者偏离了主角与主角的史实。正如谢泳言之,“年谱是中国传统史学的独特体例,和方志一样,均是西方历史著述体例中不曾出现的文体,是正宗的学术著作”,开创性的年谱成为今后年谱修订的基础,也是围绕主角的研究绕不开的文献,所谓珍贵之处,亦在于此。

何为年谱?简单地理解,可以是个人的简历。夏春锦所著的《木心先生编年事辑》,征引了木心业已出版的个人著述、研究木心及其作品的著述、与之相关人物的著述、地方文献、公私馆藏资料、木心与师友间的来往书简、媒体访谈等文献,以木心一生涉及的年份为序,将其经历一一罗列。难以想象,一位自称是“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的一生,竟近三百页概括完全,而这本书的重量,因他人生的重量与厚度显得格外沉重。

实际上,年谱展现的,除了木心个人色彩,还有那个他生活过的时代。木心生于1927年2月14日,殁于2011年12月21日。他的生日,大概注定他是一位浪漫的人,也正因为他是二十年代末出生的,北伐、抗战、内战、十年动乱、包括改革开放,他都必然一一经历且见证过。受《文学回忆录》还有其他文集影响,读者或多或少都以为木心只是一位被陈丹青吹捧起来的文学作者。木心应是一位文艺创作者。他年轻的时候创作过不少作品,也曾举办过几次个人画展,他曾积极考取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但最终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不过他如何从一个追崇自由主义的年轻人变成积极投向鲁迅主持的新兴木刻,参加革命,参加地下党工作,这其中要是能补充更多材料就更好了。从年谱中可以看出,抗战时期的乌镇,杭州还有上海的情况,包括他个人对1949年后被命名为“革命”的版画艺术的疑惑……从年谱中可以看出,早期的他如何受到茅盾文学素养的影响,更有意思的是,尽管乌镇成为沦陷区,但家境优渥的他依然能接受中外文化的教育,抗战动乱时期仿佛与他无关,或许正因如此,他的思想与对艺术的追求才显得“单纯”,可惜的是,他大部分作品已毁,以致于后人以为他是年老才出版自己作品的人(文学家的误解)。而在年谱中,还能看到巫鸿与陈丹青为木心策划的第一个展览,虽小却精,让当事人回味。晚年的经历,与陈丹青之交情,也在年谱中一一细述。事实上,他所经历的那些被载入史册的特殊年代,每个都影响着他的人生,悲喜交集,他拥有同时期别人难以拥有的安稳与自由,也经历过那些痛苦、伤痕的非人遭遇……

为何没有与名家们一并作为历史被后人记住,为何没有随大流……

木心为什么是木心?因为木心就是木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