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北京西郊故事集读后感1000字

北京西郊故事集读后感1000字

《北京西郊故事集》是一本由徐则臣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23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京西郊故事集》读后感(一):书内容的质量不如徐则臣在电台的那番荐辞高

书内容的质量不如徐则臣在电台的那番荐辞高。我本想看对北京西郊底层人的人文关怀,看着看着却发现这是挂着郊区文学的故事会文集。除了第一篇以宝来为主角的小说,其他篇章的悲剧感太刻意了。

只想针对宝来的故事说点感悟。有时候,一个陌生人真的可以重要到某种程度,以至于改变你过往的生活中早已固化的东西。这种改变在旁人看来是可笑的也罢,是疯狂的也罢,事实是,你要明白,改变的根源在于你的本心,它注定要如此发生,那个陌生人只是开启它的一个契机。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安然接受这个看似突如其来的改变,好好拥抱你自己。

《北京西郊故事集》读后感(二):慢也有慢的好处

文图 / 左叔

看书的速度永远赶不上囤书的速度,这本徐则臣的《北京西郊故事集》其实入手有小半年了,但这小半年里一直有其他书“插队”进来,所以直到现在才读完。不过也好,不被“催赶着”,细“读”慢“阅”倒也是另有一番收获。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读过徐则臣的《从一个蛋开始》,曾经比里面相似的乡音、相近的乡情深深地吸引着。在入手这本《北京西郊故事集》之前,又听闻他作为首位70后作家获得了茅盾文学奖的肯定。当然,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北上》我还没有机会读过,但我总感觉对于出生在连云港东海县的写作者来说,《北上》与《北京西郊故事集》之中存在某种隐性的牵联。当然,这种牵联是我还没有求证的猜测而已。

《北京西郊故事集》是一本短篇小说集,有9个“场域相近”的短篇构成。读起来,最为直观的感受就像是看了一部现如今挺流行的“多女主”的电视剧集一般。不过,在《北京西郊故事集》里面没有多位能够扛起流量的“大女主”,而一帮站在“成人”的门槛边上的“失意少年”,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来到了“梦想中的北京”,又因为种种现实不得不生活在“现实中的北京”。他们有一处诗意般存在的“天台”,除了谋生之外,他们最大的消遣就是在房顶上打牌,然后一抬眼就能看见远远的城市,如同热带雨林般地在东边渐次铺陈地开来。

不必我细细描述每一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你也知道这样的小说作品注定是充满了现实与理想的错位、充满了人间烟火味,充满了人世间的磨砺与艰难的。虽然每个短篇都有不同的人事物,都相对独立,但人物的设定、情境的设定以及内在的关联都是相通的,如果不是硬要强调它是一本“短篇小说集”,你说它是本有“实验性质”的中长篇小说也是可以的,大概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些结构上的因素,所以每一个故事读起来既像是“主轴”,又像是别的故事的“番外”。

小说嘛,总有一些“传奇志怪”的地方,这既是人物设定的需要,也是小说“包藏”主旨的需要。比如,那位读不进去书,听到鸽哨声神经衰弱便发作,需要靠跑步才能缓解的少年;比如认定了在北京这座城市里,还有“生活在别处”的自己,将从少别人欺瞒自己的谎言编给别的孩子听,最后连自己都信的少年;比如打着领带、住着平房,在北京已经混不下去了却仍要死扛不肯回乡接受自己人生平庸的男人,总觉得自己脖子上拴了根铁链,总梦见自己是只被人耍弄的猴子……这样的错位的人物还有很多,严格一点的话,几乎每个都是。

他们构成了北京这个城市里既熟悉又陌生的人物群像,与钢筋水泥“热带雨林”里的大树小草相比,他们更像是匍匐在大地上的地衣,如果不仔细地想办法将他们从面目模糊的芸芸众生里分辨出来,他们的故事说起来微不足道,无非就是从遥远的地方来了,起初是怀揣着什么,然后接受现实的大浪淘沙,有些人想尽办法扎下了根,而另一些人什么也没有留下,被岁月的西风带走了,仿佛从未曾来过一样。

徐则臣在这本《北京西郊故事集》每个短篇的最后,留下来了这个短篇具体的成稿日期。我有细细地看过,前后时间跨度有六七年之久。在目标明确,推进得当的情况下,慢工出细活,自然也它“慢”的好处。

《北京西郊故事集》读后感(三):悬浮在空中的接地写作

要说在前面的是,其实从这本书(个人读过徐则臣的第一本书)出发,他已经算是一个相对很成熟的作家,这种成熟一方面体现在对叙事的驾轻就熟和肉眼可见的语言功底上,也体现在整本小说集比较统一的气质上。但读后回味,我整体上的观感却是比较矛盾的,这也激发了我随手把这样的矛盾观感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了此文。

首先想说的其实是作者对整本书出发点的构思,即每个故事以几个固定的人物(“我”,行健,米萝)和统一的背景(北京西郊)作为基底,每个故事讲述一个人物和围绕人物发生的事件。这样的构思使得全书气质相对整齐划一,但缺少短篇小说集应有的弹性与多元性。如果单纯讲这一点,那无非是作者在整体构思上所作出的取舍;但问题在于,读者观感上感受到的故事单一、弹性不足的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故事情节与主题的单一:正如一些评论所诟病,对死亡、成长这样的主题实在重复偏多,而让人觉得缺乏新鲜感。

其次要说的大概是语言。其实徐则臣的语言公允来说还算不错,尤其是对北京西郊生活的描述看得出来还是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思考,也有一定的趣味性。举几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

但问题是,原本还不错的语言一方面在整本书当中,由于故事的单一,连带着也显得呆板而缺乏新鲜感;此外则是,在对话描写时容易出现的强烈的失真感。也举一个例子:

这样的语言,如果出现在戏剧当中恐怕还算是合理,但甚至不说这样的语言符合人物设定与否的问题,仅仅从真实性去看,有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对话感吗?我会宁愿认为,这样的对话内容处理也是作者有意为之,其意恰恰是在于营造一种疏离于真实生活的荒谬感。

这其实就是这篇小文章标题所想谈到的,即这本小说集让我观感复杂的写作方式:作者似乎并非完全着力营造一种真实的北京西郊生活写作,而是试图打造一种似是而非的感受,一种悬浮在空中但又有一定接地感的写作,从而达到用虚构的荒谬与真实生活的荒谬形成对照的感受,而以前者讽刺后者。从故事来说,开篇《屋顶上》给人的真实感是最强烈的,而这种真实感随着小说集逐步退行,取而代之的是故事的狡黠(如《轮子是圆的》、《如果大雪封门》的结尾)和不真实性,到了末尾《兄弟》则是最远离真实生活的作品,其角色设置乃至结尾的情节已经近乎魔幻主义色彩了。整本小说集当中,有如前所述给定的人物关系和故事基底,有花街和北京的二元对立,更是充斥着北漂真实生活的采样,但也在真实的人物设定和细节铺陈间不时散发出不真实感。而这种不真实感,以批评的角度讲大概是作者站在其写作角度,不完全地带入真实北漂生活而局限的,而若以作者有意为之的角度讲,则大概是作者试图对这些底层北漂的日常生活营造一种高尚感,营造一种人文关怀的结果。当然,个人揣测,真实的情况恐怕是兼而有之:作者一方面希望对这些底层北漂进行细致入微的行为和心理刻画,但仅能做到前者的真实而在后者上严重脱节。此外很大的一个问题是,在后面的几篇故事当中,叙述者“我”似乎始终是游离于故事之外、甚至高于各个故事的,仅仅作为一个旁观者而存在,就像在小说集当中,始终站在屋顶看着周遭发生的一切。这种高高在上,是容易让读者感到不适的。

读者客观的评判且不论,从作品出发,徐则臣其实也算是水准线之上的作家,他有还算不错的语言,有相对娴熟的技巧(比如人称无缝衔接),有对作品的掌控意识,有尽管朴实无华但至少扎实到位的叙事节奏;最打动我的其实是他在作品中意图呈现的情感:公平来讲,读这本小说集的各篇都能感受到作者对这些角色和这些群体的关怀与悲悯,如《看不见的城市》的结尾,让我觉得设计上很巧妙的同时打动到了我;以及《成人礼》整篇,算是整本里视角相对独特入微、结局落地的一个。但作者笔力上的局限性,导致这些作品难以更进一步,而维持在一个相对不协调、不真实的状态当中。以10分为满分,我大概会给出7-7.5的分数。

《北京西郊故事集》读后感(四):《北京西郊故事集》prp

《北京西郊故事集》中的人物无论是性格、人物关系还是成长史,都深深打上了花街的烙印,这也使叙事空间在更深广的层面上勾连起中国社会城市化的现在时。作者在“回不去的故乡与留不下的他乡”问题上找到了折中的路径:去留成败皆英雄,此心安处是吾乡。离去与归来某种意义上并不构成成长问题的本质,作者呼唤的是一种面向现实、真正生活的努力。

徐则臣新作《北京西郊故事集》里的故事发生在新世纪初,其中,《六耳猕猴》《如果大雪封门》《摩洛哥王子》等9部短篇小说无一例外将目光聚焦于进城青年身上,延续了此前《跑步穿过中关村》《啊,北京》《耶路撒冷》《王城如海》等作品构成的北京叙事谱系。只不过,这一次故事发生的空间更为具体和集中——北京西郊。围绕一座出租房,四位来自花街的年轻人开启了一段或悲或喜的“大都市生活”。

“我”(木鱼)因为神经衰弱辍学,来到北京帮办假证的姑父发小广告,在海淀的出租房里,结识了几位年龄相仿的老乡:热情正直的行健、开朗乐观的米箩、淳朴善良的宝来。他们昼伏夜出,但丝毫不妨碍和所有冲进北京的年轻人一样,“都有一个美好的梦想”。而细察之下,这梦想似乎平庸得无可救药。但小说集表现的重点并没有放在“成功拜物教”对进城青年精神和肉体的侵蚀上,也没有表现他们为追求梦想奋斗的过程,而是试图探讨一种城与人的关系:像他们一样没有文凭、没有背景、没有技术、没有资本的普通青年,在城市中闯荡的意义何在?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在直接和间接经验中完成人生意义的找寻。

理查德·塞纳特如此定义城市的特点:“城市就是一个陌生人(stranger)可能在此相遇的居民聚居地。”在徐则臣笔下的“北京西郊”,有梦想着用废旧零件组装出汽车的咸明亮、患有神经衰弱症的销售员冯年、毕业于音乐学院的流浪歌手王枫、被拐卖的小乞丐小花、本是乡村教师的餐馆服务员小叶、想看一场大雪的鸽子饲养员林慧聪、来寻找另一个自己的戴山川……对小说中的人物而言,正是相遇之后的再相遇,让他们得以在相似命运的人身上反观自身,寻找自我。

《成人礼》讲述了行健与小叶的交往。小叶告诉行健,自己本是一所学校的老师,曾和分到本地的一个北京大学生交往过,是他告诉自己“要多出去看看”。出来六七年后,小叶最终选择回家,她让行健明白了“出来难,回去更难”的道理,人总是逃避现实,回乡才真正需要勇气。行健也因此明白了:好好干,在北京扎下根来。《摩洛哥王子》中,流浪歌手王枫让“我们”看到了善良和信念的力量。怀才不遇的王枫在地铁中卖唱,却始终坚持着音乐梦想。搬到一起后,“我们”也都各自买了一件乐器,在羡慕他的音乐才华外,他的执著和善良更深深打动了“我们”,带动“我们”和他一起拯救被拐卖的小乞丐小花。《屋顶上》中,在目睹了宝来的事故后,“我”(木鱼)决心回去好好念书。《轮子是圆的》中,在大家面对遥不可及的空洞梦想只是嘲讽自己的信口雌黄时,咸明亮造车的梦想竟然成真。《如果大雪封门》中,林慧聪的梦想是看一场真正的大雪,他的单纯让“我们”不忍再打掉他赖以谋生的鸽子炖汤。而《兄弟》中的戴山川就更为直接,来北京,“我要找的就是另一个自己”。类似的故事使这部小说集有了一些成长小说的色彩,在北京西郊这个五方杂处的世界里,“自我”被重新发现、塑造、改写。

与不屈服于命运安排的陈金芳(石一枫《世间已无陈金芳》)、执著的精神世界探索者张展(孙惠芬《寻找张展》)、把奋斗视作生命底色的阿信(彭扬《故事星球》)、用回归实现自我救赎的小六(鲁敏《奔月》)等人物不同,北京西郊故事里的青年形象耐人寻味,他们没有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人生,也没有那么高尚的精神救赎,他们是数量庞大的一类进城青年的代表,他们年纪轻轻、碌碌无为、随波逐流。但时代不会抛弃他们,他们终将成长。

由此,小说集试图在城市经历对进城青年的意义上给出新的思考:如果获取财富、实现跃升或成为城市人的梦想都落空后,曾经对故土的“背叛”应该被否定吗?我想,即使是被打成傻子的宝来,抑或是意外身亡的天岫,可能都并不后悔。

正如奥古斯特·恩德尔在《大城市之美》中所说:“因为这就是最不可思议的,尽管有丑陋的建筑,尽管有噪声,尽管有人们所指摘的一切,但大城市对想看到它的人来说依然是一个美丽和诗歌般的奇迹,是一个比任何作家讲述的都要多姿多彩、形象生动、变化多样的童话,是故乡,是一位每天都让孩子沐浴在前所未有的幸福的奢侈的母亲。”无论留下与否,当城市的光环剥离了绚丽外衣后,这段游历的过程也就无关成功与失败、屈辱与尊严、幸福与痛苦,一切经历都将成为青春的底色,进而在未知的岁月里沉沉浮浮、若隐若现。

在故事展开的过程中,北京的城市形象也浮出水面,它不再是政治化、商业化、国际化的北京,而是打上鲜明作者色彩的“文学北京”。徐则臣说:“正如我一直在开辟的另一个文学根据地北京。我们都知道北京在哪儿,大概长什么样,我小说里的北京既是大家都熟悉的那个北京,也是大家所陌生的北京。我在用文学的方式拓展和建造一个我自己的‘北京’。”中关村、海龙大厦、出租房……这些我们熟悉的符号显示出徐则臣对一以贯之的特定空间的关注。

另一方面,小说集中呈现的“文学北京”显然是在与花街的对照关系中完成的,二者形成了一种“显—隐”关系,小说集中的人物无论是性格、人物关系还是成长史,都深深打上了花街的烙印,这也使叙事空间在更深广的层面上勾连起中国社会城市化的现在时,并与前几年喧嚣热闹的“逃离北上广”讨论形成呼应。作者在“回不去的故乡与留不下的他乡”问题上找到了折中的路径:去留成败皆英雄,此心安处是吾乡。离去与归来某种意义上并不构成成长问题的本质,作者呼唤的是一种面向现实、真正生活的努力。

以城市文学的视角来反观《北京西郊故事集》,可以发现,小说中所探讨的问题在文学价值之外,也具有相当的社会价值。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无数农村和乡镇人口涌入大都市,庞大的数字背后是具体而微的个体,他们在城市中的命运沉浮不仅主宰着自身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在形塑着城市的外在形态与精神气质。显然,正是这一个个个体,让城市脉搏生生不息地跃动,而进城青年似水面下潜藏的冰山般决定着这跃动的幅度和力度。《北京西郊故事集》在某种意义上营造出文学与社会学之间耐人寻味的张力,也以自己的方式回应了文坛近年来对城市文学的焦虑与关切。

《北京西郊故事集》读后感(五):北京西郊故事集:大城市,小人物

人与人之间的相遇需要缘分,而人与书的相遇亦需要机缘。

在我最失意的时候,我遇到了八木泽里志的《在森崎书店的日子》;

在我最迷茫的时候,我遇到了维克多.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

在我游走在理想与现实的桎梏中时,我又幸运地遇到了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

而现在正处于人生孤独时光的我,遇到了徐则臣的《北京西郊故事集》。

从一个身边都是熟人的城市来到一别三年的魔都,我不知道是什么力量在驱使我,走出舒适圈,来到了这里,也许是梦想,也许是我那不切实际的乌托邦,但不管为何,此刻,我人在魔都。

走之前收拾行里的时候一直在纠结要带哪些书,行李箱空间有限,我只能挑选几本带着,纠结了好久,挑了最薄的这几本,而这本《北京西郊故事集》便幸运地被挑中了。这是去年读书月的时候打折买的,尘封了一年多,没想到最后是在这样的时刻与它相遇。

《北京西郊故事集》是一本短篇小说集,一共收录了9篇短篇小说,分别是《屋顶上》《轮子是圆的》《六耳猕猴》《成人礼》《看不见的城市》《狗叫了一天》《摩洛哥王子》《如果大雪封门》《兄弟》。讲述的是“我”和行健、米箩、宝来四个来自农村的年轻人和其他来自社会底层的打工者的北漂故事。

看完合上书的那一刻,我感慨了一句:“小人物的命运总是充满了悲壮色彩”。

年轻人为何向往大城市?

因为大城市遍地是黄金吗?

因为大城市有更多的机会吗?

文中有一段话回应了这种误解:

那是什么让年轻人都冲进了大都市?

我想是自由吧。

这里没有人问你的过去?

没有人追问你的背景?

没有人问你年芳多少?

没有人在意你是要结婚还是不婚?

也没有人在意你是要生小孩还是丁克?

你可以自由的按照你的意志去过你想要的人生。

大城市繁华富丽、灯红酒绿、高楼林立、各种奢侈品琳琅满目,有钱人穿梭于各种繁华地段,过着底层人民无法想象的舒适、奢侈的生活,但是在这种浮华的表象下,有很多像“我”和行健、米箩、宝来这样的底层打工者居住在北京西郊外的平房里,干着昼伏夜出的贴小广告活的人,他们才是这个城市的基座。他们也有理想,也渴望一夜暴富,但是不幸似乎更加“偏爱”底层人民小人物,让他们的命运变得更加惨淡。

北京西郊

来北京打工没多久的宝来,为了救一个素不相识的爱慕许久的女孩被打成了傻子,被送回了老家;

坐了4年冤狱的拥有高超的修车技术的孤儿咸明亮,出来后发现妻子已有了一个一岁多的孩子,心灰意冷的他来到北京靠攒着修车换下来的废弃零配件,如愿拼凑成了一辆富有艺术气息的“野马”,但是却在香山脚下翻了沟;

北漂了六年的冯年是他们公司里除了老总和副总之外年纪最大的销售员,在年近三十一岁的年纪想争取最后的做分店店长的机会,却因为“我”坏了事,丢了大单,让他以为再无争取的机会,心灰意冷之下买了回老家的火车票,回家娶妻生子去了,错失了原本属于他的分店长的机会;

十九岁的行健遇到了一直想找的比他大八岁的女孩,却在生日那天之后收到了女孩回老家的消息,从此再无音讯;

复读了四年依然没有考上大学的天岫在外漂泊几年后回到老家当起了生产队长,但终究还是抵挡不住往城里跑的大趋势,漂到了北京,为了听儿子说的一句“爸爸”,被后面排队打电话的贵州打工人打死了,终年37岁;

善良的北漂卖艺人“摩洛哥王子”好心送被拐儿童小红回家,却被误认为是人贩子送进了派出所;

因为高考作文离题没能考上大学的南方男孩林慧聪,为了想看冬天下大雪的样子来到了北京,成为了在广场上的放鸽人,但无奈鸽子一天比一天数量少,眼看就要工作不保回老家了,但最后还是幸运地等到了大雪封门的日子,圆了他那一个大雪覆盖之下“均贫富等富贵的童话世界的美梦”;

那个叫戴山川的来北京寻找“另一个自己”的年轻人,因为从小被家人恐吓如果不听话,就要换回照片里的在北京的他,所以来到了北京,他把小时候家人告诉他的这一套用在了在北京卖鸡蛋灌饼的河南人老乔夫妇的儿子鸭蛋身上,让鸭蛋对照片里的自己叫弟弟“鸡蛋”,这张照片是鸭蛋快乐的开始,却成了岱山川命运的终点。

在地铁口等红绿灯时随手拍下的,让我想起了卖鸡蛋灌饼的老乔夫妇

徐则臣笔下的这些在大城市打拼的小人物让我想到了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努力生活,却不被生活“善待”,命运似乎对他们有些不公平。

这些在大城市打工的小人物最终的命运结局,使整本书笼罩在一层挥之不去的悲伤中,让人感慨小人物难道注定要命途多舛吗?

作者给了小人物不幸的结局,但是他赋予了很多美好的品质在这些小人物身上,如善良有才华的摩洛哥王子,对理想执着追求的南方男孩林慧聪,淳朴有爱的戴山川......,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小人物顽强、坚毅的生命力,“不被生活偏爱,但不影响我对生活与他人的热爱”在他们身上生动地体现了这种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

而徐则臣笔下的这些大城市中的小人物不就是现实中的大城市打工人命运的缩影吗?我们怀揣理想,带着满腔热情奔赴而来,渴望在这里实现梦想,但命运可能浇灌你一盆看清现实的冷水。在繁华富丽的城市外衣之下,包裹了多少辛酸与无奈,只有打工人才能深刻体会到,有时被现实逼至崩溃边缘时,我们常感慨“qian难挣,shi难吃”,但是这不妨碍一代又一代有理想的年轻人重复着上一辈、上上一辈人的命运,冲进大都市。

图片来源:部分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