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读后感摘抄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读后感摘抄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是一本由[英]昂加利·Q.劳夫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019-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读后感(一):孩子眼里没有什么白左和难民之分

人人生而平等,这本来是毋庸置疑的事情。然而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末期,中文互联网圈子里面有个标签“白左”却在到处走红到发紫。那“白左”是啥?按照百度百科里词条解释是“一种非常虚伪的政治立场。“白左”一词蕴含着某些西方价值观的嘲讽,对其虚伪性的揭露,里面蕴含了对不平等的世界政治经济旧秩序的批判,而这是身处第一世界的左/右派很难体会的感受”。不用说这是个负面词汇。

之前被主流媒体到处宣扬的博爱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被网上一些人到处嘲讽,大家都似乎变得异常得成熟,把人人平等天下大同和衷共济当成不切实际的幻想,仿佛忘记年轻时候的各种“地球村”理想,对包括难民在内的弱者和苦难者们失去理解和关爱,传播各类真假莫辨的流言蜚语,避之不及,担心他们带来疾病、罪犯和抢夺就业岗位等社会资源,这是当下的真实社会生态环境。

本书《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以欧洲一个上小学的白人小男孩的视角记叙了他们班转学来的“难民”孩子的生活,还有和他们这些本地孩子的互动过程。作者以孩子特有单纯和简单把整个本来应该很沉重的难民血泪史讲得很治愈温馨,适于普通孩子阅读。

在这里有两个想法我想说说,首先是儿童文学的题材问题,对于很多像我这种普通创作者来说有个误区就是觉得儿童文学嘛,题材就应该狭窄一些,轻易不要牵扯主题太高大的东西,给孩子讲些太宏大的东西如果自己的笔力不够好的话很容易流于假惺惺,搞得自己写得不像人话,而是一些ZZ宣传材料,所以就会写些一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然而写着写着就容易写成给幼儿写得早教教材,而不是给有一定的认知能力的儿童阅读的文学门类,作者能在这本书中在难民苦难这样的大帽子下把日常生活写得很生动,可见创作能力不凡。

在儿童文学的创作题材之外我想说的就是创作者的价值观引导上是强调敌我分别的斗争观呢,还是倡导合作与友情呢?斗争与合作在这个世界上都是普遍存在的,不存在着同时只有一种的情况,作为这个世界里的成年人,孩子们的家长和长辈们,我们可能在真实的世界里做不到那么好,那至少在思想环境下我们可以把和平合作的种子通过儿童绘画和小说播撒到这些小朋友里的心里,这些能让他们在以后复杂的社会中能保持善意。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读后感(二):愿这个世界一直美好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顾名思义,想来是一部讲述发生在校园中,孩子们之间的故事的儿童文学作品。 是的。没错,就是这样。只是其中一个人的身份有点特殊:艾哈迈德——一个来自于叙利亚的难民小男孩。 艾哈迈德身世揭露之前 当艾哈迈德转学到主人公“我”的班级后,“我”发现这个新同学和其他同学不一样,默默无语,不和周围的同学打交道,好像在躲避着大家。“我”和“我”的几个好朋友怀着好奇,也带着友好,希望能和这个新同学成为好伙伴。于是,“我”想到了很多的小孩子可以想到的方法,比如:送给他好吃的,邀请他一起踢球,做游戏,一同对付可恶的校园小霸王的欺凌。 似乎和很多小说雷同。孩子间的故事,孩子间的交往,就是这样平平淡淡。 艾哈迈德身世揭露之后 “我”们都知道了艾哈迈德的身世。他是一个叙利亚难民。故事才真正开始。因为艾哈迈德的身份,人们对待这个孩子的态度也有了分歧,友善的人占据了大多数,也有人对他鄙视、嘲讽甚至是厌恶,想要驱逐他。“我”和小伙伴才不管他来自于哪,我们喜欢他,愿意和他做最好的朋友,愿意竭尽所能去帮助这个可怜的伙伴。“我”们做得最棒的事是:冲击了女王的卫队,请求他们把我们写给女王的信送达女王。正是因为这件事,艾哈迈德终于和逃难到别处的父母团聚。 “我”们其实并不知道,这件有着多么深刻的意义,会在大人们中间,在社会上引起这样的轰动。“我”们只是不愿意看到一个小孩与父母分离,不愿意自己的伙伴因为思念亲人而伤心。 孩子的世界总是很单纯,他们的世界总是很简单,他们的善良可以让他们变得无比的勇敢。 你是否还记得,2015年9月3日,那张令世界沉默的照片?照片中,一个小男孩头朝大海,脸趴在沙滩上,就像是玩耍疲惫后睡着的样子。这就是来自叙利亚的三岁难民艾兰·库迪留给世界最后的影子。他在和家人一同逃难时而命丧大海。 查看联合国的统计数据,“目前全球有超过7080万人被迫逃离家园,这一数字是20年前的20倍,创近70年来最高纪录。这其中包括2590万名难民,超过半数是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这些离开自己家园的人们,哪一个是主动愿意抛舍家园?哪一个不是被迫无奈。如果可能,谁不希望留在自己的家园,平安的生活。但是民族冲突,战乱,却把他们逼上了不归路。 离开家园,去向哪里?不幸的人,要么继续在路上颠簸,要么像小艾兰·库迪命丧他乡。而即便运气好的人,在被别的国家接收后,也会被周围的人戴着有色眼镜对待。就像书中艾哈迈德曾经的遭遇一样。 当然,比起现实中的艾兰·库迪,书中的艾哈迈德就要幸运很多。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是英国昂加利·Q.劳夫的处女作。以一个9岁孩子的视角和口吻讲述了一个温馨的故事。却在故事中,抛给读者关于“难民”,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 真希望这个世界一直美好。就像孩子的世界一样,是片净土。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读后感(三):《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爱的接力棒

“爱和勇气,让我们从绝境走向光亮”。《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作者英国社会活动家昂加利·Q.劳夫所作的一本暖心读物。昂加利·Q.劳夫:英国社会活动家,曾在威尔士大学、亚伯大学和牛津大学专攻女性研究,现居住于伦敦。她致力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慈善事业。《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是她的小说处女作,另著有《窗边的星星》。《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是法兰克福书展重磅图书,与《哈利•波特》一起,被选入《泰晤士报》、 “小学必读书单”,《卫报》《星期日邮报》赞誉推荐。

这是一个帮助难民儿童寻找父母亲的故事,它教会孩子如何争取友谊、如何信仰自己的力量、如何关爱他人;这里有童真的友情、英国女王的信,有一个女孩儿的真心,和一个男孩儿的命运。主人公们都是9岁,正在经历这样的时刻:不是所有事情大人都能解决,即便是女王也不例外;是要对困难妥协,还是依靠自己找到一个出口?他们正在经历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用爱、勇气、智慧、乐观,把自己与世界连接起来。

我们认为和小孩子讲“难民”、“难民儿童”,会是一个很难、很远的话题,但作家昂加利·Q·劳夫却在她的处女作小说里,通过9岁孩子的口吻和视角,把这一切呈现在了孩子面前。她没有回避谈及生命的消逝、亲人的分离,但孩子之间充满童真的语言和互动却让这些文字变得有了温度。

本书有很多方面都不会让你失望:

一、情节引人入胜,画面感十足

本书开篇就说主人公的教室有一把空椅子,而事情就是从这把椅子说起,他们班转来了一个新同学叫艾哈迈德,就坐在了这把空椅子上,成为了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我”想和他成为朋友,专门和妈妈跑了很多地方去为他准备一个不可多得的礼物——石榴,之后又和我的小伙伴们给女王写信,制定“全世界最棒的主意”来帮助艾哈默德寻找家人,每一个小情节都会让你身临其境,感触颇多。

二、风趣幽默的语言描述

因为本书是以一个9岁孩子的口吻描述的,我们会感受到儿童所特有的天真和想象力。比如:“我觉得她的话好奇怪,怎么会有人一点想象力都没有呢?我猜乔茜小时候肯定是有一点想象力的,可能是去年夏天她从自行车上摔下来的时候,把想象力摔掉了。”像这种话语还很多,主人公的老师、朋友,这些人物好像就是在真真切切的生活中出现。

三、父母的言行影响着孩子

书中隐藏的一个线索就是“我”的妈妈爸爸的言行举止对我的影响,妈妈是图书管理员,会将图书馆要扔掉的书全部带回来放在家里,在我看来她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书中有一段话:“妈妈说,最好的书,应该给你留下很多问题,而不是告诉你现成的答案,这就是阅读最有意思的地方:你必须试着自己去别的地方找出答案。”“要想知道一件事能不能做成,必须要先试一试。”这句话是小主人公的父亲生前常说的一句。这些都给“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即使父亲去世,但他永远活在“我”的心里。

这本书里的小惊喜和感动无处不在,也让我们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难民的无奈和悲痛。他们千里迢迢离开自己的国土,经历生离死别,只为躲避那无缘无故抛在他们身边的炸弹。我们能做的很多,成千上万的善良热心的人们努力救助难民——不仅是挽救他们的生命,而是帮他们找到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读后感(四):“全世界最完美的计划”或许并不完美

这是一个关于爱与勇气的故事。

“我”班上来了一位特殊的新同学,但是他不说话,与其他同学都不一样。“我”很好奇,这个拥有狮子一样的同学到底经历了什么,“我”要如何才能成为这个男孩的朋友呢?在“我”寻找真相,尝试交新朋友的过程中,“我”知道了难民的故事,而在偶然的一个早上,“我”发现英国接收难民的大门就要关闭了,“我”和朋友们制定出来“全世界最完美的计划”来帮助艾哈迈德来找到他的父母……

作者绝对是个讲故事的好手,整个故事一气呵成,剧情发展环环相扣。对于孩子们来说,不管是“我”还是乔茜、汤姆、麦克,都在告诉孩子什么是爱与勇气。尽管这个世界永远会有恶霸孩子,但如何去做一个温暖而正直的人,是人生的必修课。

然而,这个故事如果给成人来读,就满满透着尴尬。作者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是单纯的二元对立,那种过于政治正确的感觉,让我觉得有点不舒服。

难民的问题从来不是简单的“全世界最完美的计划”能解决的问题。

其实从书中所提及了一些家长及成人对于难民的态度,便可以知道,难民不仅仅是一个小男孩和他经历过苦难的家庭。

乔茜的父母对难民持有怀疑态度,而“我”的邻居认为难民进入英国抢走了本国人民的资源。从公平公正的角度上来说,为什么难民应该享有高于本国公民的权利?(邻居提到难民分到了比他们更好的房子)

而从我们看到的欧洲新闻来看,由于难民涌入所导致的治安及犯罪问题也非常严重,而又有多少人关心那些原本可以正常生活在自己家园的普通人呢?当这些原本的受害者变成了施暴者,需要如何去平衡难民与普通本国居民之间的权利关系?

我一直认为,我们对他人的帮助,是建立在某些前提之下的——确保自己的安全、尽量保全自己普通的生活。所以我觉得完全开放接纳难民,提供“永久庇护”并不科学。我会建议划分一块特定的区域给难民提供庇护,待战争结束后送他们回家,而不是任由难民影响到本国人民正常的生活。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艾哈迈德可以因为出名而获得特殊的待遇——整个家庭的“永久庇护”,那为什么大门要关上,将其他难民挡在门外呢?

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成为一个充满爱心、拥有勇气的孩子,但是我不希望爱心与勇气给她带来压力——不能要求孩子去牺牲与奉献来成全他人。我们关注难民,给予他们帮助,但不应该被反噬。所以我希望闺女能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去提供帮助,这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足够的智慧。

这个故事能温暖人心,而且最终得到了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作为一本给孩子看的书来说,能让孩子看到爱与勇气的力量,已经很棒了。

但我也希望在阅读这本书之后,读者能跳出局限的二元思维,以更多元化的角度来思考一个原本复杂的问题。希望我的孩子,不成为一个恃强凌弱的恶霸,也不要沦为一个不思考的圣母。

《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读后感(五):爱与时间能消除隔阂,让人走出绝境迎接光明!

一名背着书包的男孩,背对着面向外界,看不清他的脸,不知道他的心情,也不知道他的前景。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个内向、孤独的男孩被小伙伴的团结友爱治愈的故事,不过仔细阅读后才知道,现实要比想象中残酷得多。

故事发生在英国,从英国小孩“我”的视角来讲述。有一天,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艾哈迈德,他来自叙利亚,因为战乱同家人离散,辗转来到伦敦。艾哈迈德有着狮子般的双瞳,一只眼睛晴朗活泼,一只眼睛沉郁幽暗,引来了“我"的好奇。

”我“抱着友善的态度想认识新同学,但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艾哈迈德,似乎被刻意保护起来,独来独往之下显得更加神秘。更让我“惊讶的是,受大人们的影响,朋友们对艾哈迈德态度不一,有不解、有排斥,甚至有歧视。但是在足球场上,艾哈迈德并没有想象中什么都不懂,而是比“我们”都厉害得多。

虽然这是小学校园中并不少见的一幕,但读起来仍然让人感到揪心,孩子的三观还没有完全定型,他们身上折射出的是成年人的世界。最近这几年,中东难民大规模涌入欧洲,给接收国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艾哈迈德虽然是幸运的的,但他面对陌生的英国文化,表现出的惶恐、自卑、敏感、小心翼翼,犹如林黛玉初入贾府,而当地小朋友面对来自异国的小朋友,更表现出一种优越感、一种偏见,哪怕最友善的“我”也是小心翼翼。

文化的沟通与交融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的人选择了积极,像艾哈迈德,渴望获得大家的认可,在异国寻找成长的安全港湾,而有的人选择了对立,在针分相对中坚守自己的文化,拒绝沟通交流但又索取着享受着良好的福利,文明的冲突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很显然,在对立和冲突中没有赢家,在《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中,“我”和小伙伴们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以及狭隘、故步自封显得可笑,艾哈迈德在寄人篱下的心态中也会积累不满甚至仇恨。但这本书的目标不是展示对立和冲突,而是通过爱与时间去消除隔阂。比如在校园的足球场上,虽然语言不通,但艾哈迈德用球技说话,震惊了同学,获得了他们的好感。这个情节告诉所有人,有耐心、有毅力、有恒心,良好的共赢关系会慢慢建立的。

故事结局很温馨,艾哈迈德认可了“我们”这群朋友,他离散的爸爸妈妈也在不同的难民营被找到,一家人很快就能在英国团聚、定居。《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男孩》不仅仅是儿童文学,更是一本给欧洲成年人看的励志书籍,责任与包容会帮助难民走出精神上的绝境,只要他们尊重当地的法律、文化等秩序,带来的将是一股活力,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