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广场与高塔的读后感大全

广场与高塔的读后感大全

《广场与高塔》是一本由尼尔·弗格森 Niall Ferguson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50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广场与高塔》精选点评:

●作者围绕“网络自古就有,曾多次发挥重要影响”的观点,运用大量微观例证说明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力,认为(别的书里也有类似观点)网络有七个特征,1网络中某个点的重要性和桥梁性作用一样重要,2网络强化了同质性和“回声室”效应,3网络中的弱关联会发挥大价值,4网络的结构决定信息传播效率,5网络动态弹性,6网络互相竞争和迫害,7马太效应。作者还有几个精彩论述:1等级组织源于神权(天经地义)的演化,与网络组织不互斥。2网络难以形成某种“共识”的时候,等级组织会出现并攻击网络直至“达成”共识(很熟悉是不是)3等级组织首领担心副手的小团体和篡位阴谋,源于信息获取路径可轻易更改。4十五世纪兴起的印刷术燃起了宗教改革不断推翻当权政府和互联网带来的冲击大同小异。5互联网只会服务于政府。书值得一读,写基辛格的部分很屌。

●有些观点是因为其传播网络的结构特点才实现了病毒式传播……当社会网络是作为市场的补充角色出现时,原有的不平等会被强化;但当社会网络是作为市场的替代品出现时,不平等会被弱化……

●有一定启发,缺点是总掉不相干的书袋,删20万字会更好。

●从古至今的广义网络的历史,类似于中国习惯的圈子文化,如今的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网络的深度和广度,以及接入的便利性。不管传统的网络还是如今的互联网,都脱离不了一定的等级制度,也许这会一直伴随网络的存在下去吧。

●今年读完的第一本中部头。一直以为当代社会变得扁平化、平等化是因为技术的发展,此书修正了我的看法,其实网络与等级的对峙与博弈自古就存在,技术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锡耶纳广场的高耸塔楼影子投在公共广场的意象比喻相当形象和有意思。

●信息密度极大,中间很多史料读起来异常吃力,弗格森的观点还是一如既往地令人折服,科技与网络、等级制与分布式结构,感觉自己脑子里也渐渐建立起一些对世界组织模式的观念,有了一点小进步。

●今年开年我读过最牛逼的书。高塔指的是等级制,广场是指交流的网络。等级制也是网络的一种,是一种反随机性的网络,是有着中心枢纽的网络,纯粹的专制是横向隔绝,没有回路。在等级制中随意添加几笔联系,就能极大削弱中枢决策,所以历朝历代皇权对结党忌惮。大的帝国(秦制)寻求打散宗亲体制、朝堂派系,将个人打散原子化。信息没有回路,意味着高层不知底层信息反馈,何不食肉糜。没有中心的网络转化为等级制也是一夜之间,无核心的网络相对等级制更不容易摧毁,让我想到蛮族南侵,每次中原王朝组织抵抗的时间和专制程度高低相关。1815年至1914年的百年和平,五大国维也纳外交体系就是联合国的预演。光明会和共济会的组织原则槽点太多。后面几章没那么好,某国部分决然是删减了。

●1、相互关联的系统即是网络。网络在自然界很普遍,人类社会里也是自古就有。网络科学家巴拉巴西尝试写过网络视角的历史/历史小说(《爆发》),不过这事显然还是专业历史学家来做更合适。2、这本书依然是弗格森招牌式的纪录片脚本风格,拿大量的专业研究讲历史故事。收集了许多网络科学的历史应用。3、高塔(等级制)之中有网络,广场(网络化)之内有等级。既有对立也有依存。4、一点也不喜欢弗格森的意识形态表达,但是很欣赏他的博闻多识。

《广场与高塔》读后感(一):广场愈大、高塔愈高

广场与高塔,代表等级与网络。这其实不是一个很新鲜的二分法,只是效率与公平这一对概念在组织形式上的体现而已。正如效率与公平不可兼得一样,因此本书最后的结论也是对等级与网络二者不能简单地切割。

开篇弗格森就指出了,等级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的网络形式,在组织权力的角度上,等级是上下结构,而网络是平面结构。

此处的网络不等同于我们日常所理解的网络。我们日常所指的网络更多是一种信息流的载体,可以承载不同类型的信息,而信息的流转形式决定了是等级还是网络,然而近乎100%的情况是:二者兼有。

互联网的普及在大部分人看来是美好的,意味着等级制度下所有的人都可以平等的发声。但本书的分析指出了真相,事实未必如此。看中国和美国两个最大互联网市场发展的情况就已经很清楚,没有任何一个领域可以做到绝对的扁平网络,在互联网领域,等级已经非常清晰。如今,互联网的巨头的地位,和现实中战后联合国五常主导国际格局的地位类似。

人们以为互联网铺就了民主的广场,实际上不知不觉已经钻进了另一座高塔,而这一次,我们面对的可能是更加牢固的锁链。

《广场与高塔》读后感(二):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广场与高塔并存的世界

关于网络的7个观点

1.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2.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3. 联系至弱则强

4. 网络结构决定了病毒性

5. 网络永无眠。网络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

6. 网络产生网络。当网络相互作用时,创新和新发明可能就从中产生了

7. 马太效应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古今的历史事件,叙述了自古以来网络和等级制度的关系。

类比印刷术和现代互联网,两者对于网络的发展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国际形势阐述,以及对于近现代信息网络对于国际政治形式的影响。

对关于未来的出路的讨论也有一点意思,既绝对的人工智能代替政权来实现纯粹的秩序。实际看来可能也只是一个臆想。

整体来看,作者的写作比较松散,许多观点也并没有仔细论述。仅仅是举例大量的历史事件,和相关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的只言片语。对于历史了解不深刻的读者来说,并不能很好的感受到作者的论述思路。有时甚至感觉作者的观点出于片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用来开拓思路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实际的思维深度非常有限的一本书。

收获有限。

《广场与高塔》读后感(三):细思极恐,把广场和高墙合在一起就是~~~

B站是我除了豆瓣待的最多的地方。在B站我找到了我想找并且喜欢的东西。以前这种东西叫书店、图书馆,后来它变成了谷歌、天涯,虽然有一段时间变成了贴吧、知乎、微博、头条,但最后还是留在了豆瓣和B站。

它就象一个矿,虽然你清楚的知道它有什么,但每一次抡起锄头凿下去以后,你仍然会为泥土中带出来的东西惊喜。

我在B站最喜欢的up主是鬼谷,鬼谷让我的人生经历连贯起来,也就是说从一个中学化学竞赛优胜者到一名以投资为生的中年大叔的全部过程,在另外一个学科的科普性阐述下连贯了起来,这是一件特别奇妙的事情。我知道很多人读历史也会有这样的感受,但不同的在于,纯科学性的理论对于一个完全由随机概率和复杂人性构成的人生居然有那么多可以类比和融洽的地方。

这也就像这本书,作者把他的历史观和社会观用广场与高塔来形容,然后将自己研究的所有内容一股脑的灌进这个系统,如果没有个好胃口是会很难消化的。(尤其是译者的功力也有所不逮)

当你对自己研究的东西产生了困惑或者迷茫的时候,你是需要另外一个系统来帮助你梳理整个思路和逻辑关系的,这一点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所以,我对作者的感受就是,他已经拽到那个线头了,但线头另一边的东西是什么,他只能看到一个大概的轮廓,而不是全貌,这使得这本书不像是一本完整的书,而是一个学习论文或者笔记。

对于深度学习和深度思考的人来说,这更像是一本工具书,或者是一条船,它能告诉你从哪里来,但不能告诉你要去向何方。

最后还是要赞美一下豆瓣和B站,这里就像广场一样,充满着喧哗和争执,充满着自言自语和刻意炫耀,但这里仍然有你最喜欢的东西,离开了广场,你只能走向高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